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養導向的義考素質項目提質增效的方法改進

2023-11-22 09:55郭愛軍韓起峋李明新李懷玉
體育教學 2023年10期
關鍵詞:學練跳繩素質

文/郭愛軍 韓起峋 李明新 李懷玉

2021年《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方案》(以下簡稱《新義考》)頒布,從擴大考試內容供給、豐富考試項目類別、提供“必考”+“選考”的方式等8個方面進行了創新,推動學生體質健康精準化提升、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在考核中有的學生一個引體向上都做不起來,極易產生“我不行”“這太難了”的心理。根據學生體質健康提升的迫切需求,從政策指引、專項體能學練、專項體能測評等方面,制定一套適合教師和學生使用的新義考素質項目“提質增效”方法,希望能為一線體育工作者和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本文基于協同創新項目的行動研究,從新義考素質提升要點與方法進行剖析,以期讓學生動起來、練起來、體質好起來。

一、指向義考素質項目學練問題診斷

《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方案》擴大了現場考試內容供給,由原來的8項增至22項,豐富了考試項目類別,既體現了中考體育的規定性,又增加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性。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作為過程性考核內容,持續關注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等全面發展,也是對“健康中國”和“健康北京”戰略部署的積極回應。在三所協同校中學生素質項目學練中存在著一些共性問題,如實心球項目:在學生練習中容易存在力量不會用、缺乏身體協調用力的能力,只使用手臂的力量去投擲;1分鐘跳繩項目存在著身體兩側發力不均勻、上下肢不協調等現象;1000米(男)/800米跑(女)項目存在著體力分配不均、呼吸與動作配合不一致等現象;仰臥起坐項目存在著腹部不會發力、身體出現代償等現象。因此,針對義考項目的技術特點進行深刻分析,掌握每個動作的要點與難點。在基于學生義考項目診斷情況下,從認知、態度、體能等方面了解問題真實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干預,提高練習效果。

二、以趣味化體能激發學生運動興趣

通過協同校前期測試評估、調查問卷、集體訪談等前期調研,基于教師自身崗位實際需求和研究基礎。在對學校針對新義考面臨的問題與難點調查問卷中顯示,排序第三位的是10個素質項目的提分方法與學練指導。改進體能的練習方法,提升練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過程中增強體質,在運動中強健體魄,在無痕的育人過程中實現學生素質的提升,極大調動了學生練習的興趣。如力量性練習,除了單人多次的重復練習,要多采用雙人、小組、集體等練習形式,在相互合作與競爭中,在輕松的環境中達到鍛煉的目的(表1)。

表1 趣味化體能練習的方法與內容

三、分層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

分層教學法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分層要求,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力,使各層次學生得到最佳發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效、主動學練的方法。引體向上是素質項目中難度系數最高的,是學生的弱勢項目,依靠手臂、上肢、背部、腰腹等部位的肌肉力量來克服自身體重,前臂肌群、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肩部三角肌、斜方肌、背闊肌等肌肉群是其項目的主要肌群。作為衡量學生上肢力量的指標,除了受到學生上肢力量強弱影響外,還與學生體重、腰腹力量有關。通過調查分析,根據學生實際上杠完成情況分成四組:零基礎階段、初級階段組、中級階段組、高級階段組。并根據不同的組別設計不同的學練策略和負荷(表2)。

通過分層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引體向上成績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獲得了極大的個人成就感,同時增強了學生主動練習的意識和自信心(表3)。

表3 協同校延慶四中引體向上年級成績分析

四、科學化訓練,確保學生鍛煉實效

體育課堂教學中,不同的教學內容對學生身體在不同方面有著不同程度的刺激,教學內容的搭配是否合理,運動負荷設置是否科學,直接關系到學生體能的發展和健康水平。運動負荷過小,達不到鍛煉學生身體的目的;運動負荷過大,則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只有適宜的運動負荷才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在兩節跳繩課中(第一節為初次設計的跳繩課,一節為負荷監測后調整的跳繩課),第一次跳繩課,運動密度為58.35%,最大心率180次/分,屬于正常范圍,但是平均心率132.84次/分,基本部分平均心率137.21次/分,屬于中低運動強度,相對負荷較小,對學生身體刺激強度偏低,對于發展學生體能、提高跳繩技能效果較低。第二次課為負荷監測后調整的跳繩課,平均心率150.34次/分,運動密度為53.17%,基本部分平均心率155.30次/分,但最大心率207次/分,超出了課堂教學200次/分的要求,屬于中高運動強度,學生所承受的負荷達到了要求,對于發展學生身體素質、提高跳繩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跳繩課中所采用的練習方法見表4。

表4 速度跳繩課訓練方法

因此,運動負荷監測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訓練中的負荷水平和身體的適應程度,從而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調整訓練強度,避免負荷過小的無效練習和負荷過大造成的運動損傷?;诒O測下的課堂教學,更能準確把握每個學生的運動負荷,使“優生”吃得飽,“后進生”吃得好,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宜的鍛煉,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針對性更強,作用更明顯。

五、多元評價讓學生成績的提升看得見

豐富評價內容,倡導開展多元性評價,注重對學生語言表達(是否能說出)、動作表現(是否能做對)、能力體現(是否能會用)等多方面檢驗,完善評價方式,提升評價效果。打破以往只對運動技術、體質健康等方面的單一評價,要更聚焦于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一)構建體育課堂四大支撐點

維度1:習慣評價——小組評比表為支撐點,關注學生健康行為習慣,建立自評。評價學生體育鍛煉行為與習慣的養成,實現對日常鍛煉情況的過程性評價。

維度2:過程評價——評價語研究為支撐點,關注課堂生長點,建立師評、生評要點。

維度3:課堂評價——評價量表為支撐點,關注學生能力提升,建立評價標準。

維度4:階段性評價——測試效果為支撐點,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掌握,建立評價體系。

(二)執行星評價體系,規范評價層次,梳理評價內容

星評價體系是一種以星級為標準的多元化評價方式,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成長。分別是一星(基礎層)、二星(進階層)、三星(提升層)、四星(創新層)、五星(領導層),每個層次對應不同的評價要求和指標。

(三)研究綜合質量評價手冊,使其成為教學評一體化,有效進行課堂和評價的融合

設計符合課程標準和素質項目要求的教學目標、內容、過程和方法,采用多元化、過程化、發展性的評價方式,實現課堂反饋的及時性、針對性、建設性,并根據課堂教學、課堂評價、課堂反饋的情況,實現課堂改進的持續性。

新義考素質項目的考核,無論從考核年級,還是考核的內容,都充分體現了打通中小學的學段限制,堅持九年一貫制的評價思路。以探索“提質增效”方法改進新策略、豐富教學內容,實現素質項目教學的高效性,以“市區?!眳f同創新項目共同推進,更好地讓學生學會知識、掌握技能、提升體質。

猜你喜歡
學練跳繩素質
以學練標準為基礎促學練內容之有效
高鐵乘務員的素質要求及其養成
學跳繩
跳繩
50米快速跑學練組織的策略研究
學跳繩
跳繩
素質是一場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質
初中生學練太極拳四步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