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體育“N+X”課程實施路徑與評價

2023-12-22 06:33孫敏飛
廣西教育·A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評價策略個性化學習雙減

孫敏飛

【摘要】本文論述“雙減”背景下開發體育“N+X”課程的方法,建議教師整合體育課、陽光體育大課間、體育分類走班、課后體育拓展等課程資源,通過構建“N+X”課程推動體育課程校本化,形成學校體育工作一體化機制。

【關鍵詞】“雙減” 體育“N+X”課程 個性化學習 評價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25-0018-03

“雙減”背景下,謀劃更深層次的教學革新、更高水平的教育開放,推動“N+X”走深走實,成為我校教學變革的選擇與支點。本文所指的“N”為學習常量、“X”為學習變量,通過推動學習內容融合、學習方式變革、學習場域重構,構建融合學習的全新范式,從而使基礎課程更扎實,使特色課程得到優化?!癗(基礎)+X(特色)”課程體系是“雙減”背景下發展學生個性的有力保證。該課程體系通過有效整合各類課程資源、豐富課程內容、完善課程體系,切實為學生學習和發展提供空間,為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保障。在“雙減”背景下開展體育工作,對學校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在“N+X”融學習課程體系框架下,構建了體育“N+X”課程體系,在“融”理念指引下就滿足學生發展、增加學生運動時間、提升學生運動能力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積極探索。

我校體育拓展課程依托蔚藍風“N+X”融學習課程體系和“一院、二園、三中心”平臺,整合各種資源,根據反復實踐、反思,總結出關于本校體育特色的“N+X”課程內容。體育教師根據不同水平學生的不同選項施以不同的教學內容,體現基礎性、選擇性與多樣化的教學特點,培養“全面+個性”的學生。

一、實施路徑

我校體育工作包含體育課、陽光體育大課間、校隊社團訓練和各類賽事組織四大塊內容。從學校層面的體育工作來看,體育課堂是基礎“N”,其他幾項是“X”,它們之間是常量與變量的關系;從體育課堂層面來看,國家課程規定的課時是“N”,各年級的體育分類走班課時是“X”,它們相互依托,互為補充。學校以培養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蔚藍少年”為總目標,通過引導學生學習不同項目,提供參與和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在加強身體鍛煉的同時實現個性化發展。

(一)基礎統整,國家課程校本化

從2019年開始,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重點推進每天一節體育課,要求學生每天參與體育活動不少于一小時。我校自辦學初期就確定了上、下午兩個大課間,總時間每天60分鐘。學校通過配合體育選課走班、俱樂部課程等提前實現每天一節體育課的目標,引導學生每天活動2小時。

1.陽光體育大課間

陽光體育大課間有“N”和“X”的區分,分上、下午兩個大課間。上午大課間25分鐘,下午大課間35分鐘。上午主要以廣播操和武術操鍛煉為主,下午以武術操、跑操、傳統項目拓展等方式開展。學校按晴雨天氣變換出操的場地和路線,按冬令時和夏令時選擇不同的練習內容。各年級按照不同樓層確定活動場地,規范有序地開展各類活動(如下頁圖1)。學校以年級組為單位制訂每日訓練項目計劃表,各班在完成規定訓練項目之后可根據本班特點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

2.選課走班

課堂是教學的基礎,開展好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素質的基本途徑。我校推出“N+X”體育走班課程,提出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新舉措。學校把國家課程要求的每周4節課分為“3+1”,其中3節課是基礎課程,按照省課程綱要,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特點開展素質鍛煉,另外1節課則開展分類走班。走班課時長為50分鐘,周一至周五各年級分時段開展體育走班課。每個年級可以選擇的項目有10多種,包含足球、籃球、射擊、擊劍、棋類、羽毛球、乒乓球等。學生通過網上選課的形式搶課,確保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保證學習的持續性和有效性。一個學年之后可重新選課,學生既可以選擇繼續學習原項目,也可以重新選擇其他運動項目。

(二)興趣多樣,校本課程特色化

“N+X”課程的顯著特點是選擇性和個性化,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和自身特點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進行學習,形成了“一人一課表”的現象。蔚藍俱樂部是由杭州市濱江區民政局、教育局審批備案、批準成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在這方面,我校靈活借助外力,通過與校外俱樂部合作的方式解決課程開設難題。蔚藍俱樂部的開設為學校解決了師資短缺的問題,學生在學校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特色項目?,F階段俱樂部已經開設體育、音樂、美術、科創四大類課程,累計46個項目,70多個班級,參與人數1 400多人。

學校深入挖掘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優勢資源,開發全新運動項目,不斷豐富“N+X”課程體系。同時,注重發揮本校教師的學科優勢,在常規運動項目之外探索新運動項目的引入和發展,特別是結合亞運會的召開普及亞洲各國優勢運動項目和特色運動項目;借助校外機構的優勢力量,不斷推進開放辦學,不斷優化“N+X”融學習舉措,讓校外機構為學生發展助力。

課程的指向是育人,新時代教育應該給每一個學生選擇的機會,通過社會各個方面的努力最終達到協同育人的效果。自實施“雙減”政策以來,學校主動推進課后服務工作,并結合實際推出個性化課后服務方案。學校的個性化課后服務方案包括體育俱樂部課程、“三點半課堂”(與杭州市青少年宮合作開展)等。

(三)特長拔尖,自由選擇個性化

自實施“雙減”政策以來,我校積極探索課后服務新模式。在原有的“1+X”基礎上增加蔚藍俱樂部“四點半課程”和與杭州市青少年宮合作開展的“三點半課程”。學生可根據自身發展需求自由選擇。其中,本校教師開設“1”基礎性托管課程,管理接送困難的學生,帶領他們開展作業整理、書籍閱讀工作。體育、音樂、美術等綜合組教師結合自身特長,開設“X”特色托管課程,帶領學生進行各個項目的專業化學習。俱樂部課程則由學校合作機構入校教學,開展一系列非學科類培訓。例如,學生A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天參加課后服務、一天參加“三點半課程”、兩天參加“四點半課程”,還有一天正常放學回家。

學校通過體育課教學、走班課拓展、俱樂部提優,使各年級學生逐步掌握了各項體育運動技能。為了深入貫徹學、練、賽、評一體化體育工作,學校創辦了各項體育賽事(如圖2),一月一賽甚至一月多賽,通過相關體育賽事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為了提高學校體育運動場地的使用效率,學校將原本分散的運動場館進行了統整,在體育特色課程的指引下,實行按學段分類走班教學,使學校處處可見學生運動的身影。學校除了做好場地的維護和開發,用好現有場地并積極探索學??臻g,還積極開發出安全、規范的運動新空間;通過不斷加強教師的校本培訓和專業訓練,讓更多教師參與到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中來,努力做到“一人一抓手,一科一品牌”;安排足夠的課程開發和建設專項經費,保障課程運作軟硬件提升;對做出突出貢獻的部門和個人進行表彰,調動教師參與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課程評價

我校以省、市、區各級行政機關行動綱要為指導,制定符合學校實情的課程管理制度。學校在原有的課程管理方案基礎上,推出“三項必要”舉措。一是對于所有開課項目,要求教師必須在開課前期提供課程詳細教案,并嚴格按照教案教學;二是對于所有開課項目,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填寫課程實施記錄冊,及時對授課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記錄和總結;三是對于課后服務開展情況,要求教師必須進行階段性問卷調查,及時了解學生及家長的反饋意見(如圖3)。學校通過“三項必要”舉措,切實加強課程過程性管理,提升教學效率。

(一)評價原則

“N+X”課程對學生的評價遵循激勵性為主的原則,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為評價目的,突出課程學習的過程性和成長性,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查。學校為每一個學生建立“N+X”課程學習檔案,了解學生的素質特點和興趣愛好,記錄學生各階段學習情況,并建立激勵機制。學校重視及時性評價,讓教師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和反饋;推動全面性評價,在學期中期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直觀地感受一段時間以來孩子的成長;用“蔚藍杯”系列賽事評價學生項目學習的全面性和綜合性。

(二)評價內容

“N+X”課程評價內容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參與活動的課時量與態度;二是在活動中所獲得的學習體驗;三是知識、方法、技能掌握情況;四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五是活動的收獲與成果(如表1)。

說明:1.評價等級中自評、互評、教師評分別在相應的等級內打“√”;2.總評等級分別為A、B、C、D,由教師填寫;3.一年級學生水平有限,可由教師評價。

由表1可知,學校的課程評價涵蓋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既有學生自評、互評,又有教師評,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評價的全面性。

(三)評價的方法

評價工作從實施課程伊始就正式啟動,教師根據學員的上課情況、缺課次數、體能與技能考核成績等進行核算;按照不同學員學習增量情況開展期末考評,給予綜合性評價;每期在相應項目中開展優秀學員評選活動,優秀學員人數約占總學員人數的30%(如轉頁表2)。

評價工作是全面和多方位的,既有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也有對學校課程設置和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每學期學校都通過家長問卷調查和家長會交流等方式,從師德師風、教學常規、作業布置、睡眠時長、運動損傷、課程滿意度等方面系統了解家長對學校整體工作的滿意度,促進家校協作育人。

體育“N+X”課程是學校為了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將基礎課程與拓展課程相結合、綜合拓展課程與特色課程相結合的產物;是為了讓學生在相同基礎上實現個性化發展,使學生的未來有多種可能。學校一直秉持開放辦學、合作辦學、互助辦學的辦學理念,努力踐行科學的教育觀、教師觀和學生觀,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的新時代少年?!癗+X”課程以提升學生基礎知識、自主發展能力、社會參與意識為目標,通過自主選課,分類走班教學,在加強學生參與度的前提下開展招生、教學、反饋;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力和未來科創洞察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健康生活,有責任擔當,善于實踐創新。學校通過“N+X”課程設計,對不同學段學生和不同學生運動能力進行一體化整合,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2020年以來,學校先后獲評為杭州市足球特色學校、杭州市棋類共建學校,學校體育擊劍項目、網球項目成為杭州市濱江區項目召集單位。

參考文獻

[1]張建光.1+X+Y:打造課后服務課程供給新樣式[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2(Z1):4-6.

[2]于素梅.從一體化談運動能力等級及其學段要求[J].中國學校體育,2021,40(7):26-28.

猜你喜歡
評價策略個性化學習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兒童立場”下的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策略
教學資源支持下的Sakai個性化學習研究
微視頻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高校英語教學中有效課堂評價策略的建構
基于SOA的在線學習資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美術作業情感式評價策略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