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故事:思政課議題式教學的文化沃土

2023-12-08 05:17林琳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 2023年10期
關鍵詞:議題式教學中國故事

林琳

[摘? ? 要]中國故事是滋養青少年家國情懷、奮發向上的豐厚養料,講好中國故事,既是思政課教學的應有之義,更是思政課教師的時代使命。中國故事尤其當代中國故事是滋養思政課議題式教學的文化沃土,充分運用中國故事創設議題式教學課堂,可以豐富議題話題情境,營造議題互動氛圍,涵養議題教學精魂,構建有溫度、有深度、有力度、有高度的生命課堂。

[關鍵詞]中國故事;議題式教學;文化沃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會講故事、講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課就要講好中華民族的故事、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故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改革開放的故事,特別是要講好新時代的故事?!敝腥A民族上下五千年,每個時代都蘊藏著豐富的中國故事。

高中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是培育學生“四個自信”、奠定學生“正確三觀”,增強學生歷史認知與政治認同、引領學生明確歷史責任和時代擔當的重要課程,體現了“歷史味”與“家國情”、“追夢”與“圓夢”的高度融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途上充滿生機活力、可歌可泣的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點亮中國文化、傳遞中國精神,是新時代思政課堂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實現鑄魂育人的重要路徑。中國故事具有豐富的教育價值、教育作用,是思政課議題式教學的文化沃土。運用當代中國故事涵養議題式教學,有利于講實、講深、講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加深學生對中國自信的認知,樹立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時代擔當,培育核心素養。筆者以影片《我和我的家鄉》呈現的中國故事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議題式教學為例,談談對中國故事這一“文化沃土”的感悟。

一、運用中國故事,豐富議題話題情境

“‘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镀胀ǜ咧兴枷胝握n程標準》提出,要圍繞議題,顯現生活中真實的情境,力求可操作、可把握。高中思政課要善于呈現重要生活話題,從中提煉關聯教學內容、多元任務、價值導向的教學議題,結合相關教學情境,進一步擴大話題論域、轉化問題探究。

生活即課堂,富有家國情懷的喜劇影片《我和我的家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真實寫照。筆者在必修一《4.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一課教學中,巧用影片展現的豐富故事,開展了議題式教學活動,為學生講實了對新時代的認知。

總議題:從《我和我的家鄉》中讀懂我們的新時代:

話題一:“故事分享:高歌奮進的新時代”?!段液臀业募亦l》通過“天上掉下個UFO、北京好人、最后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五個單元講述中國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展現了物流技術助力鄉村振興、醫保成果保障百姓健康、教育情懷感動社會聚力、扶貧干部帶動脫貧攻堅、專業能人助力鄉村建設、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發展等“中國故事”,把家國情懷演繹得笑淚橫飛。

議題一:變化,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話題二:“故事感悟:任重道遠的新時代”。有人認為,該影片藏著一張“十三五”成績單;也有人認為,該影片反映了當下交通、看病、上學、脫貧、創業等方面的結構性問題;更多的人認為,有鮮花也有荊棘,影片中反映的問題是時代前進中的問題,黨和國家有披荊斬棘的自信。

議題二:變化,我們的自信在哪里?

話題三:“故事升華:追夢圓夢的新時代”?!靶聲r代新目標新征程”,這是新時代中國與世界并跑的集結號角,也是新時代中國青少年的內心映射。作為可以“平視世界”的新生一代,我們應堅定自信,善于追夢圓夢,展現全面騰飛的中國形象,彰顯“平視世界”的精神底色。

議題三:變化,需要我們繼續接力。

奮力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故事就是新時代壯美的“中國故事”。源自新時代生活的話題和議題,可為思政課堂提供豐富養料、教學導向,便于課堂引領、素養培育。筆者從《我和我的家鄉》的教學中反映的“中國故事”,提煉了課堂活動的總議題,并分解出“故事分享、故事感悟、故事升華”等交流話題,進而把三大話題轉化成各自具體的子議題,聚焦社會關切、針對思維疑惑、導向未來生活,富有時代感、教學美和教育性。話題一為概括“新時代的科學內涵”,達成對“中國進入新時代歷史方位”的政治認同,提供了認知的養分;議題一從新時代變化的切身感受,為實現課標“描述與分類”的學習任務,呈現了認知的方向。話題二為達成對新時代中國歷史階段和國際地位的科學判斷,提供了思維養料;議題二旨在強調學生堅定中國自信,為實現課標“辨析與評價、解釋與論證”的學習任務,展現了思維導向。話題三引領學生敢于追夢圓夢、善于規劃新時代的人生,為達成從中國故事的聆聽者和見證者成長為未來輝煌的書寫者和創造者,提供了新思路、新境界;議題三寄語青年學生擁抱新時代,引領政治方向和人生追求,為實現課標“預測與選擇”的學習任務,提供了正確的價值導向。以上話題有味、議題遞進,聚焦生活,賦予了“中國故事”議題式教學的課堂活力和教育價值,為喚起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議題活動和問題探究、助力學科核心素養生根落地,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情境。

二、展現中國成就,營造議題互動氛圍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提出,要圍繞議題,構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主導的活動型學科課程;要讓課程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課程化。思政課活動更多的是思維活動,教師要力求讓學生在參與議題互動中,營造議題互動氛圍,提高認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建構自己的思想力和學習力。

觀經濟、看民生、望科技,中華民族的今天,可謂是“人間正道是滄?!?。全面小康盛景如虹、大國重器上天入海、追夢蒼穹入住太空、超級工程攻堅克難、中國速度世界驚嘆、盛世中國氣象萬千……今日之中國,每一天都生成著奇跡。偉大的祖國,滿滿是發展和騰飛的故事;可愛的家鄉,處處有追夢和圓夢的畫卷。學生是當代中國發展騰飛故事的傾聽者和傳播者,是可愛家鄉日新月異成就的經歷者和見證者,也是未來中國的建設者和輝煌故事的續寫者。課堂上應創造條件將中國的家國故事講透講活。通過議題式教學講活當代家國故事,既可以向學生閃亮地呈現輝煌的中國成就、家鄉變化,又可以讓學生深深地感受騰飛的中國自信、家國情懷,不僅可以多元的視角剖析“發展中的中國”,又可營造互動的氛圍思考“前進中的中國”。本節課,筆者以《我和我的家鄉》故事為基礎,搭建了“話題——議題——問題”的腳手架,謳歌家鄉變化和成就、探究美好的“同時”、激發時代的“接力”,活現和深化對中國故事的認知、思辨和展望,打造了基于當代中國故事理性互動的議題式生命課堂。

話題一互動:學生自主思考,描述“我眼中的新時代”

議題一:變化,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問題1:《我和我的家鄉》反映了當代中國哪些領域發生了深刻變化?你的家鄉最大變化是什么?

問題2:結合時政,列舉一項反映當今中國發展的重要成就,并簡要談談感受。(可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軍事、外交等領域列舉)

問題3:結合影片內容、時政與教材學習,談談當代中國新發展、新變化意味著什么。(可從中國發展歷史、世界發展格局、人類社會發展史角度互動)

話題二互動:學生辨析評價,論證“我對新時代的自信”

議題二:變化,我們的自信在哪里?

問題1:“鮮花與荊棘同在?!苯Y合影片反映的現實,簡述你對新時代特征的認知。

問題2:有人說,荊棘不除、鮮花淹沒。我們應怎樣辯證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問題3:家鄉取得的可喜成就來之不易。評述這些成績為何源于中國自信。

話題三互動:學生暢想未來,規劃“新時代我的人生路”

議題三:變化,需要我們繼續接力。

問題1:新時代中國已經在許多領域與世界并跑甚至領跑。還有哪些領域需要彎道超車?

問題2:《我和我的家鄉》觀后,談談新時代青年應如何增強“平視世界”的底氣。

問題3:結合家鄉的變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你有怎樣的追夢圓夢規劃?

以上三個話題互動設計以“高歌中國成就”為主基調,緊扣“總議題”和話題內容,從整體性和時代感的維度構思教學框架,通過“自主思考”“辨析評價”“暢想未來”版塊,引領學生描述新時代的特征、展現新時代的自信、規劃新時代的人生,彰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引發了學生共鳴,激發了學生思維,調動了學生參與,活躍了課堂氛圍。每個話題下設置的子議題都“圍繞中國成就”,以謳歌“變化”為主題,緊扣話題,提出對“中國成就”的課堂交流和思考討論方向,引導學生把握新時代特征,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關注國家發展、家鄉變遷,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每個議題下設置的問題都從“暢談中國成就”的角度,遵循遞進、貼近生活,提出具有可知性和可及性、針對性及層次性的具體問題,培養學生的描述能力、判斷能力、思辨能力和論證能力等,盡可能地顧及不同思維層次的學生,既培養學生獨立思維深度學習,又引領學生互動合作學習,盡可能讓學生能說敢說并說好中國故事,讓家國情懷入腦入心,構建有溫度、有深度、有力度、有高度的議題式教學的生命課堂。

三、弘揚中國精神,涵養議題教學精魂

新時代,中國人民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已經書寫并正在續寫著偉大而壯麗的中國故事,不斷豐富和發展著偉大的中國精神。

新時代的中國,中國故事日新月異,中國精神歷久彌堅。載人航天探索深邃星辰、神舟系列助力建設“空間站”,空軍展翅巡航寶島、航母編隊砥礪前行,國產大飛機呼之而出、高鐵品質享譽全球,脫貧攻堅交出滿意答卷、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同心協力抗擊疫情、防控體系日益健全防控能力不斷提升……新時代中國故事呼應時代發展與人民心聲,新時代中國精神激勵中華兒女昂揚向上團結進取。中國故事蘊含和體現著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引領和激勵著中華兒女,當下可歌可泣的中國故事是中國精神的時代展示,應該“講透講深”。

中國故事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中國精神是中華兒女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中國故事和中國精神,是思政課教學取之不盡的文化寶藏、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是思政課培養核心素養極為可貴的議題之源?!吨袊厣鐣髁x進入新時代》課堂的落腳點是引領學生明確政治認同,樹立文化自信,汲取成長力量,積極融入新時代新征程。反映時代進步、服務課題教學的《我和我的家鄉》,思鄉之情和返鄉之旅五味雜陳,家鄉情和愛國情融為一體,向學生傳達了執政為民和責任奉獻、愛國敬業與誠實友善、攻堅克難和共同富裕、團結進取與開拓創新等正能量。這些正能量從課堂導向、精神養料等方面,為議題一及相關問題互動升華了學生的“中國感受”,引領學生正面認識中國變化和“中國形象”;為議題二及相關問題互動涵養了學生的“中國自信”,迸發了學生融入新時代、建設美麗家園的文化自覺;為議題三及相關問題互動寄托了學生的“中國追求”,激發了學生向上向善的美麗情感。這一議題的設計和課堂問題的互動,突出弘揚中國精神,以中國精神為引領、以中國故事為載體、以教學話題為鋪敘、以具體問題為牽引,調動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喚起了學生的家國情、激勵了學生的報國志,讓課堂充滿了激情與活力,讓教育充滿了溫情和力量,涵養了思政課議題式教學的精神、突出了議題式教學的魂魄。

中國人的故事與故事里的中國,是思政課豐厚的文化土壤、生動的鑄魂素材。教師要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以中國故事為育人載體,將當代中國故事講出溫度和亮度、講出深度和高度,解碼中國的發展道路和成功的秘訣。教師引用新時代中國故事開展議題式教學,要重視議題的立意和靈魂,體現深刻思想和人文素養。應通過中國故事呈現議題的深刻立意,從中國故事中提煉中國精神,讓中國故事在學生中入腦入心,用中國精神點亮學生人生。同時,發揮中國精神的引領和激勵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升人文素養,獲得高尚品質,健全完善人格,春風化雨地在學生心中厚植家國情懷。

參考文獻:

[1]新華社.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N].2019-3-18.

[2]新華社.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療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的講話[N].2021-3-6.

[3]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20.

(責任編輯:呂研)

猜你喜歡
議題式教學中國故事
為議題式教學的三種“議”境喝彩
淺析“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運用
高中政治課堂議題式教學探究
撥云見日
議題與實證:指向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探索
創新教學模式培育核心素養
講好中國故事的幾個路徑創新
移動互聯時代,如何講好奧運里的中國故事
世界最大童書展,“中國故事”升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