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通過繪畫創造情境的可能性研究

2023-10-25 01:09朱喜艷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3年9期
關鍵詞:繪畫教學情境教學小學數學

朱喜艷

【摘要】要想學好數學知識,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但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在平時的思考中往往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于一些抽象性的內容很難理解.對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感知能力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借助繪畫創造情境,可以很好地開發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理解,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文章結合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首先簡要介紹了繪畫策略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作用,其次分析了應用繪畫策略存在的問題,最后結合實際情況探討繪畫策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繪畫教學;創造情境;情境教學

引 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多以形象思維為主,但從本質上來講,數學學科的學習更關注學生的抽象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面對一些難度較大的內容便難以理解和掌握,很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能否采用一種有效的方式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是十分重要的,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利用繪畫創設教學情境,引入學生感興趣的知識和元素,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這樣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繪畫策略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作用

數學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涉及的內容比較抽象煩瑣,小學生思維能力較弱,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很難理解和掌握.對此,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僅僅采用一些直白的講授方法或實施題海戰術,很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進步.圖畫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視覺語言,小學生年齡較小,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由圖畫開始的,將繪畫應用到數學課堂中,也成了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一種有效途徑.教師通過豐富的美術語言和繪畫技能,將數學知識生動而直觀地呈現出來,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繪畫作品中學習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應用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還可以推動學生的后續學習和思考,使其在繪畫的過程中理解數學的本質,感受到繪畫帶來的巨大可能性.目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流程圖、示意圖來表示數學概念,利用圖表表達關系,利用線段圖進行對比,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分析總結等.可以說這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學習數學和探索數學的技巧.

二、繪畫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否找到一種直觀而有效的教學方式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關乎著課堂情境的創設,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有效的教學情境在于能否找到一件學生關心的事物,并由這個事物引發深入思考,使其在思考的過程中理解更多的數學知識,并了解數學本質.對此,繪畫策略的合理應用便是創設良好教學情境的重要手段.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已經認識到了繪畫策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開始在新知講授、課堂練習、課后復習等環節應用這種策略,且獲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師沒能正確的應用繪畫策略,關于這一方面的研究和探討還存在一定問題.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繪畫策略未被普及

雖然很多教師已經認識到在數學課堂中滲透繪畫策略的必要性,但是還有一部分教師并不接受這種教學方法,認為在課堂教學中畫圖會浪費時間,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進度,導致繪畫策略沒能得到大范圍推廣.另外,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繪畫策略,便需要教會學生畫圖和看圖,這樣一來會讓數學課堂“變味”,所以還是比較熱衷于傳統的題海戰術教學,忽略了繪畫策略的應用.

2.繪畫策略應用環節不合理

目前,很多教師在使用繪畫策略創設教學情境時,比較喜歡應用在課前環節或者是新知講授環節,在習題課和復習課中沒有靈活應用,導致學生不懂得如何正確應用繪畫策略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掌握,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

3.教學內容存在偏差

在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習慣將圖形、幾何等內容放在一起講解,這樣方便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繪畫解題策略,部分教師也會在數的認識、運算以及探索規律中使用一些簡單的圖形,在學習數的認識和計算內容時也采取實物、圖片、模型等直觀的方式進行學習.但是即便是教師有了這方面的意識,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卻沒能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設計,教師對于繪畫過程的操作與教學內容不符,無法發揮出繪畫策略的積極作用,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

4.忽視繪畫策略在評價中的滲透

許多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并沒有認識到繪畫策略的重要性,因此面對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主動應用畫圖方式解決問題的舉動,沒能及時予以評價和鼓勵,忽視了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導致學生對此不夠理解,缺乏正確的認知,因此教師還是比較傾向于常規的學習法和解題法,導致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考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原因分析

1.缺乏明確要求和方法指導

一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關于教學目標習慣根據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設定,如果學校在人才培養方向出現偏頗,缺乏專業性與合理性,就容易影響到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思路.我國新課改已經實施多年,各地區教育改革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但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對于繪畫策略在課堂中的應用并未給出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學校領導也比較容易忽視這種教學方法,沒有對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做好考查和驗收,使得很多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對于這種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索沒能形成正確的認識,忽視了繪畫策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讓最終的課堂教學效率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2.教師沒有掌握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

不同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性格特點也是不同的,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不夠成熟.在以往的教學中,一些教師沒有按照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開展教學活動,習慣性地以教師自身喜好和原有經驗為出發點,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常規的語言講解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抽象化的思考與推理,使圖形與數字無法進行有效結合,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數學素養無法得到全面的提升.

3.教師缺乏挖掘教材的能力

在當前的數學教材中,計算圖形面積、分數的計算、統計表等內容板塊中,很多問題都可以通過繪圖的方式來解決.但是一些教師卻并沒有意識到繪畫策略的重要性,對于教材中的內容缺乏深入挖掘和分析,忽視了教材中滲透的隱含部分,沒有發揮出教材應有的作用.對此,教師要重視起來,認識到自身的優缺點,做一個教學有心人,充分挖掘現行數學教材的內涵和價值.

三、繪畫策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說,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十分重要的.這里的情境,不僅可以產生一個問題,也可以是由某個問題引發出的某種境況,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體驗,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繪畫便是讓學生獲得這一感知的良好途徑,繪畫講究的是打造形象化的內容,通過形象的表達來激發學生的感性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可以靈活地應用繪畫策略,就可以將煩瑣的數學語言轉化成形象直觀的圖形,讓數學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解決更多復雜的數學問題.對此,教師可以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采取如下策略:

(一)利用繪畫,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關于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師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也要遵循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心理發展規律.從表面上來看,數學的學習過程涉及了各種各樣的數字和算式,比較枯燥無味.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設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對此,教師可以針對大多數學生喜歡繪畫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繪畫創造良好情境,以此來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古代狄多公主用一張牛皮圈地為迦太基建國的故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首先為學生播放一個多媒體動畫視頻,以此來展示年代場景,然后利用畫板畫出一個簡單的圖畫,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在直線固定的情況下,用割開的牛皮劃一個半圓就可以圈出最大面積的土地.這樣一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內容的思考與探究中來.

(二)利用繪畫,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題意

斯蒂恩說:“如果一個特定的問題可以轉化為一個圖像,那么就整體地把握了問題.”這句話充分體現了畫圖在解決數學問題中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認知發展的關鍵階段,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依賴具體的表象.而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很多題目的文字表達都較為復雜,讓學生難以理解,使其對數學學習感到迷茫.對此,教師便可以通過繪畫的方式,將文字轉化成圖形,通過生動形象的內容來解釋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的含義,找到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找出其中隱藏的各種條件和有價值的信息,使其能夠快速找到答案、解決問題.

例題:“餅干廠生產了一批新式餅干,需要改變餅干的形狀和口味,將直徑為6cm的圓形餅干中間打上圓孔.在距離邊上1cm的位置撒上芝麻,那么撒芝麻的面積大概有多少?”

在初步讀完題后,大多數學生都不能立刻明確題意,因此也就無法快速找到解題思路.這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繪圖的方式來分析題目,讓學生在繪圖的過程中了解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知道大圓面積減去小圓面積就是“撒芝麻部分”的面積.這樣一來,學生便可以輕松地了解到這道題目其實是圓環面積的變形,讓學生從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來引發對于數學問題的思考,不僅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而且讓學生認識到了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三)利用繪畫,幫助學生分析數量關系

《九章算術》曾描繪:“析理以辭,解體用圖.”意思便是通過邏輯推理的方式分析算理,利用圖形的直觀特性來分析題目,這樣可以讓數學學習更嚴謹.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在短時間內找準數量關系十分關鍵,但是學生要想達到這一目的也存在一定難度.對于一些特點不夠明顯的問題,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繪圖的方式用圖像來代替數量關系,明確其中的已知條件和隱含條件,這樣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并快速找到答案.

例題:“現在有一杯果汁,芳芳倒出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剩下的給了小紅,小紅覺得太酸了,在其中兌了一些白開水,然后又分給了小明半杯,那么小紅一共喝了多少果汁?和多少水?”

這道題是一個典型的分數問題.在解決分數問題的過程中,繪圖法也是比較簡單而方便的.首先,引導學生在畫圖的過程中找到“單位1”;其次,在畫圖基礎上分析其他變量和已知條件之間的關系;最后,引導學生利用分數知識進行解答.這樣一來,整個解題過程變得清晰明了,學生的解題效率也得到了明顯提高.

(四)利用繪畫,促進學生理解算理

小學數學學習中涉及了很多計算題,而且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也是十分關鍵的,要想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理解算理.對此,教師可以借助繪圖的方式,通過形象的圖形來展現出復雜的計算過程、方法規律,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促進對計算知識的理解,提高計算能力,同時能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分數”相關知識時,也會涉及一些計算題目.比如對于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經常出現錯誤.對此,教師可以通過繪圖的方式將異分母化成同分母的過程表示出來,幫助學生了解通分的過程和具體的變化.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明白分數的含義和計算規律,同時能使其進一步掌握分數計算的算理.

(五)利用繪畫,幫助學生理解思想方法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對于數學思想的掌握是十分關鍵的,是解決數學題目的重要基礎,直接影響著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對此,教師可以通過繪圖的方式來加以實現,讓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更好地應用數學思想,并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這樣才能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多邊形內角和”的過程中,關于這個知識點的講解,要想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回想“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知識點,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將一個四邊形拆分成兩個三角形,并通過繪圖的方式加以展現(如圖1),讓學生知道四邊形的內角和也就是兩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相加在一起.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找到邏輯關系,并能夠以此類推,最終總結出多邊形內角和的計算規律.

結 語

綜上所述,繪畫是讓學生獲得有效學習的良好途徑,繪畫講究的是打造形象化的內容,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規律以及認知能力靈活應用繪畫策略,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繪圖方式來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讓學生實現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的共同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銀女.讓課堂鮮活,讓思維飛翔———論小學數學繪圖教學策略[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6):220-221.

[2]楊卿譽.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數學單元復習教學效率的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1(12):32-33.

[3]陳碧月.培養幾何直觀能力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50):75-76.

[4]朱琳.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高年級單元復習課教學上的應用[J].讀寫算,2021(32):169-170.

[5]鐘秋華.畫圖策略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21(14):78-79.

[6]鄭予霞.分析簡筆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5):83-84.

[7]王耀.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三步”高效課堂教學模式[J].新課程,2021(32):124.

猜你喜歡
繪畫教學情境教學小學數學
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幼兒繪畫教學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情境教學模式探究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美術繪畫教學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