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匠心獨“轉”?別開生面

2023-10-24 10:36羅良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議論文寫作核心素養

羅良

摘 要 議論文寫作升格的關鍵在于思維的升格,而思維升格的關鍵在于“轉”的升格。教師就要在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多加訓練,讓學生有“轉”的意識,學會“轉”的方法。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如下“轉”的方法:遞進著“轉”,提升思維的深刻性;假設著“轉”,培養思維的邏輯性;對比著“轉”,提高思維的批判性;聯系著“轉”,訓練思維的發散性;辯證著“轉”,增強思維的嚴密性?!稗D”并非模式,而是思維的變化,思維或向前跳躍,再上層樓;或迂回繞遠,以退為進;或針鋒相對,縱橫捭闔;或同類相從,左右逢源。

關鍵詞 核心素養? 議論文寫作? 思維升格

筆者在作文教學中發現了一個現象:很多學生的作文,開筆不凡,承起有力,讓人耳目一新,再往下看,卻沒有讓人拍案叫絕之感。因為所有內容都在一個思維平面上打圈圈,后半部分就是對前面內容的簡單重復,只是敘例用典稍有不同而已。這樣的文章明顯缺乏張力和深度,讓人有“強弩之末”甚至“狗尾續貂”之感。這不是個例,而是很多學生的共同瓶頸。為什么會這樣呢?

謀篇布局的瓶頸其實是思維的瓶頸。葉圣陶曾在《思想—語言—文字》中說:“思想是不出聲的語言?!粋€思想在我們腦里通過,先想到某一層,次想到某一層,最后終結在某一層,這一層層如果用口說出,就是一串的語言?!笨梢?,作文的過程,其實是正確、合理、巧妙地運用思維的過程。作文有沒有張力,就看作者在從這“某一層”到“某一層”再到“某一層”的過程中是否進行了思維的拓展與提升。起承轉合,最難在“轉”也。元人楊載談絕句的結構安排:“大抵起承二句固難,然不過平直敘起為佳,從容承之為是。至如宛轉變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轉變得好,則第四句如順溶之舟矣?!睔v代詩人在詩歌的“轉”上無不絞盡腦汁,以求收“振人魂魄”之功。古人所說詩詞之妙,“詞須愈轉愈深,一轉一深,一深一妙”, “陡然一驚,便是興觀群怨”。其實,這不僅適用于詩詞,也適用于其他文體。

由此看來,所謂“二分技巧,八分思想”,學生議論文寫作升格的關鍵在于思維的升格,而思維升格的關鍵在于“轉”的升格。教師要在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多加訓練,讓學生有“轉”的意識,學會“轉”的方法,匠心獨轉,讓作文別開生面。

一、遞進著“轉”——進行縱向思維訓練,提升思維的深刻性

所謂“遞進”就是思維上的一個跳躍。我們可以多向詩歌學習,在詩歌創作中,“起”呈現主題,“承”展開與鞏固主題,“轉”更多地體現作者思路上的轉換。正所謂“轉要變化”,“轉”是最不穩定的一個內容,它要求寫作者放棄前面的寫法,宕開一筆來上升一個層面,或由事及理,或由景及情,或由物及人,或由實到虛,等等。在議論文寫作中,這種“遞進著轉”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是由擺現象到挖根源,即由“是什么”到“為什么”。如韓愈的《原毀》,第一段以“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起筆,論證古之君子“責己”“待人”的正確態度。第二段緊承上文,以對比手法,剖析“今之君子”的表現:“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钡谌我浴半m然”急“轉”,引出“怠”與“忌”是毀謗之源。這就是“挖根源”了,在習以為常的現象之中,洞察到最本質的東西。這一“轉”,鞭辟入里,一語中的,非有深刻思想、洞察世事者不能為也。

二是由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即由“為什么”到“怎么樣”?!豆讶酥趪病分?,在梁惠王提出“為何民不加多”的疑問后,孟子分析其原因,接著提出“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五畝之宅,樹之以?!?,這便是從“怎么辦”的角度來闡述使民加多的措施,即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議論文最終是要解決問題的,這一“轉”,便提示了此文的核心價值。

遞進著“轉”是一種最常規的“轉”,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嘗試一下其他幾種“轉”法。

二、假設著“轉”——進行逆向思維訓練,培養思維的邏輯性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

起——起題: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

承——承題: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

轉——轉題: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

合——合題: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這篇讀書心得的力量在于,發人所未發,言人所不敢言,而又令人信服。而它的言之成理,得益于“轉”的力量,“不然”中的假設,論證有力,讓人不由點頭稱是。很多名篇如《諫逐客書》《齊桓晉文之事》都運用了這種“轉”法。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人民日報》的評論文章《失去奮斗,房產再多我們也將無家可歸》中有這樣一種“轉”法。

而當努力奮斗還不如投機房產,就可能樹立一種錯誤的導向和價值觀。據央行公布的數據,今年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4636億元,其中住戶部門新增貸款占比近99%,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企業新增信貸為負增長。有人感嘆:美的、海爾、蘇寧、國美做地產,娃哈哈、喜之郎、五糧液做地產,連長城床墊都在做地產,房地產讓72行最后都殊途同歸。如果公眾把更多精力放在房地產投機的短期收益上,就會擠占為長期目標努力奮斗的空間;而如果企業偏離實體經濟的主攻方向,則有可能丟失最為核心的競爭力,最終威脅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

這是議論文論辯方式“駁論”中的“歸謬法”,駁論的作用在于“破”,即通過駁斥對方錯誤的觀點來樹立自己正確的觀點?!皻w謬法”有很強的邏輯性,直擊要害,讓錯誤觀點無所遁形、不攻自破。這是幾年前的文章,在當前的形勢下更覺擲地有聲,這與假設著“轉”的論證方法不無關系。這種論證方法如果和潑辣、犀利的語言相配合,還會產生辛辣、有力、富有幽默感的表達效果。

三、對比著“轉”——進行反向思維訓練,提高思維的批判性

《赤壁賦》是一個“對比著轉”的典型范例。蘇東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種對宇宙、對人生的看法,他緊扣水、月,闡述了“變與不變”的關系來攻破客人“哀人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想法,傳遞了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

所謂“對比著轉”,就是一種“反轉”,從反面說理,體現一種思維的逆向性?!凹僭O著轉”,也是一種逆向思維,但“假設著轉”強調的是“如果這樣,就會……”,而“對比著轉”強調的是“還有一種與你相反的觀點與做法”。兩者都為立論服務,只是方式不同,有時也可聯合使用。

四、聯系著“轉”——進行橫向思維訓練,訓練思維的發散性

《報任安書》不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但里面有一個“聯系著轉”的范例?!肮耪吒毁F而名摩滅,不可勝記,惟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作者聯系這些在逆境、困境、窘境中完成著作,獲得成功的人物例子,表明自己的心跡,具有一種超越時代局限的歷史穿透力?!奥撓怠笔且环N以點帶面的發散式思維,它可以豐富文章的內容,升華文章的意境,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它要求作者有豐富的積累,聯系過去,聯系現實。正視現實,理性思考,針砭時弊,是我們應該擔當的時代責任。

五、辯證著“轉”——進行批判思維訓練,增強思維的嚴密性

所謂“愛之欲之生,恨之欲之死”,有一部分學生在寫作時容易犯絕對化的毛病,其實,學生還應該運用批判性思維,多一點辯證分析。請看來自話題“做引領者還是追隨者”的一段話。

誠然,追隨不是盜竊別人的成果,不是抄襲別人的精神結晶,更不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背信棄義,它是一種吸收,汲取養料來更好地成為自己的方式。郭敬明的抄襲應該被否認,韓春雨式造假應該被否認……追隨者應當以一種敬仰與信心來追隨領先者,而非以小人之手段,弄虛作假地追隨。如果這樣,到頭來也只是欺騙了自己,受盡他人的嘲笑與冷眼。

文章要論證的是“追隨者自有高度”,但作者不是一味地夸贊追隨者,而是進行了辯證思考,“要追隨,但不要全盤照抄或弄虛作假地追隨”,體現了思維的嚴密性。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議論文都要遵循“起承轉合”的模式,因為“轉”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內在的思維提升?!稗D”的方法不一而足,思維或向前跳躍,再上層樓;或迂回繞遠,以退為進;或針鋒相對,縱橫捭闔;或同類相從,左右逢源。其方法也并非只用一種,還可以綜合著用,像《六國論》,“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就綜合運用了“假設著轉”與“聯系著轉”兩種思維方式。

猜你喜歡
議論文寫作核心素養
淺談議論文中材料的引用方式
突出“重圍”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第二語言議論文寫作綜述
讓議論走向深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