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宿制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突出”模式探索

2023-12-22 06:33陳創陳珊珊
廣西教育·A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陳創 陳珊珊

【摘要】本文基于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探索鄉鎮寄宿制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突出”模式的構建與有效實施,包括:突出全程覆蓋,強化理論支撐,精準把脈入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問題;突出全員參與,加強專題培訓和管理,建立健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常態化管理機制;突出全面整合,強化協同育人,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條有效路徑,切實提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初中學校 心理健康教育 “三突出”模式 專業師資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25-0009-05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內容。所謂心理健康,指的是人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認知合理、情緒穩定、行為適當、人際和諧、適應變化的完好狀態。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初中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生正處于“疾風驟雨”的青春期,心理發展上的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矛盾沖突,導致其在學習、生活、自我意識、情緒調適、人際交往等方面極易出現復雜的心理問題。近年來,由心理問題引發的初中生自殺事件屢屢見諸各種媒體,一次次給全社會敲響了警鐘。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部等十七部門在2023年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要求各地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實把心理健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統籌政策與制度、學科與人才、技術與環境,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培育學生熱愛生活、珍視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和不懈奮斗、榮辱不驚、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的協調發展,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我校成立于2019年,地處玉林市城郊,是玉州區一所規模較大的初中寄宿制學校,現有96個教學班。因生源結構復雜、班級數量和學生人數眾多,我校在建校之初便為學生配備了3名有專業背景的心理教師,并在次年新增了1名心理專業教師。2021年,為“建強心理人才隊伍”,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我校立項了廣西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研究與實踐”專項課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探索與實踐研究”,開始立足本校實際,探索寄宿制初中學校突出全程覆蓋、突出全員參與、突出全面整合的“三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一、突出全程覆蓋,強化理論支撐,精準把脈入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問題

《計劃》要求學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堅持提升能力”基本原則,統籌教師、教材、課程、學科、專業等建設,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體系建設,全方位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問題預防和監測機制,主動干預,增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初中三年既是學生心理問題的高發期,又是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關鍵期。因此,我校在配齊、建強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師資隊伍的前提下,基于埃里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在新生入校之初便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心理健康狀況的全面調研,希望以此為基礎摸清入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為每個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及早發現問題,通過初中三年全程跟蹤和專業教育,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美國新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 H. Erikson)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支撐。他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具體可分為八個階段,即嬰兒期、兒童早期、學前期、學齡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且每個發展階段都有其典型的心理沖突,遺傳因素決定了八階段的發展順序不可變更,外界環境則決定了八階段發展能否順利完成,且任何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人格的終身發展造成影響。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最容易受到不良情緒影響,其主要心理沖突通常表現為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的矛盾,心理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自我同一性指的是個體對自我的認同感和穩定感,與之相對的是角色混亂即個體在不同的社會角色中容易感受到困惑和沖突。

(一)精準把脈入校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

為了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我校自2020年起在每年秋季學期為入學新生進行一次心理健康狀況的摸底調查,以此為基礎建立學生初中三年的心理檔案。如,2022年我校對全部新生1 577人進行了摸底調查,其中:女生706人、占比44.77%,男生871人、占比55.23%;城區學生543人、占比34.43%,鄉鎮學生1 034人、占比65.57%;跟隨媽媽生活的單親家庭學生92人、占比5.83%,跟隨爸爸生活的單親家庭學生65人、占比4.12%,跟隨其他親戚生活的單親家庭學生18人、占比1.14%,非單親家庭學生1 402人、占比88.90%。本次摸底調查選用的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極盛編制的《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該量表包含10個分量表的60道題目,用于測量中學生心理健康的10個維度,包括適應不良、強迫癥狀、偏執、敵對、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學習壓力感、情緒不穩定、心理不平衡等。該量表采用5級計分制,從1至5分依次表示“完全不符合”“比較不符合”“有時符合”“比較符合”“完全符合”。該量表參照總平均分評定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得分越低說明心理健康狀況越好:總平均分低于2分,表明可能不存在心理問題;在2—2.99分之間,表明可能存在輕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在3—3.99分之間,表明可能存在中度心理健康問題;在4—4.99分之間,表明可能存在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等于5分,則表明可能存在非常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2022年的測試結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從總體上分析本次調查結果,可知這一屆學生中,心理狀態良好的學生有775人、占比49.14%,存在輕度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有653人、占比41.41%,存在中度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有147人、占比9.32%,存在重度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有2人、占比0.13%。也就是說,本屆學生中,存在中度及以上心理問題的學生不在少數,且主要表現為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學習壓力、情緒不穩定;男生比女生心理健康狀況要好一些,主要表現在強迫癥狀、焦慮、學習壓力、情緒不穩定四個維度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城區學生比鄉鎮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要好一些;只跟隨媽媽或爸爸的單親家庭學生比來自另外兩個類型家庭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更差一些。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期,生理發育迅速,心理變化顯著。面對突如其來的生理和心理變化,自我調節能力較弱的初中生在學習、社會、家庭等方面的影響下容易產生各種不良情緒,導致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寄宿制初中生的學習生活與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差異明顯,這就使初中生更容易產生心理落差,而學習科目的增加、學習難度的提高、教師教學風格的改變等因素都讓初中生感受到了空前的學習壓力,致使部分適應不良的初中生產生了厭學情緒。我校多數新生是第一次遠離父母獨立生活。他們面對陌生的環境和新的老師、同學,難以迅速適應,從而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焦慮、抑郁、人際關系敏感等問題。在訪談中我們了解到,學生解決自身心理健康問題的渠道主要是向朋友傾訴或者自我消解,不太愿意與家長溝通,認為家長不會理解自己;部分家長反映,自己不知道該怎么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相處。由此可見,目前初中生存在與家長溝通不主動、情緒表達不順暢等問題。在這種形勢下,初中學校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刻不容緩。

(二)綜合分析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問題

通過綜合分析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資料和文獻,結合國內外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實際情況,我們發現,目前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大眾認知存在偏差

心理健康教育長期得不到人們足夠的重視,與大眾的認知偏差有很大關系。這個“大眾”,包括社會大眾、學生家長、教師、學生及學校領導。大眾普遍認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心理教師和班主任的責任。學校領導的認知偏差,導致心理健康教育長期以附設性身份孤立于學校教育管理之外,而未能得到學校足夠的重視;教師和學生家長的認知偏差,導致他們可以采取“事不關己”或“無能為力”的態度,把“問題學生”直接推向班主任加強管理、推向心理教師進行“救治”。事實上,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受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是教育模式而非治療模式,大部分學生需要的是通過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只有極少部分學生是真正需要進行心理治療的“問題學生”,并且原則上心理教師不能開展專業的心理治療工作。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一方面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的通力合作,另一方面更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全面、清醒的認識。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設施及師資不足

21世紀以來,國家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別在經歷了疫情之后,《計劃》的頒布已經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擺到了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但由于此項工作起步較晚且各方面投入不足,普通中小學校重視程度依然不夠,表現為相關基礎設施及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置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更談不上“建立一支科學化、專業化的穩定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種種原因導致學校長期存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學生心理問題早期分類疏導不夠到位、學校心理輔導服務效果不佳等問題,甚至不少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停留在宣傳幾個心理學術語、出版幾期心理學健康教育板報或者舉辦幾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層面,而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實到各項教育教學常規工作當中,沒有“構建相關學科教學與教育活動相結合、課堂教育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經常性宣傳教育與集中式宣傳教育相結合的健康教育模式”。

二、突出全員參與,加強專題培訓和管理,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態化管理機制

心理健康是成就人類生命幸福的重要基石。鑒于目前國內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仍普遍存在師資不足、大眾認知偏差等問題,為了“建強心理人才隊伍”,我校從建校之初便引入了一批心理專業人才?,F有4名心理健康教師均為心理學學歷背景,且均持有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證書,系玉林市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組成員,其中吳桂泉老師還是廣西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在專業心理健康教師的引領下,我校加強對全校師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為每一個學生建立健全了心理檔案,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全員全程常態化管理的有效機制。

(一)組建包含師生在內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團隊,加強對管理團隊的專業培訓

學生心理健康關乎學校每一個成員,組建一支覆蓋全員的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團隊是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保障。為此,我校首先建立了一支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工作隊伍,這支隊伍以校長和分管副校長、教務處和政教處主任為領導,以專兼職心理教師為著力點,以各班班主任為主干,由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參與、人人有責。其次在96個班級的班干隊伍中各增設了一男一女兩名心理委員,負責動態監控各班學生一周心理健康狀態,每周五按時上交本班學生心理健康狀態“晴雨表”給班主任,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心理教師,心理教師及時上報分管領導,使學??梢栽诘谝粫r間發現學生特殊心理問題并做出快速反應、及時處理。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心理委員是開展朋輩幫扶的重要力量,是同學的心理觀察員以及同學與心理教師之間的心理聯絡員,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加強對全校教師的專業培訓是提升教師專業認知的有效方法。在每年的寒暑假校本培訓中,我校會特別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活動,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專題培訓,結合大家的工作崗位特點明確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業分工,提高全體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認識,為學校順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全員保障。

就像教師需要定期培訓一樣,每一個班級的心理委員也需要定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培訓。通常情況下,我校每月舉辦一期心理委員培訓會,每期有不同的主題,由心理教師根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情況確定主題并擔任主講,主要是幫助心理委員了解同齡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培養他們發現同學異常行為狀況下的異常心理的能力,提高助人自助的意識和能力。例如,2023年,我校在3月舉辦了“轉變心態,迎接新學期”專題培訓,4月舉辦了“春季常見心理問題的預防與識別”專題培訓,5月舉辦了“會傾聽,善溝通”專題培訓,6月舉辦了“應考心理的表現與應對”專題培訓,等等。

(二)健全學生心理檔案管理制度,以常態活動促進全體學生自我同一性的逐步發展

我校在每年9月開展新生入學心理健康狀況普查,落實“一人一檔”,同時健全心理檔案管理制度,專門指派1名心理教師負責學生心理檔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對檔案管理提出明確要求:堅持發展性原則,結合每一個學生的日常表現情況、家庭情況、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反饋的情況等,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動態監測與分類歸檔;堅持保密性原則,對學生心理檔案嚴格保密,不許泄露未成年學生的隱私;等等。

在青春期發展階段,學生自我同一性發展中出現的角色混亂是引發其諸多心理問題的主要根源。我們認為,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學生既可以通過理論學習、自我反省提高認識,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可以嘗試通過培養興趣愛好建立起對自我的認同感,還可以通過尋求專業心理咨詢解決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的沖突。為了潤物無聲地促進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發展,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我校長期開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每年秋季學期,在校園體育文化藝術節期間開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科普活動;每年春季學期,結合“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日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手抄報比賽、治愈系心理漫畫比賽及脫口秀比賽等活動;每個學期更新一次心理教研組的情智教育陣地,至少組織一次學生心理情景劇表演活動;每年新生入學時收集學生笑臉圖片更新學?!拔⑿Α?;每年6月組織九年級學生許下中考心愿粘貼在學?!靶脑笁Α鄙?,同時讓七年級、八年級的學生給九年級的同學留言祝福。

(三)構建心理危機干預三級工作網絡,動態監測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預警和干預,是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重要路徑。近年來,我校制定并落實了“預防為主—及時預警—協調有序”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首先,在學校領導統一指揮下,建立由心理教師、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班級心理委員共同參與的心理危機干預三級工作網絡。其次,全體教師和班干中的心理委員做好心理危機干預對象的日常思想教育和監管工作:科任教師和心理委員做好觀察、了解,發現異常問題及時上報;心理教師在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發現處于危機狀態或需要立即干預的學生,及時上報學校領導并立即采取相應干預措施,確保學生人身安全,發現有嚴重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學生,則及時聯系專業機構和家長給予專業評估、會診和進一步的治療;危機事件發生時,保衛處要負責協助保護在場師生的安全。整個三級工作網絡需要學校領導、心理教師、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班級心理委員和學校保衛處等密切配合,各負其責,全員全程參與。

三、突出全面整合,強化協同育人,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條有效路徑

近年來,我校在穩定的專業教師隊伍引領下,通過全面整合學校教育資源,使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得以在全校范圍內,面向各類不同的學生群體,科學、有序地開展。

(一)開設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活動課

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活動課,每班每周安排一個課時,由心理教師進行集體備課、試講后上課,授課形式以心理輔導活動為主,嚴防學科化傾向,助推心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為了確保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系統、科學、高效開展,我們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主要問題及認知發展特點,開發了不同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七年級的學生最主要的問題是適應性問題,根源在于學生心理在成熟與幼稚、獨立與依賴之間搖擺,同時學習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于是我們主要開發了以學會適應、習慣養成、人際交往、認識自我、情緒調節等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八年級的學生具有過渡性、動蕩性、閉鎖性和社會性等心理活動同時激蕩的心理發展特點,八年級是學生生理和心理發生巨變的關鍵期,因此,這一階段的學生容易出現孤獨、憂郁、情緒波動、苦悶交織的心理問題,且極易受不良社會風氣影響,于是我們主要開發了以學習動機、異性交往、考試焦慮、悅納自我等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九年級的學生隨著升學季的到來而倍感學習壓力增大,容易出現學習自信心不足、對前途擔憂、心態慌亂、情緒焦慮等心理問題,于是我們主要開發了以學業壓力、情緒調控、職業規劃等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

(二)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學科有效滲透

學生日常接觸最多的是各學科的教師,各學科教材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學校應調動全體教師全員育人的積極性,引導各學科教師遵循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將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地滲透到學科的日常教學當中。例如,數學教師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有理數的乘方”一課,可引導學生比較1.01和0.99的差異,一個比1多0.01,一個比1少0.01,以此比喻學生每天進步或退步的那一點點,日積月累之下,當我們以年計的時候,那一點點的進步或退步所引發的差距之大將超出學生的想象:1.01365=37.78,1365=1,0.99365=0.03;當我們再努力多一點點,1.02365=1 377.4……教師可以此告誡學生:只要不斷努力,就能成為更好的自己。當然,數學上的理論推演與現實生活之間是有差距的,人的發展將同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師可以此告訴學生,要學會理性面對人生的得失,不要看一時一刻的得失,而要學會面對個體發展的整體趨勢,從而堅定信心。

(三)實施面向不同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輔導

心理健康輔導是心理教師與受輔導學生之間通過建立一種具有咨詢功能的融洽關系,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欣賞自我,克服成長中的障礙,改變自我認識的不良意識和傾向,充分發揮個人潛能邁向自我實現的過程。不同的學生群體會存在不同的心理問題,實施面向不同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有助于增強輔導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

首先是分別面向男生、女生的團體輔導。在對不同性別的初中生進行10個維度的差異檢驗時我們發現,男生和女生在總體心理健康狀況和其中的7個維度上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而這可能與男女生的生理差異有關。女生身體變化比男生多且密,每一次身體變化都會帶來激素水平的變化,因此,即使沒有個體心理和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女生也更容易產生不良情緒。男女生在溝通方式和壓力應對方式方面也存在明顯差異,男生更傾向于主動攻擊,女生更傾向于消極逃避。因此,針對初中三個年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以及男女生所要面臨的不同問題,我校每學年都會分年級分別召集男生、女生會議,由心理教師指導大家學會直面當前可能會遇到的困惑與煩惱,嘗試接受并戰勝它們,珍惜美好的青春時光,正確處理與同學、與異性的關系,做到自尊、自重、自愛、自強,健康快樂地成長。

其次是針對特定人群的團體輔導?!疤囟ㄈ巳骸钡倪x擇依據是學生在特定時期的特定需要。例如,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的親子關系團體輔導、提高班級凝聚力的班級團體輔導、有職業規劃方面需求的學生團體輔導等;以宿舍為單位開展的生活技能大比拼團體輔導、人際交往團體輔導;以社團為單位開展的團隊協作團體輔導;為學業不良學生開展的提高學習動機、改善學習方法的團體輔導;為九年級學生開展的中考賦能團體輔導;等等。

最后是面向師生個體的心理咨詢。心理健康問題不只發生在學生身上,教師也不能幸免。因此,我校的心理咨詢面向有心理困擾的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開放,時間安排在每周一至周五的中午、下午,時長各一個半小時,通常需要個體預約或班主任委托。其余時間的咨詢服務可靈活安排。心理咨詢是一項科學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心理教師應遵循人的心理發展規律和教育學規律,向師生提供發展性心理輔導和幫助,嚴防醫學化傾向,同時建立嚴格的學校心理咨詢制度,確保師生的人身安全和隱私安全。

(四)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指導

家庭是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學校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非常必要。我校每學期都舉辦不同年級不同主題的家庭教育講座,幫助家長認識孩子成長的特點和規律,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尊重孩子的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建立合理的教育期待。如,在七年級開展“學會溝通·共同成長”親子關系團體輔導,讓家長和孩子在親子溝通中學會相互理解;向家長印發學習資料,幫助家長學會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變化,讓孩子在積極健康的家庭氛圍中健康成長等。此外,學校還通過成立家長委員會、舉辦家長開放日活動等,搭建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橋梁,及時交流學生在家或在校的心理狀況,共同呵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家訪、校訪,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個別指導,為家長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提供專業的意見或建議;等等。

總之,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內外交困”的心理發展階段,初中階段也因此成為學生心理問題高發的特殊階段。作為學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須把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在強化專業引領的基礎上,在突出全程覆蓋、突出全員參與、突出全面整合的“三突出”模式引導下,建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團隊,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學科滲透,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指導,引導全校師生員工和家長共同參與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過程,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下一步,我校將深入探索“家校社”聯動機制的建立,積極挖掘社會資源,全方位夯實學校心理健康工作,構建高質量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龔良運.EAP模式在廣西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2016.

[2]胡咚,鐘慧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目標與德育目標銜接研究:基于廣西14個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調查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9(2):6.

[3]葉華文.校本特色立品牌,科研引領促發展:“主體—發展”模式下校園心理劇校本課程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6):5.

[4]薛靜.保定市高級技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現狀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3.

[5]秦函.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地區差異的對比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猜你喜歡
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以人為本 和諧共進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大學生自殺成因及對策研究
永續債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試論激勵理論在初中學校管理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