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式教學模式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2023-12-08 19:16畢嘉寧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 2023年10期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混合式教學教學模式

畢嘉寧

[摘? ? 要]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基礎教育領域學者的極大關注。其以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行為主義理論為理論基礎。英語教師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本文以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英語閱讀課為例,探討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讀前、讀中、讀后的具體應用,進行創造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教學模式使用適度適時的反思。以期使高中閱讀英語教學更具廣泛適用性和應用性,滿足高中生學習需求,提高高中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水平,為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模式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和信息化時代到來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和學習離不開網絡環境,教育領域進入了教育信息化時代。20世紀90年代,隨著網絡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推動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改革,“互聯網+教育”模式應運而生,這一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的師生關系和教學方法,在對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創新能力和基礎技能等方面體現出其巨大的優勢和生命力。2014年4月,教育部在“互聯網+教育”中加入了“核心素養”的概念,明確提出我國人才培養的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教育體制各級的一系列教育方面的改革。在“互聯網+教育”中,學生是否能夠在課余時間自覺地對所學知識進行自主學習是對學生自制力的極大考驗,而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任務完成情況有所掌握并進行監督,在上述背景之下,形成了結合線上線下兩種教學模式特點的全新的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為英語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徑。

國外的培訓機構最早提出了混合式教學這一概念,其含義是線上課堂與線下課堂的混合,通過增加面對面教學這一教學方式來彌補E-Learning的不足之處。此后,混合式教學模式逐漸被廣泛運用到教學領域,并收到教育者的廣泛關注。國外有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我國,混合式教學概念最早由北京師范大學的何克抗教授提出,他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將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和線上教學的優點相結合,既能夠使教師發揮在課堂上啟發、引導、管理的主導作用,又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旌鲜浇虒W模式的快速發展為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它不僅可以提供許多優勢的教學信息和教育資源,而且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使英語閱讀教學更具便利性。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概述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定義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將課堂學習和網絡學習的優勢相結合的“線上”與“線下”混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通過兩種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可以將學習者的學習由簡單到困難地引向深度學習。它在反映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思想的同時,也體現出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北京師范大學的何克抗教授最早正式倡導混合式教學模式,他認為,混合式教學將傳統教學的優勢與網絡教學的優勢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既體現了教師引導、啟發的主導作用,又能夠體現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熬€上”與“線下”兩種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會產生1+1 大于2的教學效果。這對于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夠推動高中英語教學的創新發展。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理論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最早提出了建構主義理論,后經眾多學者研究,使該理論形成了一套完備的理論體系。建構主義認為,人們從他們的經驗和想法之間的相互作用中學習知識。此外,學習者的學習環境有四個要素,即語境、合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學習情境必須是教師為學生創造的一真實的或接近真實的學習環境和交往活動,以便學生進行人際交往。合作發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這意味著學生通過與他人合作完成任務。對話是指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意義建構是指學習者能夠發現不同對象之間的本質聯系,即深度學習。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認為學習的本質是學習者自身對知識的有意義的建構。學習者需要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通過同伴或教師的幫助,使用適當材料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建構主義的教學與學習理論就成為將“學”作為教學設計中心的重要理論基礎。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的搜索功能和平臺中的豐富資源,選擇既讓學生感興趣又符合課堂主題的閱讀材料。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主動建構與本節課相關的知識,改變被動的學習狀態。

2.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末的美國,代表人物有馬斯洛和羅杰斯。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在批判與吸收傳統心理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有意義學習是學習者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以人為本不僅關注教學中學生認知的發展,而且關注學生情感、興趣和動機的發展。教學的目的是實現學生的自我表達和自尊。教師并不是知識的唯一持有者,學生也并不需要被動地機械地接受知識,學生在學習中應該有選擇性的接受知識,且這種學習方式更能提高學習效率;而機械的學習對學生而言是十分困難的,機械的知識更容易被學生遺忘。因此,人本主義理論在教學方面建議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有意義學習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在教育中不主張客觀地判斷一個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什么知識,而是從學生的主觀需求角度出發,幫助學生獲得他們喜歡的、有意義的知識。在對課堂進行設計時盡量多地給學生自由,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效果。

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不太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混合式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倡營造一種互助、合作、放松的學習氛圍。這一模式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合作的橋梁,有利于學生激發自身的學習潛能。

3.行為主義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作為一種早期的學習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沃森創立,在格思里、桑代克、斯金納的影響下得到發展。該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學習是通過強化和反饋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系,使學習者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行為主義者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他們的基本假設是:行為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他們把環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隨之的有機體行為看作是反應,認為所有行為都是習得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在學校教育實踐上,就是要求教師掌握塑造和矯正學生行為的方法,為學生創設一種環境,盡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合適行為,消除不合適行為。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中,教師可以使用網絡平臺的競賽答題功能,并且給予答對的學生一些獎勵,這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就感。積極的強化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并且對后續的學習充滿信心。

三、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將線上的豐富資源和教學形式與線下教師有效的講解、補充和總結相結合。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與課前預習、課中教學以及課后復習環節相結合,方便教師實施系統化的教學指導和有效監管。下面將以“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閱讀課為例,從讀前、讀中、讀后三方面對混合式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與探索。

(一)讀前預習

讀前預習能夠對本節閱讀課起到鋪墊的作用,讓學生能夠有目的地進行課堂學習。在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前預習中,教師利用線上資源進行引導,學生結合教師設計的導學案,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以及學習思路。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閱讀課的讀前預習之前,教師可以從網上搜集一些關于野生動物保護的視頻或者制作有關野生動物種類的PPT課件等,然后再根據課文內容重點進行課程內容設計,其中要準備好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在準備工作完成以后,教師就可以開始進行讀前預習的工作。課堂開始可以利用線上資源進行導入,之后將課程設計與課堂內容講解相關聯。教師首先使用多媒體對已經準備好的視頻進行播放或對PPT課件進行展示。教師要及時捕捉學生的面部表情,適時給予一些問題引導,讓學生能夠跟上課堂的節奏。教師也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之后再播放視頻或者PPT課件,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觀看。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生會集中注意力尋找問題的答案,通過視頻或PPT,學生也會對本節閱讀課的主要內容有所了解,這會為課堂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通過混合式教學,可以有效地打開學生在英語閱讀課中學習的思路,更快速地融入課堂環境之中。

(二)讀中講解

讀中講解是高中英語閱讀課中最主要的部分,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和分析,能夠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好的認識和理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在讀中部分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在音視頻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閱讀課讀中講解部分,教師要依據導學案對文章結構和內容進行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會出現有一些學生對講解內容不感興趣而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情況。再出現這種情況時,可利用平臺播放一些有關文章內容的音頻,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課堂上。教師在播放音頻的過程中,要對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比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猴子給Daisy的建議是什么?你們認同這些建議嗎?如果不認同,那你們覺得應該如何保護野生動物?”等,并且要給學生一些必要的指示,指明文章的重點。教師也可以利用圖片,視頻來吸引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后面的教學環節打好基礎。在快速閱讀部分,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文章每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總結歸納自己的想法,快速而準確地找到文章的主旨。另外,學生還可以與同伴協作,在平臺上對文章結構進行闡述。在細節閱讀部分。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軟件繪制出文章的思維導圖,這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和結構得到進一步的掌握。在完成思維導圖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積極的小組討論,并把重點難點知識融入學生的談論范圍,讓學生先通過小組討論這種自主學習形式,進行英語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補充說明和講解,讓學生能夠實現對文章的思維拓展?;旌鲜浇虒W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全神貫注地完成課堂任務,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能在同伴習中積極主動地探討、分享、合作、交流,并展示,尋找成就感。

(三)讀后復習

讀后復習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英語課堂閱讀中所學知識,并將所學知識進行拓展。在復習的過程之中,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在腦海中整理出一個框架,有助于知識的保存。學生完成課后作業,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增強與同伴合作的意識。線上線下的方式,使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去進行復習和完成作業,使學生對課后的英語學習和復習更加主動。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閱讀課的讀后環節中,教師可以運用平臺的配音功能,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角色配音,并在平臺增加打分和評價功能,讓其他同學為配音的同學進行打分和評價。這不僅可以檢測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還可以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評價能力進行訓練,得到高分的學生會對英語學習更加感興趣更有自信,而沒有得到高分的學生會在課后勤加練習,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爭取在下次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在課堂總結環節,教師可以利用英語學習軟件,輔助學生完成課文內容復習。學生可以利用平臺提供的復習軟件進行自我檢測。還可以利用一些軟件進行知識闖關游戲,將本節課所學的英語知識設置在闖關游戲中進行復習鞏固。這種游戲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闖關成功之后,可以獲得平臺給的一些過關小獎勵,這可以增強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信和成就感。在作業的布置上,可以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完成作業。一方面,讓學生上網查找更多關于野生動物的處境和保護野生動物的方法,進行整理與匯總,在下節課的課前進行匯報。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與小組成員進行線下合作,對保護野生動物的英語海報進行設計。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作業設計,使學生不僅能夠對本堂閱讀課的知識和課文內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與掌握,還有利于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拓展,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四、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反思

(一)創造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

由于混合式教學模式自身所具有的融合性強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大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方式的不可控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網頁小廣告的干擾,這會使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在所學內容上。因此,學校與教師安裝學習監控軟件或網頁屏蔽系統對學生學習進度與內容進行管理。例如在線上教學時,教師可以隨時調取學習記錄,檢查學生是否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另外可以開啟學習軟件中的地點或人臉識別簽到功能,要求學生每一堂課都進行簽到,良好安全的網絡學習環境有助于學生提高線上學的效率和質量,從而達到理想的學習狀態。

(二)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中,教師要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有意識地對自身角色進行轉變,使自己成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引導學生自覺地進行學習活動,例如自主學習、學習總結、小組展示等。在課堂學習內容反饋環節,教師可通過線上會議的方式對表現好的學生予以鼓勵,并讓他們進行學習成果展示。還可以采取師生共同討論,同伴互相評價的方式來反饋學習成果。這樣不但可以增進師生感情還可以對學生的評價能力加以鍛煉,從而檢測他們是否能夠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在學生進行線上分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提出修改意見并對意見進行總結,最后給出最終的反饋建議。

(三)教學模式使用適度適時

在對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使用時應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習慣以及心理發展水平等方面。在運用此教學模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時,適時適度是必須遵循的原則,不能因為形式忽視了內容,采用過多的線上教學形式或不合適的教學內容可能會適得其反。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比重應協調,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教學方式。例如,在讀前環節,教師可以利用音頻、視頻、教具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學習重點詞匯,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所學文章內容,

五、結語

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高中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英語、探索英語,轉變對英語學習的態度。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和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授課,這有利于拓展教師的教學思路,充分利用其突破時間、地點、空間的優勢,以及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趣味性,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和教學活動,組織每一位學生積極、熱情地參與其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使學生真正找到學習的意義和自身發展價值。在“互聯網+”的新時代,將混合式教學引進高中英語教學課堂,有利于英語基礎教育的創新與發展。但是,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實踐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因此,研究者和高中英語教師都應該不斷地進行研究和實踐,提高教師自身素養和對技術掌握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理論為實踐服務。

參考文獻:

[1]田富鵬,焦道利.信息化環境下高?;旌辖虒W模式的實踐探索[J].電化教育研究,2005(04):63-65.

[2]何克抗. 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J].中國電化教育,2004(03):5-10.

[3]謝玉. 網絡環境下的綜合英語混合式教學[J].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2010(04):2.

[4]郭麗萍.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8, 38(35):3.

(責任編輯:姜波)

猜你喜歡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混合式教學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現代教育技術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淺論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思政課評價體系的構建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