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掌握“看、聽、說、寫、用”方法的策略

2023-12-11 18:22曹季鋒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數學學習主體性學習興趣

曹季鋒

[摘 要]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其學習效果,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學習是教師的重要任務。學生不僅要會看、會聽,而且要會說、會寫,學以致用。文章重點分析如何合理地引導學生掌握“看、聽、說、寫、用”這五個關鍵因素,以此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

[關鍵詞]主體性; 數學學習;學習興趣;應用

[中圖分類號]? ? G633.6?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27-0065-03

實施數學教學主要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教”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學”是主要方面。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學”的過程,采用以學生學習為主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看、聽、說、寫、用”的綜合素養。

“看”能引發學生思考、分析,把課堂知識由靜態轉化為動態,學生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才更容易掌握所學內容?!奥牎笔且髮W生在數學學習中做到聽有所悟、聽有所感、聽有所獲,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可能?!罢f”是學生通過語言表達來反映其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及理解程度,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線。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鼓勵學生“說”,有助于學生養成善于思考、探究,不斷自我反思和總結的良好習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皩憽蹦苓M一步幫助理解、加深學生對“看”“聽”內容的印象,是對“說”的內容的再次思考、整理和深化,“寫”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具體應用。只有將知識“用”于生活實際中,才能真正讓知識變“活”。將生活中的資源與平時的學習緊密結合,用課本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學習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看、聽、說、寫、用”十分重要,抓住這五個重要因素,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地參與課堂學習,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掌握“看”的方法

(一)“看”是指看教材

會看教材并能從“看”中捕捉關鍵信息、受到啟發和得到提升,不是每一名學生都能做到的。因此,會“看”教材就成了每名學生必備的技能?!翱础苯滩氖菍W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關鍵步驟之一,因為教材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要資料,也是學生獲得知識、掌握學習技巧的基礎。

看教材主要應從“課前”“課內”“課后”三個階段去實施?!罢n前”看教材要注重引導學生了解教材內容,對比新舊知識點的區別,發現疑難問題?!罢n內”看教材應要求學生理解教師在課堂上講過的一些法則、定義、定理及結論,掌握有關知識點,消除疑問?!罢n后”看教材應結合教材和相關教輔資料幫助學生回憶課堂教學過程,復習、鞏固課堂所學內容,進一步拓展知識面,關注數學熱點,捕捉數學信息,將教材內容與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二)“看”是指數學閱讀

數學閱讀是指對數學符號、公式、文字、圖形等的感知,實現對新概念的認讀記憶及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通俗地講,數學閱讀就是把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進行相互轉化的過程。

1.咬文嚼字法

數學概念、公式、性質、法則及解法的表述,往往要求更強的嚴密性和邏輯性。在閱讀題目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對字、詞、句進行正確理解,注意找出正反例子,弄清題目的內涵和區別。例如,引導學生先仔細閱讀“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的四邊形是菱形”,再比較這四句話的不同之處,這樣學生才能發現說法不同,實質卻一樣。再如,解答“[√16]的算術平方根是多少”時,粗心的學生只注意了后半句,而忽略了[√16]=4,由此看來,咬文嚼字法也有助于讀題和審題。

2.相互轉化法

數學知識是相互聯系的,新舊知識之間可以建立聯系。在數學閱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一般原理的角度去認識新知識,從系統化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注意一般與特殊、個別與整體之間的相互轉化,減少思維盲目性,在數學閱讀的過程中找到不同數學問題的內在聯系。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課后作業的時間,指導、安排學生進行有計劃的閱讀,積累學習資料,實現知識的相互轉化。

(三)“看”是指看多媒體資源

教學中有教學視頻、教學動畫、教學軟件等多媒體教學資源,學生往往會對這類資源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教師應充分引導學生在學習時學會觀察,在看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去發現和思考。例如,在教學“角平分線的性質”一課中講解角平分線的畫法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或演示分角儀的操作,讓學生對比、觀察、想象、探究它的使用原理,用圓規自己操作,從而找出角平分線的正確畫法,掌握作圖方法和步驟。通過“看”的過程讓學生思考、分析,把數學知識化靜為動,有助于知識體系的構建。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更容易鞏固所學內容并舉一反三。

在數學學習中掌握“看”教材、數學閱讀和“看”多媒體資源,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讓學生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二、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掌握“聽”的方法

“聽”是學生通過聽覺獲取信息,是訓練語言和思維的前提, 是對數學知識的接納,也是學生系統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

(一)師生互“聽”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改變聲調和語速來吸引學生注意,提升學生聽課的效果。學生在聽課時應比較自己在“看”的過程中所發現的疑惑和沒有解決的問題,認真去聽教師的講解,要抓住重點和知識點,在教師的指導下分析問題、解決疑慮、掌握新知。

教師要聽取學生的發言、接受學生的提問,對學生的發言及時進行點評或給予肯定。比如,教師可以點評回答問題正確的學生:“剛才他從一線三垂直的基本圖形中領悟出了一線三等角的轉化思想,三個直角相等可以類比發現三個角相等,對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理解深刻到位,其他同學要多向他學習?!苯處熣J真聽學生發言后及時給予肯定,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表現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學生既當學生,又當教師;學中有教,教中有學;教學相伴,共同提高。

(二)學生互“聽”

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及時與同學進行溝通,傾聽同學的發言,也有助于他們之間相互交流,學生之間的伙伴關系會促使交流更和諧。傾聽同學的發言可以了解別人學習數學和思考問題的方法、過程及思考誤區,讓學生進一步自我反思、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

學生不僅要認真聽教師上課,而且要善于聽同學發言,做到聽有所悟、聽有所感、聽有所獲。學生轉變觀念,在數學學習中學會“聽”,才能增強自身學習的主體性。

三、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掌握“說”的方法

“說”是將“看”和“聽”中得到的觀點、方法進行加工和提煉之后的表達及闡述,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對“看”和“聽”的檢驗。

(一)“說”出數學想法和疑問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鼓勵學生敢于說出自己對新舊知識點和所學內容的想法及疑問,且發言要有條理和有數學依據。比如,在證明三角形全等的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首先說明是哪兩個三角形全等,增強嚴謹性。還要引導學生說清證明將要用的是三角形全等的哪個判定定理及這個判定定理在格式上的要求,最后要完善表達,體現數學的邏輯性。

(二)“說”出學習經驗和方法

教師要鼓勵當堂提問,引導學生把在課外學到的數學知識與同學們交流。發言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如同桌交流、小組合作討論、學生上臺講解、學生自我總結等。教師可通過說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說的基礎上完善舊的認識,吸收新的知識。教師根據學生“說 ”的信息,可檢查教學疏漏并及時調整。

在數學中鼓勵學生會“說”,有助于學生思考、探究,不斷自我反思和總結,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四、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掌握“寫” 的方法

(一)“寫”練習和作業

在數學學習中,教師應進一步強調“寫”,通過布置學生“寫”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讓學生進一步暴露學習中的疑問、知識漏洞、思考誤區等,及時提供相關的反饋信息,對學生的思維過程再一次檢驗、審核,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熟悉程度和記憶,使數學知識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定程度上訓練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促進了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增強。

(二)“寫”資料、數據和結論

根據教學需要,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動手制作、測算、實踐操作后,“寫”出搜集的資料、實驗數據和總結結論。學生在搜集資料和得出實驗數據的過程中通過親身體會,求知欲得到滿足,學習數學的興趣越發濃厚。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這個內容時,教師先動手在對折的方紙上剪出五角星的一半,再展開方紙,一個完整的五角星就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這就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可讓學生模仿制作。再如,教師可讓學生進行用等長的鋁線圍成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邊形、圓形的實踐操作后,寫一寫為什么有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有的圖形不是。

(三)“寫”數學日記和心得體會

寫數學日記可以讓學生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研究板書及解題技巧,學生在課后會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和回憶,如寫數學日記或整理數學筆記。如果學生能寫數學日記或整理數學筆記,不僅能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能提升思維品質和數學素養。

例如,教師可要求學生根據每日一練、拓展提升、周末訓練、新定義理解等環節,及時“寫”出學習的概要及思維方法、運算技巧,記錄自己的經驗和學習心得體會。這樣既多方位、多角度地拓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了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又提高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學習活動。

在數學學習中會“寫”,可以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有趣,使學生樂于學習數學,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又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五、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掌握“用” 的方法

數學教師應立足于生活,把教材的內容融入生活情境中,用學生熟悉又感興趣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體驗數學學習中“用”的價值。例如,從交通路面上的車輛行駛標線、教室窗戶、學生課桌的兩邊位置引入平行線的知識;從“雨滴”形成“雨線”,從車輪旋轉時形成圓面引入圓的知識;指導學生用三角板、長方形紙片繞一邊旋轉形成圓錐、圓柱,引入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幾何知識。

用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可以解決一些多變量型、分段型、租用方案型的實際問題;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解決一些關于至多、至少等極值的問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可以解決關于選擇最優方案的問題;“增設未知數建立一次函數”可以解決調運問題;利用正多邊形內角關系鑲嵌墻面圖案、用不規則四邊形的邊角余料來密鋪地板、利用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對稱性作圖可以找到最低成本、最短路徑點等?!坝谩睌祵W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實實在在地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好處,激發了學習興趣,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將數學學習“用”于生活實際,才能真正使教材變“活”。把教材知識轉變為學生的生活問題,數學學習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綜上所述,“看、聽、說、寫、用”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數學教學應緊扣這五個關鍵因素,依靠教師的正確引導和點撥,實現學生的積極參與、主動領悟。只有師生之間密切配合、互助合作,才能取得教與學的最佳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周長江.對數學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5(40):74.

[2]? 毛衛軍.以聽說讀寫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J].教學與管理,2015(2):41-43.

[3]? 解金霞.成才視角下數學教學中聽說能力培養研究[J].成才之路,2014(30):18.

(責任編輯? ? 黃 曉)

猜你喜歡
數學學習主體性學習興趣
漢語授課對維吾爾族學生數學學習影響的案例分析
獨辟蹊徑,語文課堂要凸顯學生“主體性”
數學文化價值觀對中學生學習數學的影響
在游戲中經歷, 在探索中提升
高中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及轉優策略探析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網絡直播下身體在場的冷思考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論“教學留白”在語文教學中的巧妙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