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體育課堂合作學習任務單的設計與實施

2023-11-22 09:55林慧仙
體育教學 2023年10期
關鍵詞:單的學練小組長

文/林慧仙

一、任務單的意義

任務單是小組內的學生借助紙質單子,根據明確、具體、可操作的學練標準,實現具體的學練任務,幫助學生在體驗、自主、探究的小組合作學練中達成課程目標的學習方式。它是以“任務”為載體,以目標為中心,以小組合作完成學練任務為過程,在課堂中展現良好的體育品德、積極的學習態度、明顯的進步趨勢的一種學練活動。

任務單有利于提高學生在小組完成學練任務時間上的效率和師生的交流,幫助學生在小組互作中強化學練任務;減少教師集中講解的次數;教會學生認真聽教師講解;引導學生根據具體的任務單指示練習,強化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呈現學生的運動能力、進步情況、練習態度、體育品德。

二、任務單的創設

(一)任務單的具體內容

有效的任務單包括“練什么”和“怎么練”的相關信息;任務單描述了學練任務的具體細節;任務單明確學練任務的數量,如次數、距離、時間等;任務單展示學生的課堂反饋,如學練態度、運動能力、體育品德等;任務單要充分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優勢并給予相應的職責。

(二)任務單的創設主體

第一階段教師講解如何創設并完成任務單的創設,指導小組成員根據學練任務、學練標準等達成課堂目標。第二階段根據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進展狀況,由教師確定學練內容,小組成員利用課余時間圍繞一個學練任務展開交流、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達成共識,找出學練方法,交給教師審核修改打印完成后發給小組長。

任務單的學練任務設置要圍繞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開展,遵循“學、練、賽”一體化的課程模式,如跳繩200個的任務單如表1。

表1 200個跳繩的任務單

三、任務單的實施

(一)任務單實施的基本流程任務單的基本流程如圖1。

圖1 任務單基本流程

(二)合理分組、分工

1.分組合作

教師確立學習內容、學練標準后,根據學生不同的運動基礎、興趣愛好、生長發育特點等分組,指定或由學生推選小組長,由小組長和小組成員自行組合學練小組。

幫教型分組:具有不同專長、不同特點的學生分在同一組,發揮每位學生的優勢幫助其他學生的進步,實現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異質分組:組內差別較大,但每組間差異不大的分組。同質分組:各方面水平差不多的學生。友伴型分組:按學生的意愿選擇同伴,要求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完成分組。大部分學生選擇與自己較好的同伴互為一組,他們或是積極完成任務單的學練任務,但總因體育學困生太多而比賽成績靠后;或是湊在一起聊天、玩耍,待比賽時才發現屢次淪為小組最后,或是表淺地應付任務,未有實質性的交流互助,導致失誤率高,未獲得意想中的成績。如R小組,他們文化課成績優異,但體育成績相對落后,且不太懂得分工合作,導致200個跳繩接力賽、連續實心球20米投擲賽中排名均靠后等,漸漸地他們組意志消沉,開始互相埋怨。半個月的分組實踐后,有多名小組長建議調整分組。

第二階段,教師結合學生的建議情況和課堂的學習效率,在原分組的基礎上,小組內好、中、差平均分配的微調,發揮不同專長學生與弱生的幫教,體現組間的均衡實力,激發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如R小組,把工作認真、運動技能較好的X調入,督促其他同學積極參與;把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D調入,使組內分工更明確、學練效率更高。通過調整,該組學生的運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合作能力提升。

2.分工明確

小組長確定好分組后,根據課程內容、職責的不同,充分發揮每位同學的優點,分工明確,教師引導小組長確立小組成員的具體職責。

小組長:對本組成員分工,組織成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積極活動等。記錄員: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每位成員的學練情況、學習態度、體育品德等記錄在任務單上。匯報員:小結本堂課較好的、不足的及改進的方向。教練員:幫助隊員提高運動技戰術、體能并展示等。裁判員:了解比賽規則,行使裁判職責、執行規則、公平競賽。評價員:通過細心觀察,對同伴合理評價,如是否積極參與、認真學練,是否做到不懈努力、積極進取,是否相互幫助、相互交流,是否尊重對手、遵守規則等,并告知記錄員。每一堂課的學習內容不同,職責也會有所調整。如R小組在200個跳繩的學練中,D為小組長,統籌小組成員的分工、交流等;X為記錄員,如實記錄H斷了5次、Q斷了3次、X斷了1次、D斷了1次、R斷了4次,H在學練中積極性不高、容易分心,R指導幫助同學;R為教練員,積極指導Q雙手自然下垂用手腕甩繩;H為計數員,記隊員在規定時間內跳的個數,最后把個數報給記錄員;Q為裁判員,公正裁決隊員在比賽中是否犯規,計數員是否故意多點或少點個數等。

(三)解讀任務單、明晰學練標準

1.解讀任務單意義

教師統一解讀任務單的意義,有助于提高學生在小組完成任務時間上的效率和師生的溝通,可以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強化學習任務:做什么和怎么做;減少教師重復解釋的次數;教會學生在(第一次)聽教師講解時集中注意力;教導學生按照具體的書面指示進行練習,強化自主能力和精確練習的能力;記錄學生的進步、練習態度、體育品德。

2.知曉操作方式

說明操作方式,將學生分成4~5人為一組,練習內容為相同的一份任務單,按照任務單的學練任務和標準,小組逐個完成每一項學練任務,并做好反饋,最后上交任務單。

3.提任務單重點

提煉任務單的重點即學練標準,包括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專項運動技能等,使學練要求明確、具體、可操作。前擲實心球的技戰術運用中,投擲項目的個人與小組練習和比賽中運用多種基本動作技術、組合動作技術和完整動作技術,如前擲實心球的完整學練中反復強化、鞏固蹬地、送髖、出手等動作技術。

4.明確成員任務

解析小組成員工作職責與具體任務,學生利用任務單,把教學重點從教師的“教”轉換到學生的“學”上,充分發揮每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關注自己發展到關注小組內成員的共同發展,促進了學生間的良好人際關系,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四)小組勤合作、達成學練任務

第一階段:在教師的指導下和小組長的帶領下,小組成員帶著明確的學練任務、學練標準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達成共識,在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的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練任務。如前擲實心球的學練中,學生根據學練任務,先用紙球快速砸地體會揮臂技術,跪姿前擲紙球體會收腹后揮臂技術,站姿前擲紙球體會蹬地、收腹后快速揮臂技術,連續前擲20米實心球比賽+撿球+體能練習,體會技戰術的運用。學生通過層層遞進的學練,相互指導與幫助,不斷改善動作技術,達成學練標準。

第二階段:教師指定學練內容、學練標準,小組按要求利用層層遞進的學練方法解決本課的重難點,教師指導并改善任務單。首先,以合作小組為單位,積極學練任務,如立定跳遠落地雙腳前伸的學練中,H小組利用跳過單個小墊子、多個小墊子的練習改進落地前伸的動作技術,Y小組通過單個小欄架、三個小欄架的練習,改進連續三跳的節奏和最后一跳的落地緩沖前伸的技術。最后,統一進行立定跳遠積分賽,比比哪組積分最多、團隊最默契。

(五)“課、月、期”評價、提升學練內驅力

多樣化的學練評價,促使學生更好地達成學練目標,發展核心素養;任務單的呈現使教師更快地知曉每位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練中,并開展一課、一月、一期的縱向銜接評價。

一課一評,每堂課的小組合作學練,主要通過小組內的評價員對小組成員的學習態度和體育品德、學練標準的達成度進行公平、公正、合理的評價,教師通過每節課任務單的詳細記錄進行登記,以便月底的總評;一月一評,在一課一評的基礎上,通過階段測試,明確學業質量成績,并累加每堂課的積分,形成總得分;一期一評,在一月一評的基礎上,累加每月總得分,形成期末總得分,學期結束的體育綜合分和綜合素質得分都以此作為理論依據。評價貫穿于整個學練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激發學生內驅力,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四、任務單的注意事項

(一)學練內容要得當、能完成

學習任務單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參與體育運動,真正學到基本知識+基本運動能力+專項運動能力以及養成良好的體育品德,因此制定每課時的學練內容要注意學生是否能夠達成該課時的學練目標。學練內容過少或太簡單,造成練習密度、強度不夠或學生學練缺乏挑戰性,學練內容過多或難度大,一堂課完不成,容易造成學生學習淺嘗輒止,缺乏學練信心;學練內容枯燥乏味,學生毫無興趣可言,學練積極性會下降。如在引體向上教學中,學生做完直臂懸垂、彈力帶輔助的屈臂懸垂和引體向上后,體育教師可以進行小組云梯計時接力賽,第一次學生哪里掉落后一位學生補上,第二次可以學生相互幫助(抱著不能獨立拉完整個云梯的同伴)共同完成,比比規定時間內,哪一組完成云梯的次數最多且人數最少,則為勝。

(二)組內分工要合理、能落實

小組能否高效順利地完成學練目標、內容、任務,成員分工至關重要,因此教師要提前向班主任、學生等了解每位學生的特點、優勢,再結合課堂表現,繼而協助小組長合理分組,分組后根據每位學生的優勢分配任務,使大家都能嫻熟地開展工作,如Y擅長監督同學,但自己又容易偷懶,導致其他同學不服管理,因此,教師找他私聊,并告知只要他能帶領小組成員一起完成任務,并取得較好成績,則可以選他為監督員;如果不行,則派另外任務。結果,課堂上他比以前更積極了,同時起到了監督他人的作用,小組成員因為他的努力也漸漸信服于他。

五、任務單的成效

(一)核心素養落地

有了小組合作學練成員職責的分配,充分發揮每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如評論員的存在讓學生不僅積極參與運動,還樂于幫助同伴,發揚堅持不懈、敢于挑戰的體育精神,遵守規則、尊重對手的體育品格等,使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真正落地。

(二)小組合作真實

每堂課都有詳細的學練任務、學練標準、比賽勝負,每個人都有明確的職責分工,每個小組分組均衡,這些都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小組內的交流與合作,以及組與組間的競爭與挑戰。小組內的交流與合作主要表現為由剛開始的自主學練為主轉變為小組合作學練、相互指導與幫助為主,從以“我”為中心轉變為“我們”一起,從被動請教教師學練內容到主動詢問后提前分配任務,從課堂內的學練過渡到課后輔助后進生的加練等,如多種形式的仰臥起坐學練中,小組內的教練員會利用在家時間提前收集鍛煉腰腹力量的方法,回學校后和小組長一起傳授所學的方法;裁判員提前詢問教師仰臥起坐的規則與要求等。組間的競爭與挑戰表現為小組長會相互詢問其他組的學練情況、成員的配合意識等,促進了學生學練積極性的大幅提升和團隊合作能力。

(三)學練標準達成

通過任務單直觀地呈現學練標準,清晰地知曉小組內每位成員、每個學練階段、每次課所達成的學練情況,進而激起了學生團隊榮譽感和個人責任心,部分小組還會利用課余時間加練,促使所有成員達成每次課的學練標準,如在2分鐘跳繩學練中,W因為協調性差,跳繩慢且容易斷,導致2分鐘個數較少,影響了小組接力跳繩的總分,因此他會利用課后或假期反復練習,終于到最后1~2課時的跳繩學練中,該小組獲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績。層層遞進的學練和小組合作的模式,加速了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形成的速度。

猜你喜歡
單的學練小組長
以學練標準為基礎促學練內容之有效
小學數學實驗學習單的開發研究
分餐小組長
50米快速跑學練組織的策略研究
小組長的煩惱
小組長的煩惱
還是不錯的
臨床日常護理記錄單的設計與應用
門診醫囑管理系統中醫矚執行單的設計與應用
初中生學練太極拳四步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