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得玩味的《黃河頌》中的“你”

2023-10-20 05:10陳曉云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3年9期
關鍵詞:黃河頌以小見大鑒賞

陳曉云

摘 要 具有濃郁地域色彩與民族風格的現代詩,展現出與眾不同的韻味,很值得深學與揣摩。從詩歌價值意義與美學魅力角度,挖掘現代詩的豐富內涵,運用以小見大的方式引導學生在不斷拓展延伸中融入文本,在“小處”中探尋發現更多有價值的“大處”。從“你”入手,探尋《黃河頌》的真情、主旨,即是“以小見大”的詩歌鑒賞法的實證。

關鍵詞 《黃河頌》? 鑒賞? 以小見大

統編初中七年級下冊《黃河頌》一詩以第二人稱“你”為切入點,讓學生在好似面對面的傾訴中找到更多的代入感,有如身臨其境地獲得真切感受與深厚感觸。通過對“你”使用藝術的揣摩,能讓學生在真情朗讀中有所頓悟,玩味不已。

一、以“你”為榮,抒發真情

《黃河頌》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以“黃河”為主要意象,作者通過對黃河的贊美展現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品格和時代精神,表達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軍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的愛國情懷。作者以黃河為榮,以“你”稱呼母親河黃河,自然就拉近了與黃河的距離,也觸動讀者情弦,情感抒發自然流暢。這種情感的流暢無疑將學生帶入了情境中,易于產生共鳴。

面對奔騰不息的黃河,我們想到的便是其旺盛不竭的活力,我們對“生命的長河無止境”也就有了更真切的認識。作者以第二人稱敘述,將自己的情感有機融入詩歌,讓情感在每一次的轉變中變得富有氣勢,富有一定的層次感。作者在每一次的敘述中都運用感嘆號為結語?!澳闶侵腥A民族的搖籃!”給人一種親切與自然,感受到兒子與自己母親在對話,感恩偉大的母親黃河給了我們生命。在第二層次的敘述中“在你的身邊扮演!”,正是母親黃河的不倦教誨,讓我們懂得“爭做中華民族好兒郎”的意義,面對兇橫殘暴的敵人,我們沒有退縮,以實際行動奮勇殺敵,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在第三層次的敘述中,圍繞“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更是展現了母親黃河的偉大,母親黃河的精神融進了我們的血液,成為我們不可忘卻和丟棄的寶貴精神財富。這種以黃河為意象,展現與母親面對面的交流,能給讀者帶來無限的真摯情感。教學中適當穿插背景音樂,讓學生在感受當時的情境中有感情朗讀,讓他們在敘述中能找到可表達的切入點和發散點,完成情景交融的認知。

詩以第二人稱“你”統領,拉近了詩人與黃河的情感,也使讀者與黃河的距離更近一步。面對奔流不息的黃河,我們有千言萬語要訴說,面對生我養我的母親河,我們應懂得愛護、感恩、傳承。這是一種精神發揚,也是對當時抗日的有效回應,更能激發讀者保護母親河的強烈愿望。同樣,能讓讀者隨著作者的表達而自然流露出豪情與壯語。

二、借“你”起興,催生共鳴

詩歌所表現的物象僅是外在的“皮囊”,更多的需要學生挖掘隱藏背后的意境內涵。詩人通過以黃河起興,運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將黃河的恢弘意象與遠大境界得以展現,讓讀者產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共鳴,進而激發我們團結抗日的激情。學習《黃河頌》就是要求學生在深入理解詩歌賦予的時代精神和價值內涵中找到精神寄托,在準確理解黃河精神中迸發強烈的情感。

《黃河頌》 創作于1939年,全面抗戰開始,形勢十分嚴峻,作者所在地武漢被侵占,作者北上途中感受到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水深火熱和疾苦,作者對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希望充滿了擔憂。因此,作者看到奔騰的黃河,心中感慨萬千,頓時如鯁在喉不吐不快。面對黃河的壯觀,作者更是懷著無比激動和贊美之情,運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以黃河起興,圍繞黃河在我國人民心中的獨有地位,突出黃河是中國人民母親的象征,更是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發源地之一,將對黃河的贊美內化為對中國人民的贊美,堅信:有偉大母親的帶領,團結一心,不懼怕任何困難險阻,定會取得抗戰勝利。為了激發民族情懷與抗戰激情,以“你”稱呼黃河,將黃河比喻為“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的發源地,讓讀者從黃河孕育著民族與文化角度,懂得黃河自古至今對中華民族發展的促進作用。黃河“像一個巨人”“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如同母親一樣為我們遮風擋雨。在比喻的基礎上,運用象征的手法,將黃河的“一瀉萬丈,浩浩蕩蕩”融入民族偉大精神,使得黃河精神得以“發揚滋長”。全詩通篇極少提及贊美,但處處可見“頌”意。

《黃河頌》以超越時空限制讓讀者在拉近與黃河的距離中感受其中濃濃的民主情懷和愛國情感。這種以敘述黃河為切入點的表達方式,能增強中華民族的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自尊心,更好承擔起應有的歷史責任。這種精神無疑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接受精神洗禮的最好路徑,需要學生仔細品讀。面對這樣的提示和引導,學生能準確把握和體味黃河背后的精神內涵,在準確領悟其中內涵要義的基礎上獲得靈感頓悟。

三、因“你”轉化,升華內涵

《黃河頌》以黃河為意象,由此而展現的意境與思想更值得關注和探究。為此,虛實轉化在全詩中有所展現,是學生學習詩歌的重要內容。不論是黃河的地理位置還是文化意蘊,無不展現了其在我國文明體系和人民心中的特有地位。黃河作為我們的母親河,不僅為我們提供豐富的水資源,滋養著萬物,為我們提供了賴以生存和延續的依靠,更是我們不可丟棄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不斷奮力拼搏,讓我們能在主動近距離感受母親河不一般氣勢中產生萬丈豪情,定會激勵著人們不斷高漲的抗日情懷。

面對波濤洶涌的黃河,我們定會有千言萬語,但怎樣的表達才是最動聽的呢?作者光未然通過第二人稱“你”的敘述,通過對話方式為讀者提供了可視可聽的物象,并從中感受揣摩此情此景,感受到其中虛實轉化帶來的藝術效果。實寫黃河,讓學生從中積淀深厚感悟體驗,體味到愛國主義的情懷。同樣,通過虛寫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可視化思維中感受作者對黃河的贊美。虛實轉化能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意境與物象,讓學生在主動深入研究中獲取深厚感悟,并在由此及彼的探析中形成獨特認知思維,讓《黃河頌》展現應有的主題內涵。學生在這樣虛實轉化中能感悟詩歌的內涵意義,能將自己的贊美之情全盤托出。學生在閱讀中會產生“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激情,不僅感受到作者筆下黃河“你”的雄偉,更能在轉化認知思維的過程中產生積極向上的奮進動力。

面對親眼所見的黃河,我們更需要思考。因為黃河僅是作者表達的一個物象,需要透過物象去挖掘隱藏其中的意象內涵。由單純的物象探尋隱藏背后的意象內涵,能讓學生在概括提煉實寫的基礎上找到更多可探究的“觸發點”。將黃河的物象上升為意象,完成由實到虛的轉化,定會有更深的情感意蘊,值得揣摩和探究。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睅е楦?、好奇與探索研讀《黃河頌》,能讓我們透過奔騰不息的黃河看到高漲的激情。正如詩歌所說“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這就是詩歌旺盛生命力與特有的情感意蘊。帶著深情去品味和解讀《黃河頌》,定會發現“你”在詩歌中是如此的獨具匠心,值得用心揣摩,詩中的“你”能給我們更多移情與共鳴,豐富詩歌的意蘊,升華詩歌的主題。

[作者通聯:江蘇無錫市僑誼實驗中學]

猜你喜歡
黃河頌以小見大鑒賞
黃河頌
朗讀教學初探
黃河頌
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
批判性思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培養及應用
談高中美術鑒賞教育中審美價值的研究
如何恰當合理地以技巧升華情感
論中國尚簡的文化藝術傳統
《黃河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