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農科背景下園林苗圃學實踐教學研究與探索

2023-10-27 09:01賀丹張曼李永華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9期
關鍵詞:新農科實踐教學改革思政教育

賀丹 張曼 李永華

摘 要: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高等農林院校應依托園林苗圃學課程特點,加快推進實踐教學與苗木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優質農林人才。本研究以河南農業大學園林專業開設的園林苗圃學課程為例,分析了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從實踐思政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以期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培養新農科專業人才,并為新時期園林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農科;園林苗圃學;實踐教學改革;思政教育

自2019年教育部啟動新農科建設以來,各高等農林院校按照教育部的相關部署,對原有的傳統農科專業進行了改革與提升。各高等農林院校在長期的實踐探索中,已意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進一步探索與時俱進的實踐教學改革,是提高農林人才專業素養和培養質量的必要途徑。

新農科基于我國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現狀和未來需求,立足當前的農業人才基礎,致力于培養一專多能、實踐經驗豐富、頭腦靈活、有干勁有闖勁的復合型人才。就園林專業園林苗圃學課程教學而言,踐行該理念,需要充分融合苗木產業最新發展形勢與課程特點,增強課程的實踐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構建合理健全的實踐教學體系和考核體系。

一、園林苗圃學課程介紹和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園林苗圃學課程介紹

園林苗圃學是一門為城市綠化建設用苗培養管理人才的課程,主要任務是為園林苗木的培育提供科學理論依據和先進技術,將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以便持續地為城市園林綠化提供品種豐富、品質優良的綠化苗木。自課題組所在學校開設園林專業起,園林苗圃學就成為學校園林專業中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實踐課程更是課程不可分割的重要教學環節。實踐課程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實驗操作,幫助學生掌握園林苗圃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包括種子千粒重的計算、種子發芽率的檢驗、種實采集與調制、扦插、嫁接、修剪、移栽等,促進學生理解吸收所學知識,并利用所學知識指導生產實踐,學以致用。

園林苗圃學課程通過實踐教學改革,在實踐內容和要求不變的情況下,注重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要解決的科學問題,鼓勵學生參與實驗設計,創新實驗方法,積極動手參與和感受實驗過程,激起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此提高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從而適應新時期對農林人才的需求。

(二)園林苗圃學課程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實驗學時較少,實驗過程簡單

在2019級園林專業之前的本科教學計劃中,園林苗圃學的總課時為32學時(理論課20學時+實驗課12學時),實驗課占比為37.5%。實驗課的主要內容包括種子品質檢測、千粒重的計算、發芽、播種、扦插與嫁接實驗等。實驗課時安排相對較少,只能進行簡單的實驗操作。比如,種子的發芽實驗,通常選用發芽率較高的苜蓿進行測定,種類單一,周期為一周時間,觀察到種子發芽即停止實驗,未能進行后期的延續實驗。千粒重的計算、種子的凈度及種子發芽實驗均在一節實驗課中完成,時間不夠充足。由于播種實驗受時間和場地的限制,只進行了簡單的播種,未進行后期的管理和統計。扦插實驗則主要是選用月季的枝條進行扦插,學生帶回寢室進行觀察,但由于缺乏統一的管理,扦插成活率較低。嫁接實驗由于操作復雜,通常是結合視頻,由教師操作演示,學生將枝條采摘下來,進行離體的嫁接實驗,后期無法觀察嫁接的成活情況及統計成活率數據。由于實踐課時安排不足,學生缺少動手操作、全程參與、觀察思考以及去大型苗圃公司參觀學習大規模生產技術的機會,實踐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2.實踐教學方法及考核體系單一

(1)實踐教學方法略顯單一

在以往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常采用“板書+PPT”的形式來講授課堂內容。實踐課上,教師按部就班講解本節課的實驗內容、方法及原理,學生則被動地聽講和抄寫實驗步驟,逐漸養成了“聽而不察、記而不思”的不良學習習慣。由于實踐參與度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未被充分調動起來,直接導致學習興趣不高、實踐效果不佳。

(2)考核體系略顯單一

之前的園林苗圃學課程考核體系主要由三部分構成,期末考試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10%)及實驗報告(占20%)。其中,期末考試采用閉卷考試的形式進行,主要是對課程的理論知識進行考查;平時成績主要包括出勤率及課堂表現情況;實驗報告則主要是實驗課的作業完成情況。由于期末考試成績所占比重較大,部分學生存在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不積極主動參與實驗,只利用考前時間進行突擊學習的問題。這種成績評定方式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缺少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考查,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3.園林實習基地建設不完備

當前校內實習基地有河南農業大學第三家屬區實驗地、實驗室及校園內的園林綠化用地,校外合作的實習基地有河南鄢陵建業綠色基地、鄭州市綠博園和植物園。園林專業課程教學所需的校內實習基地建設不完備,且與校外合作的實習基地數量不多,均有待加強開發。

4.實踐教學與實際生產技術脫節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催生出很多新的育苗技術,如容器育苗、水培育苗等。然而,現有的實踐課程中卻沒有及時添加這部分內容,或者是缺少相應的實驗條件和實習基地,不能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最新的育苗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新技術的理解和掌握。

二、園林苗圃學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

(一)課程思政融入實踐教學

基于新農科建設背景的課程思政是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培養高質量新農科人才的必要途徑。課程思政應貫穿課程教學全過程,將專業課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培養學生知農、愛農的意識和實踐技能,有效落實協同育人,達到培養優質農科人才的目的。

園林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應以培養新時代有本領、有擔當、有情懷的“園林人”為目標。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任課教師應在實踐教學體系中融入思政元素。比如,在育苗實驗開始前,向學生講解注意事項,指出實際操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在實驗過程中,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如何應對實驗中的失誤,鍛煉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難的能力等。在理論教學中,以課程教學內容為基礎,充分挖掘其蘊含的思政元素,形成“專業知識+思政元素+案例”模式,讓專業課程與思政內容有機融合,培養學生樹立服務“三農”的價值觀。比如,在園林苗圃學課程教學中,帶領學生學習袁隆平的事跡和精神、“北大荒精神”等,培養學生振興鄉村、服務鄉村、建設鄉村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二)實踐教學體系改革

實踐教學體系改革主要包括增加實踐學時、調整實踐課程順序、結合在線課程等。

1.增加實踐學時,更新實驗項目。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學科對園林苗圃學的課程體系進行了調整,增加了實驗課程,總學時由32學時調整為48學時,理論課和實驗課各24學時。在新一輪的專業課程體系調整中,增加了一周的課程實習時間,提供了更多的實踐課程,同時結合科研項目增加了組培育苗、容器育苗等實驗課程。

2.調整實踐課程順序。實踐課程順序設計應與植物生長周期一致,引導學生在了解植物生長周期和物候特征的基礎上,科學進行實踐操作。比如,秋季進行種實采集實驗,引導學生制定周密計劃并仔細觀察。秋季至冬季,帶領學生開展扦插、修剪、嫁接、播種、苗木移栽等實踐活動。

3.結合在線課程,豐富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已經建設好的園林苗圃學大學MOOC平臺和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豐富在線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線提前預習相關實踐課程內容。同時,結合線下課程,整合線上資源,建立園林苗圃生產管理技術視頻資料庫,方便學生及時學習和掌握相關技術知識。

(三)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

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主要包括實踐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與產業生產結合、與科研結合等多種教學模式的創新。

1.結合教師承擔的科研項目,豐富實踐課程內容

結合教師的科研項目開展實驗課程,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該學科的科研發展動態、熟悉高校教師科研工作內容和流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對于更新和豐富實驗課程內容、拓寬學生知識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課程結合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芍藥、牡丹遠緣雜交育種技術研究”,完成了雜種后代種子凈度實驗,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基于CmBES1同源基因的菊花花型發育研究及品種選育”,帶領學生完成了菊花播種育苗、種子發芽率、施肥修剪、苗木移植等實驗,引導學生在菊花的生長過程中適時跟蹤澆水、除草,提高了學生對培育新品種的興趣。

2.結合CDIO教學理念,構建開放性實踐教學新模式

在園林苗圃學實踐教學中引入CDIO教學理念,把培育一定種類、數量、質量的苗木當成一個項目,以項目為線索,以子項目為模塊。比如,在培育月季時,可以將整個項目分成三部分的子項目:第一部分根據培育目的,選取合適的插穗;第二部分扦插生根;第三部分是后期的管理養護,促使月季生長為觀賞花灌木。在整個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學生分組獨立完成各個子項目,教師只發揮引導示范、中期檢查、答疑解惑等作用。這種教學理念既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又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育苗專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3.結合校園環境建設需求,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課程充分結合學校后勤處的工作時間,合理安排相關實驗課程,以達到現場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比如,在校園植物的整形修剪、過冬養護、除草施肥、苗木移植等環節,結合后勤人員作業時間合理安排實驗課程。在教師的指導和后勤人員的示范下,學生參與了校內小花園內貼梗海棠、棕櫚等植物的移植以及枇杷、黃楊、木槿、南天竹、月季等植物的冬季修剪過程。通過實踐操作,學生對園林中常見的修剪工具及修剪方式有了一定的認識,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真正體驗了因樹整形、因枝修剪的實踐過程。

4.擴展校外實習基地規模,積極開展校企合作

結合學校承擔的社會服務項目或橫向課題,更新實驗內容和方式,使學生更早接觸到與專業相關的實踐工作,加深對所學專業的了解。同時,擴展校外實習基地,如在貝利得花卉種苗基地,育種專家向學生詳細介紹了一、二年生花卉的播種繁殖技術、宿根花卉的盆栽管理技術,并帶領學生了解苗木的銷售環節,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苗木繁育與苗木展示、園林工程用苗情況、省內外大型會展布置方法等。此外,與鄭州市綠博園及植物園合作,在有修剪、移植、嫁接等活動時,組織學生前往學習并進行動手實踐。

(四)建立合理的考核體系

以往的課程考核一般以期末考試為主要評價標準,而作為一門綜合性的課程,最終的期末考試成績往往不能客觀準確地反映學生的水平。因此,為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應該改革考核體系。

課程采用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1.平時成績——考勤、課堂表現情況、課前預習,占10%;2.實驗環節——實驗操作、實驗報告撰寫等,占20%;3.小組作業——文獻查閱、小組項目完成情況、小組匯報等,占20%;4.期末考試——筆試,占50%)。這種考核評價體系以綜合素質考查為目標,打破以往課程“期末一考定成績”的弊端,將考核作為一項動態過程貫穿整個教學環節,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課題組依據專業課程建設要求,提出了園林苗圃學傳統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將課程思政融入實踐教學、進行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實踐教學模式創新和建立合理的考核體系等舉措,促使學生把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通過改革探索,園林苗圃學實踐教學已初見成效,學生的實踐技能得到提升、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該模式也可以為其他高校新農科人才培養提供有益借鑒。

參考文獻:

[1]趙仁亮,牛旭旭,鄭先波.新農科建設背景下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茶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以河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為例[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2(3).

[2]蘇金樂.園林苗圃學(第二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3]栗燕,黃淦,李永華,等.園林苗圃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17).

[4]鄒娜,鄧光華,劉瑋,等.基于OBE理念的園林苗圃學課程教學改革[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19).

[5]梁紅霞.林業苗圃育苗新技術及其推廣實踐[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1(8).

[6]宿亞琳.基于新農科建設的高校思政課協同育人探析:評《基于新農科建設的高校勞動教育創新研究》[J].中國農業氣象,2023(3).

[7]周述波,孫建中,賀立靜,等.新農科視域下的園藝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探索[J].現代農業研究,2023(2).

[8]張慶雨,軍陽,張延龍.基于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的園林苗圃學實驗教學改革實踐[J].大學,2021(39).

[9]劉德良.基于CDIO理念的園林苗圃學教學模式改革[J].科技創新導報,2019(2).

[10]馬進.新農科背景下園林苗圃學課程教學體系改革[J].河南農業,2023(6).

責編:初 心

基金項目:2023年度河南農業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新農科背景下園林苗圃學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編號:2023XJGLX042)

作者簡介:賀丹(1983— ),女,河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植物應用研究;張曼(1982— ),女,河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實驗師,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植物應用研究;(通訊作者)李永華(1974— ),男,河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植物應用研究。

猜你喜歡
新農科實踐教學改革思政教育
基于“新農科”發展的《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學》課程教學改革
“新農科”建設背景下《資源昆蟲學》課程教學改革
基于新農科建設背景下的《動物生理學》課程思政建設初探
新農科背景下觀賞果樹栽培與資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策略探析
基于“培養創新型機械工程師”模式的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