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同育人資源開發、平臺構建與理念更新

2023-10-27 09:00吳陳兵陳彥旭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9期
關鍵詞:學習型社會協同育人

吳陳兵 陳彥旭

【摘 要】班主任除了要關注學生在學校期間的學習生活,還要注重對學生假期生活的指導,通過協同育人資源開發、協同育人平臺構建以及協同育人理念更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協同育人資源開發要立足學生現實生活,協同育人平臺構建要打破空間壁壘,協同育人理念要指向促進學生的自主自立。

【關鍵詞】協同育人;假期生活;大教育理念;學習型社會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38-0007-03

【作者簡介】1.吳陳兵,貴州師范大學(貴陽,550025)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基本理論;2.陳彥旭,貴州師范大學(貴陽,550025)教育學院碩士在讀研究生。

2023年,教育部等十三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指出,各地積極探索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還存在職責定位不夠清晰、協同機制不夠健全、條件保障不夠到位等突出問題?;诖?,本文以班主任對學生假期生活指導為例,探究如何通過協同幫助學生學會學習與生活、學會做事與生存。

一、立足學生現實生活開發共育資源

家校社三方協同育人有利于育人資源的合理使用與開發,保障各類資源在育人過程中的均衡性、多樣性與針對性。[1]家校社協同育人資源的開發應該指向促進學生的自主自立。當前,“學生對其生存的社區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了解少之又少,他們只是從書本上獲得一些抽象的刻板的理論經驗,這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個體社會化的進程”[2]。為解決這一問題,學生的現實生活應成為協同育人資源挖掘的重點。學生的現實生活是影響其成長的重要因素,基于學生現實生活開發的協同育人資源將更有針對性。

班主任可以聯合家長深度挖掘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育人資源。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龍虎塘實驗小學教師陳亞蘭組織學生在假期里開展社會公益項目研究,如針對路邊的不文明停車現象,倡議親子共同開展調查研究,具體調查內容包括:學生與家長走上街頭,發現身邊不文明停車的行為,分析原因并提出解決策略;學生自主制作創意挪車牌,充分發揮想象力;調研結束后,學生在社區的幫助下進行調研結果的發布和展示。項目實施中,家校攜手指導學生利用身邊的資源,如以廢品再利用的形式進行挪車牌創意制作,創意制作中教師和家長引導學生將美術、數學等學科知識充分融合;社區發布和展示環節,學生自主策劃、自主展示和講解,他們的策劃能力、語言溝通能力與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深刻的文化內涵、巨大的育人價值,是經過時間和實踐驗證、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優秀文化?!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可以打破學科壁壘,以整體育人的形式開展,能充分發揮協同育人的功能。[4]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長青鄉海格小學教師焦忠宇寒假期間組織鄉村留守兒童開展春節文化主題研究。在教師的指導和家長的幫助下,學生獨立完成活動的策劃,他們組織開展了寫春聯、雪地畫年畫、年夜飯菜單制作以及年夜飯分享等活動。寒假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生在班級進行活動分享與匯報,引領學生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同時,學生在活動策劃、組織和總結的過程中也增強了與父母的情感連接,親子關系更加和諧融洽。

總之,協同育人資源的開發應始終基于學生的生活,根據各學校實際情況,協同家庭、社區的力量,讓學生在快樂學習的同時也能享受和體驗生活。

二、家校聯動構建全域協同育人平臺

協同育人效果的發揮,需要充分考慮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實際情況,突破育人主體間的空間壁壘,多方聯動構建家校社全域協同育人平臺,有效回應協同育人對于實踐載體的需求[5]。學生的發展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協同育人平臺的構建一定要貫穿校內外育人全過程。

“在推動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共育的過程中,學校教育仍然要發揮主渠道、主陣地作用?!保?]當前,家庭育人形式的單一化,是家校協同育人的最大難題,而家長育人意識不強和育人能力不足是全域協同育人平臺構建的最大阻礙。學校應為家庭參與協同育人提供基本指導,提高家庭參與協同育人的積極性。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太子灣學校教師張莉在班上組織開展“班級春晚”活動,通過教師、學生和家長的積極互動,豐富學生的假期生活?!鞍嗉壌和怼被顒拥墓澞坎邉澟c準備需要家長的全力協助和教師的全程指導?;顒又械牟牧蠝蕚?、節目預演與排練,學生既要充分利用學校所學的知識,又要積極自主創新;家長和教師的全程參與,既融洽了親子和師生關系,也增強了家校之間的凝聚力。

社區治理是宏觀層面的微觀縮影,社會層面要盤活社區已有資源,提升社區公共服務的供給力量,實現治理力量從“單一主體”到“一核多元”,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7]上海市閔行區吳涇鎮社區學?;谏鐓^治理,聯合社區為學生構建代際學習平臺。在教師的指導與家庭、社區的支持下,學生走近社區獨居老人和弱勢人群,了解民生,提供幫助。學生通過詢問和了解家中老人的喜好與生活方式,與父母共同策劃為社區獨居老人送溫暖活動。學校、家庭和社會聯動的學習新樣態,讓學生獲得了課堂知識學習之外不一樣的體驗。就學校而言,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自主性,真正做到了寓學習于社會生活之中,打破育人形式的單一化;就家庭而言,學生通過活動遷移“孝”的共情能力,促進良好家風的建設;就社區而言,活動充分證明了社區完全能夠成為學生社會化學習的場所,并能以社區治理的方式合理利用社區可控人力、物力資源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進而實現社區治理主體的年輕化、多樣化。因此,構筑家校社全場域協同育人平臺,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學習路徑,增強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

三、基于學生發展轉變協同育人觀

研究顯示,當前導致家校分歧與沖突的深層原因是雙方育人觀的差異。[8]由于部分家庭的文化資本有限,所以很難實現家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因此,班主任應主動轉變觀念,并帶動家庭育兒觀的變革。

首先,轉變家庭教育觀。家長需重新認識家庭、學校、社會之間的關系,摒棄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以科學的育兒觀指導教育實踐。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龍虎塘實驗小學教師潘虹寒假期間開展家庭三代共讀活動,活動具體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生獨立完成傳統的寒假作業,第二階段是家長與孩子共同設計、實施綜合性寒假作業,第三階段是教師、家長和孩子共同設計、開展創意家庭活動。潘老師對假期教育內容、教育活動的開展形式、參與者結構都進行了創新。學習內容上,突出實踐化、綜合化的跨學科主題學習;學習形式上,突出家庭玩伴團的互學共學;學習參與者上,突出家庭全體成員的參與,尤其是強調了祖輩的參與。三代共讀項目促進了家庭育兒觀的改變,形成了全新的家庭學習樣態。

其次,改變學校評價觀。對學生假期學習生活的評價,一些學校依然存在評價主體孤立、評價形式走流程等問題,未能發揮校家社多方主體的協同評價力量。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龍虎塘實驗小學開展了學生寒假生活學習成果的展評活動,學校對學生寒假生活學習成果評估進行了三次版本更迭:1.0版本的學習成果評估以班級為主體,班級評選優秀成果后,舉行全校展評,主要展示優秀學生的學習成果;2.0版本的學習成果評估以學生為主體,舉行學生作品分類展銷,每一名學生的寒假生活學習成果都能得到展示;3.0版本的學習成果評估以教師、學生和家長為主體,各班聚焦一個研學主題,教師、學生、家長合力打造一個校園集市,展示大家合力完成的寒假生活學習成果。學校寒假教育成果展示打破空間限制,不再局限于班級,而是面向全校乃至全社會,要求全體參與,實現展評效果的廣域傳播。學生寒假學習成果展評實現學生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學習生活的相互交融,進而實現育人價值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杜佳,陳淑麗.“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價值、問題與對策[J].大連大學學報,2023, 44(1):125-130.

[2]朱寶環,曲麗麗.例談初中物理如何有效利用社區資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3,39(6):107-111.

[3]王倩,楊聰粉,郭海燕.傳統文化資源在農村學校思政教育中的運用[J].中國稻米, 2023, 29(2):125-126.

[4]朱榮.破解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三重困境[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741(27):36-39.

[5]李靜. 家校協同育人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22:32.

[6]施久銘,董筱婷,魏倩,等.讓家校社協同回歸“育人”初心[J].人民教育,2021 (6):36-39.

[7]安娜. 社會工作介入“中間力量”社區參與的策略機制研究[D].襄陽:湖北文理學院,2023:1.

[8]邊玉芳,劉小琪,王凌飛.當代我國中小學家校沖突的原因分析與應對建議[J].中國電化教育,2021(5):27-32.

責任編輯:周小濤

猜你喜歡
學習型社會協同育人
關于學習型社會建設與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探討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開放大學: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載體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學習型社會視野中的媒介素養教育之思考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試論發展繼續教育與建設學習型社會
終身學習視野中的社區教育研究
學習型社會下對職業教育學生培養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