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閱讀之概括、分析文意

2023-12-26 18:06秦莉
關鍵詞:節選自

秦莉

高頻考點

1.概括人物性格特征、精神品質類

此類題型要求從文中篩選出相關人物信息,通過分析歸納,提煉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質。

2.概括分析原因類

此類題型要求在讀懂文本的基礎上,厘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就某一現象或結果結合選文去追溯原因。

3.提煉觀點、歸納主旨類

此類題型在原文中找不到直接的文字,要求考生從整體上理解文章內容、梳理脈絡層次,據此提煉出作者觀點、總結出主旨。

4.比較分析概括類

此類題型要求在文本中篩選整合信息,提取信息要點。既然是比較分析,比較的二者之間可能情況剛好相反,可以借此來驗證答案的正確性。

5.其他概括類(列舉事例、人物言行、具體細節等)

此類題型更多的是隨文命題,無規律可循,考生應該抓住題干關鍵詞,“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注意不要遺漏關鍵信息。

設題方式

1.概括人物性格特征、精神品質類

題干會出現“形象”“性格”“精神”等詞語。如2022年新高考Ⅱ卷,“《后漢書·吳漢傳》用孔子的‘剛毅木訥近仁’一語來贊譽吳漢,請簡要概述吳漢的剛毅與木訥之處?!鳖}干中的“剛毅”和“木訥”就是具體化的性格特征。

又如:

王冕,字元章……

嘗一試進士舉,不第,焚所為文,讀古兵法。恒著高檐帽,衣綠蓑衣,躡長齒屐,擊木劍,或騎牛行市中。人或疾其狂,同里王艮特愛重之,為拜其母。艮為江浙檢校,冕往謁,履敝不完,足指踐地。艮遺之草履一兩,諷使就吏祿,冕笑不言,置其履而去。歸迎其母至會稽,駕以白牛車,冕被古冠服隨車后,鄉里小兒皆訕笑,冕不顧也。所居倚土壁庋釜,執爨養母,教授弟子,以為常。

(節選自《朱彝尊選集》,有刪節)

根據選文第二段,概括王冕的精神特質。

分析:先審題,確定題型為概括性格特征、精神品質類,應先找出王冕所為之事,即可歸納概括其精神特質。比如由“恒著高檐帽”和“冕被古冠服”可以看出其崇尚古風;從“恒著高檐帽,衣綠蓑衣,躡長齒屐,擊木劍”“駕以白牛車”等句可見此人狂放不羈;他拜謁王艮時,從“履敝不完,足指踐地。艮遺之草履一兩,諷使就吏祿,冕笑不言,置其履而去”可看出他淡泊名利;從“所居倚土壁庋釜,執爨養母,教授弟子,以為?!钡弥浒藏殬返?、孝順母親。

參考答案:①崇尚古風。②狂放不羈。③淡泊名利。④安貧樂道。⑤孝順母親。

2.概括分析原因類

題干會出現“原因”“為什么”“理由”等詞。如2023年新高考Ⅱ卷,“材料二中,李靖認為淝水之戰苻堅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又如:

尚書問勇曰:“今立副校尉,何以為便?又置長史屯樓蘭,利害云何?”勇對曰:“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遣中郎將居敦煌,后置副校尉于車師,既為胡虜節度,又禁漢人不得有所侵擾。故外夷歸心,匈奴畏威。今鄯善王尤還,漢人外孫,若匈奴得志,則尤還必死。此等雖同鳥獸,亦知避害。若出屯樓蘭,足以招附其心,愚以為便?!?/p>

(節選自《后漢書·班梁列傳》,有刪節)

班勇認為應當恢復西域副校尉,設置樓蘭長史的理由是什么?

分析:根據“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遣中郎將居敦煌,后置副校尉于車師”可概括出“班勇認為設置西域副校尉、樓蘭長史有先例”;根據“既為胡虜節度,又禁漢人不得有所侵擾”可概括出“能夠節度胡虜,能禁漢人侵擾”;根據“故外夷歸心,匈奴畏威”可概括出“讓外夷歸心,匈奴畏威”。

參考答案:①設置西域副校尉、樓蘭長史有先例。②能夠節度胡虜。③能禁漢人侵擾。④讓外夷歸心。⑤匈奴畏威。

3.提煉觀點、歸納主旨類

題干會出現“觀點”“論點”“情感”“目的”“道理”等詞語。如2021年新高考I卷,“文末《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評價說‘君者表也,臣者景也’,這句話說的是什么道理?他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

又如:

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方晏子伏莊公尸哭之,成禮然后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節選自《史記·管晏列傳》)

孔子輕視管仲,太史公是否贊同孔子的觀點?為什么?請簡要說明。

分析:根據文本“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可知孔子輕視管仲,太史公不贊同孔子的觀點。因為太史公認為管仲能夠順勢成就君主的美德,匡正并補救君主的過錯,使君臣、百姓之間能夠親密無間。

參考答案:不贊同。因為太史公認為管仲能夠順勢成就君主的美德,匡正并補救君主的過錯,使君臣、百姓之間能夠親密無間。

4.比較分析概括類

題干會出現“比較”“不同”“差異”等詞,內容多為觀點措施類。

例如:

秦將 伐魏,魏王聞之,夜見孟嘗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為寡人謀,奈何?”孟嘗君曰:“有諸侯之救,則國可存也?!蓖踉唬骸肮讶嗽缸又幸?!”重為之約車百乘。孟嘗君之趙,謂趙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趙王曰:“寡人不能?!泵蠂L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蓖踉唬骸翱傻寐労??”孟嘗君曰:“夫趙之兵非能強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趙也。然而趙之地不歲危而民不歲死,而魏之地歲危而民歲死者,何也?以其西為趙蔽也,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壁w王許諾,為起兵十萬、車三百乘,又北見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歲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數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數千里而救人者,此國之利也,今魏王出國門而望見軍,雖欲行數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許也。田文曰:“臣效便計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計,文請行矣,恐天下之將有大變也?!蓖踉唬骸按笞兛傻寐労??”曰:“燕不救魏,魏王折節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韓、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趙之眾,以四國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數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門而望見軍乎?則道里近而輸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聽子?!蹦藶橹鸨巳f、車二百乘,以從田文,魏王大說曰:“君得燕、趙之兵甚眾且亟矣?!鼻赝醮罂?,割地請講于魏。因歸燕、趙之兵,而封田文。

(節選自《戰國策·魏策三》)

孟嘗君前往趙國、燕國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說策略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

分析:根據文本可從孟嘗君游說趙、燕兩國國君的語言態度進行分析。對于趙國,他曉之以理,通過對趙、魏兩國國情的對比進行游說,態度謙恭;而對于燕國,以及燕王的猶豫,孟嘗君展現了他強硬的一面,闡述秦魏戰爭之后,魏國將會聯合其他國家攻擊燕國,以此威脅燕王出兵救援。

參考答案:①游說趙國時,是從趙國的立場闡述援助魏國的利弊得失,態度比較卑躬和緩。②游說燕國時,是從秦魏爭端之后會圍攻燕國的局勢分析,態度比較強硬。

5.其他概括類(列舉事例、人物言行、具體細節等)

題干會出現“事件”“言行”“情節”等詞語,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例如:

材料一:

《樺葉述聞》八卷,長白西清撰。記載宏博,足資考證,惜未刊行。有一則云:“《紅樓夢》始出,家置一編,皆曰此曹雪芹書,而曹雪芹何許人,不盡知也。雪芹名霑,漢軍也。其曾祖寅,字子清,號楝亭,康熙間名士,累官通政。為織造時,雪芹隨任,故繁華聲色,閱歷者深,然竟坎墂半生以死。宗室懋齋、敬亭,與雪芹善。懋齋詩:‘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風月憶繁華?!赐ぴ姡骸畡窬獜検晨弯e,勸君莫叩富兒門。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瘍稍姰嫵鲅┣垡??!?/p>

(節選自鄧之誠《骨董瑣記全編》卷八)

材料二:

康熙間,曹練亭為江寧織造。每出,擁八騶,必攜書一本,觀玩不輟。人問:“公何好學?”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見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目耳?!彼嘏c江寧太守陳鵬年不相中。及陳獲罪,乃密疏薦陳。人以此重之。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明我齋讀而羨之。當時紅樓中有某校書尤艷,我齋題云:“病容憔悴勝桃花,午汗潮回熱轉加。猶恐意中人看出,強言今日較差些?!薄巴x棣棣若山河,應把風流奪綺羅。不似小家拘束態,笑時偏少默時多?!?/p>

(節選自袁枚《隨園詩話》卷二、卷十六)

圍繞《紅樓夢》的作品內容、創作過程和讀者評價,你能從材料中推斷出哪些信息?請簡要概括。

分析:根據材料二“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可知,《紅樓夢》記述了男女情愛之事和地方繁華盛況;根據材料一“雪芹隨任,故繁華聲色,閱歷者深。然竟坎墂半生以死”“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叩富兒門。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可知,曹雪芹少歷繁華,晚景悲涼,好友寫詩鼓勵他繼續寫作下去,《紅樓夢》寫得非常艱難;根據材料一“《紅樓夢》始出,家置一編,皆曰此曹雪芹書,而曹雪芹何許人,不盡知也”可知,人們雖然不知道曹雪芹,但是都知道《紅樓夢》,《紅樓夢》深受百姓與名士喜愛。

參考答案:①《紅樓夢》記述了男女情愛之事和地方繁華盛況。②《紅樓夢》寫得非常艱難。③《紅樓夢》深受百姓與名士喜愛。

提分要領

1.審。審準題干,明確要求,確定考查意圖??忌鞔_答題方向以及分析概括的內容,尤其要注意題干的關鍵詞、特殊限定詞等。同時也要把握文體特征,了解出處、背景、作者及作品風格等。

2.讀。根據要求梳理文本,找準閱讀區間,定向精讀。對照選項,在原文中勾畫關鍵部分??忌靡逊e累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等知識,準確翻譯文本并理解文意,勾畫關鍵信息。

3.析。采用摘錄法或者提取法作答。分清主次,對文中所敘述的事件、人物品行和文章所闡述的觀點等進行概括分析。有明顯關鍵詞句,可直接選摘原詞句作答;無明顯關鍵詞句,可提煉意思后概括作答。

4.答。對梳理篩選出的相同信息進行合并歸類,使答案言簡意賅;注意句式的選擇,問什么答什么,有針對性,且詳略得當;條理清晰,針對題目分值進行恰當分點作答。

直擊高考

(2023年新高考I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襄子圍于晉陽中,出圍,賞有功者五人,高赫為賞首。張孟談曰:“晉陽之事,赫無大功,今為賞首,何也?”襄子曰:“晉陽之事,寡人國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無有不驕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敝倌崧勚?,曰:“善賞哉,襄子!賞一人而天下為人臣者莫敢失禮矣?!被蛟唬褐倌岵恢瀑p矣。夫善賞罰者,百官不敢侵職,群臣不敢失禮。上設其法,而下無奸詐之心。如此,則可謂善賞罰矣。襄子有君臣親之澤,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猶有驕侮之臣,是襄子失罰也。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則賞。今赫僅不驕侮,而襄子賞之,是失賞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賞。

(節選自《韓非子·難一》)

材料二:陳人有武臣,謂子鮒曰:“韓子立法,其所以異夫子之論者紛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歷遠,遏奸勸善,韓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韓非者,亦當世之圣人也?!弊吁V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極天為稱,言下者必以深淵為名。好事而穿鑿者,必言經以自輔,援圣以自賢,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說也。若諸子之書,其義皆然。請略說一隅,而君子審其信否焉?!蔽涑荚唬骸爸Z?!弊吁V曰:“乃者趙、韓共并知氏,趙襄子之行賞,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韓非書云夫子善之引以張本然后難之豈有不似哉?然實詐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瑤與韓、趙、魏伐鄭,遇陳恒而還,是時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晉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遠,而韓非公稱之,曾無怍意。是則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測淵,矇大道而不悟,信誣說以疑圣,殆非所望也?!?/p>

(節選自《孔叢子·答問》)

子鮒用以批駁韓非的事實依據是什么?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根據材料二中的“韓非書云……豈有不似哉?然實詐也”可知,子鮒批駁韓非書云“夫子善之”是欺詐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鮒批駁韓非“實詐”的事實依據。根據材料二中的“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瑤與韓、趙、魏伐鄭,遇陳恒而還,是時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晉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這一時間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遠”的總結可知,趙襄子獎賞群臣時,孔子已經去世許多年,不可能對此表達意見,子鮒便是用這一事實依據來批駁韓非的。

【參考答案】趙襄子獎賞群臣時,孔子已經去世許多年,不可能對此表達意見。

試題演練

1.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后劉璋遂使使招靖,靖來入蜀。璋以靖為巴郡、廣漢太守。南陽宋仲子于荊州與蜀郡太守王商書曰:“文休倜儻瑰瑋,有當世之具,足下當以為指南?!苯ò彩?,轉在蜀郡。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為左將軍長史。先主為漢中王,靖為太傅。及即尊號,策靖曰:“朕獲奉洪業,君臨萬國,夙宵惶惶,懼不能綏。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寬。君其勖哉!秉德無怠,稱聯意焉?!本鸽m年逾七十,愛樂人物,誘納后進,清談不倦。章武二年卒。

(節選自《三國志·蜀志》)

許靖在做廣漢太守時被人在書信中稱贊,體現了他哪些形象特點?請簡要說明。

答:

2.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公(歐陽潁)剛果有氣,外嚴內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初,皇考侍郎為許田令,時丁晉公尚少,客其縣?;士甲R之,曰貴人也。使與之游,待之極厚。及公佐峽州,晉公薦之,遂拜著作。其后,晉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榮顯,而公屏不與之接。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書丞、太常博士、尚書屯田、都官、職方三員外郎、郎中,皆以歲月考課,次第升,知萬、峽、鄂、歙、彭、閬、饒、嘉州,皆所當得。及晉公敗,士多不免,惟公不及。

(節選自《歐陽修全集》,有刪節)

文中說“及晉公敗,士多不免,惟公不及”,請根據大意,說明“惟公不及”的原因。

答:

3.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蓋賢者視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揭钊?,入縣署游觀,到先人秩膳處,姊妹斗草處,昔會賓客治文卷處,緩步婆娑,凄然雪涕,雖一庖湢、一井匽,對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張、沈兩吏來,年俱八旬。說當時決某獄,入簾薦某卷,余全不省記。憬然重提,如理兒時舊書,如失物重得?!影朐?,冰霰漸飛,歲將終矣,不得已苦辭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處,代為治筐篋,束韁靷畢,握手問曰:“何時再見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孟子曰:聞伯夷、柳下惠之風者,奮乎百世之下,而況于親炙之者乎?提筆記之,可以風世,又不徒為區區友朋聚散之感也。

(節選自《小倉山房詩文集》,有刪節)

文中“可以風世”的內容有哪些?請簡要概括。答:

4.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暢師文,字純甫,南陽人。師文幼警悟,家貧無書,手錄口誦,過目輒不忘。弱冠,遏許衡,與衡門人姚燧、高凝皆相友善。丞相伯顏選為掾屬,從定江南,及歸,舟中惟載書籍而已。除東川行樞密院都事,盡心贊畫,多所裨益。修府舍,發地得銀五十錠,同僚分師文十錠,不受,用以修廟學及傳舍,余作酒器給公用。承制改同知保寧路事,治尚平簡,反側以安。

拜監察御史,糾劾不避權貴,上所纂《農桑輯要》書。遷陜西漢中道巡行勸農副使,置義倉,教民種藝法。

修《成宗實錄》,賜鈔壹百錠,不受。時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總管。時大旱,師文捐俸致禱,不數日,澍雨大降。遂為豐年。職田米積之盈屋,曰:“我家幾人,能盡食此乎!”呼貧士及細民,恣其取去。廉訪分司官前后至者,必先遏師文,稱為先生。師文在任未久,境內晏然。奉旨撰《王勃成道記序》等文,賜銀貳鋌,不受??己幽相l試歸,次襄縣,卒于傳舍,七十一。

(節選自《元史·暢師文傳》,有刪節)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暢師文喜歡讀書,才干受人賞識。他家窮沒有書,就手抄口讀,他從江南回朝時,船中只帶書籍。

B.暢師文一心為公,不貪私利。他任東川行樞密院都事時,全力謀劃。

C.暢師文體恤百姓,有政績。他教百姓耕種之法。

D.暢師文樂于助人,受人尊重。他將公家多余的糧食送給貧窮的士人和百姓。

5.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材料一:孔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鄙w樂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化,故曰“成于《樂》”。昔舜命夔典樂,教胄子,曰:“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眲t樂者非獨去邪,又所以救其性之偏而納之中也。故和鸞、佩玉、《雅》《頌》琴瑟之音,非其故不去于前,豈虛也哉!

(節選自曾鞏《相國寺維摩院聽琴序》,有刪節)

材料二: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于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夫琴之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為宮,細者為羽,操弦驟作,忽然變之,急者凄然以促,緩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風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婦之嘆息,雌雄雍雍之相鳴也。其憂深思遠,則舜與文王、孔子之遺音也;悲愁感憤,則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嘆也。喜怒哀樂,動人必深。其能聽之以耳,應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寫其幽思,則感人之際,亦有至者焉。

(節選自歐陽修《送楊寘序》,有刪節)

曾鞏和歐陽修都談到了音樂的作用,兩人的觀點有何不同?請結合文章簡要概括。

答:

猜你喜歡
節選自
節選自簡·奧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節選自歐亨利短篇小說集Hearts and Hands
上學啦
似水流年
“對話”事件
“對話”四季景物
迎“春”冰心
十月
名家寫夏天
吃錢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