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腺癌肉瘤1例報道并文獻分析

2023-12-20 15:53馮其柱盧曼曼陳先志
承德醫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胰頭肉瘤胰腺癌

馮其柱,盧曼曼,陳先志,孫 杰,張 健

(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安徽淮南 232007)

胰腺癌肉瘤(pancreatic carcinosarcoma)是罕見的胰腺惡性腫瘤。本文報道1例經病理確診的胰腺癌肉瘤患者的臨床資料,結合相關文獻對胰腺癌肉瘤診治進行分析,旨在提高對本病的認識與今后的診治水平。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44歲,因“上腹脹痛伴納差1個月、加重1周”入院。既往有血糖輕度增高病史1年,空腹血糖約7.0~7.5 mmol/L,未治療。查體:神清,精神良好,皮膚鞏膜無黃染,腹軟,上腹部壓之不適,未觸及腫塊,移動性濁音(-)。實驗室檢查:生化膽紅素正常,谷丙轉氨酶(ALT)190 U/L、谷草轉氨酶(AST)63 U/L、堿性磷酸酶(ALP)238 U/L、谷氨酰轉肽酶(GGT)478 U/L,葡萄糖(GLU)15.9 mmol/L,總膽固醇(CHOL)6.26 mmol/L。CEA 5.31 ng/mL(0~5),CA-199 4.80 U/mL(0~33),CA50 3.541 U/mL(0~25),AFP 1.10 ng/mL(0~20),CA72-4 1 U/mL(0~10)。彩超示胰頭實質性腫塊(44 mm×39 mm)、膽囊腫大、膽總管擴張伴下端梗阻。磁共振示胰頭占位病變(49 mm×35 mm),胰管及膽總管擴張,考慮為胰頭癌;膽囊炎,膽道擴張,膽總管下端狹窄(圖1、2)。增強CT示胰頭腫塊(51 mm×41 mm)伴肝內外膽管及主胰管擴張,腫塊明顯強化,考慮胰島細胞瘤可能性大(圖3、4)。經保肝、調整血糖等治療,予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術中探查見腹腔內無腹水,肝臟未見腫塊,膽囊腫大,約10 cm×6 cm,肝外膽管明顯擴張,膽總管直徑約2cm;腹膜、盆腔、胃腸及其系膜等未見結節,腫瘤位于胰頭部,約5 cm×5.5 cm大小,質硬,活動可,胰腺周圍觸及多枚腫大淋巴結。

圖1 胰頭占位與膽管擴張

圖2 MRCP膽管與胰管擴張

圖3 胰頭占位與腸系膜動脈

病理檢查:

大體標本:胰頭部見灰白色腫塊5.5 cm×5 cm×5 cm,質硬,侵犯至十二指腸腸黏膜。

顯微鏡檢:胰頭部癌肉瘤,包含中分化胰腺導管腺癌和梭形細胞肉瘤成分,兩種成分混雜(圖5、6),大小5.5 cm×5 cm×5 cm,腫瘤無完整包膜,并侵犯至十二指腸肌層。部分胃、十二指腸和膽囊未見特殊,十二指腸切緣、胃切緣和胰腺切緣均未見癌,淋巴結未見癌轉移(肝十二指韌帶0/7、胃大網膜0/1、胰周0/1、肝總動脈旁0/2)。

圖5 肉瘤中導管腺癌成分

圖6 肉瘤中梭形細胞肉瘤成分

免疫組化:癌區:癌細胞CK(+)(圖7),Ki-67(+70%),Vimentin(-)。肉瘤區:Vimentin(+)(圖8),Ki-67(+10%),CK(-),Cam5.2(-),Desmin(-)。

圖7 癌成分CK(+)

圖8 肉瘤成分Vimention(+)

隨訪:患者術后恢復良好,術后1個月來院復查,血檢及腫瘤指標正常,上腹部CT示膽囊窩及胰腺區結構紊亂,未見腹腔復發轉移。腫瘤科化療:吉西他濱聯合雷替曲塞化療,2周期后無法耐受化療。術后3個月復查,腫瘤腹腔復發轉移,術后5個月因多器官衰竭去世。

2 討論

癌肉瘤又稱惡性混合瘤,由癌和肉瘤成分混合組成,是一種少見的臨床惡性腫瘤,可發生全身多個部位,如子宮、網膜、膽囊、小腸、卵巢等[1-5],發生在胰腺非常罕見。胰腺癌肉瘤可發生于胰腺任何部位,其中癌成分有黏液腺癌和導管腺癌[6];肉瘤成分多樣,主要有平滑肌肉瘤、惡性纖維組織肉瘤[7],或者其他類型。組織形態上兩者間無明顯移行過渡區,免疫組化標記顯示癌成分CK(+)、肉瘤成分Vimentin(+)[8]。關于癌肉瘤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幾種學說[9]:胚胎殘余學說、碰撞學說、間質誘導學說、多克隆學說和單克隆學說。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支持單克隆學說,因為兩者之間存在相同的突變的KRAS基因[10,11]。

胰腺癌肉瘤臨床罕見,多發生于中老年,女性多見,因腫瘤細胞生長進展快,故預后差。胰腺癌肉瘤患者臨床多無特異性表現,與胰腺癌類似,多表現為胃腸道不適,如腹部隱痛不適、腹脹、惡心、嘔吐等。腫瘤標記物亦無特異性,CEA、CA-199、CA125、AFP可正?;蛏陨?。本例患者表現為上腹部飽脹、納差,腫瘤標記物CA-199、CA125、CA50、AFP、CA72-4均正常,僅CEA 5.31 ng/mL稍升高。部分胰腺癌患者是因血糖升高進一步檢查時發現胰腺腫物,這可能與胰腺癌肉瘤引起胰島分泌功能紊亂和副腫瘤綜合征有關。

胰腺癌肉瘤臨床表現和影像學特征尚未得到確認,目前還沒有一種準確的診斷方法,也沒有建立一種被廣泛接受的指導治療指南。這給胰腺癌肉瘤早期診斷帶來困難,多僅可從影像學上表現胰腺囊實性混合性占位[12]。所以,多數患者發現病情時已屬于晚期。術前通過CT、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對胰腺癌肉瘤的診斷較困難,有研究稱胰腺癌肉瘤磁共振檢查中無鈣化表現,鑒于此,可與胰腺囊腺瘤(癌)及胰腺實性假乳頭狀瘤相鑒別[12]。

胰腺癌肉瘤確診依賴于病理檢查,鏡下檢查可見上皮組織來源的癌成分和間葉組織來源的肉瘤成分,免疫組化標記癌區CK(+)、肉瘤區Vimentin(+)[8]。鑒于這些病理特點,可以與胰腺癌、胰腺肉瘤及胰腺肉瘤樣癌相鑒別。

由于胰腺惡性腫瘤早期無特異性表現,以至于包括癌肉瘤在內的胰腺惡性腫瘤無法被早期發現,再加上胰腺癌肉瘤本身具有強侵襲性和播散性等特點,導致其預后差。胰腺癌肉瘤的治療方案為手術聯合化療[13,14]。術前需充分評估手術耐受性,對無法切除或耐受手術者可選用化療。因肉瘤成分對化療及放療均不敏感,故胰腺癌肉瘤后續化療方案參照胰腺癌,以吉西他濱為基礎聯合其它藥物。胰腺癌肉瘤術后中位生存時間為10個月,目前報道最長存活時間是術后31個月[15]。合理的化療能夠抑制腫瘤的進展,延長患者的生存期[16]?;驒z測有助于指導術后治療藥物的選擇,建議此類患者選擇基因檢測,以提高術后生存率。

猜你喜歡
胰頭肉瘤胰腺癌
胰腺癌治療為什么這么難
急診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在閉合性十二指腸胰頭外傷中的應用
原發性腎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達的意義
困難胰頭腫瘤的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滑膜肉瘤的研究進展
胰頭血供三種研究方法的比較
側腦室內罕見膠質肉瘤一例
早診早治趕走胰腺癌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