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商教育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探析

2023-11-22 09:55孫建順
體育教學 2023年10期
關鍵詞:逆商逆境挫折

文/孫建順

逆境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人生成長的道路上布滿了各種荊棘,既有喜悅,又有挫折、困難,更有逆境。即使是天才,如果缺乏抗逆能力,也會半途夭折。據2019年7月《中國學校衛生》最新報道,自我傷害行為(NSSI)在青少年人群中的發生率,全球為17.2%,新西蘭為20.3%~24.0%,美國青少年女性為17.7%~30.8%,男性為6.4%~14.8%(2015年統計數據),我國NSSI發生率高于西方國家(大部分流行病學調查報道)[1],遭受挫折難以承受精神痛苦是NSSI的主要原因?,F在的小學生與他們的父母,大多數均為獨生子女(也就是所謂的“雙獨”),他們往往從小嬌生慣養,心理異常脆弱,常常遭遇挫折便一蹶不振,甚至走上輕生的道路。面對如此嚴峻的現狀,加上當下推崇賞識教育的大背景,教師在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應對逆境的能力就顯得非常緊迫和必要。

一、逆商的內涵

逆商,英文全名是Adversity Quotient,全稱逆境商數,也叫厄運商數,最早由著名學者保羅·史托茲(美)博士提出,是指認識逆境和戰勝逆境的能力,簡稱逆商(AQ),用以測試人們將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的能力[2]。有學者認為,逆商是獨立于知商與情商之外的第三種重要能力。也有學者認為,逆商是情商中的一種,且在情商中占有重要比例。雖然關于逆商的分類有爭議,但對逆商的重要性認識趨于一致。因此,心理學家把“逆商(AQ)與智商(IQ)、情商(E Q)”統稱為成功“三要素”,即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與逆商才能促成100%的成功??梢?,逆商的高低是影響一個人事業成效的關鍵因素,也決定著一個人的幸福指數。心理學家卡爾文·吉利就曾指出:“天才缺乏逆商,斷然也難成功?!笨梢?,逆商對于人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體育培養逆商的優勢

(一)授課內容適宜逆商教育

體育教學主要是傳授有關身體運動的知識與技能,內容廣泛,對于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力量、速度、靈敏、耐力、協調和柔韌等素質有重要作用,同時對于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心理健康等有獨特價值。要想獲取這些項目的技能與本領,需要經歷反復練習,克服畏難情緒,流淌無限的汗水,付出艱辛的努力,承擔超強的負荷,還要承受無限次失敗與挫折,使參與者無論是肉體上還是精神上,均要承受負擔甚至是痛苦。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體育運動是對人體的折磨教育,這種折磨帶來的痛苦與生活中挫折與逆境帶來的“痛苦”有著同樣的特質,經歷這種折磨與痛苦,就能磨礪參與者形成“永不服輸”的堅韌意志和品格。

(二)環境逼真催生逆商教育

據調查,七成教師對思想教育的效果持懷疑態度,重要原因就是將學生束縛在教室內進行理論式說教,因為空間封閉,學生的身體不能充分得到活動,身心得不到舒展,思維不經歷磨礪,觀點得不到矯正,學生很容易隱藏真正的情緒與心理,教育者很難真實地了解他們, 因而無法對癥下藥。對學生進行逆商教育,就需要模擬逼真的情境。體育教育的大多數時間在開闊的操場,學科的特點也有利于設置障礙與困難,比如體育比賽中的淘汰賽,就能模擬情境,讓學生經歷“遭受困難—堅韌不拔—努力拼搏—克服困難”這一全過程。在這樣開放的空間和真實的情境中,可以清晰地呈現學生的喜怒哀樂,反映他們的心理狀況,便于教育者了解信息,針對不同學生因材施策,增強素質教育的效果。

(三)目標使命孕育逆商教育

體育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國家必修課程?!读x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體育課程目標之一就是幫助學生“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積極應對挫折和失敗,保持良好的心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在遇到困難或挑戰自身身體極限且保證安全的情景下能克服困難、堅持到底,與同伴一起頑強拼搏”。運動技能的掌握,終身鍛煉習慣的養成,就需要學生經歷激烈競爭,擺脫一切淘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克服各式困難,挑戰各種挫折,承受痛苦,去追求與實現更快、更高、更強[4]。因此,強化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培養學生抗挫折、抗磨難的能力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塑造身心健康的學生,是體育教學的本職工作。體育學科培養學生逆商,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

三、培養逆商的策略

(一)潤心——在體育文化中樹立正確目標

心理學研究表明,合理的人生目標是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沒有目標的人生,往往意志薄弱,遇挫而折。反之,心中懷有堅定的目標,就會矢志不渝地去達成。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為此,作為教師就需要挖掘體育教材中的體育文化,實施文化育人。利用雨天室內課,學習著名運動員為國爭光的感人事跡,也可以組織討論運動健將成長與進步的艱辛歷程,利用晴天室外課傳授體育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將每一個運動項目涉及的體育文化“種”進學生心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奮斗目標。這些目標可以與體育相關,也可以是其他領域的目標,但體育教師需要和其他學科教師一起協作,引導學生思考實現目標所需要的身體條件與學科素養,引導學生將目標與各類學科核心素養建立聯系。逆商屬于體育品德培養范疇之一,身體條件包括力量、速度、靈敏、耐力、協調和柔韌等素質。分解與細化后的小目標,與體育核心素養建立了一一對應的關系,教師引導學生認真上好每一節體育課,認真完成每一次練習,就有所依托了。在體育課上,我們也要鼓勵每一名學生設立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階段小目標,比如挑戰多少次單調的練習,反復多少個重復的動作,保持多久的高強度運動負荷,為自己的體質健康儲能蓄勢。體育教師要關注學優生與學困生這兩類人群的目標,適時、適度調整目標,既讓學生不斷體驗挑戰的成功喜悅,產生巨大的心理動力,還能保持長久的進取心與旺盛的活力。

(二)礪行——在運動項目中培養堅韌毅力

在“快樂”體驗中拼搏“痛苦”,在“痛苦”中堅持并最終贏得“快樂”,這是體育學科動作技術形成的獨特心理體驗過程?!巴纯囿w育”并非只是讓學生感受克服臟器惰性帶來的“肌體痛苦”,更要引導學生“消化痛苦”,形成應對逆境時保持良好的思維方式[2],進而提升學生的逆商值(AQ)?,F在的小學生,是“雙獨”后代,物質生活無比優越,心理還沒有“斷乳”,很少遭受挫折,缺乏逆境的考驗與磨礪。體育教育過程,可以創設真實的模擬情境,為學生提供逼真的磨礪教育。比如讓學生進行耐久跑練習,就能夠磨煉學生的堅強意志力;在體育教學中模擬野外生存訓練,就能夠培養學生不畏艱難、勇于挑戰的精神;在球類運動項目中對抗比賽,就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品質;在搏擊類運動項目中能夠培養學生沉著冷靜分析應對的能力。當然,這里的吃苦,并非體罰學生,或者摧殘學生,而是基于學生承受能力基礎之上的循序漸進教育。小學生年齡小,個體差異大,安全意識差,體育教師安排教學內容、練習層次與運動強度時,需要基于動作結構特征,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切不可片面追求“吃苦”而違背運動規律,讓學生受傷厭學。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強調吃苦磨練,并非排斥快樂教育。由于小學生年齡小,教師還要基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更多地挖掘體育教材的趣味因素,賦予項目練習更多趣味,讓學生帶著興趣進行苦練、樂練,促進動作技能的掌握與提升。

(三)創境——在障礙設置中形成固化機制

積極適應逆境,戰勝挫折是每個健康人生存和發展的必需。在體育教學中模擬挫折,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防衛機制,有著獨特的優勢。據報載,中國乒乓球隊為了鍛煉主力隊員的“逆襲”能力,故意設置逆境,即人為落后6分的情況下進行隊內比賽[2],以此來訓練運動員的“三力”,即沉著冷靜的定力、頑強不懈的恒力與百折不撓的毅力。通過長期訓練,國球往往在關鍵時刻穩定發揮,博取優異成績,這也是國球長盛不衰的“秘密武器”。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基于項目特點,“增其所不能”,創設適度的挫折情境,有意識地為學生設置各種障礙,或設置相對較高的任務目標,或有意識地加大項目難度系數,或制造不公平的比賽情境,比如利用小組比賽創設逆境趕超的情境,訓練學生遇挫時的心理承受能力,為特長生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練習,為中等生設計一些難度稍大的練習,有意給學生制造失敗。為學困生提供良好的保護措施,鼓勵他們克服畏難情緒,挑戰挫折。當學生遭受挫折成為司空見慣的現象,遇挫不折,知難而上,頑強拼搏,就會成為一個固定的、程序化的活動方式,就能使學生在心理上建立起積極的抗挫折的防衛機制,即“逆境—失敗—分析—拼搏”。當然,這樣的創設挫折情境也要堅持循序漸進原則,不能操之過急,需要由易到難,逐步提升。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更要及時施以援手,給予引導,培養學生敗得起,吃得苦,不屈服,能奮起的優良品質。

(四)啟思——在歸因分析中養成逆境思維

挫而不折,需要引導學生正確歸因才能化解難題。高逆商的人,不會放大挫敗感,相反還會積極歸因。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韋納對歸因效果理論做過系統的研究,他認為對結果歸因可以從控制性(內部—外部)和穩定性(穩定—不穩定)兩個維度四個要素進行考察(表1)。如果將挫折歸因于能力等穩定要素,就會產生消極情緒,削弱后續追求。正確的歸因需要引導學生提高動機水平,改變行為方式,才能激發其繼續奮發向上。首先要引導學生自我教育,提高對自身的認同度[3]。學生在動作練習中,遇到挫折后往往會自信心不足,喪失繼續學習的勇氣,這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分析失敗原因,剖析自我,既要進行自我激勵,認同自我,又要反思不足,尋找對策,更要對后續行動進行自我調控與自我監督,達到改造自我的目的。其次要引導學生分析環境,分析同伴,分析合作。體育是群體性教育,有些挫折往往是交往不善造成的。這就需要教給學生諸如主動溝通、信息傳遞、糾紛解決、決策分享等人際交往技能[4]。

表1 成就歸因的兩個維度四個要素

(五)導法——在方法指導中釋放心理壓力

處于受挫之中的人往往情緒緊張,如果不能得到適時疏導,壓力得不到排解,累積就會產生心理疾病,甚至誘發攻擊行為。體育課堂是一個良好的“情緒發泄控制室”,是壓力宣泄的最好渠道。作為體育教師,既要讓學生受挫、吃苦、經歷磨煉,又要教給學生自我調節與緩沖的方法,引導學生釋放壓力,發泄心中的苦悶。常用的方法有發泄法、精神勝利法和轉移注意力法等。引導學生向好朋友或同伴傾訴,或者向教師或者回家跟父母傾訴,甚至另辟場、館、室,讓學生大哭一場,發泄內心的不滿與失意,這種方式就是發泄法;引導學生自我暗示與安慰,尋找自己的積極因素與閃光點,進行短暫的自我表揚與鼓勵,這種方式就是精神勝利法;轉移注意力法就是引導學生將沖動轉移到有益處,或繼續努力與嘗試改進動作,或以小強度長時間運動,在操場中盡情的奔跑,竭盡全力的投擲,揮汗如雨的爭搶,使自己疲勞從而達到轉移注意力的目的。

美國巴頓將軍曾說:“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边@里的“反彈力”實則就是逆商。影響逆商的因素是多元的。據2019年《中國德育》調查,小學生挫折事件成因按頻次排序為過度懲罰、教師歧視、意外創傷、親情缺失、朋輩矛盾、學業失敗、生理缺陷、家族不睦等[5]。逆商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逆商培養又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社會、學校、家長和社區等各方面齊心協作,也需要學校各類學科教師傾心育人,既要讓孩子經歷挫折之“痛苦”,更要讓孩子品嘗風雨后的“甘甜”,培養孩子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從而有效提升其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猜你喜歡
逆商逆境挫折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讓你更強大
挫折使我更堅強
大學生逆商教育實施策略探析
培養孩子的逆商始于接納
逆商:決定孩子人格完整和未來發展的關鍵
被忽視的“逆商”培養
在挫折與攻關中鑄就優雅
生活需要挫折
完形填空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