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事業單位業財融合問題探究

2023-11-01 22:56祁增平
中國民商 2023年9期
關鍵詞:業財融合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祁增平

摘 要: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財務會計轉型為管理會計已是必然趨勢。隨著我國會計機制的深入改革和全面預算管理的貫徹落實,行政事業單位也要響應新制度、新要求,將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優化資金利用率提上日程,這就需要從完善財務管理模式入手,積極落實業財融合。行政事業單位通過業財融合的方式提高其內控效率,有效地提高其服務質量及社會公信力,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诖?,本文對行政事業單位業財融合的意義進行了探討,明確了業財融合的現存問題,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解決策略,以期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業財融合;財務管理;策略

在全新的發展形勢下,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要求越來越嚴格,而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相對滯后,難以滿足其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因此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勢在必行。業財融合是可行的路徑,不僅能夠保證業務的順利開展,還能為財務部門提供多元化的數據,行政事業單位通過對數據的整合、分析,就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發展決策,以實現全過程、全方位的財務管理,保證其為外界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加快其轉型升級的步伐。

一、行政事業單位業財融合的意義

(一)深化精細化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通常較為重視業務開展,而對財務工作不夠重視;財務部門的職能是負責事后評價、核算與反饋,因此財務工作缺乏前瞻性、預見性。行政事業單位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各自為政是較為常見的現象,財務工作人員未深入業務,對業務性質、流程、資本運作情況的了解較淺,導致財務管理職能難以發揮。例如在判斷項目是否可行時,財務部門需要依據精確化的數據分析得出結論,這就需要各個部門共同參與和相互協調,才能確保數據的可靠性、時效性。只有落實業財融合,才能讓財務工作與業務工作協調配合,加強對彼此的了解,進而加強財務管理的針對性,為行政事業單位的決策制定提供有力參考。目前,要想轉變以結果性核算為主的財務管理工作,有效落實前瞻性的評估與過程性的監督,行政事業單位就必須打破業財分離的困境,實現業財的深度融合,進而有效落實精細化管理,保障其穩定發展。

(二)提升風險防范能力

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能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要求其在運作的過程中應有效規避各類風險,而這無疑需要建立在業財融合的模式下。單位通過業財融合,落實前瞻性、過程性的財務監管措施,從而大幅提升財務內控的效率與質量;并能夠及時發現業務流程中的缺陷,快速識別發展風險,并落實有效的風險應對策略。由此可見,業財融合顯著提高了風險的辨識能力和防范能力,使風險的監管更具有效性。

(三)凸顯行政事業單位的固有價值

從實際的角度分析,業財融合除了能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確保決策合理外,還能夠在業務運作的基礎上評估資金的使用情況,并站在市場競爭上評估綜合效益。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來看,業財融合能夠確保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高效率溝通與協作,項目立項、決策制定都融合了豐富的預算管理經驗和業務開展經驗,從而確保了決策的可行性。同時,全程化的業務監管也體現了財務管理的價值,使各項工作更加規范,優化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服務質量,凸顯了其固有價值。

二、行政事業單位業財融合的問題

(一)融合理念尚未形成

行政事業單位在實施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需在業務的全過程中實施財務監管。但從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現狀來看,因受到工作人員滯后的工作理念的影響,其仍存在重預算編制輕預算執行的現象,未落實全過程的財務管理。同時,部分管理人員對業財融合的認知不足,對業財融合的作用不夠明確,將業財融合局限于口頭上,導致各項工作難以推動落實,而財務部門的職能也僅停留在核算、記賬方面,沒有參與到具體的業務中。從財務部門的角度來說,其對業務開展情況了解程度極為有限,認為財務管理與業務開展的關聯性不大,從而降低了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效率。從業務部門的視角來說,其缺乏良好的成本控制理念,過分注重業務指標的達成,而忽略了成本指標。由此可見,業務工作與財務工作處在完全分離、互不干涉的狀態,業財融合理念的更新迫在眉睫。

(二)業財溝通相對滯后

完善的管理制度能確保職責有效履行、業務規范開展,進而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服務質量。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制度還不夠完善,融合理念尚未形成,財務人員缺乏參與業務工作的熱情,未能將業務工作與財務工作聯系在一起,致使業務開展不夠順暢。如果工作人員在制定業務工作流程時,缺少財務人員的參與,就會影響流程的合理性,進而阻礙業務的順利開展。此外,行政事業單位應始終在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戰略發展的引領下,同時政府采購、經費申請、項目驗收等工作流程均需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和工作性質而定,如果業財融合不到位,勢必會降低財務數據參考性,堵塞業務流程,進而給其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三)業財部門獨立性強

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由來已久,所以財務人員傳統的管理理念根深蒂固;雖然行政事業單位正在大力實施業財融合,但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配合度較低。從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關聯來看,除了預算編制、賬務報銷等工作外,部門間的溝通較少,加之業財融合的實施使雙方的工作出現交叉,工作量大幅提升,從而導致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產生抵觸心理。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溝通不到位,工作交接的過程中就會激化矛盾,這無疑阻礙了業財融合的開展,難以保證融合的效果。

(四)財務管理流于形式

財務管理工作在實際的運作中受到較多客觀因素的影響,造成預算控制能力不足和績效目標難以達成,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工作人員的預算專業素質有限,預算管理的經驗不足,預算管理缺乏全面性、系統性,超預算現象屢見不鮮。其二,管理機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致使預算管理、績效目標管理難以發揮預期的效果。整個財務管理的流程形式化嚴重,財務數據信息的利用率偏低。

(五)制度體系有待健全

業財融合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是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工作的高度重疊。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想實現深度融合,就必須具備完善的融合制度,使融合有據可依、有規可循,讓工作人員的職能、權責更加清晰明確。但從行政事業單位的業財融合現狀來看,仍有部分工作人員的理念滯后,未形成良好的融合環境,加之行為標準不夠明確,使得業財融合難以開展;同時,缺乏健全的獎懲機制,既無法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消除其消極態度。

三、行政事業單位業財融合的策略

(一)與時俱進地更迭理念,深化融合意識

業財融合是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全員參與的系統性工作,能夠保障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所以業財融合不僅僅是財務部門或業務部門的職責,而且還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全員參與,樹立起良好的業財融合理念,讓所有人均貢獻自身的努力。無論一線工作人員還是幕后管理人員,都應將業財融合的理念融入到自身的工作中,通過規范自身工作來促進業財融合的深度實施。從實施的角度來說,單位只有確保業財融合理念深入人心,才能潛移默化地促進業財融合,確保各項工作的落地執行。最重要的是行政事業單位在業財融合的過程中,財務人員處于核心位置,所以財務工作人員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主學習,打破傳統管理理念的壁壘,學會以業財融合的視角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和解決業務問題,切實有效地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二)轉變業務流程,建立溝通機制

行政事業單位并非營利性組織,而這一屬性無疑降低了財務管理的主動性,業財融合的配合度相對較低。因此,單位應通過業務流程的重塑,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以提高配合度,進而完善內控制度、信息制度等,形成健全的溝通機制,為業財溝通提供十足的便利。

單位要想徹底摒棄掉滯后的財務管理模式,就必須從業務流程重塑入手。通過轉變業務流程的方式,完善業務模塊、財務模塊,構建業財一體化的信息處理流程,并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勢必能加快業財融合的步伐。在互聯網全面覆蓋的背景下,信息的獲取更加快捷、迅速,基于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等構建完善的信息平臺,能夠確保信息的可靠性、時效性、精確性,不僅大幅提高了信息的應用效率,還能提高決策制定的合理性。同時,財務管理的職能包括預算編制、核算等,均有著較為繁瑣的流程,容易出現人為方面的失誤,而通過信息技術的加持,就能將重復性工作交由計算機完成,這不僅提高了核算質量與效率,還減少了財務人員的工作負擔,為業財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加強部門協調,培養復合型人才

復合型人才是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改革創新不可或缺的關鍵性資源,既關系著業財融合理念的轉變,也影響著業財融合的實施效率。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將人才培養提上日程,將財務人員、業務人員作為重點培養對象為業財融合夯實人力資源基礎。為滿足新發展形勢下的財務管理要求,財務工作人員的培訓重點應放在專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和信息技術方面,以現實需求為依據落實針對性培訓,構建完善的財務知識框架;同時,要加強財務人員的溝通交流,在傳統的財務職能上加入管理職能,使財務會計逐漸轉型為管理會計,以戰略發展的目光審視行政事業單位的決策,進而成為業財融合的組織者、實施者。行政事業單位業財融合的關鍵困境是缺失復合型人才,所以加強人才培養與人才引進是必不可少的舉措。

在業財融合的過程中,單位應定期開展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深層次交流,一方面清晰業務流程,使部門間的職責更加清晰;另一方面則是消除部門間的隔閡,化解激化的矛盾,意識到彼此工作配合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部門獨立性,為業財融合掃除障礙。除此之外,單位也要落實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職能轉型;通過專業培訓、專題會議等方式,提高財務會計的知識儲備,促使其逐漸過渡為管理會計。管理會計目前來說仍然是新興的理念,是新型財務管理模式的核心,有著相對特殊的財務地位,和傳統的財務會計職能也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單位還需要落實針對性的舉措。管理會計本身是由財務會計演變而來,因此通過有效的引導也能加快轉型的步伐,進而從根源上為業財融合提供源動力,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四)落實全過程財務管理,促進業財融合

業財融合實施的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應對財務管理措施進行改進,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要求事前預測、事中跟蹤、事后評估,形成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的財務監管體系,創建良好的業財融合環境,加快業財融合的進度。預算管理水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業財融合的程度,有效落實全面預算管理,明確業務部門、財務部門的職能,并落實相應的績效考核制度,勢必能產生良好的推進效果。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應立足于其實際情況,完善預算編制流程,強化預算編制評價,具體來說應要求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共同參與其中,秉持著資金最大化利用的理念,制定科學合理的預算績效目標。隨后由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層和管理層對預算編制和績效目標設置進行全方位評估,再將其納入績效考核,進而發揮好預算管理的導向性作用,以保障資金利用率。其次,財務部門對預算執行的過程實施全程化的跟蹤與監管,及時提示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約束業務部門的工作行為,提高工作質量的同時,也能有效規避風險。最后,做好預算執行結果的評價與應用。行政事業單位應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視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第二年預算編制的主要依據,發揮其反饋的作用。同時,將評價結果與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績效考核聯系在一起,對預算執行效果良好的部門給予獎勵,而對預算執行效果偏差的部門進行懲罰并適當減少預算,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以提高資金配置的合理性。

(五)明確制度體系,清晰定位財務職能

行政事業單位實施業財融合,不僅是財務工作內容的轉變,而且是財務管理體系的創新。業財融合是全面性、系統性的改革,能夠引領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在新一輪財政體制改革貫徹落實的背景下,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這就要求單位對滯后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創新,重新定位財務職能,進而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滿足其發展需要。

對于業財融合的實施而言,財務部門始終占據著核心的地位,因此單位應制定完善的制度體系為財務職能提供明確保障,使財務職能的界限更加清晰,進而為業財融合的實施提供有利條件。例如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對有杰出貢獻的工作人員給予物質獎勵與晉升機會,而對業財融合中工作態度相對消極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的懲罰,同時消除工作人員的抵觸心理,進而推動業財融合。除此之外,行政事業單位也應積極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使政府“放管服”的職能更充分地發揮出來,進而確保業務與財務工作始終保持密切聯系,有效地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新的發展時期,行政事業單位也面臨著改革的挑戰,因此全面推行業財融合也是必然趨勢,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行政事業單位要想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就必須立足其長遠發展目標,對自身的各項能力進行評估,并通過強化業財融合認知、轉變業務流程、加強人才培養、落實全面預算、健全制度體系等措施,為業財融合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才能形成有效的財務管理體系,進而助力行政事業單位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丁.計劃導向下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優化探討[J].財富生活,2022(18):163-165.

[2]劉國江.基于事業單位業財融合實踐策略研究[J].商訊,2022(21):25-28.

[3]袁強.事業單位業財融合實施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建議[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2(8):40-42.

[4]潘巍.基于業財融合視角下事業單位內控工作優化探討[J].財經界,2022(23):108-110.

[5]李正莉.智能時代行政事業單位實施業財融合的困境與策略[J].質量與市場,2022(11):37-39.

猜你喜歡
業財融合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
強化醫院財務管理是醫改的重要環節
通信運營企業基于客戶效益的業財融合研究及應用
業財融合助力企業發展探究
財務管理視域下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途徑研究
行政事業單位物資采購管理的難點及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問題以及解決策略思考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論實施業財融合推進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措施
通信企業基于價值的業財融合分析淺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