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中國畫創作的一點反思

2023-11-20 00:30王聰
書畫藝術 2023年5期
關鍵詞: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筆畫預設

王聰 1988年生于遼寧大連,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文學學士(繪畫專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學碩士(中國畫專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中國畫專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教育書畫協會高等美術教育學會會員,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院聘畫家,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講師。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級學術性展覽并獲獎,作品《中國行》獲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提名獎。

我認為藝術家應該一直處于探索、反思、再探索的循環狀態中,從而保證作品的生命力,給人以無盡的期待。我是別人口中的“三清派”,即本科、碩士、博士均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中國畫專業。學藝路上,中央工藝美院老先生們兼容并蓄的藝術觀一直激勵著我,向不同畫種學習,向各類藝術學習,始終保持不斷探索的狀態。我試著結合不同階段的創作探索淺談個人中國畫創作的感受,不足之處還請方家批評指正。

感同身受是創作的前提。學習階段,老師總是跟我們說創作要有感而發。對于感動的體驗,我想每個人都曾有過,不同的是畫家的感動不僅僅停留在文字或情緒上,更多的是通過造型、色彩、筆觸等語言構成視覺圖像。有時我在看到某些景象時會覺得特別美、特別入畫、特別激動,大腦會瞬間形成畫面或某種感受,這種靈感思緒是畫家創作的原點,在創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特別是在主題性創作中,畫家的感同身受必不可少。唯有深入生活,切實體會,挖掘元素,積累審美體驗,才有可能創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主題創作《凈土》《途》《中國行》等作品是對身邊的人和事進行感受性的描繪,通過對普通人生活狀態的刻畫展現社會圖景和時代風貌。

創作未必要胸有成竹。蘇軾畫竹強調成竹于胸,即畫家在下筆前對物象的形貌及畫面的布局已經進行了全盤考慮。這一觀點在注重默寫的時代有其存在的價值,但是一味按照事先的預設進行繪畫往往會忽視繪畫過程中出現的偶然樣式、偶然效果,從而錯過發現創作新思路的機會,阻礙了藝術創新性的發展。此外,預設繪畫效果往往會成為束縛自身的枷鎖,削減畫家創作的想象力和繪畫感。故此,創作未必要胸有成竹,不做預設往往能夠帶給畫家更多地想象空間和表達自由,更容易流露出畫家的真情實感?;诖?,我嘗試不對畫面進行預設,根據畫面需要隨時調整效果,這種創作過程時常會有失敗但也不缺驚喜?!栋屠枞沼洝废盗凶髌肥俏以?2018年創作的,共有100余幅。這批作品多半是我在巴黎游學時現場寫生完成的,記錄了我的所觀、所感、所思。這一時期我頻繁游走于巴黎各大博物館,觀摩了大量西方現代主義繪畫大師的作品,在畫面空間、色彩、筆觸及裝飾風格方面深受影響,通過觀摩積累的審美經驗不自覺地反映在作品中。我試著將中國畫的線條與西畫的色彩進行結合,探索繪畫相互融合的邊界感。更為關鍵的是,這批探索作品不做事先預設,完全根據興趣點自由下筆,直至調整到合適的畫面效果。其寫生過程完全是自由的主觀發揮,依靠直覺去描摹涂抹,畫面往往能夠呈現出全新的視覺體驗。

工筆畫不僅僅是制作,更需要繪畫感。當下有很大一部分工筆畫家追求極為工細的制作,畫面干凈、光滑。筆觸墨跡在精工細作中被消解,畫面雖然細膩但缺少畫家帶有情感的觸痕,作品動人之處也隨之減弱。重制作已是當下工筆畫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但長期且工細的制作容易消磨畫家的繪畫感受和創作激情,致使畫家在創作方向上走入歧途,不利于工筆畫未來的發展。工筆畫的工細制作應是相對化的,根據畫家審美表達的需求來選擇,畫家應借助筆觸墨跡傳遞個人的情感體驗,進而增強作品的繪畫感和表現力。在近期創作探索中,我對偶發性水墨效果產生濃厚興趣,水墨的自由生發形成了不可預測的天然肌理效果,有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將其運用到程式化制作的工筆畫中或許會產生有別以往的繪畫面貌。帶著這一想法我嘗試創作了《鴻溟》《游塵》《荼錦》等一系列作品,將偶然肌理效果與主觀繪制相結合,在抽象肌理效果的基礎上進行具象形態的描繪,因勢利導,探尋二者最佳的融合狀態,達到抽象與具象的“天人合一”。

本專題責任編輯:石俊玲

猜你喜歡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筆畫預設
工筆畫作品
鷹疾如風
工筆畫
小學工筆畫
《浮游》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分試卷點評(素描)
粉紅荷花工筆畫法
問題是預設與生成間的橋
論幽默語境中的預設觸發語
預設留白 生成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