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研究

2023-12-22 08:56楊傳喜梁慧楠
中國科技資源導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資源配置耦合高質量

楊傳喜 梁慧楠

(1.桂林理工大學商學院,廣西桂林 541004;2.桂林旅游學院商學院,廣西桂林 541006)

0 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加快農業強國建設”,這是要著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成績卓著,但農業科技創新支撐農業穩定增長能力不強依然是現階段農業強國建設的突出短板[1]。提升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是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支撐的有力途徑,有助于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那么,當前中國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各自的現狀如何?兩系統間是否存在協同發展,協同發展水平如何?基于此,本文將對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系統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系統的耦合協調度進行研究,并分析兩系統間協同發展水平的時空變化趨勢,以期為今后政策制定提供理論參考。

目前,學者們對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效率測度方法?;谙鄬π矢拍畎l展起來的數據包絡分析法(DEA)被廣泛應用于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測度中。具體包括DEA-Malmquist指數方法[2]、超效率DEAMalmquist[3]、三階段DEA方法[4]、Dagum分解的基尼系數[5]等,組合評價方法[6]也逐漸運用到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評價中。二是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因素研究。農業科技資源配置結構[7],農業科技人才、土地要素和科技成果轉化[8],農業科技技術投入和農業資金投入[9],農村勞動力受教育年限、科技市場發育程度、農村生產力和經濟發展水平等[10]均是影響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的核心要素。此外,農業科技資源布局不合理也會降低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11],農業科技人力、財力資源的配置扭曲[12],農業科技要素質量不高[13]也會導致農業科技產出損失??傮w來看,中國農業科技資源配置能力和效率子系統的耦合協調還處于初級水平[14]。

農業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文獻圍繞內涵界定、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測度方法和實現路徑4個方面對農業高質量發展進行研究。學者們從社會主要矛盾[15]、五大發展理念[16]、高質量發展同高速發展的差異[17]等角度界定高質量發展內涵,并從單一角度[18]、多個方面[19-20],綜合運用層次分析法[21]、熵值法[22]、灰色關聯度模型[23]等方法對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展開了大量研究。在未來,實現增長動能轉換和創新驅動發展,用新發展理念來引領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進程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推進方向[24]。

綜上所述,現有研究或關注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或關注農業高質量發展,而對二者間的相互促進關系的研究較少。在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的背景下,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程度如何以及農業高質量發展對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的支撐程度如何是當前急需探究的問題?;诖?,本文對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情況進行研究,以30個省份(除西藏及港澳臺外)2010-2019年相關數據為研究對象,采用超效率DEA模型、熵值法、相對發展模型和耦合協調模型,分別測算各省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水平、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兩系統的相對發展度以及耦合協調度,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可促進二者協調發展的實踐路徑。

1 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機理

從復雜適應系統理論來看,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是一個多主體參與,各個主體相互作用、相互聯系形成的網絡。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系統是其過程子系統,強調要素投入轉化為農業科技產出的效率[14]。農業高質量發展是一種要素投入由粗放轉向集約,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25],兼顧效益與可持續的發展方式。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是指通過兩者間的相互作用和彼此聯系產生協同放大效應,各子系統間整體協同效應大于單個系統作用。本文將從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和農業高質量發展對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的支撐作用角度分析兩系統間的耦合協調機理。

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對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第一,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提升有助于農業經濟創新發展。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是將各個科技創新主客體匹配的過程,通過充分利用農業科技人力資源、財力資源實現最大產出。對于農業科技資源豐富的地區,可能存在資源的不合理運用而導致的資源閑置;對于農業科技資源儲備不足的地區,某種資源的匱乏可能會造成其他資源也無法利用的情形,譬如科研人才的匱乏而導致用于技術研發的相關資金或物力資源的浪費。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的過程,就是將剩余資源進行再配置的過程,在不加大要素投入的情況下,獲得再配置紅利。地區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發揮受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提升能充分利用各個創新主體的剩余資源來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從而解決了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第二,提升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對農業對外開放、產業協調和農業經濟共享具有積極作用,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在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中,大力發展工業帶來了經濟的快速騰飛,卻也造成了產業結構的失衡。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提升通過優化農業科技資源配置結構來增強區域農業創新能力,這對于核心農業技術攻關和農業規?;洜I具有重要作用。技術和規模將賦予我國農產品質量和單位成本優勢,既有利于提升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議價能力,推動農產品出口,又有利于實現農業經濟增長、農民增收、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建設的目標,從而實現產業協調、開放與共享的三重目標。

農業高質量發展對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具有支撐作用。農業高質量發展對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的支撐作用一方面體現在農業科技資源投入數量與質量,另一方面體現在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利用。將農業科技生產要素投入轉化為農業科技成果及衍生服務的效率,是對轉化的速度和轉化的質量的綜合評價。從投入的角度來看,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越高,農業科技資源人力、財力、物力資源的投入數量越多,質量越高。具體表現為更富有學習能力的科研人才、更充足的資金投放和更精準的物力資源補充。從產出的角度來看,在農業高質量發展狀態下,農業科技產出包括農業基礎理論、農業生產專利、農業科技論文等知識產出和科研基礎設施、現代化農業生產器械等將更加聚焦于前沿重點領域,更加有利于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農業科技資源投入和產出質量的同步提升,將顯著提升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

綜上所述,農業科技資源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內在動力,促進農業經濟創新協調發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提升提供更加適宜的發展環境,從要素投入和成果轉化角度優化農業科技資源配置,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系統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系統通過相互促進產生協同放大效應。

2 研究設計

2.1 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測度

DEA效率評價方法在處理復雜適應性系統的效率評價問題中具有特別的優勢,被廣泛應用于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的測算。本文沿用鄧慧敏等[7]的方法,用超效率DEA模型對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進行測度,以農業科技活動人員、R&D經費內部支出表示投入指標,論文、著作、專利受理數經熵值法賦權后的標準化數據表示產出指標。由于篇幅限制,在此不再詳述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測算結果。

2.2 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新發展理念既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也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本文借鑒劉忠宇等[16]、劉濤等[21]構建指標體系的原則,從新發展理念出發構建指標體系?;跀祿x取的合理性與可得性,共選取27個一級指標,并運用熵值法賦權。由于篇幅限制,在此不再詳述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及測算結果。

2.3 相對發展模型

相對發展模型[26]用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綜合指數相比進行計算。具體計算公式為:

A=E/Q

式中,A表示相對發展度,反映兩系統相對發展程度;E、Q分別表示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綜合指數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指數。

2.4 耦合協調度模型

(1)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綜合協調指數(T)

綜合協調指數表示兩者的發展水平對協調度的貢獻,反映兩個系統之間的真實協同水平,規避了虛假耦合現象。測算公式為:

T=αE+βQ

式中,α和β分別表示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和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系數。本文研究中,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和農業高質量發展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應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故設α=β=0.5。

(2)兩系統耦合度計算公式(C)

兩系統耦合度計算公式(C)為:

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度數值越大,表明兩個體系發展越和諧。

(3)兩系統協調發展度(D)

兩系統協調發展度(D)的計算公式為:

兩系統協調發展度越接近于1,則表示二者協調發展程度越高。在此,本文參考任保平等[26]、劉暢等[27]的相關研究,在兩系統耦合協調度的基礎上,引入相對發展度進行判別,將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劃分為3個階段9個類型(表1)。

表1 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分類

2.5 數據來源

農業科技資源相關數據來自《全國農業科技統計資料匯編》(2010-2019),其他的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及各省統計年鑒。

3 實證結果及分析

根據上述方法計算得出2010-2019年30個省份(西藏及港澳臺地區由于數據原因,暫不討論)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農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指數和耦合協調度,并匯總得到總體均值(圖1)。

圖1 2010-2019年各指標均值

3.1 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和農業高質量發展趨勢分析

根據圖1中的時序特征,將研究期間分為2010-2012年和2013-2019年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逐年降低,在2012年降至最低點0.607 6;農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指數逐步上升,且上升趨勢較快。第二階段: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呈現出波動上升趨勢,在2017年達到峰值0.693 4;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在這一階段上升趨勢放緩,2016年后趨于平穩。2012年召開黨的十八大。在這一年提出了降低經濟增速目標,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的要求。圖1中2012年以后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呈現出的波動上升態勢很可能是因為農業科技資源配置結構的優化所致。農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指數的穩步上升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落地的有力印證。

3.2 耦合協調度的時空特征

(1)時序特征

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度均值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圖1),2010-2019年耦合協調度從0.568 2上升到0.615 2,耦合協調度均值仍集中于0.5~0.7這一區間,表明兩者的耦合協調階段處于表3中的磨合階段,根據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相對發展程度,進一步確定耦合協調類型為Ⅸ,即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超前于農業高質量發展,二者低度磨合。由于農業高質量發展年限尚短,其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將滯后于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發展,其對農業科技資源配置的支撐效果相對有限。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當前階段利用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提升來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是切實可行的途徑。當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后,我國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將突破0.7這一界限,二者間的磨合作用將逐漸向協調階段過渡,最終實現協同發展。

(2)空間特征

為進一步探究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變化的空間特征,將30個省份(除西藏及港澳臺)按照東、中、西、東北進行劃分,匯總得到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均值(圖2)。

圖2 2010-2019年四大經濟區耦合協調度均值

如圖2所示,2010-2019年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度全國均值呈現不斷攀升的趨勢,表明兩者間相互作用強度不斷加大,但耦合協調度仍集中在0.5~0.7這一區間,處于磨合階段。東部地區耦合協調度均值在全國平均水平之上,而中部、西部和東北部地區耦合協調度均值在多數年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整個觀察期內東部、中部和西部的耦合協調度基本滿足東部>西部>中部的特征,東北部的耦合協調度波動頻繁,在2014年幾乎與東部地區的耦合協調度持平,但這一轉變并不持久,2015年回落到以前年度水平附近,并持續上升,在2019年超過中部地區的耦合協調水平。針對以上結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①東部地區主要為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良好的區位優勢引起農業科技人才和資本的聚集,農業科技資源配置結構合理、配置效率相對較高。同時,在人才和資本的支持下包括浙江省在內的東部地區城市的現代化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也已走在了全國前列,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提升迅速。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提升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因此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協同水平較高。②自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以來,國家始終致力于向西部地區輸送東部地區剩余經濟發展能力,以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以科技創新驅動西部大開發的新格局已漸成型,西部地區的農業科技資源日漸豐富,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也不斷提升。③東三省近代以來農產品開發主要集中在初級原材料,這得益于其豐富的物質資源,但也正因為如此,其初級農產品異常繁榮,卻無法滿足人們對更具個性的高級農產品的需求,同時受限于其單一的產業結構,農業高質量轉型缺乏原始動力。

前述分析不難發現,從全國或是區域均值的角度來看,2010-2019年間我國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度提升明顯,但耦合協調階段仍處于磨合這一現實并未改變。這是否表明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兩者間很難實現協同發展呢?這就需要從省域層面出發,進一步探究各省的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協同發展水平(表2)。

表2 2010-2019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類型

從表2可以看出,各省耦合協調度匯總發現2010-2019年耦合協調類型集中在類型Ⅲ、Ⅵ、Ⅷ和Ⅸ。類型Ⅲ表示兩系統耦合處于拮抗階段,類型Ⅵ表示兩系統耦合處于磨合階段,類型Ⅷ和類型Ⅸ表示兩系統耦合處于協調階段。根據相對發展度的不同分為低度協調和高度協調,處于類型Ⅷ和類型Ⅸ的省份越多,代表著越多省份的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耦合協調。分析各省2010-2019年耦合協調類型變化發現:①陸續有省份農業科技資源配置系統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系統進入協調發展階段,整體耦合協調水平有所提升,但多數省份仍處于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超前于農業高質量發展階段,兩系統協調程度較低,系統趨于衰退的狀態。僅在2014年上海市實現了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同步于農業高質量發展,二者高度協調,充分展現了兩者的協同放大作用。②北京市和上海市兩系統耦合協調水平持續上升,耦合協調類型即將由類型Ⅸ轉型為類型Ⅷ。隨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持續推進,有望發揮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系統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系統的協同放大作用。③湖南省、重慶市、云南省、吉林省兩系統耦合順利進入磨合階段,內蒙古自治區兩系統耦合在拮抗與磨合間變換,變動趨勢不穩定。

4 結論和政策建議

4.1 結論

本文在對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機理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運用2010-2019年30個省份(除西藏及港澳臺外)的相關統計數據,對全國的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進行耦合協調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呈現不斷增大的時序特征,但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普遍超前于農業高質量發展,兩系統處于低度磨合狀態。

(2)分地區來看,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在研究期內大多符合東部>西部>東北部>中部的特征。

(3)各省份兩系統耦合協調階段陸續由磨合向協調過渡,北京、上海、福建、浙江等地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已進入協調發展階段,但仍屬于低度協調類型,北京市和上海市兩系統協調發展情況較為穩定,有望率先實現兩系統同步發展,進入兩系統高度耦合的發展高速期。

4.2 政策建議

(1)加強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促進農產品提質增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中國擁有14億人的超大市場規模,農產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但是傳統的農產品將無法滿足人們對綠色、健康、創新的農產品日益增長的新需求,這就制約了農業經濟共享的發展。建設農業全產業鏈將有助于農產品轉型升級,釋放國內消費潛力,提升農業經濟共享水平,促使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與農業高質量發展早日實現同步發展。

(2)搭建數字信息平臺,統籌農業科技資源布局,促進區域農業協調發展。中國農業科技資源呈現階梯狀分布,區域差距明顯,建議政府將新技術、新手段運用到農業科技資源信息共享平臺的搭建中,將農業科技人才和科技資本進行整合,并根據不同地區農業科技驅動農業發展的特征引導農業科技資源的市場配置,提升農業科技資源配置效率。

(3)找準不同地區農業高質量發展短板,為地區發展提供針對性的政策傾斜。雖然中國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了歷史性的解決,但是西部農村地區發展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嚴重,具有返貧的潛在風險。因此,西部地區要發揮地區比較優勢,將資源變成資產,將能源變成產業,將潛能變成財富,同時充分發揮政策調節機制,引導科技資源向西部地區流動,不斷提高西部地區的創造能力。此外,中部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因此要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在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下,促進農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打造綠色農產品加工供應基地,加快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建設,大力培育高素質農民。

猜你喜歡
資源配置耦合高質量
非Lipschitz條件下超前帶跳倒向耦合隨機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我國制造業資源配置概述
把資源配置到貧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偵查資源配置原則及其影響因素初探
基于“殼-固”耦合方法模擬焊接裝配
遼寧:衛生資源配置出新標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