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數實融合對創新產出的影響研究

2023-12-22 06:33程李梅周玉蓮
技術與創新管理 2023年6期
關鍵詞:數智化

程李梅 周玉蓮

摘 要:數字化時代,加快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育企業創新能力是當今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行業邁向現代化、數智化的必由之路。以2013—2021年滬深A股上市企業為研究樣本,采用文本分析法測量數實融合程度,基于資源基礎理論與信息不對稱理論,考察了企業數實融合對創新產出的影響機制。研究表明:數實融合程度越高,企業創新產出水平就越高;在異質性檢驗中,數實融合對企業創新產出的促進作用在非國有企業、大規模企業中更明顯;與突破式創新相比,數實融合對企業漸進式創新作用更強??梢姅祵嵢诤系膶嵤┚哂幸幠P?,也是企業發展核心能力、突破重大創新成果的關鍵路徑。研究為企業數實融合提供了策略和方向,為企業提升創新產出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數實融合;創新產出;突破式創新;漸進式創新;數智化

中圖分類號:F 2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312(2023)06-0689-07

The Impact of “Digital-Real Integration” on Enterprises’ Innovation Output

CHENG Limei,ZHOU Yulian

Abstract:In the era of digitization,accelerat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fostering their innovation capability are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oday’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y,as well as a necessary path for the industry to move towards modernization and digital intelligence.Taking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hare listed enterprises from 2013 to 2021 as the research sample,this paper adopted textual analysis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digital-real integration,and based on the resource base theory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it examined the mechanism of the impact of digital-real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s on innovation output.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digital-real integration,the higher the level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output;that in the test of heterogeneity,the promotion effect of digital-real integration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output is more obvious in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large-scale enterprises;and that,compared with breakthrough innovation,digital-real integration has a stronger effect on the increment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It can be seen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real integration has a scale effect,and is also a key path for enterprises to develop core competence and breakthrough major innovations.The study provides strategies and directions for enterprise digital-real integration,and new ideas for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innovation output.

Key words:digital-real integration;innovation output;breakthrough innovation;incremental innovation;digital intelligence

0 引言

近年來,伴隨著新一代數字技術的滲透與擴散,數字化轉型成為傳統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增長16.2%,占GDP比重達到39.8%。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經濟的論述,代表了黨和國家對數字化轉型和技術發展的長遠戰略視野,對于鼓勵企業和產業優化升級、提高生產效率,推動中國在全球數字經濟中的領導地位具有重大意義。國家級的政策,意味著會有更多的政府優惠、資金與技術研發的投入,為企業創新提供強大的支持。同時數字化環境下的企業創新也迸發了新的活力,傳統企業利用AI技術、物聯網等,優化了生產線、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數字化作用于企業管理和運營,帶動了企業技術流、資金流和人才流,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為企業創新產出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數實融合”一詞首先是由政府提出來的,但并未給出統一界定,政府的一些文件將其定義為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是企業數字化的體現。通過文獻回顧可以發現,對于數字化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是數字化轉型的成效。部分學者關注到數字化推動了機械設備的轉型[1],提高了企業的績效[2],數字平臺的出現提高了網絡的連通性,進而增加了知識網絡的異質性[3];另一方面是數字化轉型與創新關系研究。諸多文獻從研發投入、組織韌性、數字領導能力、環境不確定性、內部信息傳遞、融資約束等角度探討數實融合對創新的影響[4-9],大部分都認為數字技術推動了創新,但也有人認為數字化對創新的影響很小,研發費用的投入才是最可靠的影響因素[10]。此外,關于創新產出的研究,部分學者從知識溢出[11-12]、技術多元化[13]、政府補貼[14-15]等方面進行研究。綜上,數字化相關研究雖多,但數字化對創新的影響并未形成統一結論,而且研究多基于特定行業,面向所有企業的研究相對較少。

因此,研究以滬深A股上市企業為研究對象,實證考察數實融合對企業創新產出的影響,并進一步研究數實融合在國有和非國有企業、大規模和小規模企業中的影響,以及對漸進式創新和突破式創新的影響,豐富數實融合與創新產出的相關研究。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企業創新依賴于企業資源、資金以及知識積累[16-17]。一方面,基于資源獲取與配置視角,數字技術對資源的收集、分析、反饋與處理具有快速、全面、深入等特點[18],能夠促進知識資源的積累、人力資源的配置。數字平臺的搭建不僅促進異質性創新資源的流動,而且為多種技術的融合和協作創造了環境,持續性的創新知識積累以及技術資源的更新,為開展創新活動提供動力,提高了創新產出效率。同時,數字化發展提高了企業人才資源的配置質量。從外部環境看,數字技術突破地域限制,促進區域人才流動,高端人才能依靠網絡與企業進行技術交流,一定程度上緩解人才短缺的困境;從內部環境來看,數字化帶來的技術革新淘汰了技術含量較低、可代替性較強的工作,促使研發技術人員主動提升技能以應對數字化帶來的挑戰,優化了企業人力資源結構。人才作為企業創新的核心要素,高質量的人力資源為企業創新產出質量提供關鍵性保障。數字技術提升了企業動態能力以及整合、重組、獲取和釋放資源的能力,對于企業持續獲取并更新技術能力、靈活調整資源配置、持有獨特并難以模仿的資源具有莫大幫助,將直接影響企業的創新能力。

另一方面,信息不對稱理論認為,由于傳統企業內部創新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外部投資者無法全面獲悉企業內部研發狀況、潛在風險等信息,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這使得投資者會謹慎投資創新資金,或以更高成本借給企業,增加企業外部籌資成本。數實融合促使企業生產、研發過程趨于開放化、開源化,數字平臺的搭建促進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息交流,緩解了企業籌措創新資金的壓力。而且大數據能夠更好地將企業的創新項目風險與外部融資進行匹配,降低了企業的搜尋成本和融資風險,緩解企業資金約束問題。數字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社會經濟發展形態不僅縮短了企業與外部技術資源的空間距離,而且增強了資源的可獲得性[19-20],促進了創新產出的提升,據此提出以下假設。

H1:企業數實融合對創新產出具有正向影響

2 數據來源與模型構建

2.1 樣本選擇與數據收集

以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對所收集到的2013—2021年數據進行如下篩選:①剔除樣本中ST、ST*、PT以及金融公司,避免因數據異常導致結果受到影響。剔除金融機構是因為金融公司具有特殊的運營模式、風險和監管環境,其數字化轉型更多的是促進營運模式、管理模式以及風險預警等制度上的創新,與其他傳統企業作用于資源、產品、技術等的創新有所不同;②剔除數據嚴重缺失樣本;③對連續變量進行上下1%的Winsorize處理以避免極端值影響。研究數據主要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CSMAR)、企業年報等官方網站,通過手工整理共計得到27 578個有效觀測值。

2.2 變量設定

2.2.1 被解釋變量

創新產出(Op)。借鑒以往研究,多數學者采用企業專利數衡量企業創新產出,綜合已有研究,借鑒前人對創新產出的測量[21-22],以所有專利申請量之和后加1取自然對數衡量創新產出。

2.2.2 解釋變量

數實融合程度(Dig)。通過文本分析評價企業數實融合程度。參考吳非等[23]的數字化相關關鍵詞(表1)進行文本分析。首先基于Python工具對巨潮資訊網上市公司年報進行爬取,提取年報所有信息形成數據池,然后基于關鍵詞詞譜對數據池中的文本進行分析,剔除帶有否定詞匯前綴的關鍵詞表述,統計企業年報中數字化詞頻出現的次數。最后,構建數實融合評價指標體系,由于特征詞詞頻具有典型的“右偏”特征,將其加1對數化處理。

2.2.3 控制變量

參考已有研究[24-25],選取以下變量作為控制變量:企業年齡(Age),企業越年輕越能夠接受新技術;資產負債率(Lev),其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固定資產占比(PPE):企業持有的固定資產影響企業創新活動;現金流量(Cash),較高的現金流量意味著企業會有更多的創新投資;產權性質(SOE),將企業簡單地分為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產權性質不同,創新能力和動機皆有所不同。具體變量定義,見表2。

2.3 模型構建

為檢驗假設1,構建以下回歸模型。

Opi,t=α0+α1Digi,t+α2Controlsi,t+Year+Area+Industry+εi,t

式中,因變量Op為創新產出;自變量Dig為數實融合;Controls為一系列控制變量;Year為年度虛擬變量;Area為所在地區虛擬變量,Industry為行業虛擬變量;ε為殘差項。若α1顯著為正,則假設H1得到驗證。

3 實證結果分析

3.1 描述性統計分析

從表3可知,企業創新產出的均值、標準差、最小值、最大值分別為2.867、1.775、0、7.089,表明我國企業間創新產出存在較大差距。數實融合均值為1.48,標準差為1.395,表明各公司間數字化水平存在一定差異。文中的其他變量都在合理范圍內,因此不再重復贅述。

3.2 基準回歸分析

表4報告了基準回歸結果。列(1)只報告了自變量對因變量單變量的回歸結果(α1=0.195,p<0.01),回歸結果表明,在不受其他因素影響下,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系數顯著為正。列(2)對年份、行業、省份加以控制(α1=0.286,p<0.01),列(3)加入了相關控制變量(α1=0.212,p<0.01),列(4)在(3)的基礎上對年份、行業、省份加以控制(α1=0.270,p<0.01)。從表中可以發現Dig的系數在1%水平上皆顯著為正,說明企業數實融合能夠顯著提高創新產出,H1得到驗證。

3.3 穩健性檢驗

為增強研究結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進行了以下檢驗:①替換被解釋變量。采用專利授權數(Op1)代替專利申請數重新進行回歸;②解釋變量滯后一期??紤]到數實融合對創新產出的影響存在滯后性,故滯后一期解釋變量(表5)。以上回歸結果與前文結果均保持一致,結果是穩健的。

3.4 內生性檢驗

考慮數實融合與創新產出可能存在雙向因果關系,主要采用PSM-DID的方法對主效應進行內生性檢驗。先進行傾向得分匹配,再構建雙重差分模型。將2013—2021年高于數實融合均值水平的分為具有較高數實融合水平的實驗組,其余分為控制組,建立虛擬變量treat,處理組取1,控制組取0。使用Lev、PPE、Age、SOE作為匹配變量,對樣本進行1∶1放回近鄰匹配,見表6。其中U和M分別表示匹配前和匹配后的數據,從表6所有變量匹配后的%bias絕對值均小于10%,且實驗組和控制組在可觀測變量上沒有顯著的統計性差異(P>0.1),說明樣本匹配效果較好。

進一步,結合雙重差分法計算數實融合對創新產出的凈效應。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首次提到要著力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2016年政策實施之后,作為實驗組,之前的作為控制組,建立時間虛擬變量time,政策之前的,取值為0,否則取值為1,雙重差分回歸結果見表7第(2)列,其中treat_time的回歸系數為0.536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即數實融合促進企業創新產出,與前文結果保持一致。

4 異質性檢驗

4.1 基于產權性質的異質性分析

在表8第(1)、(2)列中,數實融合對國有及非國有企業創新產出的回歸系數為0.274、0.279,均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在國有和非國有企業中,數實融合與創新產出皆成正向關系,但在非國有企業中數實融合對創新產出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國有企業雖然實力雄厚,具備一定的能力進行數字化轉型,但是其在組織結構、決策機制等方面仍受到一定的限制。正是這種龐大的實力及穩定性,使國有企業與一些互聯網、科技型企業相比缺乏轉型動力和意愿,因此其數實融合對創新產出的促進效果低于非國有企業。

4.2 基于企業規模的異質性分析

規模大小同樣影響數實融合程度,進而會影響企業創新產出。以企業規模中位數為標準進行分組回歸[26],規模大于中位數的屬于大規模企業,小于中位數的屬于小規模企業。表8第(3)、(4)列報告了大規模企業與小規模企業數實融合與創新產出的結果,結果顯示:無論是大規模還是小規模企業,數實融合均顯著提升了企業創新產出,但對大規模企業提升作用更明顯(β=0.27,P<0.01;β=0.201,P<0.01)。大型企業內部具有強有力的IT部門,早已具備完善的IT基礎設施,并且具有非常豐富的資源來支撐數字化,而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資源與技術能力的不足,對數字化所需的投入存在較多顧慮,因此其數字化對創新的作用更小。

4.3 數實融合對突破式創新、漸進式創新的影響

表8檢驗了數實融合對漸進式創新與突破式創新的影響。其中以Ln(發明專利授權數+1)作為突破式創新的代理變量,以Ln(實用新型專利授權數+外觀設計專利授權數+1)作為漸進式創新的代理變量。表8第(5)、(6)列報告了數實融合對突破式創新、漸進式創新的回歸結果(β=0.243,P<0.01;β=0.251,P<0.01)。說明數實融合對企業漸進式創新作用更大,由于數實融合是將數字技術融入到企業的業務當中,更能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等方面,很少上升到技術應用上,所以無法或者很少能夠突破和顛覆現有技術。同時,也說明我國企業對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并不深入,很難影響企業深層次的技術創新。

5 結語

1)數實融合能夠顯著促進企業創新產出,即企業數實融合程度越高,創新產出水平越高。數字化帶來的創新資源的流動、促進了創新資源的積累。同時數字平臺促進研發過程開源化、公開化,緩解了信息不對稱,緩解了企業籌措創新資金的壓力,推動了創新的產出。

2)數實融合對創新產出的促進作用在非國有企業、大規模企業中更為突出。說明數實融合具有規模效應,在技術能力強、資源豐富的大規模企業中更能發揮威力。

3)與突破式創新相比,數實融合對企業漸進式創新作用更強。說明我國數字化的發展并不廣泛與深入,數字化很少能夠貫穿于企業深層次技術層面。

4)快速順應數字科技的發展,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全方位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用數字技術助力企業深入創新,從數字化意識、數字化技術、數字化人才、數字化資金等多角度提升數字化水平,加大行業數實融合力度,將數字技術積極融入創新網絡。

5)政府應給予小規模企業更多的幫扶,帶動小規模企業融入數字化轉型的行列中。小規模企業由于資金有限,缺乏轉型的技術條件,因此轉型速度慢。政府應大力扶持小規模企業,緩解其融資壓力,讓政府補助為企業數實融合與創新助力。

6)充分調動國有企業數實融合積極性以及創新動力。不斷深化國有企業科技體制改革,實現技術創新與市場的有機結合,激發國有產業數字化活力,以數實融合帶動企業創新,最終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HUMBECK P,PFAHLER K,WIEDENMANN M,et al.The impact of servitization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A conceptual extension of the IPOO-framework[J].Procedia CIRP,2019,81:914-919.

[2]PENG Y Z,TAO C T.Ca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omote enterprise performa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policy and innovation[J].Journal of Innovation & Knowledge,2022(07):100198.

[3]LYYTINEN K,YOO Y,JR R.Digital product innovation within four classes of innovation networks[J].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16,26(01):47-75.

[4]范德成,王婭.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對其創新的影響研究——以汽車制造企業為例[J].軟科學,2022,36(06):63-70.

[5]王苗,張冰超.企業數字化能力對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基于組織韌性和環境動蕩性視角[J].財經問題研究,2022(07):120-129.

[6]BENITEZ J,ARENAS A,CASTILLO A,et al.Impact of digital leadership capability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 role of platform digitization capability[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22,59(02):103590.

[7]李壽喜,王袁晗.企業數字化轉型與企業創新——來自電子制造業的經驗證據[J].工業技術經濟,2022,41(08):19-26.

[8]何瓊,曲立.數字化發展水平對企業創新能力影響的實證[J].統計與決策,2022,38(13):174-178.

[9]XUE L,ZHANG Q,ZHANG X,et al.Ca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omot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J].Sustainability,2022,14(12):7497.

[10]USAI A,FIANO F,PETRUZZELLI A M,et al.Unveiling the impact of the adop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on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21,133:327-336.

[11]劉廣州,劉婧.FDI知識溢出、吸收能力與高技術產業創新產出——基于門檻效應模型的實證分析[J].技術與創新管理,2022,43(06):649-660.

[12]蘇屹,林周周.自有知識、知識溢出與區域創新產出[J].科研管理,2021,42(01):168-176.

[13]程華,夏黎翔.技術多元化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CEO權力調節效應[J].技術與創新管理,2021,42(01):37-44.

[14]劉夢瑤,田發.財政補貼政策與企業研發創新——基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技術與創新管理,2020,41(05):448-455.

[15]WU L P,HU K,LYULYOV Q,et al.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agribusiness:The case for China[J].Sustainability,2022,14(21):14003.

[16]孫冰,楊雪婷.沉睡知識對企業技術創新持續性的影響——一個有調節的中介作用模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1,38(11):116-124.

[17]趙莉,馬博文,謝梅.買方市場勢力、戰略差異度與企業創新持續性——基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實證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22,41(08):52-59.

[18]張吉昌,龍靜.數字技術應用如何驅動企業突破式創新[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2,44(01):69-83.

[19]葛立宇,莫龍炯,張方.數字經濟發展與城市區域創新——來自我國281個城市的經驗證據[J].廣東財經大學學報,2022,37(05):18-30+42.

[20]邱洋冬.數字經濟發展如何影響企業創新[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22,38(08):61-81.

[21]石琦,肖淑芳,吳佳穎.股票期權及其要素設計與企業創新產出——基于風險承擔與業績激勵效應的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20,23(02):27-38+62.

[22]梅春,鄧鳴茂,陸蓉.垂直薪酬差異對公司創新產出的影響機理[J].管理科學,2021,34(06):88-100.

[23]吳非,胡慧芷,林慧妍等.企業數字化轉型與資本市場表現——來自股票流動性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21,37(07):130-144+10.

[24]CHEN P Y,KIM S.The impa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 mediating role of innovation factors[J].Heliyon,2023,9(03):13916.

[25]LIU H H,WANG P,LI Z J.Is there any difference in the impa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quantity and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aking China’s agricultural listed companies as an example[J].Sustainability,2022,13(23):12972.

[26]SU Y L,LIU B T,YANG X P,et al.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vestment,financing constraints,and corporate financial risk:Evidence from China[J].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22,2022(13):1563-5147.

(責任編輯:王強)

收稿日期:2023-06-19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鄉村創業視角下的歸巢農民工雙重生存困境突破路徑研究”(18BRK003)

作者簡介:程李梅(1973—),女,廣西容縣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創業創新管理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歡
數智化
賦能風險管理數據中臺實現內部審計精準監督
順應新趨勢促進“數智化”治理
連鎖經營數智化轉型的路徑選擇與實踐創新
“數智化”的綠色物流
數智化物流背景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城市治理的“數智化”路徑探索
“數智化”時代會計人才供需情況及短板分析
我國物流業2019年發展回顧與2020年展望
線上線下與物流協同的邏輯推演、影響因素與構建策略
2020用“數智化”掘金三萬億級零食市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