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的作用機理與實踐路徑
——基于教育內外部關系規律分析*

2023-11-28 10:31劉延翠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6期
關鍵詞:人才需求產學研規律

劉延翠 茹 寧

(南開大學 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天津 300350)

新時代背景下,人才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的作用愈加明顯,人才競爭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 人才質量關系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圍繞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促進人才培養規模、質量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成為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 目前,我國的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人才需求側仍存在供需矛盾。 基于教育內外部關系規律,人才供需矛盾既是教育內部的人才培養問題,也是教育與外部社會經濟關系問題,多元主體協同育人成為平衡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策略。 當前,“產學研”合作育人的實踐已在部分高校開展,但相關的理論研究相對滯后,缺乏對“產學研”多元主體的作用、相互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協同育人的機理分析,尤其是對“政府”這一主體在產學研合作育人中的作用分析不足。 鑒于此,本文從教育內外部關系規律的視角,對“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的作用機理與實踐路徑進行分析,為平衡人才供需矛盾提供模式選擇,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的概念解讀

“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多元主體的深度合作,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緊密連接,培養具有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當前已有學者對“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的概念進行解讀。 諸如,田玉敏[1]認為,“政產學研”多元主體協同育人,是指圍繞人才培養目標,由政府、產業、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人才培養主體共同參與、優勢互補、相互配合,將生產、教學、科學研究與實踐應用結合起來的人才培養模式。 雷明鏡等[2]認為,“政產學研”多元主體包括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構建“政產學研”多元協同“共建、共管、共享”人才培養機制,有助于創新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馬靜琳等[3]認為,“政產學研”協同育人是多主體相互銜接、相互耦合而成的協同育人一體化綜合系統。 “政產學研”協同育人體系以信息化為基礎,以互聯網為媒介,整合各方優勢,有利于發揮多元主體的創新作用。 許文蘋[4]認為,“政產學研”協同育人是指圍繞國家人才發展定位以及產業人才需求,由人才供需主體協同參與,融合教育教學、實習實訓、科研創新等多維度的人才聯合培養模式。 綜上所述,部分學者認為,“政產學研”協同育人是一種多元主體協同參與、優勢互補的人才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具備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的概念形成與發展歷程主要分為3 個階段:(1)探索階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政府開始嘗試探索“政產學研”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旨在將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與實際需要相結合。 這一階段的代表性項目包括“高校服務國防科技工業”和“產學研合作辦學”等。 (2)推廣階段: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一世紀初。隨著“產業化”和“信息化”等趨勢的發展,政府開始大力推廣“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并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大量產學研合作的高校和研究機構。 這一階段的代表性項目包括“863 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和“博士后流動站”等。 (3)深化階段:二十一世紀初至今。 隨著國家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政府開始加大對“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同時,高校和企業也逐漸形成了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開展了大量具有創新性和實踐性的科研項目和人才培養計劃。 這一階段的代表性項目包括“雙創計劃”“千人計劃”和“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等。 據此,“政產學研”協同育人模式發展經歷了不斷探索和改進的過程,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的現實緣由

2017 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出:“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輸送了大批高素質人才。 但同時,受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影響,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還不能完全適應,‘兩張皮’問題仍然存在?!保?]尤其是在新增勞動年齡人口快速減少的社會背景下,人才供需矛盾愈加凸顯。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的結構性矛盾主要體現在3 個方面:(1)教育與產業的融合深度不夠。 具體表現在:教育的資源分配、人才培養模式與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及人才需求類型不匹配,產業對創新性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居高不下,但部分高校的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低迷,“兩難”困境依然存在。 (2)企業與高校的合作意愿不強。 學校在人才培養中起主導作用,但課程內容的選擇與企業崗位需求相關性弱,教學的實施多側重理論知識傳授,致使學生實踐能力弱。 而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不高,校企合作處于自發松散的淺層次低水平,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難以實現。(3)政策機制與制度供給支撐不足。 當前國家發布了部分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但仍缺乏系統的整體性政策支持,保障多元主體協同育人的政策機制仍不完善。 欲平衡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的結構性矛盾,需要“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發揮多元主體在人才培養中的優勢作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政產學研”協同育人是對傳統“產學研”合作教育的繼承與發展,傳統“產學研”育人主體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不同但分工明確。 “學”主要是傳承知識,“研”主要是創新知識,“產”主要是應用知識,而現代“政產學研”育人主體是在“產學研”的基礎上,更強調“政府”的核心位置及引導協調作用的發揮,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其作用主要體現在4 個方面:(1)鼓勵企業為產學研提供資金支持與技術保障。 (2)為大學提供適合地方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規范。 (3)引導科研院所開展科研創新活動,發揮導向性作用。 (4)通過組織管理,為人才培養提供制度保障,同時做好多元主體協同發展的統籌協調工作。 “產業”通過發布人才需求,為人才培養提供方向;“企業”通過提供技術支持,為人才培養提供實踐平臺;“大學”通過制定培養方案,為人才培養提供體系化課程教學;學生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對象,通過學習參與人才培養過程;“科研院所”承擔技術研究課題,為研究生在內的科研人員培養提供科研平臺。 通過多元主體的緊密配合,促進教育外部人才需求主體與教育內部人才培養主體相互適應,有助于人才供需兩端同時發力,有利于平衡人才供需矛盾(如圖1)。

圖1 “政產學研”協同育人平衡人才供需矛盾作用過程

三、“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的作用機理

人才供需問題是研究教育與經濟關系的重要理論問題,作為經濟體系核心要素的產業形態與經濟運行模式是否協調,對教育發展有關鍵性制約作用。 參照這一關系會發現,教育人才培養與產業人才需求之間的匹配性將影響教育與經濟的適應性。 因此,人才供需矛盾是教育內部人才培養與教育外部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的重要表征[6]。 1980 年潘懋元教授首次提出教育內外部關系規律:“其中教育外部關系規律,是指教育作為社會的子系統與政治、經濟、文化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的規律?!保?]此關系將教育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遵循教育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基本規律;教育內部關系規律,是指教育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關系的規律,此關系將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遵循人才成長的基本規律;簡言之,即教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產生,又對社會的發展起推動作用[8]。 教育內外部關系規律的提出,為平衡人才供需矛盾提供了理論基礎,運用教育內外部關系規律分析“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的作用機理,具有重要理論意義。

(一)外部人才需求主體“產業”“企業”制約推動作用分析

教育外部關系規律是一種教育發展規律,即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 外部關系規律表明,教育要受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系統所制約,又對其發展起推動作用,繼而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 縱觀社會子系統的諸多因素,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科技的發展創新、本國的傳統文化等都是制約教育的重要因素。 生產力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創新緊密結合,成為制約教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社會的政治制度包括國家政權組織形式與政黨制度;社會的經濟制度是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是社會發展的經濟基礎,決定政治制度等上層建筑,因此,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是現實客觀的制約因素。 生產力與科技的發展、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要通過傳統文化來反映,這造就了不同的教育體制與培養模式,但傳統文化的制約作用不如其他因素明顯,是潛在的制約因素。

“產業”“企業”作為教育外部的人才需求主體,對人才培養起制約推動作用。 教育的人才培養應與社會的政治制度、經濟體制、科技發展與產業轉型相適應,并對其發展起推動作用,繼而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 “產業”“企業”作為外部的人才需求主體,與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等因素相聯系,直接決定性地制約教育的人才培養,教育必須適應現代科技創新發展的需求,適應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通過培養自由而全面的人促進社會的發展。 教育只有適應社會變革和科技發展才能與時俱進,在此過程中還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適應性改變,從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社會經濟發展[9]。 “政府”作為國家管理機關,與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體制等因素相聯系,同樣現實客觀地制約教育的人才培養,教育必須適應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體現教育機會分布的公平性與教育資源分配的均等性,還要適應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僅強調政府對教育的宏觀調控作用,還要發揮市場對教育資源的補充作用。

(二)內部人才培養主體“大學”“科研院所”主導促進作用分析

教育內部規律是一種人才培養規律,即培養自由而全面的人,從而促進人的發展。 我國的教育提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在培養過程中各因素相互作用,體現為教育的內部關系規律。 教育內部有諸多因素,相互之間關系復雜,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產生的矛盾以及因素之間的基本關系并沒有統一結論。 從教育的本質視角看,受教育的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可能是內部因素間的基本關系,因為教育的本質是個體的社會化或社會的個體化,因此,教育的內部關系規律應是受教育者個體的身心健康發展與社會環境需求之間的關系。 隨著實踐的開展,教育內部關系規律不僅包括個體發展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還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教育過程中參與主體的相互關系等幾個方面[10]。

“大學”“科研院所”作為教育內部人才培養主體,對人才培養起主導促進作用。 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都應符合受教育者身心發展規律。 在我國,教育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2 年5 月17 日教育部公布,中國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在學總人數超過4 430 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2 年的30% 提高至2021 年的57.8%[11]。 根據美國學者馬丁· 特羅的研究,如果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越過50%,表明高等教育由大眾化轉入普及化階段。 在此背景下,各類高校應根據現實需求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促進學生文化知識學習與思想品德提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人才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 “科研院所”則要為學生提供科研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操作能力,落實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結合的人才培養要求,培養符合國家需求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政府”引導下多元主體“協同”育人作用分析

教育內外部規律是一種內因與外因的關系規律,即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內因與外因相互作用,體現為二者的相互“適應”,從而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 潘懋元教授自述,在對兩條規律的關系進行分析時,主要參照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尤其是關于內因與外因的關系規律對其產生重要影響。 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應用于教育過程中,教育內部主體在人才培養中起主導促進作用,即為內因,是人才培養的根據;教育外部主體在人才培養中起制約推動作用,即為外因,為人才培養提供條件。 內部主導作用的發揮需要外部條件的支持,但外部條件作用的發揮需要教育內部主體的主動適應。因此,教育人才培養需要外部主體提供條件,更需要內部主體主動適應[12]。

“政府”與教育外部的人才需求主體“產業”“企業”為人才培養提供條件,而“大學”“科研院所”作為教育內部的人才培養主體為人才培養提供依據,“協同”育人是教育內外部主體在“政府”引導協調下相互“適應”的作用體現。 關于“適應”的相關理論有“主動適應論”和“多維適應論”,可對“政產學研”的“協同”育人作用做進一步分析。 將“主動適應論”應用于人才培養,就是要發揮“大學”“科研院所”的價值判斷和選擇作用,依據“產業”“企業”的人才需求,進行教育內容與方式的主動選擇,以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創新性復合型人才。 將“多維適應論”應用于人才培養,就是要求“大學”“科研院所”的人才培養不只是適應單一的社會需求,而是要適應“政府”與“產業”“企業”相關的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的社會需求,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13]。 當前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因此,我國的教育人才培養更應該“主動多維”地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態勢與產業發展需求,充分發揮多元主體的協同育人作用。

四、“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的實踐路徑

教育內外部關系規律,不僅可應用于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理論問題分析,還可應用于現實問題的實踐探究,具有重要方法論意義。 針對我國當前人才供需的結構性矛盾,基于教育內外部關系規律,結合“政產學研”相互適應的規律分析,嘗試從3 個層面將其應用于協同育人過程,以期為國家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創新性復合型人才。

(一)深化“產教融合”,助力產業人才需求與人才培養過程相融合

“產教融合”最早由高等職業院校提出,主要是根據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特點提出,現已擴展到各個層次的教育之中。 “產教融合”對于學生、學校、產業和社會來說是一個多方共贏的機制,尤其對于學生來說,既能夠提升專業能力,又能夠為以后立足社會提供保障。 因為“產教融合”中有大量實習、實踐機會,這種實踐是經過專門設計與在校期間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實踐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 “產教融合”的核心特點是以產業為導向,圍繞產業需求來進行人才培養和科技研發,促使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提高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因此,深化“產教融合”將有助于促進人才培養過程與產業需求對接,培養符合產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與產業轉型的緊密結合,新興產業不斷涌現,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新經濟模式蓬勃發展。 新興產業對人才的創新能力與實踐技能提出新的要求,促使學校加快拓展人才培養通道,深化“產教融合”,將產業的人才需求體現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將有助于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創新性復合型人才。 具體實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關于人才培養的內容:注重跨學科知識與強實踐技能的結合。 因為創新性復合型人才不僅需要精通本學科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跨學科的知識積累,經過不同學科知識的相互碰撞以產生創新思維,而復合型人才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能將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2)關于人才培養的方法:強調多元主體立體融合協同育人。 不再囿于先前單一的學校主體育人模式或松散的雙向合作育人方式,加強產業、企業、學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勵各主體協同參與人才培養的過程,培養符合產業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人才儲備。 多維立體的融合育人模式兼具生產、教學與科研多種功能,不僅能為企業生產提供人力資源,還能促進科研創新與成果轉化,為產業轉型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加強“校企合作”,促進企業人才需求與人才培養實踐相結合

當前產教融合的主體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已經從學校轉移到了企業和行業,這種變化既與當前的社會發展有關,也與教育的進步有關。 基于此,創新性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廣泛開展“校企合作”。 針對當前“校企合作”中“學校熱、企業冷”的問題,應通過多種方式鼓勵企業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 (1)鼓勵企業根據崗位需求與相關學校進行合作,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2)支持企業與高校聯合建立產業學院與實踐基地,共同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3)引導企業與學校、科研院所合作,依托項目進行人才培養與科研創新,促進科研成果在企業中應用轉化。(4)加強企業技術在高校教學科研中的應用,共建實驗室與技術應用平臺,利用企業科技提高教學質量。 “校企合作”旨在促進學校和企業的互動,共同開展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 “校企合作”現已在諸多領域開展實踐,以人工智能領域為例,當前許多人工智能企業積極與高校合作,共同開展人才培養、科研和技術創新。 例如,華為、百度、騰訊等企業與多所高校合作開設人工智能課程或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同時,高校也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與企業合作開展人才培養和產業技術創新,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實踐證明,只有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鼓勵企業參與學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才能實現協同育人的效果最大化。 但不同類型的人才應由不同高校與相應的企業進行協同培養。 仍以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為例,其中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型人才主要進行基礎科學研究與前沿技術開發,可主要由“研究型大學”與側重智能研發的科技企業進行培養,因為“研究型大學”與智能研發企業可以為此類人才提供科研平臺與經費支持,有助于人工智能產業的技術創新。 而人工智能場景應用型人才主要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實際場景,可主要由“應用型大學”與側重智能技術應用的企業進行培養,因為“應用型大學”的優勢就在于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智能技術應用企業可為其提供實踐實訓平臺,有助于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落地。 通過加強“校企合作”有助于高校更好地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同時,企業也能更好地了解高校的人才培養情況,雙方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制訂更為貼合實際的人才培養方案,雙方還可以合作開發具有市場應用價值的新技術和產品,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助推社會經濟發展與科技創新。

(三)完善“政策機制”,保障多元主體需求與人才培養理念相契合

長期以來“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難以深入的根本原因,在于產、學、研多元主體之間存在利益沖突與矛盾,缺乏相關的政策機制來保障多方的利益關切。 其中,“產”的主體是“企業”,其主要關切是創造財富,追求效益最大化,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注重經濟效益的提高;“研”的主體是“科研機構”,其主要關切是科技創新,追求認識世界并改造世界,遵循創造性思維活動規律,注重新技術的研發;“學”的主體是“大學”,其主要關切是人才培養,遵循人的身心發展規律,追求教授知識與塑造人格,注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這三個主體的關切不同,所遵循的規律也各異,在合作中必然存在矛盾。 對此,“政府”需要制定滿足多元主體利益關切的政策機制,以化解矛盾,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為滿足多元主體的利益關切,“政府”現已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機制,比如政府或學校的服務購買、校企的共建共贏機制、稅收減免與融資支持等方式。 另外,“政府”還在完善科研項目管理機制,鼓勵企業參與高校及科研機構申請的應用型研究項目,并將科研成果應用于企業生產轉化。此類政策機制強調政府的宏觀調控,鼓勵企業積極參與人才培養,突出高校與科研機構人才培養的核心作用,引導“政產學研”協同育人從人才培養理念向制度供給落地。 具體的應用推進機制體現在4 個方面:(1)在企業方面,加強財稅用地和金融支持政策協同,鼓勵企業參與人才培養。(2)在科研方面,增加科研經費支持力度,建設實驗研究平臺,以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 (3)在學校方面,引導各類高校建立對接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機制。 (4)在政府方面,統籌規劃經濟發展與人才培養,在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人才需求側相互適應。

五、總結與展望

教育內外部規律是教育的基本規律,參與人才培養的政府人員、企業人員、學校教師與科研人員都應遵循。 但由于多元主體的利益關切不同,在協同育人中會有所側重,但不應有所忽視,如果只考慮教育內部規律就教育談教育,會發現諸多教育問題無法有效解決;而只重視教育外部規律不就教育而侈談教育,會忽略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影響人才培養質量。 因此,這兩條規律同等重要不可偏頗。 參照教育外部關系規律,將人才培養模式與產業人才需求相適應,人才培養的類型與企業的崗位人才需求相匹配,繼而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創新性復合型人才。 依據教育內部關系規律,人才培養需遵循人的成長規律,正確處理個體的身心健康發展與社會環境需求之間的關系,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自由而全面的人。 兩條規律相互作用的內在關系為:教育內部規律受外部規律制約,教育外部規律又要通過內部規律起作用。

教育外部人才需求主體“產業”“企業”影響人才的培養方向;教育內部人才培養主體“大學”“科研院所”負責學生的理論基礎、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政府”通過建立滿足多元主體利益關切的政策機制,引導協調教育內外部主體協同參與人才培養。 未來“政產學研”協同育人模式將會進一步發揮作用,主要體現在3 個方面:(1)推動創新創業教育。 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協同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將能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人才,加速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 (2)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政府、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應共同關注人才培養質量,加強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的改進,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通過構建質量管理體系,加強人才培養質量監督。 (3)促進學科交叉融合。 政產學研協同育人模式的完善,有助于學科交叉和跨界創新,培養具有跨學科、綜合素質和領導力的復合型人才,適應新興產業的人才需求。 綜上所述,隨著“政產學研”協同育人模式的不斷完善,將會培養更多符合產業需求的復合型創新性人才,從而提升我國的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猜你喜歡
人才需求產學研規律
精益求精產學研 繼往開來朝陽人
2022年冬奧會冰雪體育人才需求與培養路徑研究
規律睡眠中醫有妙招
找規律 畫一畫 填一填
找排列規律
能源行業網絡安全人才需求與培養探討
完善轉化機制 推動產學研融合
紡織摘獎項目產學研居多
巧解規律
中國海歸人才需求地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