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法治思想進高?!暗路ㄕn”教學實踐探究

2023-12-09 18:22龔雪嬌鄭崇玲
閩江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德治法治道德

龔雪嬌,鄭崇玲

(1.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3;2.閩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盵1]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創造性地提出了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理論是這一思想的重要內容,主要包含國家治理需要德治和法治相結合、強化道德對法律的支撐作用、強化法律對道德的促進作用以及如何推動德治和法治相結合等內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體現高校性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性課程,肩負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歷史重任。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總遵循”[2]。高校思政課教學應自覺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探索習近平法治思想進課堂進頭腦的有效路徑,自覺做到在加強中改進,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高?!八枷氲赖屡c法治”課是目前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系統性融入課堂教學最有效的公共必修課程。結合教學實踐,筆者探索了“德法結合”的教學模式。

一、“德法結合”教學模式簡述

一般來說,教學模式可以定義為在相對確定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架構起來的具有一定內在穩定性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以及能夠明確體現某種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的教學活動程序。本文所指的“德法結合”教學模式,可以理解為在進行“德法課”教學中,以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德法兼修素養的教學指導思想為立足點,在具體教學中將思想道德知識和法律知識有機融合,并形成相對穩定且具有一定特點的教學程序或手段?!暗路ńY合”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實現教材邏輯上的一致性。在目前“德法課”教材中,道德篇和法治篇的教學內容位于教材的第五章和第六章,教學目標、體例安排、內容結構相對獨立。道德篇通過“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與原則”“吸收借鑒優秀道德成果”和“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實踐”內容,以道德的概念和歷史演變為邏輯起點,在厘清道德的本質、功能及作用基礎上,進一步梳理社會主義道德的形成,并闡釋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核心與原則。本章教材內容并不局限于傳授關于社會主義道德的知識,而是落腳于大學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實踐需要具備的道德素養。法治篇通過“社會主義法律的特征和運行”“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維護憲法權威”和“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內容,以法律的概念和歷史發展為邏輯起點,通過分析社會主義法律的特征和運行,立足于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需在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中不斷提升法治素養。單從上述兩個篇目的內容上看,“道德”和“法律”是獨立存在的,但在邏輯上,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一方面,道德和法律分屬不同范疇調整不同領域,二者相互區別;另一方面,二者都是人類社會特定經濟關系的產物,在發揮調節和規范人類社會秩序的功能上,二者相互滲透、互相支持、互相轉化、相輔相成?,F有教材將兩部分內容板塊化,對二者的邏輯關系沒有清晰地闡述,對二者關系的學理性分析也相對不足,導致學生甚至部分教師對道德與法律關系的把握不夠準確,在教學實踐中出現道德與法律分離的“兩張皮”現象?;诖?“德法結合”教學模式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中關于德法合治的內容與現行教材體系和教學體系進行一致性轉化,打破固有的教材各自獨立和教學內容模塊化現狀,充分挖掘教材現有內容之間的邏輯聯系,以期實現教材邏輯上的一致性。

二是實現“德法課”人才培養目標。社會化是個體成長的必然選擇,也是個體面臨的終身課題,意味著個體對既有社會規則的認同和接納。道德和法律是調整社會秩序的重要規則,個體對其熟悉和掌握程度可成為個體能否順利融入社會的保障,也成為個體能否充分實現自身價值的前提。個體在道德和法律方面的社會化程度,以及個體對道德與法律關系的理解程度,對個體能否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具有重要影響?,F代社會個人能否被社會接納,并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關鍵因素就在于是否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既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又要有較高的道德素養和法治素養。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正是這兩種素養不斷提升的過程,二者并不是零散、無序、混亂地存在于人的思想和行為之中,而是具有內在的緊密關聯性?!胺ㄖ嗡仞B的培養和形成依賴于人的思想覺悟水平和道德品質,而法治素養又可以為思想道德素質的形成提供規則和制度的支撐?!盵3]具備相應道德素養和法治素養的個體是現代社會的合格公民,公民個體要能夠正確理解并充分把握道德與法律的學理關系,從思想深處樹立對法的信仰,進而自覺維護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律的尊嚴。社會秩序會在公民的普遍遵法向善中得到更好維護,公民個體也會在尊重道德和法律中獲得充分自由?!暗路ńY合”的教學模式,將培養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真正結合起來,帶動學生深刻理解并掌握教材內容,促進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的有機融合,實現教學內容真正“入腦”“入心”“入行”,從而提高教育教學實效,實現“德法課”育人目標。

三是助力法治中國建設實踐。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法治中國建設格局的鋪設對當前大學生的法治教育提出了新任務和新要求,未來社會無論大學生承擔什么樣的社會角色,德法兼修的素養都將決定他們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發揮的作用,并進一步影響法治中國建設的速度和質量。從我國思想道德建設和法治建設實踐來看,二者緊密聯系,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為黨和國家事業提供堅定的思想基礎、精神支撐和制度保障。思想道德建設為法治建設提供思想指引和價值基礎,法治建設“為思想道德建設提供制度支撐和法律保障……提供國家強制力保障”[4]。法治國家建設格局的形成,離不開具有一定程度法律信仰的公民,而公民對法律的信仰,則源自于內心深層次對法律所內含的倫理價值和倫理導向正當性的認可與接納?!暗路ńY合”教學模式在融通思想道德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彰顯道德規范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實踐中所具有的基礎性支撐作用;引導大學生在充分正確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情感認知和價值認同,從而自覺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助推力量。

二、“德法結合”教學模式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實踐探索

目前,高?!暗路ㄕn”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實現思想道德與法治的有效融合。這既需要教師立足教材,準確把握現有教材內容及內在的邏輯關聯,又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學情特點,強化對“德法結合”教學理念的把握和運用,主動挖掘恰切的教學知識點和教學素材,在潤物無聲中實現培養德法兼修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

(一)以“手法融合-目標認同”式融入“國家治理需要德治和法治相結合”

“手法融合-目標認同”是指在“德法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基于對德治和法治這兩種國家治理模式的認知,深刻理解為什么“國家治理需要德治和法治相結合”,從而實現對課程教學目標的認同。在進行教材第六章第二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教學設計時,針對為什么必須堅持“德治和法治相結合”這一問題,可以從三個層面進行。

一是講解習近平法治思想中關于國家治理需要德治和法治相結合的歷史邏輯。列舉中國歷史上單純德治和單純法治而導致亡國的反例,如單純強調德治而導致禮壞樂崩天下二分的東周,一味強調嚴刑峻法導致二世而亡的秦朝,并列舉德治和法治結合而治的思想運用得較好的唐朝,進而引出德治與法治相結合的歷史淵源,啟發學生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和關注。

二是講解習近平法治思想中關于國家治理需要德治和法治相結合的理論邏輯。習近平總書記在準確把握道德與法律辯證關系原理的基礎上,結合法治國家建設的具體實踐,深入分析并揭示了現代國家治理需要德治和法治協同發揮作用。一方面,道德和法律具有差異性,二者屬性不同,功能各異。道德作為一種以善惡、是非、對錯、好壞等為主要評價方式的柔性規范,對社會關系發揮影響和調節作用,主要是依靠社會輿論的壓力、傳統習俗的影響、人內心信念的調控。法律作為一種調節社會秩序的特殊規范,國家制定或認可是其主要產生方式,而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則更強化了法律這種特殊社會規范的剛性。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道德與法律在社會關系的調節中發揮著各自獨立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現代國家治理需要二者協同發力以實現優勢互補。另一方面,道德和法律具有一致性,二者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同屬上層建筑范疇,“都具有規范社會行為……在國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5],這正是在國家治理中堅持德治和法治相結合的邏輯基礎。德治和法治在國家治理中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需同向而行缺一不可。

三是講解習近平法治思想中關于國家治理需要德治和法治相結合的現實邏輯。一方面,國家治理需要強化道德對法律的基礎支撐。法治中國建設必須充分發揮法治文化的基礎性作用,必須強化法治文化底蘊的滋養。法治文化為法治中國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進程中需要不斷謀求法治文化建設的持續強化。習近平總書記還進一步指明了基本方向和具體要求,要不斷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依法治國創造法治文化環境;要“體現法治要求,努力使道德體系同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銜接、相協調、相促進;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內涵,注重培養公民的法治觀念、規則意識和法律信仰,引導公民自覺履行家庭責任、社會責任、法定義務,營造全社會講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環境”[6]。另一方面,要突出在國家治理中法律規范對社會整體道德水平提升的助推作用。道德作為人類社會生產實踐和交往實踐的產物,沒有道德就不會有社會生活。僅通過發揮道德規范的調節作用來引導全社會成員崇德向善是不夠的,必須把道德規范對公民的相應要求貫徹到法治建設理論和實踐的相應環節。一則要以法治建設融通道德理念,為道德提供可靠制度支撐,要“通過法律的強制力來強化道德作用、確保道德底線,推動全社會道德素質提升”[7];二則要以法治原則的運用作為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強化措施和保障手段。法律作為最低限度的道德,既是道德規范的底線也是道德規范切實發揮調節作用的保障?!吧鐣髁x法律內容中充盈著社會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職業道德等社會主義道德要求”[8],人們遵守法律實際上也是在遵守道德規則和履行基本道德義務,就是在通過守法行為以符合現代社會對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承擔其相應的道德義務。在講述此部分內容時,可以援引2022年12月30日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江歌母親訴劉鑫案”二審判決的相關內容,強化學生對于上述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山東青島二審法院認為,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吧鼨嗍亲匀蝗俗罡叩娜烁駲嘁?是法律與道德共同維護的核心價值。(劉鑫)應承擔侵權責任的認定,是依據法律規定作出的法律評判,也契合友愛互助的傳統,依法應予維持?!盵9]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在救助民事法律關系中,被救助者負有對救助者必要的注意、救助、安全保障義務,既契合我國民法誠實信用、公序良俗基本原則的應有之義,也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方向,更是中華民族助人為樂、知恩圖報優秀美德的內在要求。一審判決綜合全案事實和具體情節,對江歌扶危濟困行為的褒獎評析,對劉鑫的背信棄義行為予以譴責,是對我國民法秉持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遵循、闡釋和弘揚,是司法裁判教育引導功能的重要體現,應當予以肯定。因此,結合上述案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把握全民守法責任與履行公民道德義務密切相關、異曲同工,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在現代社會公民可以通過自身的普遍守法行為,促進全體社會公民自覺履行公民道德義務意識水平的提升,從而提高全社會的整體道德水平。

(二)以“知識遷移-情理融通”式融入“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知識遷移-情理融通”是指在“德法課”教學中,通過對思想政治知識、道德知識、基礎法律知識、歷史知識等課程相關聯知識進行主動援引和知識遷移,實現道德情感與法理知識的相互融通,以達到既能以真情實感打動人,更能以透徹的理論分析說服人的教學效果。在進行教材第六章第二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教學設計時,針對“為什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一問題,可以從三個層面進行剖析。

一是呼應教材第三章第二節“做新時代的忠誠愛國者”之“新時代的愛國主義必須堅持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的內容??稍袊分械南嚓P內容,再次引導學生強化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內容的情感認知和價值認同,繼而引出“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就不存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一內容。

二是呼應教材第四章第一節“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之“公民層面的價值追求”中“愛國”這一價值準則的內容??稍龂H公法中“國家”這一概念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愛國不僅是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而且是每個公民應遵循的最基本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更是每個公民應當具備的一種法律素養。在國際公法上,國家不僅是一個政治概念,更是文化、主權、財富、民族獨立自主發展和持續追求進步的載體。國家是具有確定領土范圍、定居居民、一定政權組織并擁有主權的實體。以“確定領土范圍”這點為例,領土作為國際公法所普遍認可的國家構成的必備要素之一,是一國及其人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一國國家主權得以行使的具體空間范圍和對象承載。一國領土一般包括領陸、領水和領空。國家對其領土享有所有權或領有權以及排他性的管轄權。教師可以以“領水”進行知識拓展,領水包括內水和領海。其中,領?;€的確定既關乎一國的陸地安全和海洋安全的維護,還關乎海洋管轄權行使,海底資源勘探開發,關乎一國對其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所在區域的領有權管轄,此外還關系到一國對上述領域附屬資源的優先開發權的權利主張等內容,也就是說,領?;€具有國家財富的價值。通過對相關法律內容的講解,既增強了學生的法律素養,也便于引導學生將愛國情感與國家安全、國家財富等內容自覺聯系起來,以更加具體的載體立體化呈現國家這一概念,強化學生對愛國主義情感的真切認知、深刻領悟與理性表達。此外,在教學中還可關聯“形勢與政策”課的相關內容,凸顯在“兩個大局”復雜交織的時代背景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帆風順。引導學生在厚植愛國之情中自覺堅定愛國之志,并以扎實的學識本領筑牢報國之基,增強思政課教學的視野高度、理論深度和知識廣度,實現思政課鑄魂育人的時代使命。

三是呼應“形勢與政策”課和“軍事理論”課關于“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容,講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2018年4月17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并深刻指出:“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改善黨的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盵10]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后,多部國家安全領域立法將其列為基本法律原則,以立法的權威形式加以貫徹。國家安全法則明確規定:“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建立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機制?!盵11]

(三)以“思維沖突-價值明晰”式融入“社會主義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

“思維沖突-價值明晰”是指在“德法課”教學中,通過典型案例,引導學生在感知道德和法律存在價值沖突的基礎上,啟發學生深入分析思考,進而明確兩種社會治理手段蘊含的價值追求,從而實現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

在進行教材第六章第一節“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特征”教學設計時,為了真正解決教學難點問題,即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法律體現了階級性和人民性的統一”這一疑難知識點時,可結合典型案例進行講解。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且(這種意志)是受到一定物質生活條件制約的。習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于中國法治建設實踐,強調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是黨的根本宗旨所決定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5]。

在教學中可援用“陸勇案”這一經典案例對上述內容進行分析。 陸勇作為白血病患者,在高藥價的逼迫下,不得不購買價格相對低廉的國外仿制藥并幫助其他病友代購,被稱為抗癌藥“代購第一人”。2014年,陸勇因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被提起公訴。湖南省沅江市檢察院經過依法審查后,撤回了對陸勇的起訴并決定不予起訴。從案件的表層分析,陸勇的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觸及了國家對藥品和信用卡的管理秩序,但其行為對社會所造成的實際危害程度,比起整個白血病病友群體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是可以審慎對待的。從法理角度分析,事實上陸勇無論是主觀層面還是客觀層面,無償惠及白血病患者的行為,如果被認定為犯罪,會明顯有悖于司法為民的價值觀。沅江市檢察院依法做出“不起訴”的決定,體現了刑事司法捍衛人民價值與權利的法治理念,揭示了司法的本質不僅懲惡,還有揚善。案例中呈現出來的情與法的沖突令人深思,司法機關的釋法行為也充分詮釋了社會主義法治的階級性與人民性的統一。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可延續此思路,引導學生列舉身邊的案例并進行分析,以期更加清晰準確地把握本部分內容。

三、“德法結合”教學模式的未來展望與思考

在如何推動德治與法治相結合這一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同樣有著獨創性論述:“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盵12]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是推動德治與法治相結合落到實處的關鍵,是解決道德的法律強制不足和法治的道德底蘊缺乏問題的重要方式??傊?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本文僅基于如何將這一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視角作粗淺嘗試。

一是持續關注德法結合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從理論層面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所倡導的法治價值,與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律的淵源,與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關聯等內容值得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這既是增強現有“德法課”教材內在邏輯性的應然要求,也是學懂弄通習近平法治思想內在邏輯的現實需要。從實踐層面來看,2016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意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作了具體部署;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核心價值觀正式寫入憲法,以國家根本法形式進一步凸顯其重大意義;2021年9月,中央宣傳部、中央政法委、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和司法部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協調機制的意見(試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律法規,從立法導向向司法實踐持續深入推進。

二是持續強化德法結合的教學理念?!八枷氲赖屡c法治”課作為培養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和法治素養的通識必修課程,教授本門課程的教師應主動作為,自覺呼應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的期待,直面目前“德法課”教學中關于思想道德部分和法律部分的教學內容如何進行有效融合的現實問題,積極強化和自覺樹立“德法結合”的教學理念,努力完善現有教材體系,不斷挖掘教學內容,打破現有教材內容板塊,持續探究德法兼修教學理念的有效路徑。

三是持續優化德法結合的教學模式。本文列出的關于“德法結合”教學模式的內容,僅是教學實踐中的初步思考,這種教學模式是否適用于教材中的其他內容以及如何進行教學設計等,還需要在更加全面準確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持續進行深入探究。

四是持續深挖典型案例的教學價值。教師可以深度挖掘諸如“江歌母親訴劉鑫案”等典型案例,進一步講深講透相關理論內容;還可以探索課堂實踐教學,選取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相關典型案例,采用課堂辯論、模擬法庭等方式,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何以融入、如何融入法律法規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最終實現課程教學的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1]法治中國建設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的必由之路。新時代大學生的法治素養,關乎全民族法治素養的總體水平,關乎法治中國建設的進程。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寄予厚望,要求大學生要努力成為德法兼修的有用人才。高?!暗路ㄕn”是目前實現培養德法兼修有用人才這一培養目標聯系最為緊密的課程,責無旁貸。思政課教師應主動探索并持續優化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A課教學的路徑,提升大學生法治素養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猜你喜歡
德治法治道德
用“問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以德治企,誠實守信
——湖北億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法治與德治并舉的哲學思考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