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時代的主體危機及個人決斷

2023-12-25 14:17晏杰雄孫藝瓏
當代作家評論 2023年6期
關鍵詞:晶晶主體

晏杰雄 孫藝瓏

優秀的小說是民族的秘史與時代的顯微鏡,它通過不斷補充、延伸、擴展至歷史和人性深處的文字肌理,實現對當下客觀世界和隱性精神世界的揭發。作為一位學者型作家,閻真在以文字忠實記錄當代中國生活的同時,也滿懷關切地探究當代人的精神處境,寫出他們渺小的悲哀與生命的沖決。長篇小說《如何是好》講述家境普通的女大學生許晶晶奮力拼搏卻又四處碰壁的尷尬困境,挖掘時代隱疾,延續了閻真重視“精神背景”的寫作路子。經歷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思想解放、慷慨激昂的歲月,當代中國抵達一個現代性、后現代性混雜涌流的時期。通過對個人奮斗史的把握,《如何是好》呈現了我們同時代的生活圖景。小說沿用了閻真擅長的第一人稱視角書寫,對世界的觀照通過女主角許晶晶的自我剖白體現出來。保研失敗、考公失敗,許晶晶在摸爬滾打的生活中不斷受挫,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經歷著被他者化和異化的痛苦,百般努力卻始終無法突破那張看不見的網,難以逃離宿命般的“畏”的追逼。閻真在寫作中使用了誠篤細致的筆法,將個體被工具理性擺置、擠壓的精神空間在文本中敞開,將外人難以體察的內在情緒表達得細膩真切,因而女主角消隱于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苦楚得以具體呈現。然而作品的深刻性并不僅限于對社會復雜性的摹寫,更在于作者在面對看似毫無辦法的時代困境時,所表現出的一絲內在詩意和人性光亮。許晶晶雖然一次次站在了欲望深淵的門前,但都一次次做出了有力的、獨屬于自己的決斷,并最終在這場與客體理性的長期斗爭中獲得了主體的險勝。當代社會正全面進入數字化時代,技術與網絡對人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如何在洶涌的流俗中保全人的尊嚴,實現精神守望與自我救贖,是閻真始終試圖回答的問題。

一、工具理性宰制下的主體意識

“社會生活是在理性的制約之下的,包括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sup>(1)在消費文化背景下,工具理性對價值理性的僭越與侵蝕,構成現代化抵牾的本源。隨處可見的精密計算和技術性的形式測量,將鮮活的主體置于固定的規范體制中,主體的生存空間被切割為冰冷精準的數碼單位。如同《啟蒙辯證法》一書所言:“數字成了啟蒙精神的準則……不能被還原為數字的,或最終不能被還原為太一的,都是幻象?!?sup>(2)在現代理性的獨斷下,數字成為唯一的判斷標準,人的內在價值和本質力量經由資本的量化而實現,靈動的人性內核淪為一串僵滯的數字公式,喪失了應有的自由和生命意義。當下商品經濟這一符合“形式合理性”的經濟行為,注定了工具理性的不可缺失。在自由流通、等量代換的基本邏輯下,幾乎所有進入市場中的對象都被賦予了貨幣層面上的可計算價值。不斷凝聚的物質財富形成壯觀的消費盛宴,物的涌流已然成為人們生存環境中的一個根本性變化。人在物的簇擁中從一個商品流向另一個商品,在此過程中自己也淪為供他人把玩和估價的“商品”,成為生產消費的附屬品。長篇小說《如何是好》通過對女主角個人成長史的細致描摹,聚焦數字化時代年輕人共通的生活困境,以小見大地展現主體意識被工具理性綁縛的時代癥候,是對21世紀消費社會的一次貼切表達。

商品經濟對當下社會的影響,不僅體現在資本成為物質世界的統轄者,還體現在資本對精神世界一定程度的控制上。運算模式不知不覺將精神世界架構其中,占領了原先安寧、純粹、自洽的精神角落。如西美爾所言:“現代人用以對付世界,用以調整其內在的——個人的和社會的——關系的精神功能大部分可稱為算計的功能?!?sup>(3)生氣勃勃的世界在某些層面成為一個冰冷的運算系統,與此相應而生的客觀主義和實證主義盛行,在某種程度上擠壓著人文精神的容身之所。小說中,電視臺為了節目效果,有意誘導拍攝對象爆發情緒。導演范哥在拍攝之后說道:“采訪中的痛點,淚點,就是節目的看點。有一陣子我也想溫和一點,結果觀眾大量流失,我還受到了臺里的警告?!?sup>(4)范哥的一席話點出了消費時代荒謬無奈的生存法則。在工具理性的權威下,人由主體的位置淪喪為可供計算的客體,以至于人的審美、理想、情感、道德都成為被審視和消費的對象,然而這些感性的生命存在是難以用科學的方式進行規范和解釋的。因此,當精確的理性主義遍布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領域,客體形式和主體內容的矛盾就鮮明地突顯出來。許晶晶聽了范哥的話后,感到失望和幻滅,這份幻滅源于她的主體意識尚未習慣被工具理性綁縛。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許晶晶對社會尚抱有理想主義的期待,天然地排斥被物化。這掙扎于主體和客體之間的苦痛,也成為一條無法解脫的暗線,延續并貫穿著她的整個生命成長史。在招聘會上,許晶晶想得到一個工作人員的聯系方式,因為沒有化妝,百般努力卻沒有結果。她的一番獨白富含深意:“我太大意了,沒有遵守游戲的潛規則。鏡子里的這張臉,自己看著都不動人,又怎么能讓別人心動?”(5)此處“游戲的潛規則”便是指生活中那些已成定式的隱形規矩。馬克思·韋伯認為現代國家如同工廠,運行流程建立在內部的計算基礎之上,生活中的潛規則對人有著巨大的壓迫力?!斑@宇宙秩序以壓倒性的強制力,決定著出生在此機制當中的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sup>(6)外物同人的關系,本應同衣物與人的關系一般,可以任意地穿脫。然而當今的物卻已然在與人的關系中取得了主宰地位,物由身外之物變作堅固的牢籠,人以物的邏輯被束縛在以物為中心的機械文明中。在物的規則中,姣好的面容是物質交換市場中的一枚砝碼、一張通行證。小說中,當許晶晶化好妝后,再次嘗試,便成功得到了工作人員的聯系方式,從而獲得了求職的可能。許晶晶為美貌所付出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恰如在這架龐大的社會機器上投進去的案宗和費用,而這架機器便根據一定的運行標準吐出相應的判決結果。再如小說中公園里的“相親角”,各類打印出來的男女情況簡介被掛在大樹之間的繩子上,大爺大媽們守著“腳下的帖子,就像菜市場的大媽守著那一筐青菜”,(7)“像我這樣的情況,拿到這里來連‘上市的資格都沒有”。(8)“資格”是小說文本中頻繁出現的詞語,許晶晶曾許多次不無傷感地嘆息道:“我沒有資格向世界要求什么?!?sup>(9)資本流通的世界仿若一個巨大的招聘市場,以強有力的對抗性力量橫貫在主體面前。在這鐵籠般的壓迫下,主體被拋入物的真空,被物的強大力量分裂、拆散,異化為被凝視、被明碼標價的他者,并被置于展覽的位置。于是,在越來越多的規則和標準中敗下陣來的許晶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失落之中。在理性的宰制下,她喪失了對自我生命意義的確證能力,在被物化的過程中陷入不斷自我否定的循環困境。

許晶晶生于20世紀90年代,成長于21世紀,她的生命歷程也是21世紀中國景觀的一個微觀縮寫。經歷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思想解放的激情歲月,如今的中國呈現出現代性、后現代性并存的復雜面貌。在以工具理性為重要元素的環境下,多元的、解體的、無中心的后現代內容也或多或少被嵌入當下的生活圖景中,生活既被理性霸權支配,失去了豐沛的生命力,又被變動不居的隨意性干擾,遠離了純粹簡單的舊有主題。人們似乎生存在一種飄忽不定的狀態之中,經受著敏感不安的精神痛楚的侵擾?!度绾问呛谩分?,許晶晶便長期處于這種風雨飄搖的生存處境中?!拔也哦鶜q,就要去想象職場的退出,這又是怎樣的殘酷和悲涼?!?sup>(10)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我”內心的搖撼,暗示著外部生存環境的復雜。保研失敗、就職學校關閉、考公失敗,接連不斷的挫折和打擊使許晶晶陷入焦慮、紛亂的精神狀態,陷入不斷自我懷疑和“什么都沒有,又什么都想要”(11)的循環內耗之中。外界殘酷的競爭壓力將個人理性片面化為功利性,人淪為社會運行中的機器部件,面臨著失去生命質感的危機。盡管如此,主體的外在身體經受著工具理性的操控,內心依然懷揣著激動不安的自我?!拔沂抢硇缘娜?,這個道理我懂。但是,這種理性對我沒有多大意義。內心的情感實在是太強大了?!?sup>(12)也正是如此,許晶晶的內心始終是阻止她跳進理性囚籠的最后一絲防線。例如在選擇伴侶時,她并未選擇家境優渥的小沈,而是聽從內心的召喚選擇了經濟條件欠佳的小葉。在某種程度上,這是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中一次屬于人的尊嚴的艱難掙扎。在主體意識與客體理性這場暗無天日、永無止境的斗爭中,許晶晶對價值主體的尊崇和強調,是她取得最終勝利的關鍵所在。

二、生存共同體的虛無化

共同體作為承接社會關系的載體,是人類一切關系的產床。馬克思曾言:“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sup>(13)“共同體”這一概念,源于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分析人類社會時提出的“禮俗社會”(community)。它與“法理社會”(society)相對應,意指一種感性的,具有熟人特質、人情溫度的有機團體。這一團體的和睦性,“不是源于外部的社會邏輯,也不是源于任何經濟的成本收益分析,這恰恰是使得這一圈子變得溫馨的東西”。(14)傳統共同體帶有人類原始的生命脈動和血肉相連的依存感,給予人們溫暖的庇護。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展開,個體獨立被重視,人們從群體的懷抱中掙脫而出,陌生化、契約化的社會共同體漸漸取代生機盎然的傳統共同體。在此現代共同體語境下,新的異化狀況隨之產生。商品經濟中,資本市場的機械邏輯決定社會文化與人物行為的邏輯。離開了群居生活的人,看似擁有了自主權,實則深陷于冰冷的數字游戲中,成為維系機器運行的簡單一環。人與人的交往也不復曾經的淳樸,成為一場交換砝碼的對賭博弈。真正的人掩埋在縝密周嚴的公式和數值之下,人所遭受的折磨隱而不現。

伴隨法理社會的健全完善,在愈漸精細化、程序化的科層制規則下,商品拜物教、資本拜物教等新的權威力量被施加在人們身上?!叭藗兤毡橄萑搿说莫毩⑿耘c對‘物的依賴性并存的生存悖論?!?sup>(15)這一悖論的吊詭之處在于,個人的獨立離不開物的價值證明,而物的過分突顯造成個人的解構和分裂,現代人的生命意義已然被物蠻橫地侵蝕了。人與物之間的這種生存悖論,構成現代共同體的分裂困境,首先表現為人際關系缺乏信任、沖突頻發,其次體現在個人內心世界的惶恐和分裂。我們不難發現《如何是好》中的人際關系均籠罩在惶急不安的陰影中。小說開篇便是一個突發事件,即許晶晶因同學舉報失去了珍貴的保研名額。作者筆觸細膩地表現了她在面對未知噩耗時跼蹐不安的心理狀況,“突然發現自己眼前有一塊蒼白的東西在蠕動,心中驚了一下,頭皮一麻,頭發有往上躥的感覺。我再瞥一眼,朦朧中發現那其實是自己的右手”。(16)這段帶有一些詭異和驚懼效果的文字,實則是現代人心靈景觀的真實呈現?,F代生產方式促成原子式的個人主體性的極度張揚,如此必然會擠占他人的生存空間。在愈加緊張的競爭狀態下,人與人的情感聯系岌岌可危,隨時都有斷裂的可能。許晶晶的內心世界正是外部生活碎片化的透射,“右手”與本體的分離體現著女主角內心的分裂感。這一段位于開篇的心靈摹寫,如同一個楔子具有象征的作用,暗示著作為現代人的許晶晶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同共同體、同他人的分裂之中,并將在這一過程中走向自我的分裂。在小說后半階段,許晶晶在休產假期間面臨著崗位被“搶”的風險,于是只休了一個月便決定繼續上班。她的內心顯得復雜糾結:“我一點都不想害人,可也一點也不想跳坑呀!”(17)狹窄的生存空間給人帶來非此即彼的心理壓力,人際關系被切割為相互對立的兩面。在嚴酷的裁決面前,只有獨生,沒有共存。自我與他人之間,溝壑清晰,難以逾越。由此可見,現代共同體只是一種浮于表面的共同生活,表層之下的人們各懷鬼胎,甚至連人際交往中最親密的關系都要被放置于算計之中。男朋友章偉為了自己的前途選擇回家鄉工作,朋友勸許晶晶不要主動去找他,因為一主動就被動了。古時受父母之命的婚姻并無自由可言,現代戀愛雖然得到了自由,卻面臨著物的考量。在工具理性的語境下,主體情感的退讓,似乎必然會導致主體在物質利益層面的受損。人際交往成為一場各取所需的交易,人活于共存的假象之中,真誠友善的共同體有所消弭。

費孝通曾指出:“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sup>(18)陌生人社會作為現代性的標志之一,是相對于傳統熟人社會而言,破除了血緣、地緣、親緣等關系羈絆的現代社會。在中國古代,大部分社會成員共同參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在貼近自然的群居生活中,人們對彼此有著貼切深厚的理解和依賴。如今,現代社會成員早已遠離了裊裊炊煙式的恬靜鄉野,每個人被框在恒定的四堵圍墻之內,面對的是日漸高聳的樓房和愈難揣測的人心。相比依靠人事紐帶維系的熟人社會,法律規范下的陌生人關系更符合現代社會的理性表達。換言之,陌生人關系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全球化、城市化、市場化潮流帶來的合理結果。然而,陌生人關系有其正反兩面,它在促成現代社會發展的同時,也給當下的人際關系帶來了隔膜與不確定性,削弱了共同體曾有的忠誠度和認同感。當代中國因國情與社會制度的特殊性,與西方現代社會不能完全等同,其尚處于由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型的過渡時期。熟人關系與陌生人關系共存,人情交往與公平競爭機制并行。這點在《如何是好》中有著具體的表現。許晶晶剛畢業時一無所有,是熟人關系外的陌生人,被排斥在嚴絲合縫的熟人體制外。但當她逐漸成長并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后,也建立了自己的人脈網,因此得以保護了自己的利益?!斑@個結局對小洪有點殘酷,如果不是令總,結局的承受者大概就是我了?!?sup>(19)許晶晶的這段獨白,體現了中國現代社會中熟人關系的重要性。然而,現代的熟人關系沒有傳統式的親切和諧感,這份人脈的利用所指是完全利己的,是以個人為中心的小范圍的熟人圈子。它的目的是保護和維系私人利益,將不屬于圈層的陌生人排斥并邊緣化。共同體作為人最根本的棲身之所,本應是人的主體性的證驗方式,在當下文化中卻成為人們彼此猜忌、相互抵牾的囹圄之地,成為人的本質的異化程式。

個體對自身欲望的過分強調,代價便是對共同利益的拋棄和對公共生活的漠視。當愈來愈多的人走向私欲的濁流,恪守傳統道德的人因其稀少而顯得無比珍貴?!度绾问呛谩分?,在行業寒冬時,許多員工為了一己私利不顧公司利益,而許晶晶懷揣著感念之心,依然全心全意為公司做事,最終因對公司的忠誠得到了事業的上升機會。這一情節設置,事實上體現了閻真素來在創作中堅持表達的理念:即使身處冰冷的陌生人社會,在各種價值觀“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流俗之中,以忠誠、無私等為代表的人類社會的古老價值觀,依然具有樸素而恒遠的意義。道德良知作為人之所以為人的標準,既是文明社會永不褪色的底色,又是沖破現代理性牢籠、守護精神原鄉的強大感性力量。即使是在工具理性發生作用的時代背景下,無法被估價也難以被置換的人間真情,仍然是現代社會最為寶貴的通行證。

三、“畏”視域下的個人決斷

縱觀《如何是好》,許晶晶的整個生命歷程充滿坎坷。她始終處于和他人共存又掣肘的復雜情態中,如同身不由己的提線木偶,徒勞無功地四處奔忙著。俗世生活中這種糾纏不清的冗繁狀態即為“煩”。海德格爾認為:“‘在世的存在,就存在而言刻有‘操心(煩)的印記?!?sup>(20)此在與世界是個渾然一體、不分軒輊的整體。人自被不明所以地拋入世界,便始終處于萬物之中,處于不斷與他人(物)發生關系、彼此消磨的過程之中。這意味著人在世間蹉跎時,會不斷產生焦慮、煩惱、操心等復雜情緒,經受無止息的焦躁。在小說結尾的同學聚會上,班長問起每個人的經歷,輪到許晶晶時只有一句話:“難,很難,太難了?!?sup>(21)第一人稱視角的言說方式,直接披露了女主角所面臨的生活真相,精要地概括了一個普通人在城市立足的生存體驗?!盁笔窃S晶晶無法回避的情緒,也是她所處大雜燴世界混沌狀態的表征?,F代社會重視功利,主體身處其間,不得不直面過勞式的成就需求,進而走向超載的積極性。長此以往,主體原先充滿熱忱的內心漸漸燃盡,破碎的社會共同體亦無法為其提供精神皈依之所。在內外失衡的情形下,以“煩”“倦怠”為核心情緒的精神梗阻,如同一片經年不散的烏云,將主體深深籠罩其下。

相比前期社會封閉式的、只能被迫服從的訓令,當今技術化的世界對人的控制手段更為隱秘、深入和徹底?,F代主體往往在不知情的狀態下被拋入茫茫無涯的荒蕪之境,全身心陷入被剝奪的處境之中。海德格爾曾探討俗世生活之所以苦惱庸碌的根源所在,認為:“這種傾向的根據就在于:共處同在本身為平均狀態而操勞。平均狀態是常人的一種生存論性質?!?sup>(22)當代社會,現代性如同勢不可擋的巨輪,轟鳴著從人的精神上空碾過。個人內核的豐富性就此隱沒于塵土,留下的只是平均狀態下的人形空殼。小說里,許晶晶不可避免地面對身處既定規范體系,并被所謂規范促逼的命運?!耙粋€女孩,總想通過男人來證明自己,我也不例外?!?/p>

(23)許晶晶作為女性的價值通過男人來體現,但她并沒有感到不妥,甚至對此產生期待。此時,世俗功利不再僅僅來自外界壓迫,而是逐漸內化為個人的主動追求。如同韓炳哲所言:“這里沒有作為剝削者的他者,而是自我心甘情愿地壓榨自身,基于一種完善自我的信念?!?sup>(24)彌散在各處的他人和判斷,既是許晶晶無法躲避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又是給予她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傀儡法官。她是被迫的,又是主動的,她主動跳進自我剝削的圈套,又被無所不在的他人所困擾,被數不勝數的準則所挾持。在淪為他者的過程中,許晶晶原初的自我消失不見。由此,她不禁在同學會上感慨道:“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敵人,或者潛在的敵人?!?sup>(25)無所不在的敵人,構成一股頑固而始源的龐大力量,帶給許晶晶浩繁而又無處追問的緊張感和壓迫感。任由她撞得頭破血流,依然無法尋得自我解脫的出路。她生命體驗中的“敵人”,即為海德格爾所言的“常人”,“這個常人不是任何確定的人,一切人——卻不是作為總和——倒都是這個常人。就是這個常人指定著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26)無形中圍繞著主體的常人,作為指定日常存在方式的罪魁禍首,剝奪了主體自我確證的方式,將自我拖入一種盲目勞碌、昏暗無光的沉淪狀態,拉扯并磨滅著自我的個性與自由。常人社會乃所有人存在的社會,因此許晶晶的困境同時也是所有人的困境。每個人都只能位于他人凝視的囚籠中,處于自身無法窺探的敵群中,忍受被未名之物蹉跎的苦痛。

對于這份俗世中庸擾的苦痛,只能通過此在的基本情緒“畏”來領會。海德格爾認為,“畏”不同于對象確定的“怕”,“畏”的對象是不定的、未知的?!拔贰蓖盁币粯?,是與生俱來、天生固有的情緒。他認為:“畏所為而畏者,就是在世的存在本身?!?sup>(27)“畏”將在世的存在揭示為此在,消解了對象,揭示了白茫茫的原初的虛無。也就是說,人通過徹底的“畏”,能看到生命的真相,因而能夠擺脫日常生活中他人的束縛,從沉淪的泥沼中掙脫而出,獲得自我生命的本真。通觀《如何是好》,我們可以發現許晶晶始終沉浮于“煩”和“畏”之間,歷經多次領會自身和做出決斷的時刻??脊『?,許晶晶在床上迷茫地平躺了三天。挫敗后無依無靠的狀態反而使她擺脫了他物的制約。此時她是自由的,處于全然可靠自我謀劃的狀態中,同時也是茫然的,感受到對未知人生的巨大迷惘和恐懼,即海德格爾所言“茫然失其所在”。(28)這種心理狀態類似無家可歸之感,是一種失去庇護后的孤獨狀態。人在這種情形下會想要逃離,想要放棄生命的真相,回到被常人支配的“溫暖”的日常生活中。小說中,許晶晶在考公失敗、就業困難的情況下,接受了一份電信詐騙的工作。這份工作收入頗高,能夠給她帶來物質層面的安全感,但良知和道德的壓力卻使她時刻處于惶恐不安中,始終無法逃離內心深層的恐懼??梢?,盲目地重回常人之中,并不能平息許晶晶的擔憂和焦慮,“畏”緊緊追逼著她,她心中的暴風雨如影隨形地激蕩著。

重返常人世界無法擺脫惶惶不可終日的宿命,唯有直面死的深穴,才能求得生之真義?!氨菊娴拇嬖谥倔w論的結構,須待把先行到死中去之具體結構找出來了才弄得明白?!?sup>(29)人只有先行到死中去,領會到死的意義,意識到“死”是存在的極限,是最本己的、超驗的和不可糾結的可能,才能超脫外物,真正領會到生的意蘊和本真的存在,從而發現真實的自己。許晶晶就職的違法公司組織過一次團建:“那強烈的音樂打在我身上,我的胸口像一個共鳴箱,里面嗡嗡地響?!?sup>(30)胸口的轟鳴仿佛某種警笛,突然間令許晶晶聞到了類似毒品的異香,對危險的感知促使她立馬離開。那一刻,危險尖銳地威脅著她的生命安全,是對看似遙遠的“死”的一次呼應。在感受到滅頂的恐懼的同時,她抵達了從未到達的、戰栗的心靈深處,從而深入地理解了生命,在迷途中醒悟過來。海德格爾把此在從日常沉淪狀態中抽拔出來成為本我狀態的動作稱為決斷,他這樣界定:“這種緘默的、時刻準備畏的、向著最本己的罪責存在的自身籌劃,我們稱之為決心?!?sup>(31)這一決斷看似緘默,實則為主體的縱身一躍,意味著告別過往沉疴,充滿勇氣和力量的一次訣別。只有當人堅決地邁出這關鍵的一步,才能將混沌的曾經徹底拋擲腦后,本真的世界由此在眼前敞開。許晶晶經歷了長時間的內心煎熬,最后還是下定決心,毅然辭掉了高薪的違法工作。辭職的這一舉動,即為她主體意義上的一次決斷,它使許晶晶從昏暗的日常頹落中超拔而出,從沉淪和被異化的狀態下蘇醒過來,不再執著于過去外物的牽連,而以一種更為松弛的狀態進行自我籌劃。之后她接受了之前不屑一顧的房地產銷售工作,從而打開了新生命的一扇大門。

海德格爾說:“當人把世界作為對象,用技術加以建設之際,人就把自己通向敞開者的本來已經封閉的道路,蓄意的而且完完全全地堵塞了?!?sup>(32)因此,面對已被對象化的世界,唯有做出本己的、屬于人的決斷,才能強有力地突破技術世界對人的平整化,從既定程序中抽拔出來,獲得對個人命運的自主權。小說中,妹妹許瑩瑩一直力勸許晶晶同有錢人結婚。然而即使身陷困頓之中,許晶晶的心底始終懷揣著對理想的追求。這份追求使得她在面臨誘惑時,依然能夠抱持原始的孤勇,聽從主體本真的想法,做出獨立清醒的決斷。許晶晶的經歷證明了,唯有奮力破除他人偏見和誘勸,自我才能擁有對自我的命名權,人的價值才能從物的意義上解脫,獲得敞亮的本體性的解蔽。在某種程度上,許晶晶對本心的堅守,恰恰是她破開外物壁壘、尋得自身出路的動力源泉。她的不屈服和不妥協,也體現了處于物欲吞吐日常、主體隱而不現的日常生活中,屬于人的掙扎和決斷。這是屬于普通人的微乎其微的撐持,也是人性主體的核心所在。

自五四以來,知識分子始終是文學作品重要的書寫對象。知識分子因其更高的學識眼界和信仰使命,往往能比常人更敏銳地察覺到時代的弊病,因此能夠充當時代的瞭望塔。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生命體驗為重點的個人敘事代替宏大敘事,敘事視角由遼闊的外部世界向內轉,重點摹寫有血有肉的私密內部。與此同時,市民文化的興起沖擊著傳統文學的神圣感,知識分子敘事表現出一味關注表象化欲望的趨向,對自身所處的“喧囂的現代孤獨”“存在的深淵”等核心問題則輕輕掠過甚至避而不談。閻真作為一名經歷過時代變革的學者型作家,自1996年開始創作以來,以其豐富深刻的知識經驗和真切的思想體悟,已完成了五部知識分子題材小說。在知識分子形象塑造上,既承接、融合前人經驗,又深入挖掘知識分子行為背后的精神歷程,主動接過沉重的哲學叩問,鏡像式地反映出社會轉型中主人公無所適從的精神困惑和尷尬的現實處境?!度绾问呛谩纷鳛橐徊恐R分子題材小說,人物形象不同于以往的幾部,在人物設置上具有平民立場的代表性和個體性格的獨創性。小說對普通女大學生所處社會環境和自身精神世界的關注,既是對時代轉型中社會文本的實錄,又起到了“精神存檔”的作用。閻真通過生動鮮活的個體,展現人類的現代性痛苦和痛苦之下的希望所在,為我們更好地理解當代社會和思想,更好地找到走出困境之徑,提供了寫真式的現實材料和思想借鑒。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中國長篇小說文體發展史”(20BZW171)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晏杰雄,文學博士,中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孫藝瓏,中南大學人文學院。

(責任編輯 ???王 ???寧)

注釋:

(1)楊春時:《文學性質的結構分析》,《藝術廣角》2023年第1期。

(2)〔德〕馬克斯·霍克海默、〔德〕西奧多·阿道爾諾:《啟蒙辯證法:哲學斷片》,第5頁,渠敬東、曹衛東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德〕西美爾:《貨幣哲學》,第358頁,陳戎女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4)(5)(7)(8)(9)閻真:《如何是好》,第112、80、275、275、271頁,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22。本文所引該書皆出自此版本,只注明頁碼。

(6)〔德〕馬克思·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第187頁,康樂、簡惠美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10)(11)(12)閻真:《如何是好》,第261、135、286頁。

(13)〔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第571頁,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英〕齊格蒙特·鮑曼:《共同體》,第6頁,歐陽景根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15)蘇醒、趙坤:《現代共同體的分裂困境及其矯治》,《理論探討》2017年第4期。

(16)(17)(19)閻真:《如何是好》,第1、356、358頁。

(18)費孝通:《鄉土中國生育制度》,第10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0)(22)〔德〕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第229、147頁,陳嘉映、王慶節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21)(23) 閻真:《如何是好》,第393、117頁。

(24)〔德〕韓炳哲:《倦怠社會》,第94頁,王一力譯,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9。

(25)(30)閻真:《如何是好》,第393、244頁。

(26)(27)(28)(29)(31)〔德〕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第147、215、218、302、339頁,陳嘉映、王慶節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32)〔德〕馬丁·海德格爾:《林中路》,第300頁,孫周興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歡
晶晶主體
巧算最小表面積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從“我”到“仲肯”——阿來小說中敘述主體的轉變
Digging for the past
炎熱的夏天
The Impact of Dignity on Design Behavior
技術創新體系的5個主體
銀億股份:于無聲處聽驚雷
懷舊風勁吹,80、90后成懷舊消費主體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