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隨堂練筆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2023-12-22 06:33葉慶文
廣西教育·A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語言文字運用語文要素讀寫結合

葉慶文

【摘要】本文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的“鼓勵學生在口頭交流和書面創作中,運用多樣的形式呈現作品,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的要求,論述利用隨堂練筆的形式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做法,包括“課后詞匯用一用”“好的句式練一練”“遷移寫法仿一仿”“展開想象續一續”“變換文體改一改”等。

【關鍵詞】語言文字運用 隨堂練筆 讀寫結合 人文主題 語文要素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25-0115-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語文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與運用規律,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闭Z文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但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重閱讀理解,輕習作指導”的現象,導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該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呢?筆者認為,“隨堂練筆”是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半S堂練筆”,顧名思義就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憑借文本進行寫作訓練的方法。隨堂練筆一般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點。隨堂練筆如果安排得當、落實到位,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執教經驗,介紹五種隨堂練筆的方法。

一、課后詞匯用一用

《2022年版語文課標》中的“基礎型學習任務群”之“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明確了“豐富自己的詞語積累,注重積累、梳理與運用相結合,建立自己的創意語言資料庫,并能學以致用”的學習標準?;诖?,在教學新字詞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查抄字意—認寫字形—情境運用”的步驟,有層次性地引導學生積累詞語、運用詞語、掌握詞語。在“情境運用”環節,讓學生挑選本課詞語表中的3—5個詞語,寫成一段話。結合學校的差異化教學理念,筆者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學習層級,C層級的學生完成“3詞一段”,B層級的學生完成“4詞一段”,A層級的學生完成“5詞一段”。

以六年級上冊《竹節人》教學為例。在預習環節,筆者布置了“查抄字意”的任務,讓學生查抄“豁”“凜”等15個字及其解釋,為理解課文做好準備;教完第一課時后,布置“認寫字形”抄寫生字的任務,使學生基本掌握生字的寫法,再輔之以聽寫過關,鞏固學習成果;教完第二課時后,布置“情境運用”任務,讓學生選詞造句,且在選定成語后,依次查詢成語詞典,了解成語的意思,確保能夠正確運用。結果如表1所示。

經過這樣的層次性隨堂練筆,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更加牢固了。

二、好的句式練一練

《2022年版語文課標》中的“發展型學習任務群”之“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明確了“在主題情境中,開展文學閱讀和創意表達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文學之美、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鼓勵學生在口頭交流和書面創作中,運用多樣的形式呈現作品,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的學習標準。在平時的教學中,遇到文本中好的句式、典型的句式,教師都可以讓學生隨堂練一練。低年級時可以讓學生讀一讀,反復讀幾遍;中年級時可以讓學生抄一抄,既積累句式寫法,又練習寫字,一舉兩得;高年級時可以讓學生仿一仿,遷移寫法,提高表達能力。

以四年級下冊《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中的句子“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子”為例。筆者這樣引導學生進行練筆。筆者先問學生:“這句話有什么特點?”有的學生會發現這句話含有四個“時而”;有的學生能說出這句話寫了溪流的寬、窄、緩、急等特點。筆者繼續問道:“誰還有更深入的發現?請注意看‘寬’‘窄’‘緩’‘急’這幾個字。你有什么發現?”經過教師提示,學生能發現“寬”與“窄”相反、“緩”與“急”相對;“寬”對“緩”,“窄”對“急”。接著,筆者引導學生用四個“時而”說一句話。于是,學生能順利說出“馬路上的車,時而多,時而少;時而慢,時而快,讓人眼花繚亂”“市場上的人,時而多,時而少;時而吵,時而靜”等句子??梢?,學生不僅理解了這個句式所表達的意思,而且學會了運用。

又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鄉下人家》一課的“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一句時,筆者提問:“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有的學生說:“這句話概括了鄉下人家的特點?!庇械膶W生說:“這句話用了關聯詞‘不論……不論……都……’,讓人仿佛看到了鄉下人家的獨特風景?!苯又?,筆者讓學生用這樣的句式說一句話。學生能自然而然地說出“我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角落,都彌漫著一股愛的氣息”“我爸特別敬業,不論刮風下雨,不論烈日當空,他都堅持去上班”等句式。在這樣的見縫插針訓練中,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慢慢地得到了提升。

三、遷移寫法仿一仿

模仿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教學不僅需要教會學生怎樣去模仿學習,而且要讓學生從模仿學習中不斷突破自己,把學到的東西化為己有,做到活學活用。兒童的模仿能力極強,教師將仿寫作為常用的練筆形式,有助于學生實現從讀到寫的自然過渡,從而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語文統編教材遵循“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兼顧時代性”四個選文標準,傾注了編者大量的心血。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中選取的文章指導學生仿寫,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五年級上冊習作例文《鯨》時,針對“學習說明文必須掌握運用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及舉例子等常用的說明方法”這一教學目標,筆者結合課文中的列數字說明方法、作比較說明方法、舉例子說明方法、打比方說明方法等,引導學生進行隨堂練筆:請至少用上兩種適當的說明方法,介紹你的足球(我校是足球特色學校,每個學生均有一個足球)。這樣,不同學習層級的學生都可以結合自身能力完成隨堂練筆。事實說明,A層級學生往往能全部用上課文中介紹的說明方法,把自己的足球介紹得仔細、清楚,充分體現了其對足球的喜愛。

四、展開想象續一續

《2022年版語文課標》“課程目標”部分的“核心素養內涵”指出:思維能力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聯想想象、分析比較、歸納判斷等認知表現。在“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中也提及“學習聯想與想象,嘗試富有創意地表達”??梢?,教師抓住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聯想想象訓練,既符合課標要求,又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多數小學生具有豐富奇特的想象,教師可利用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引導學生對課文的故事情節進行合理想象,開展續寫訓練。續寫是一種有效的語言運用訓練方式。一般情況下,續寫文章既應遵從課文的原意,與課文保持一定的延續性,即“想象必須合理”,又應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例如,六年級上冊《窮人》一課的結尾是“‘你瞧,他們在這里啦?!D壤_了帳子”。這個結尾給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教材的課后練習也就此提出了讓學生進行小練筆的要求。筆者認為,僅僅讓學生寫一寫桑娜的心理活動,學生可能只是感受到桑娜的善良。要想讓學生深入體悟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教師可結合課后資料,設計這樣的練筆:毫無疑問,夫妻同心,他們都擁有美麗的心靈,寧愿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那么,桑娜一家日后的生活是什么樣的?他們如何將這7個孩子養育大?請大家展開合理的想象,續寫這個故事。很快,就有學生續寫了這樣的故事內容(如圖1)。

五、變換文體改一改

《2022年版語文課標》指出:應鼓勵學生在口頭交流和書面創作中,運用多樣的形式呈現作品,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筆者認為,“變換文體”是一種可以發揮學生創造性的很好的文學創作方式?!白儞Q文體”又叫作“改寫”“改編”,它是將原文的表達方式改成另一種表達方式的練筆形式。教師合理利用教材文本,引導學生進行文體轉化與改寫,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含義的理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把握不同文學體裁的表達特點,有助于學生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例如,在教完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這篇文言文之后,學生基本上領略了楊氏之子的語言天賦,也明白了語言表達的魅力。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將這篇簡短的文言文改編成一篇白話文。結果,有的學生把這個故事編得出神入化,語言表達具體生動,人物形象活靈活現。

又如,在教完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之后,教師可結合插圖引導學生將其改編成一篇小散文: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出月色之美??梢越Y合你讀詩詞的感受,也可以進行合理的想象。內容要具體,語言要通順。學生的改編(如圖2)同樣出彩。

在文本改編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創作潛能得到了激發、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總之,開展隨堂練筆需要教師把語言文字運用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雙線并進,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使語文閱讀理解和語言文字運用相得益彰,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融會貫通。這就要求教師積極探索,做語文教學的有心人,善于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隨堂練筆,并給予有效的評價和反饋。通過持續訓練,相信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定會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余燕花.基于語用教學觀下的小學文本創生點滴實踐[J].學苑教育,2020(24):53-54.

[3]金立義,潘文彬,陳小平,等.關于新課標的問與答(一)[J].七彩語文,2022(28):3-9.

[4]韓芳.小學中高年段語文教學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53):25-26.

[5]艾詩根.小學生模仿學習研究:行動取向的視角[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8.

[6]劉吉才.用思維導圖助力語文要素落地:例談思維導圖在語文要素訓練中的運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20(3):11-14.

[7]王崧舟,彭才華.立象以盡意 情動而辭發:《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解讀[J].語文教學通訊,2022(27):10-16.

[8]鄭藝.創意表達,讓科學童話教學情理交融:以三上《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設計,2022(28):57-59.

猜你喜歡
語言文字運用語文要素讀寫結合
淺談一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基于語文要素優化教學路徑策略的研究
正確解讀課后習題 有效落實語文要素
在“雙線并進”中落實“雙線組元”思想
“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檢測試題
結合實踐再探指導寫作之最佳策略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分散指導,堅持“下水”
讓說明文教學洋溢濃濃的語文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