?

以人稱為《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的突破口

2023-10-20 05:10李曉燕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3年9期
關鍵詞:詩歌教學突破口人稱

李曉燕

摘 要 教學中以人稱為《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的突破口,有助于引導學生梳理、歸納詩歌內容,辨別、分析表達方式,體驗、感受作者情感,加深對詩歌內容、情感、主旨的理解。

關鍵詞 詩歌教學? 突破口? 人稱

詩歌教學要尋找合適的教學突破口,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合作探究,梳理詩歌內容,分析詩中表達方式,揣摩、體驗作者情感。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教學中,人稱便是很好的教學突破口。

一、借助人稱,梳理詩歌內容

《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中以第一人稱“我”敘事、抒情,主要回憶貧苦農婦大堰河勤勞善良、苦難堅忍的一生,表現大堰河作為乳母對“我”的深愛與“我”對乳母的感激、贊美與懷念。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詩中的人稱運用及其作用,讓學生以人稱為依據,梳理、歸納詩歌內容要點。

首先討論詩中的人稱運用及其作用。在學生自主閱讀、小組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進行集體交流。給予學生充分討論的時間,最后由語文科代表作總結,教師予以簡要點評。明確要點:詩中有“大堰河”“她”的稱呼,這種第三人稱的稱呼主要是在客觀敘述大堰河的身份與遭遇時運用的,意在突出敘事的真實性、客觀性。詩中有第二人稱“你”,主要是在寫“我”眼中的大堰河辛勤勞作時、“我”與大堰河相處中感受到親切友善、真切疼愛時運用的,意在表現“我”對大堰河的真摯感情,深情贊美、深切懷念。

其次借助人稱梳理、歸納詩歌內容要點。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后,再集體交流。明確:全詩共13節,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2節),以第三人稱“她”或“大堰河”客觀交代大堰河得名原因及其與作者的關系。其中第2節詩先以第三人稱客觀敘述大堰河的保姆身份,再轉到第二人稱,運用呼告修辭,直抒胸臆,表達對大堰河的感激之情。第二部分(3─8節),前4節以第二人稱“你”滿懷深情寫大堰河生前的貧窮處境、不幸遭遇,身后的孤寂凄涼,寫大堰河保姆生涯的勤勞善良與對作者的疼愛,再以第三人稱“她”寫大堰河傭工生涯的樂觀堅強及乳兒的自豪夸贊、重視希望。第三部分(9─11節),以第三人稱“她”寫大堰河死后的悲慘凄涼與兒子們的結局。第四部分(12─13節),以第二人稱“你”寫作者在監獄里寫著一首呈現給保姆大堰河的贊美詩,以呼告修辭深情贊美大堰河。

二、借助人稱,分析表達方式

《大堰河──我的保姆》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多種表達方式。教學中可以借助人稱引導學生分析詩中的表達方式及其作用。

第一部分用的是敘述方式,第1節以第三人稱“她”稱呼大堰河,客觀介紹大堰河的童養媳身份、保姆職業、卑微地位。第2節以第一人稱“我”敘述作者的地主兒子身份,有第三人稱“她”的客觀陳述,“大堰河以養育我而養育她的家”,混用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交代作者“是吃了你的奶而被養育了的”,敘述作者與大堰河的關系,表達對大堰河的親切與感激。

第二部分第3—5節以第二人稱“你”寫大堰河的保姆生涯,第3節開頭、結尾用了反復修辭,敘述中帶抒情,流露出對大堰河濃烈的思念。中間4句是對大堰河墳墓、瓦菲、園地、石椅的描寫,修飾、限制的定語突出大堰河生前的苦難貧窮、身后的孤寂凄涼。第4節開頭、結尾用了反復修辭,其中“厚大的手掌”“撫摸”令作者感受到大堰河慈母般的溫暖與疼愛。中間8句敘述大堰河每天忙碌不停地搭灶火、煮飯、擺碗、補衣服、掐虱子、撿雞蛋等,鋪陳出大堰河的勤勞與對“我”的疼愛。第5節敘述作者被“被生我的父母領回到自己的家里”,前3句是敘述,后1句用呼告修辭抒寫作者對乳母的勸慰與感激。第6節敘事中有描寫,中間6句敘述作者被領回父母家里的生活,描寫摸著睡床金色花紋的動作,呆呆地看檐頭的匾的神態,摸著紅漆雕花家具、新衣紐扣與坐著炕凳、吃著白米飯的種種“忸怩不安”,揭示出地主父母家的經濟富有與人情冷漠。第7、8節用敘述方式寫大堰河的傭工生涯,敘述大堰河始終“含著笑”洗衣服、洗菜、切蘿卜、掏麥糟、扇爐火、背團箕等,表現大堰河勤勞、樂觀、易滿足。

第三部分用敘述方式寫大堰河死得悲慘凄涼與她一家人的結局。第9節敘述她死時丈夫流淚、五個兒子哭得很悲。敘述中顯示大堰河對乳兒的深愛,也表達作者對大堰河的思念、愧疚。第10節寫用描寫兼議論的表達方式,數量詞的恰當運用,形象地描寫出大堰河死后的凄慘。詩中的反復與議論飽含對大堰河奴隸般凄苦、凌侮一生的無限同情。第11節敘述大堰河死后她一家人的悲慘結局。作者深情告慰大堰河,她的兒子與乳兒將過上嶄新的充滿友愛溫情的生活。

第四部分以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寫作者在監獄里寫著贊美詩,并要將這首贊美詩呈給保姆大堰河,呈給保姆的兒子們,“我的兄弟們”,呈給“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們的兒子”。最后直抒胸臆,表達大堰河的敬愛之情。

三、借助人稱,體驗作者情感

詩中敘寫了大堰河苦難勤勞的一生及對乳兒疼愛,抒寫了乳兒對保姆的敬愛、感激、贊美與懷念。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借助人稱深入分析體驗作者情感。在梳理、歸納了內容要點,分析了表達方式之后,再讓學生深入體驗作者感情,學生品讀、感悟、交流應該容易一些了。

第1、2節整體運用第三人稱“她”,第1節貌似平靜的客觀介紹中寄寓了對大堰河的深切同情,大堰河卑微得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人們只能用生她的村莊的名字稱呼她。第2節詩先以第三人稱客觀敘述大堰河的保姆身份,再轉到第二人稱,運用呼告修辭,直抒胸臆,表達對大堰河的感激之情。

詩的第3—5節都是用第二人稱“你”。第3節寫作者在監獄里看到雪便想起了大堰河,想起了大堰河身后的凄涼,表現對大堰河生前的貧窮處境、不幸遭遇與死后孤寂凄涼的無限悲傷與同情,沉痛控訴不平等的舊社會。第4節敘述大堰河在歷經搭灶火、煮飯、擺碗、補衣服、掐虱子、撿雞蛋一系列勞作之后用“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寫出了大堰河的勤勞與對“我”的疼愛,表達作者對保姆的無限感激與懷念。第5節寫“我”吃光了大堰河的奶之后“被生我的父母領回到自己的家里”,以呼告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大堰河對“我”的不舍,表現“我”與保姆之間的真摯情感。

第7、8節都用第三人稱“她”敘事。第7節寫大堰河“在她流盡了她的乳汁之后”的“含著笑”辛勤勞作,突出大堰河的勤勞、樂觀與易滿足,表達作者對乳母苦難生活的同情與樂觀頑強品質的贊美。第8節寫保姆深愛乳兒的種種表現,大堰河以乳兒自豪,向鄰居夸口贊美乳兒,并做了吃乳兒婚酒、被嬌美媳婦親切地叫“婆婆”的美夢,顯示出大堰河對乳兒的深情與殷切期待。

第9—11節詩,以第三人稱“她”寫大堰河死后的悲慘凄涼與兒子們的結局,表現作者對未能為保姆送終的遺憾與自責,突出對保姆的感激與思念。第12、13節詩,以第二人稱“你”寫作者在監獄里寫著一首呈給保姆的贊美詩,并將對大堰河的崇敬、贊美之情擴大到大地上一切“愛我如愛她自己的兒子般的大堰河”。作者以自己“經了長長的漂泊回到故土”后與大堰河的兒子結成了“更要親密”的兄弟情誼,深情告慰大堰河,顯示作者的階級感情發生了可喜變化。

綜上,以人稱為《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教學突破口,有助于梳理詩歌內容,分析詩歌表達方式,體驗作者情感,切實提高詩歌教學效率。

[作者通聯:江蘇梁豐高級中學]

猜你喜歡
詩歌教學突破口人稱
拼圖
尋找解題的突破口
小學語文詩歌教學探索
淺談技校語文詩歌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英語詩歌教學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質推斷題
尋找突破口巧解算式謎
反腐敗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陽高方言的人稱代詞
廣告語中人稱指示語的語用充實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