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斷面隧道下穿石油管線施工技術分析

2023-12-02 09:24
石油化工建設 2023年7期
關鍵詞:支墩管線斷面

吳 娜

四川科宏石油天然氣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213

1 大斷面隧道下穿石油管線施工技術設計

1.1 管線加固處理

在實施隧道開挖前,考慮到上覆層可能會在開挖處理的作用下發生變形,使得石油管線的穩定性受到影響[1]。針對該問題,本施工設計采用支墩+ 鋼桁架結構對石油管道進行架空處理,施工處理方式如圖1 所示。

圖1 隧道支墩+ 鋼桁架架空結構示意圖

按照圖1 所示的方式,以隧道中心線為中心,分別在其兩側設置支墩結構,與中心線的距離以10.0~20.0m為宜[2]。采用矩形鋼筋混凝土柱作為支墩材料,對應的邊長設置為1m,支墩的基礎作用于施工區域的微風化巖層。在鋼架結構的施工過程中,以321 型貝雷架作為基礎材料實現對其的拼裝,對應的長度以25.0~35.0m 為宜。在建立管道與貝雷桁架之間的連接關系時,將吊架作為紐帶。在對管線進行加固處理的過程中,并未改變管線原始位置參數,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在隧道施工過程中,以及完成對隧道的施工后,不會對管線的運輸性能造成影響。

1.2 隧道開挖施工

在實施大斷面隧道的開挖施工階段,首先需要結合施工區域圍巖的實際情況選定適配性較高的開挖設備[3]。采用短臺階法開挖,如圖2 所示。

圖2 銑挖法隧道開挖施工方式示意圖

按照圖2 所示的方式,圖中a 部分為銑挖法開挖的起始位置,單次循環的進尺距離控制在0.5~0.8m 之間,開挖寬度控制在1.5~2.0m 之間。對于開挖臺階高度的設置,以施工環境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差異化設置,但是最高不宜高于4.0m,否則會增加施工的負荷,最低不宜低于3.0m,否則會降低施工的效率[4]。臺階的長度控制在3.0~10.0m 皆可,馬口的寬度控制在2.0m 以內。對于隧洞的上半斷面,采用環形開挖,直接將施工后產生的核心土預留在施工面上,以此實現穩定掌子面的效果[5]。在開挖后,需要對開挖面及時加設初期支護結構。完成該部分施工后,利用銑挖機對圖中b 部分的核心土進行處理,將其作為拉中槽施工的原始材料。圖中c 為開挖斷面結構,在施工階段,下部左右兩側的巖層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開挖施工的活動范圍,因此,配合免爆頭、單鉤對其進行清除,并對斷面輪廓進行修整,以確保隧道施工能夠達到設計標準。

1.3 支護施工

對于下穿石油管線隧道的施工而言,圍巖等級對于施工效果的影響是極為明顯的。為了最大限度限制開挖引起的圍巖變形為目標,對施工隧道設置了支護結構。首先,在開挖施工前,需要在隧道拱部120°的范圍內布設基礎架構,本文將Φ42 超前小導管作為施工材料,按照雙排的方式實施對架構的布設。設置導管的外插角在8°~10°范圍內,長度以3.0~5.0m 為宜。在完成對環形導坑、下臺階、仰拱部位的開挖施工后,在其表面噴涂混凝土,實現對隧道表面的初步固定。之后再按照縱向間距不大于1.0m 的標準實施對I20a 型鋼鋼架的安裝,在每個接頭板部位的鎖腳以支護結構的整體規模為基礎設置。對于縱向相鄰鋼架之間的連接,利用Φ22 鋼筋作為施工材料,設置環向間距在1.0m 以內,按照交錯布置的方式完成對其的鋪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當施工隧道斷面的巖體類型密度較低,強度較小時,需要在原始施工表面增設防護網結構,通過合理選擇網格的大小實現良好的支護作用。

2 應用測試

2.1 工程概況

以某實際的大斷面隧道施工工程為基礎,對上述設計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在測試工程中,隧道出口端左側設有長度為為550m 的平行導坑,與端口之間的距離為20m。對待施工部位的地質構成進行分析,其具有較為典型的巖溶中山地貌特征,并且有少量第四系土層不規則地分布在地層中。對隧道內的巖性構成進行分析,峨眉山玄武巖為主要成分,其次是棲霞組燧石灰巖。在結構上,隧道軸線與構造線相交于褶皺處,并且對褶皺形成了斷裂作用。施工隧道上方石油管線與施工部位的最小垂直距離為46.20m,考慮到石油管線作為資源運輸的核心結構,對應的運營方式也是不間斷的,本文借助動力有限元軟件的優勢,分析了隧道開挖需求,在采用爆破技術實施開挖施工時,隧道方向爆破源的安全距離為52.75m,大于石油管線的分布間距,因此施工難度較大,危險性較高。

2.2 施工效果監測方案

考慮到施工監測的復雜性和系統性特征,在對設計大斷面隧道下穿石油管線施工技術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時,對具體的監測方法和監測點布置方式進行了細化設計。在大斷面隧道下穿石油管線施工過程中,需要控制的因素主要為沉降問題。施工效果監測方案主要分為3 個主要部分:

(1) 地表沉降:應用的監測工具為德國諾瑞朗NLM21804 水準儀和優利德(UNI- T)UT398A 水準尺,以30m 作為單位斷面,平均設置5 個監測點。在監測頻率的設置上,按照1 天1 次的方式進行。

(2)拱頂沉降:應用的監測工具為中緯ZOOM35 PRO 全站儀和優利德(UNI- T)UT4002 反光片,同樣以30m 作為單位斷面,設置1 個監測點。在監測頻率的設置上,以15 天為一個周期,第一個周期按照1 天1 次的頻率進行,第一個周期按照2 天1 次的頻率進行,第3—6 個周期按照1 周1 次的頻率進行,第6 個周期后按照1 個月1次的頻率進行。

(3) 管線沉降:應用的監測工具為德國諾瑞朗NLM21804 水準儀和優利德(UNI- T)UT398A 水準尺,將隧道線位上方外挖范圍內的地下管線位置作為測試點,對應的監測頻率設置與拱頂沉降監測頻率一致。

2.3 施工效果分析

在上述基礎上,分別統計了6 個單位斷面的監測結果,得到的數據信息如表1 所示。

通過對表1 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在上述設計的施工技術下,地表沉降值與模擬值時間的誤差穩定在1.0mm 以內,最大誤差僅為0.92mm(CK45+390),最小值僅為0.11mm(CK45+360)。拱頂實際沉降值與模擬值之間的誤差穩定在1.30mm 以內,最大值為1.22mm(CK45+390),最小值僅為0.22mm(CK45+450)。管線實際沉降值與模擬值之間的誤差基本穩定在0.70mm 以內,最大誤差為0.71mm(CK45+360),最小值僅為0.20mm(CK45+420 和CK45+510)。綜合上述測試結果可以得出結論,大斷面隧道下穿石油管線施工技術可以實現對沉降問題的有效控制,確保施工區域的實際沉降程度基本與預期保持一致,在極大程度上保障了施工的安全。

3 結語

針對復雜環境下的隧道施工,將施工區域的沉降控制在目標范圍內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基礎。提出大斷面隧道下穿石油管線施工技術研究,充分考慮了石油管線對于地質結構穩定性的要求,對其下方的大斷面隧道施工進行了細化研究,在極大程度上保障了施工質量,同時將施工區域的沉降控制在額定范圍內。通過本文的研究與設計,希望能夠為實際管線結構下的大斷面隧道施工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猜你喜歡
支墩管線斷面
FLNG模塊支墩結構設計和強度分析
??? ??? ?? ????? ? ??(斷面)
并行柔性接口給水管道水平彎頭支墩結構設計及計算優化的研究
壓力水管豎向下彎的彎管支墩的設計計算
夾套管線預制安裝
淺談通信管線工程建設
淺談通信管線工程建設
低錳管線鋼的相變行為
基于Dijkstra算法的最優解列斷面快速搜索方法
國內首臺全斷面煤巷高效掘進機誕生并交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