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德法課”的思路

2023-12-09 18:22陳麗晶
閩江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時代化中國化二十大

陳麗晶

(福建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福州 350122)

黨的二十大報告視野宏闊、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系統深刻。報告回顧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描繪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確立了新時代新征程的行動指南。它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是創新高?!八枷氲赖屡c法治”課的科學指引。

一、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的價值意義

(一)有利于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自己的信仰,自此之后,馬克思主義便成為其根本指導思想。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奪取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是實踐的理論[1]52,它會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在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時代內涵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文明視野繼續拓寬,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黨的二十報告作為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有利于引導大學生認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艱巨任務,正確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思想和指導實踐,強化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生成,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2]

(二)有利于培養德法兼修的時代新人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力,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業需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接續奮斗。[1]40新時代的大學生是民族復興偉大進程的參與者,是偉大事業的生力軍,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理想的追夢人。新時代賦予大學生新的使命,這就需要他們樹立馬克思主義道德觀,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同時掌握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做個懂法守法用法的模范。[3]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學內容,有利于從思想道德和法治素養兩個維度鑄魂育人,培育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高校作為立德樹人的前沿陣地,思政課是高校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關鍵課程,在宣傳和落實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方面擔負責無旁貸的使命。[4]思政課教師有責任宣傳好黨的二十大會議主題,闡釋好黨的二十大重要內容,貫徹好黨的二十大基本精神,在全面學習和全面把握的基礎上,有義務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思政課堂、進思政教材、進學生頭腦。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將黨的二十大主題、主要內容、主線和基本精神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是更好發揮立德樹人作用的重要前提。

二、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的基本內容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以下簡稱“德法課”)全書分為思想篇、道德篇、法治篇,旨在引導大學生成為有自覺意識、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5]準確科學地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德法課”,是當前本課程教學的出發點、立足點和歸宿。

“德法課”思想篇主要內容包含理想信念、價值觀念、精神品格教育,旨在幫助大學生提升思想素質,成長為自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第一章的 “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思想以其科學而高尚的品質,代表了人類社會迄今最先進的人生追求”[1]22,第二章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1]58,第三章的“堅持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1]82;第四章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超越以往一切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性”[1]122。教學中闡述這些帶有明顯傾向性的觀點,要將馬克思主義觀點與非馬克思主義觀點進行比較,加以分析和評判。黨的二十大報告第一部分回顧黨的十九大以來的五年工作,總結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概括了十年來完成的三件大事: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報告闡述的三件大事和三個歷史性勝利,是對“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最好的回應。教學中將黨的二十大報告第一部分融入課程思想篇,有助于幫助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和認同馬克思主義理論,這不但為增強課程教學的思想性提供了基礎和依據,也為課程思想篇的思想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德法課”道德篇包含中華傳統美德的吸收借鑒、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和原則。道德篇旨在引導大學生善于傳承、更好創新,提高大學生道德認識、分析和判斷能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沒有直接論述有關道德的篇章,但是報告第二部分強調“為政以德”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道德觀的重要體現,是中國政治傳統中的核心理念,蘊含了中華民族崇德尚群的倫理規范,這與教材第五章“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有直接對應關系。黨的二十大報告全文三萬余字,其中提及“人民”的次數有上百次之多。在報告末文習近平總書記說道:“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眻蟾嬷刑N含的堅持人民至上思想與教材第五章“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和“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等內容可以深層對接,實現黨的二十大報告整體性和系統性融入課程教學。

“德法課”法治篇介紹法治體系、法律權威、法治觀念、法治思維等相關的法治中國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第七部分是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該部分圍繞全面依法治國提出四個方面的任務和要求。報告第一次把法治建設作為專章來闡述,這充分說明黨中央高度重視法治工作。從理論層面來說,這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從實踐層面來說,全面依法治國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治理方式。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闡述了法治建設的地位與作用,專門部署法治建設總體要求和重點工作,為“德法課”法治篇第六章“學習法治思維,提升法治素養”的法治教育提供了思想指導和基本維度。

三、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的路徑探索

(一)注重黨的二十大精神重點融入

黨的二十大報告第二部分闡述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在全面系統總結我們黨百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理論創新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創造人間奇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能救中國和發展中國,歸根到底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報告深刻論述了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的,它需要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皟蓚€結合”賦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內涵,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馬克思主義豐富中國發展理論的同時,黨的百年發展也促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中國也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這實際上是對馬克思主義有了一個新的更深刻的認識,豐富了教材中“增強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內容,強有力地回答了教材中“為什么要信仰馬克思主義”這個重點問題,辯證地厘清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關系。

(二)突出黨的二十大精神焦點融入

黨的二十大精神有許多內容與“德法課”教學直接相關,而且是教學中的焦點問題。對這些思想內容,應該作為“德法課”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點任務加以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第十一部分指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報告第十三部分指出,“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認為“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創舉,必須長期堅持;報告第十四部分指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細讀黨的二十大報告,能夠發現黨對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高度重視,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導下,緊密結合最新的國內國際形勢,對涉及國家安全、維護祖國統一的新問題高度關注。黨的二十大報告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與教材第三章“繼承優良傳統,弘揚中國精神”中“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維護和推進祖國統一”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95具有直接對應關系,為講述這章的重點“如何做新時代的忠誠愛國者”提供價值遵循。

(三)關注黨的二十大精神熱點融入

在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時,要著力突出青年自身問題。青年期是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大學是青年大學生情感豐富的時期,他們善于思考、選擇和探索,他們關心自己,也開始關注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青年們關注的社會焦點比較突出,主要是跟自身密切相關方面。[6]215黨的二十大報告第九部分提到“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畢業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也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就業群體之一。報告提出消除就業中不合理限制,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積極的就業政策是青年大學生美好的期盼,也是助力大學生積極就業的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文末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要做青年朋友們的知心人、熱心人和引路人。用“兩個無比”呼喚廣大青年接好歷史的接力棒,勇挑重擔,不懈奮斗。把國家未來的中心任務和青年大學生成長結合起來,以青年大學生關注的問題牽引黨的二十大精神,用黨的二十大精神關照青年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實現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學生關注的熱點深度融合。

四、科學融入黨的二十大精神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關于精神實質與課程知識的問題

黨的二十精神融入“德法課”,不是簡單地把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涉及“德法課”內容講述一遍,而是要從整體上全面把握黨的二十大報告內容,聚焦黨的二十大報告重點和關鍵,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實質。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需要增加一些原本教材沒有的內容,比如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人類共同價值等。同時,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又需要借助“德法課”具體知識內容來體現。在課前備課中,思政課教師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寫進教材,這就需要教師必須原原本本地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認真領悟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作出的新部署。在課堂授課中,教師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等重大問題轉化為教學內容,實現黨的二十精神進課堂。在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實質基礎上,把黨的最新理論與課程中一系列深層次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闡釋透徹,引起學生價值認同和情感共鳴,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學生頭腦。因此,在教學中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 ,既要運用具體知識來深化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貫徹落實,形成科學合理的課程內在體系,又要著眼于黨的二十大精神核心要義,從課程層面體現黨的二十大精神實質。

(二)關于本門課程與其他思政課關系的問題

目前,高校有六門思政課程,每門課程落實的任務各有不同?!榜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三門課程側重于“論”,重點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闡釋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本質,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形成的理論成果?!爸袊F代史綱要”側重于“史”,善于從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重要事件強調黨的百年征程的意義,把握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必然性?!靶蝿菖c政策”側重于“新”,強調關注時事動態,在會議精神和中央文件解讀中解決學生理論困惑,回應新時代發展中的實踐問題?!懊珴蓶|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兩門課程講授黨的二十大精神適合采取全面、系統、直接的方式,其他四門課必須在深耕教材的基礎上,把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點作為重點展開,由點帶面融入更為合適?!暗路ㄕn”是引導學生人生發展的課程,它側重于“踐”,是一種將人生觀念、政治信仰融入大學生生活實踐的教育。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課過程,各門思政課教師要集體備課,避免出現涵蓋不全現象,也要防止各門課程出現重復融入現象。

(三)關于課程知識與教學客體關系的問題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與教育對象構成主客體關系,作為教學客體的學生在教育活動中參與、教育過程中施展、教學效果中反饋都發揮著重要作用。[6]213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承擔組織功能、傳導功能和解惑功能。教學客體的學生發揮參與、配合的作用,學生的思維認知、理論素養和感悟生活能力都會影響課程教學質量。[3]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課,也是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學生個體內在素質的過程。如何將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轉化為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的主動參與者,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

一是以人為本原則。促進學生思想成長是思政課的出發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思政課的落腳點。以人為本教育原則,需要客觀接受學生思想實際和課程要求之間的差距,堅持唯物辯證的觀點,切不可主觀臆斷學生,要不帶個人偏見,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積極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有意識、有目的、主動參與接受教育的全過程。[6]225

二是尊重關愛原則。大學生擁有獨特的人格和長處,他們思維活躍、自我意識強、渴望探索、自信進取。教師應結合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其人格,對思想政治素養較低的同學給予關注、關懷,耐心引導,幫助學生認識差距。通過課堂學習和課外實踐喚醒學生主體意識,引導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而提升個體內在素質,做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接班人。

作為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要堅持全面準確,深入理解內涵,精準把握外延,持續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創新方式方法,不斷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實現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猜你喜歡
時代化中國化二十大
二十大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喜迎黨的二十大
不斷推動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
——評《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再論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①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若干問題
試論馬克思主義時代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