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設學習活動鏈推動整本書閱讀
—— 以《鄉土中國》為例

2023-12-11 10:05鄒燕妮
中學語文 2023年32期
關鍵詞:鄉土中國學術類整本書

鄒燕妮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筆者在進行《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明確閱讀任務、創設情境、設計學習活動鏈等方法開展教學,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總結相關做法。

一、 讀前準備

1.師生共讀,觀其大略

《鄉土中國》總計五萬四千字,按照正常的閱讀速度,學生兩個小時左右可以讀完。因此在正式開展教學前,筆者和學生一起利用整個晚自習的時間對全書進行了通讀。當然,初讀對學生在“讀懂”這方面不作具體要求,只要求他們囫圇吞棗地讀完即可。

2.設置問卷,了解學情

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筆者研制了調查問卷,以了解學生的閱讀準備、閱讀起點、閱讀中遇到的困難等情況。通過數據分析,得到了如下結論:高一階段的學生沒有閱讀學術性論著的經驗和必要的知識儲備;學生在初讀《鄉土中國》的時候,通常會用閱讀小說的方法來讀;《鄉土中國》一書中出現的很多概念、關系,學生們不太容易理解……

3.明確目標,設計課型

基于師生共讀和調查問卷了解的學情,筆者制定的閱讀目標如下:一是讀通,這一目標是要求所有學生都達到的。二是讀懂,這一目標因人而異,不要求太高。三是獲得閱讀經驗,積累形成閱讀學術類著作的方法,為日后閱讀相關書籍奠定基礎。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筆者確立了以課外閱讀為主、課內為輔(6 個課時)的原則,但閱讀時間貫穿整個高一上學期。同時,根據整本書閱讀的不同時段(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確定了三種課型:一是導讀課。導讀課的學習目標是減少學生的畏難情緒,激發興趣,并為學生閱讀指明方向方法。二是閱讀過程中的推進課。閱讀推進課的學習目標是展示交流學生閱讀過程中的閱讀成果,發現閱讀中的問題同時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三是閱讀后的閱讀方法總結和成果展示課。

二、 實施過程

為推動教學的順利實施,筆者設計了含有六項任務的學習活動鏈:梳理學術類著作閱讀方法;撰寫閱讀計劃;繪制思維導圖;繪制閱讀打怪路線圖;聯讀和比讀;學習成果分享會。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活動雖然要學生自主獨立完成,但也需要老師適時、適當指導。

1.開展學術類著作閱讀方法的梳理活動

古人云:“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遍喿x前,師生通過查閱資料,梳理出學術類著作的常規讀法如下:

跳讀法——通過快速瀏覽了解論著的主要內容、主要觀點。

提要法——通過概括提要內化論著的主要內容、主要觀點。

歸納法——通過分類歸納把握論著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

推理法——通過比較推理學習學者的主要觀點、論證方式。

批判法——對學者的主要觀點、主要內容進行審視、質疑、批判。

創造法——對學者的主要觀點、主要內容創造、創新,生成自己的觀點。

筆者還和學生一起討論了將宋代的“朱子讀書法”運用于閱讀《鄉土中國》。具體做法為: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當然并不排斥學生使用其他閱讀方法,如果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探索并形成自己的閱讀方法更好。

2.開展撰寫閱讀計劃活動

撰寫閱讀計劃前,筆者向學生分享了名人的閱讀計劃,給學生以借鑒。比如:唐末著名學者杜光庭的閱讀計劃?!坝喑鯇W于上庫,書笈皆備,一月之內,分日而習,一日誦經書,二日覽子史,三日學為文,四日記故事,五日燕閑養志,一月率五日始,不五七年經籍備熟?!苯ㄗh學生在借鑒古人的基礎上,撰寫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閱讀計劃。

3.開展繪制思維導圖活動

思維導圖是輔助整本書閱讀的一種高效的手段,繪制思維導圖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本,而且可以將學生的個性思維可視化,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在《鄉土中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筆者開展了思維導圖的繪制活動。但在實踐中卻出現了不少問題。如:單純追求繪制的思維導圖形式美觀,繪制的思維導圖僅是知識和概念的堆砌等。此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應適時提供思維導圖的評價支架,例如:是否提綱挈領地展現書本內容;是否梳理了篇章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否關注作者的研究方法、論證思路;是否能夠體現繪制者在閱讀中的思維活動和思維層次等。

下圖(圖1)就是筆者所教班級的一位學生繪制出的“長老統治”章節的思維導圖。他在展示思維導圖時說:“在繪制這張思維導圖的時候,我發現對于本章關鍵詞的理解,需要結合《鄉土中國》中前一章節和后一章節?!笨梢娝诶L制、修改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關注到了章節間的邏輯關系、前后關聯。顯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品質和閱讀整本書的能力悄然得到了提升。

圖1 “長老統治”章節思維導圖

4.開展繪制閱讀打怪路線圖活動

《鄉土中國》中學術概念眾多,這些概念往往是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的地方,而對這些概念的理解恰恰又直接決定著學生對全書內容、精神內涵的理解與把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將自己在閱讀中不懂的概念繪制成“閱讀怪物圖”。同時讓學生們小組合作,細讀文本,用查閱資料等方式“打怪”,直至將閱讀中的問題解決。

5.開展關聯閱讀和比較閱讀活動

一是和文學作品進行關聯、比較閱讀。比如在學習“家族”這一章時,筆者建議學生關聯《平凡的世界》中描寫的愛情故事;學習“長老統治”這一章時,筆者要求學生關聯《白鹿原》及其核心人物白嘉軒的所作所為。通過這種關聯閱讀可以降低學術著作的理解難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是回望傳統,關照時下。比如:講解“家族”這一章時,筆者設計了一個讓學生查找唐人詩文中對人物的稱呼的活動。學生通過探究發現,那時候在文字酬答中特別喜歡稱呼別人的排行,如李白一些詩作的標題《贈何七判官昌浩》《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贈武十七諤》等。一些學生還發現唐代著名的詩人都有行第稱呼,如白居易被稱為白二十二,李商隱被稱為李十六,杜牧被稱為杜十三等。

此外,筆者還設計了一個任務,讓學生依據《鄉土中國》中的作者的觀點理論,分析“媽媽深夜‘咆哮式’輔導作業”這一事件中的權力關系。通過探究,學生發現這本幾十年前所寫的書和現實生活也有關聯,值得仔細琢磨。

通過以上活動,筆者希望引導學生在閱讀學術著作時,要注意聯系生活,貫通古今,同時提高閱讀興趣。

6.開展整本書閱讀成果分享會活動

即使是同一本書,學生的閱讀感受也是千差萬別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享、交流、討論各自的閱讀感受?!多l土中國》對于多數孩子來說,是他們閱讀的第一本學術專著,因此相關閱讀方法的探索就顯得格外重要。為此,筆者專門讓學生就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總結的學術類著作閱讀方法進行相互交流。希望他們能初步掌握學術專著的閱讀方法,為日后進入大學的學習打好基礎。除了口頭的討論交流之外,筆者還安排學生撰寫學術性小論文,將閱讀中發現的問題,用學術研究的視角形成文字,供同學們學習、討論。

總之,學術類著作閱讀的學情可以用一個字概括:難。但這恰恰為老師們提供了用武之地。在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中,教者通過積極地創設情境、設置活動任務,一定能夠讓學生找到閱讀經典、閱讀學術類書籍的方法。

猜你喜歡
鄉土中國學術類整本書
國際學術類會議的收費研究和經驗探討
《論語》整本書閱讀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低年級整本書閱讀的推進與測評
《上海質量》學術類文章投稿須知
“粗放式”整本書閱讀實施概要
《國際口腔醫學雜志》入選2018學術類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
再思20世紀上半葉的鄉村建設與改造
“鄉土中國”的審視一種
從“鄉土中國”到“城鄉中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