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11-02 10:13劉亞芳
成才之路 2023年30期
關鍵詞:思政教育立德樹人新時代

劉亞芳

摘要:為進一步提高思政教育在各階段學生中的教育價值,思政教師應對新時代下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教育內容缺乏層次性、教育內容的傳輸缺乏效率性等問題。因此,提出注重教育內容的層次性、注重教育內容傳輸的效率性、提升教師隊伍的道德水平等策略,旨在推進新時代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新時代;大中小學教育;思政教育;立德樹人;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0-0041-04

新時代,大中小學都在進行思政教育。從學生個體發展維度來看,思政教育是滿足學生身心發展需要的教育,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和思想政治意識,是學生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從教育領域發展的維度來看,思政教育是滿足教育要求的一門學科,立足于國情,能推進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1]。因此,教育工作者立足新時代對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深入研究,對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有著重要的意義。

1.有利于推進我國教育的發展

當前,思政教育已成為教育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是教育體系中的核心內容。針對大中小學教育,國家多次進行統籌安排,并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進一步明確各個教育階段的育人目標,依次為大中小學階段的學生設計思政教育內容,避免在各學科教育之間發生教育脫節、錯位現象,教育工作應有序推進,做好過渡,以滿足新時代教育的整體要求[2]。學校針對各個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教育,能確保學生在發展階段樹立正確的“三觀”,做好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擔起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任。同時,學校在中小學教育中開展思政教育,也是落實教育方針、推進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

2.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新時代背景下,在大中小學開展思政教育并推進教育發展,是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意義[3]。第一,思政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學生通過學習國家歷史、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識,能夠認識到自己是社會的一員,有義務為社會作出貢獻。第二,思政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真善美的價值觀念。思政教育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有助于學生成長為具有正確價值觀和道德品質的人,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三,思政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教師通過講授道德倫理知識及進行實踐活動,如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能使學生了解并內化一些基本道德原則和行為準則,有助于他們形成誠實守信、勤奮進取、團結友愛等良好的品格,并將這些品質融入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

1.思政教育效果初現

當前,對于各階段學生的思政教育,學校不僅要重視思政教育的頂層設計,還要為思政教育的不斷推進制定指導性方案,并通過深入研究為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理論依據,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轉化[4]。

(1)整體思政意識不斷增強。在各階段的學生教育中,學校要有序推進思政教育,并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思政意識??v觀黨和國家的發展歷程,思政教育起著決定性作用。新時代,國家更重視各階段學生的思政教育,并頒布新政,提出指導性意見,通過多種方式使學生的思想意識由弱到強、思想觀念由淺入深[5]。這樣,能將大中小學思政教育的價值體現出來,提升思政教育在教育領域的知名度。

(2)實踐探索已成常態。隨著國家思政教育新政的頒布,各學校正結合自身情況開展思政教育的實踐探索,并立足教學理念、教學體系、教學目標、教學辦法、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新一輪的教育改革。教材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有力支撐,是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互轉化的重要介質。因此,在思政教材的編撰上,學校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教育教材,促進學生的實踐探索。

(3)注重打造思政教育特色課程。當前,學校將思政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已是大勢所趨。在這種情況下,思政教育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特色課程教育,增強學生對思政教育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思政知識。

2.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中小學的思政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效果還不明顯,特別是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上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內容缺乏層次性。其一,教育內容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思政教育不單單是一門課程,還是教育發展的根本,因此教師應注重思政教育內容的更新與發展,保證思政教育具有時代性。但就目前的思政教育來說,一些學校的教育內容缺乏層次性,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導致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積極性。這樣,會嚴重影響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阻礙思政教育的開展。其二,教育內容同步性上無效重復。在思政教育中,教材作為重要的知識傳輸載體,起著強化學生知識體系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運用教材對學生進行重復教學,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是一種符合學生發展規律的教育手段。但是,在教學活動中,所有學科不能一概而論,特別是思政教育,其教學內容中有些不適合重復教學。如果教師全都進行重復教學,就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劃分,為學生剔除那些重復的教學內容,突出學生的學習層次性。但是總體來看,一些教師在思政教育內容的銜接上還沒有做到位,對教育內容的把控度不足,導致各個階段的思政教育出現教學理念與內容大片雷同的情況。長此以往,會不利于學生整體道德水平的提升。其三,教育內容維度上有些混亂。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新時代要求學校培育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但是在當前大中小學思政教育的開展過程中,部分學校在思政教育上整體規劃不明確,導致教育內容維度有些混亂,思政教育的過渡性差。這樣,會對各階段的學生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使小學階段的學生道德觀念缺失、中學階段的學生觀念錯誤、大學階段的學生道德認知水平較差,從而影響整體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

(2)教育內容的傳輸缺乏效率性。大中小學開展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其中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教育內容的傳輸缺乏效率性??偟膩碚f,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在當前的思政教育中,部分學校對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弱化,沒有充分發揮學校在五育并舉下培養全方位人才的作用。這種思政教育意識不足的情況,不但降低了思政教育的地位,還不利于各學科之間的有機融合。還有部分學校過于重視學生主要學科的考試成績,很少關注學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培養。因此,在部分教師的課堂上,一些重要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被簡單地灌輸或者忽視。這樣,會導致學生只是機械地記住知識點,并沒有在心中真正理解和內化。其二,教育內容的傳輸滲透性不強,教育內容與實踐脫節?!袄碚撛从趯嵺`,又高于實踐?!彼颊逃膬热莺w多個方面,要求學校緊隨時代的腳步進行創新,以免造成教育內容與時代發展不匹配的現象,導致學生產生錯誤的思想意識,影響學生的全方位發展。而且思政教育內容通常較為抽象和復雜,涉及國家政治、法律法規、道德倫理等多個領域,要求教師遵循思政教育的基本原則,對學生進行有邏輯、有體系的教育,既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又要將教育內容落實到位,形成有序的思政教育體系。但是在當前的思政教育中,部分教師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學中,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忽略了如何將抽象的概念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缺乏多方面的德育滲透,導致學生學習思政的興趣不高,也導致思政育人效果很難在學生身上體現出來。其三,在大班額、超負荷教學等現狀下,教師會面臨著諸多問題。一方面,會影響教師對學生的教育關注度。如果班額過大,就會使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與時間相應減少,即教育關注度降低,不僅減弱了教師對學生的親和力,而且影響教學氣氛的營造。另一方面,會影響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如果班額過大,就會在多方面影響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在學生超額的班級,學生向教師提問題和回答問題的機會明顯減少。特別是一些坐在后排的學生,有時連教師的講課都聽不清,更別提和教師進行交流了。除此之外,也不利于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新課程倡導學生合作交流、探究學習,但是在大班教學中,不僅師生的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思政課的教學質量也會因人數較多受到影響。這樣,教師只能簡單地講解一些重要的知識,無法拓展思政教育應有的深度和廣度,就會影響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1.注重教育內容的層次性

思政教育的本質是培養有道德的人才,思政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6]。無論是在大中小學哪一個教學階段,都應該有一套系統、完整的教育體系,注重教育內容的層次性,結合實際進行教育內容的設置,在大體上保證教育內容的一致性,為學生明確指出學習的方向,引導學生朝著系統性、全局性的發展方向不斷努力。因此,在思政教育過程中,大中小學要設置總體教育目標,并以這一目標為教學方向,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有針對性地構建教學體系,以學生的全方位發展為導向,循序漸進地進行思政教育,從整體上提高各階段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注重教育內容傳輸的效率性

新課改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大中小學的必修內容。教師應抓住各個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經驗背景,創新教學理念與思政教學方法,將思政教育中的抽象概念進行分解和分類,設置不同層次的目標和內容,注重教育內容傳輸的效率性,逐步引導學生理解和接受,使思政教育內容更加系統化,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思政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7]。

(1)小學階段。小學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一是教師可以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促進小學階段的學生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進行內化。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發展特點進行趣味教學。在思政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前收集關于教材中的思政素材,在課上用幽默的語言為學生講課,保證每一位學生都可以聽得懂、聽得進去。二是教師應通過榜樣教育向學生傳輸思政觀念,對課堂上表現好的學生點名表揚,并進行鼓勵,號召其他同學向其學習。三是教師要多帶領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體驗,通過感同身受的思政教育,讓學生對思政內容加深印象,掌握更多的思政知識。

(2)中學階段。思政教育對中學階段的學生至關重要,因為外界諸多的因素會對中學階段的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造成一定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做好以下幾方面。一是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進行創新。例如,教師可以根據中學階段的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為學生創設思政情境,并引入案例分析,使思政教育內容更具體,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要通過真實案例的分析和討論,使學生親身體驗并反思其中的道德、倫理問題。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將抽象概念與現實情境相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思政教學質量。二是在思政教育課堂上,教師應注重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適時引入思政教育中,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進而提升初中階段學生的整體素質。三是教師在思政教育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對存在負性心理的學生及時進行心理干預,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四是教師在進行思政教育時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歷史及改革開放的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民族自豪感。

(3)大學階段。大學階段是學生思維最活躍的時期,是學生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诖?,教師應進一步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教師將紅色基因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并在思政課上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重要思想融入思政教育中,增強學生的理想信念。再如,教師通過開展思政教育,進一步宣傳科學的世界觀以及無私奉獻的價值觀,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和做人的準則,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形成積極的影響,使學生自覺抵制拜金主義與享樂主義。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和志愿者服務等。學生通過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和志愿者服務,能夠深刻感受到思政教育所倡導的價值觀念在社會中的應用,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更好地理解和內化思政教育的內容。

3.提升教師隊伍的道德水平

思政教育工作不只是思政教師的事,應由所有教師來共同推進。首先,學校要多方面提升教師隊伍的政治水平,使他們進一步轉變教育理念,加強政治學習。教師通過學習,能真正掌握學生的發展規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其次,教師要不斷強化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通過規范自身的行為為學生樹立道德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形成積極的影響,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政治品格在教師言傳身教的作用下得到熏陶,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思政教育是培養新時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應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特別是新時代下的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對各個階段的學生影響深遠。在小學階段進行思政教育,能幫助小學生規范行為,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整裝待發;在中學階段進行思政教育,能幫助中學生走好未來的每一步,助其更上一層樓,高瞻遠矚;在大學階段進行思政教育,能幫助大學生開闊心胸,進一步提升思想境界。因此,在大中小學進行思政教育,對各個階段的學生都有著積極的影響,有利于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韓同友,王管.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時空融合的邏輯審思[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04):77-79.

[2]高巍翔,劉璐.黨史教育融入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21):59-61.

[3]李鷗漫.文化傳承視域下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1,38(05):62-65.

[4]彭陳,李玉竹.愛國主義教育在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教學中的時代構想[J].大理大學學報,2021,6(03):75-79.

[5]孫洋.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使用一體化建設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22.

[6]王忠寶,李軼楠.系統觀念視角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協同機制構建研究[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02):19-21.

[7]楊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整合框架與未來展望[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2(01):47-50.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New Era

Liu Yafang

(Xuchang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Henan Province, Xuchang 461000, China)

Abstract: To further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mong students at all sta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should conduct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new era.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uch as a lack of hierarchy in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a lack of efficiency in the transmission of educational content. Therefore, strategies such as emphasizing the hierarchy of educational content, emphasizing the efficiency of educational content transmission, and improving the moral level of the teaching staff are proposed, aim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level.

Key words: new era; universities,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corecompetencies

猜你喜歡
思政教育立德樹人新時代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