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干預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護理的效果

2023-11-16 08:02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膽囊腹腔鏡心理

趙 麗

(南陽市中醫院,河南 南陽 473000)

膽囊結石、膽囊炎、膽囊息肉等是常見膽囊疾病,但會誘發較強烈不適癥狀[1]。手術是治療該病的首選方案,通過切除患者膽囊可迅速控制患者病情,緩解疾病相關癥狀[2]?,F今多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達到治療目的,創傷小、出血少、手術耗時短、康復速度快[3]。但該手術依然是侵入性手段,患者需進行全身麻醉,需完成傳統開腹手術的各個準備流程,所以很多患者術前出現較明顯的心理問題,術中血流動力學的變化幅度較大,身心應激反應較強烈。為減輕心理因素對患者手術效果、術后康復造成的不利影響,需及時提供有效心理干預,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此次研究重點分析心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造成的影響,相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20 年5 月~2023 年1 月,以南陽市中醫院收治的86 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法分為兩組。對照組:男28 例,女15 例;年齡32~71 歲,平均(51.79±4.36)歲;體重指數19.13~28.45kg/m2,平均(23.78±1.21)kg/m2;膽囊息肉24 例,膽囊結石19 例。觀察組:男26 例,女17例;年齡32~70 歲,平均(51.38±4.32)歲;體重指數19.36~28.84kg/m2,平均(24.06±1.25)kg/m2;膽囊息肉26 例,膽囊結石17 例。兩組患者的各項資料比較,未見明顯差異(P>0.05)。

納入標準:患者經影像學確診膽囊疾??;患者具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指征;患者可配合臨床完成各項研究;患者對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患者有精神病史或是有精神類藥物應用史;患者心臟等多項重要器官臟器存在質性病變;患者存在惡性腫瘤等嚴重惡性病變;患者護理依從性與護理撇合度低,不能滿足此次護理研究要求。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干預。觀察組實施心理干預:a)創建小組:科室責任護士、專業心理醫生組成小組,責任護士結合既往護理經驗、患者神態行為進行分析,心理醫生分析患者的情緒及心理狀態,明確患者的心理問題,制定相應的心理干預方案。為保證心理干預的有效性,制定心理干預方案后,安排責任護士進行培訓,讓責任護士充分掌握心理干預知識、心理干預技能,保證心理干預可高質量的落實到臨床,最大程度上提高心理干預的效果。b)術前干預:積極和患者溝通交流,主動發放心理調查問卷,評價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緒,基于評價結果進行有效護患溝通,引導患者闡述內心疑慮,進一步分析患者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進行干預。通過圖文手冊、圖文PPT與科普視頻讓患者了解疾病知識與手術知識,適當列舉成功手術病例,介紹手術團隊的豐富經驗,提高患者的手術信心,消除患者因無手術經驗、擔心手術效果產生的負面情緒。對于擔心切除膽囊后身體不好患者,還需列舉定時復查但身體狀態始終良好的病例,消除切除膽囊對患者心理造成的壓力及刺激。鑒于部分患者存在一定恐懼與緊張情緒,還需指導患者進行松弛訓練、冥想訓練及呼吸放松訓練,讓患者釋放身心壓力,以相對平穩的心理狀態迎接手術。c)術后干預:若情況準許,讓手術成功、康復效果理想病例前往患者病房探訪,對患者實施鼓勵與安慰,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積極做好家屬工作,讓家屬充分安慰患者,主動和患者進行情感交流,增強患者的家庭幸福感,促使患者積極配合術后康復。及時評價患者的疼痛癥狀,結合評價結果提供藥物鎮痛與非藥物鎮痛。主動向患者普及術后早期康復訓練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讓患者調整心態,積極參與到術后康復訓練中。

1.3 觀察指標

1.3.1 心理情況 干預前、干預1 周后運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1,2]評價,評分范圍都是0~100 分,分數越低心理情況越理想。

1.3.2 生活質量 干預前、干預1 周后運用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生活質量評定量表[3]評價,指標是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物質功能及社會功能四項,單項指標的總分是0-100 分,分數越高對應項生活質量越理想。

1.3.3 護理滿意度 干預1 周后應用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問卷總分100 分,有十分滿意(評分范圍81~100 分)、部分滿意(評分范圍60~80 分)、不滿意(評分范圍0~59 分)。

1.4 統計學方法

在SPSS 22.0 中統計分析,計數資料n/%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表示,t檢驗;P<0.05 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心理情況、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心理情況、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心理情況、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注:1)與干預前比較,P<0.05;2)與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焦慮評分對照組 干預前 60.15±4.50干預后 46.58±4.251)觀察組 干預前 61.29±4.56干預后 39.56±4.171)2)抑郁評分64.07±4.71 47.59±4.371)64.86±4.75 40.82±4.241)2)軀體功能63.42±3.25 75.84±3.581)64.35±3.23 84.53±3.671)2)心理功能61.14±3.13 74.82±3.711)61.89±3.17 83.65±3.751)2)物質功能62.78±3.19 64.21±3.111)62.11±3.15 82.85±3.471)2)社會功能64.38±3.24 76.43±3.611)65.47±3.28 85.72±3.651)2)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3 討論

有調查顯示,外科手術患者中有69.3%術前存在較明顯的焦慮及恐懼情緒,對手術操作、傷口疼痛及死亡存在一定憂慮[4]。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雖然優勢顯著,但很多患者并不了解該手術,也未認識到自身疾病的嚴重性,不明白為何要進行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甚至會因為切除膽囊產生較強烈恐懼情緒。未知事物更容易誘發恐懼及不安情緒,尤其是手術這種有創操作,容易升高患者的心理壓力。部分患者還會擔心手術麻醉的安全性、手術操作的有效性,這些情緒會進一步影響心理狀態,誘發更強烈的焦慮、緊張、抑郁、不安。心理狀態不良會對生理功能造成影響,導致血壓、心率、腎上腺素等起伏波動過大,不利于手術平穩、順利進行,甚至會升高手術風險,導致部分患者中途轉開腹手術。常規干預并不能針對性的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心理狀態的調節效果一般。心理干預是現今比較推崇的干預方式,專業性和針對性較強,要求心理醫師參與其中,結合患者的表現及問題,準確診斷患者的心理狀態,繼而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預。此次研究顯示,觀察組心理情況與生活質量更好,護理滿意度更大,主要因為心理醫師聯合責任護士執行心理干預,可針對性的解決患者認知錯誤與認知不足問題,可提高患者對手術操作的準確認知,可幫助患者術前釋放身心壓力,可改善患者的術后康復心態,讓患者獲得更多家庭關懷及家庭支持,從多方面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

綜上可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實施心理干預,效果顯著。

猜你喜歡
膽囊腹腔鏡心理
致敬甘肅省腹腔鏡開展30年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膽囊切除術后膽囊殘株內鈦夾超聲誤診結石1例
旋切器在腹腔鏡下脾切除術中的應用體會
腹腔鏡肝切除術中出血的預防及處理
完全腹腔鏡肝切除術中出血的控制與處理
膽囊切除術中經膽囊管膽道造影的臨床意義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癥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