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市某高校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及影響因素研究

2023-12-28 13:46王燕張家宇馮占春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23年6期
關鍵詞:醫科病原體傳染病

王燕, 張家宇, 馮占春

新冠疫情的全球性傳播提示傳染病防治工作依然嚴峻。大學生作為未來高層次人才的儲備力量,提高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十分必要?,F階段,通過學習掌握基本傳染病的知識,熟悉常見傳染病的傳播方式和預防手段等,對于提升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顯得十分重要。傳染病健康素養是指個體獲取、理解健康信息,運用相關信息,防治傳染病,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1]。研究表明,健康素養偏低可能導致健康危險行為的增加,并引起更多不良健康后果[2]。本研究旨在尋找影響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的危險因素,從而針對性地提出提高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的建議。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于2022年1-11月,以武漢市某高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依托問卷星平臺,采用便利抽樣法,對該校學生進行傳染病健康素養的調查。本次共收集問卷926份,其中有效樣本774份,樣本有效率83.58%。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信息調查表通過查閱文獻,自制一般信息調查表收集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的影響因素。內容包括個人特征及家庭環境情況,其中個人特征變量主要包括學生的性別、年齡、民族、專業、學業成績、生活費用、上網學習時間。家庭環境變量主要包括學生的家庭住址、家庭收入、父親文化水平、母親文化水平。

1.2.2 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量表采用田向陽等[3]設計的中國居民傳染病健康素養(Infectious Disease-Specific Health Literacy,IDSHL)評價量表,該量表分為兩個分量表:分量表-1評估個體預防/治療傳染病的技能,分量表-2評估認知能力。分量表-1共有4個維度:傳染病的基本知識與觀念(7個條目,總分13.17,≥10.536視為具備),傳染病的預防(7個條目,總分9.96,≥7.968視為具備),傳染病管理與治療(4個條目,總分7.81,≥6.248視為具備),對病原體和傳染病的辨認(4個條目,總分7.68,≥6.144視為具備)。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量表總分38.62,≥30.896視為具備傳染病健康素。量表信度分析方面:原問卷中各維度Cronbach'sα系數為0.599~0.672[4];本研究中該問卷的Cronbach'sα系數為0.764,各維度Cronbach'sα系數為0.534~0.668,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效度分析方面:原問卷中模型擬合較好(χ2/df=7.518,RMSEA<0.05,GFI=0.969,NFI=0.925,TLI=0.925,CFI=0.934);本研究中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發現,χ2/df=4.45,RMSEA=0.067,GFI=0.896,NFI=0.797,TFI=0.811,均基本符合要求。因此,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指標界定標準

本研究對大學生是否具備傳染病健康素養的劃分,參照晏秋雨[5]對天津市城鎮居民健康素養研究中對健康素養水平的界定,即實際得分達到某方面/某類健康問題素養所有題目的分值之和的80%及以上者,被判定為具備該方面/該類健康問題素養,本研究將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劃分為具備和不具備兩類。

1.4 質量控制及調查方法

為保證調查科學性及數據準確性必須做到:①嚴格控制參與者線上作答時間,按照每道問題填寫平均需要5 s時間計算,因此,最低填答時間即為5 min,<5 min視作無效問卷;②調查員對問卷的數據完整性和準確性進行核實;③每個IP地址只允許填寫一次。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其中單因素分析中,分類資料以頻數(構成比)表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分類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多重比較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事后兩兩檢驗采用SNK法。多因素分析中,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以大學生是否具備傳染病健康素養為因變量,運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進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在有效調查對象的774名大學生中,年齡均在17~25(19.89±1.59)歲之間;男女比例為1.35∶1,其中男生445名(57.49%),女生329名(42.51%);漢族學生占絕大多數,有689名(89%);大二和大三年級學生占大多數,其中大二年級學生400名(51.7%),大三年級學生147名(19.0%)。見表1。

2.2 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和各維度得分情況

樣本院校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總平均得分為(28.2±6.66)分;傳染病基本知識與觀念得分為(9.02±2.91)分;傳染病預防得分為(8.47±1.91)分;傳染病管理與治療得分為(4.52±2.86)分;對病原體和傳染病的辨認得分為(6.19±1.74)分。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的具備率僅為38.4%,主要是傳染病基本知識與觀念和傳染病的管理與治療具備率較低,分別為19.4%和37.2%。見表2。

表1 774名不同特征大學生基本情況及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的差異性分析

表2 武漢市某高校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和各維度得分情況

2.3 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年級、上網學習時間、學科對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有影響。進行事后兩兩比較發現,大四相比大二、每天上網學習時間≥1 h相比<1 h、醫科相比文科和理工科的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較高;在傳染病的預防健康素養水平上,醫科相比文科和理工科(F=6.651,P<0.001)、家庭年收入≥20萬相比≤5萬(F=2.998,P=0.03)、每天上網學習時間≥1 h相比<1 h(F=3.246,P=0.021)要高;在傳染病管理與治療健康素養水平上,醫科相比文科和理工科(F=26.74,P<0.001)、大四相比大一至大三(F=4.967,P=0.001)要高;在對病原體和傳染病的辨認健康素養水平上,醫科相比文科和理工科(F=13.815,P<0.001)、每天上網學習時間≥1 h相比<1 h(F=5.944,P=0.001)、大四相比大二(F=3.361,P=0.01)、父親文化水平為??葡啾绕渌?F=3.250,P=0.021)要高;在對傳染病的基本知識與觀念健康素養水平上,父親文化水平為??葡啾绕渌?F=3.188,P=0.023)要高。

專業學科和年級對大學生是否具備傳染病健康素養有影響,醫科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具備率高于文科和理工科,大四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具備率高于大一至大三。傳染病的管理與治療健康素養具備率方面:大四高于大一至大三(χ2=16.481,P=0.002)、醫科高于文科和理科(χ2=36.834,P<0.001;對病原體和傳染源的辨認維度健康素養具備率方面:大四高于大一至大三(χ2=18.418,P=0.001)、醫科高于文科和理科(χ2=34.938,P<0.001)、學業成績排名前40%高于后20%(χ2=13.586,P=0.009)、每天上網學習時間1~3 h高于不足1 h(χ2=8.132,P=0.043)、父親文化水平在??聘哂诟咧屑耙韵?χ2=9.976,P=0.019);傳染病的預防維度健康素養具備率方面:醫科高于文科和理工科(χ2=9.504,P=0.009);不同特征大學生傳染病的基本知識與觀念健康素養具備率無差異。見表3(限于篇幅,表格中部分結果未展示)。

表3 774名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單因素分析

表3 (續)

2.4 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的多因素分析

以大學生是否具備傳染病健康素養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進行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賦值和編碼見表4。

表4 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變量賦值表

傳染病健康素養具備率多因素分析結果中,醫科學生具備傳染病健康素養的概率是文科學生的3.046倍(OR=3.046,95%CI:1.902~4.878);傳染病的管理與治療具備率多因素分析結果中,專業學科(χ2=24.79,P<0.001)是影響因素,其中醫科學生具備傳染病的管理與治療健康素養的概率是文科學生的2.657倍(OR=2.657,95%CI:1.66~4.254);病原體和傳染源的辨認具備率多因素分析結果中,專業學科(χ2=20.312,P<0.001)、學業成績(χ2=13.986,P=0.007)、上網學習時間(χ2=8.59,P=0.035)是影響因素,其中具備病原體和傳染源辨認健康素養的概率上,醫科學生是文科學生的2.102倍(OR=2.102,95%CI:1.323~3.338)、學業成績排名前20%學生是后20%的2.261倍(OR=2.261,95%CI:1.263~4.047)、上網學習時間在2~3 h的學生是不足1 h的2.952倍(OR=2.952,95%CI=:1.169~7.456);傳染病的預防具備率多因素分析結果中,專業學科(χ2=9.376,P=0.009)是影響因素,其中醫科學生具備傳染病健康素養的概率是文科學生的1.332倍(OR=1.332,95%CI:0.796~2.228)。見表5(限于篇幅,表格中部分結果未展示)。

表5 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3 討論

3.1 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仍需加強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具備率為38.4%,而2021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5.40%,相比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明顯偏高,這可能與近年來新冠感染疫情流行,社會對傳染病相關的防治宣傳更加突出,學生更加注意此類相關信息有關。此外,與其他學者對大學生群體健康素養的研究結果相比,如麥劍榮等[6]對廣東省護理本科生傳染病健康素養的調查結果顯示,其具備率為30.52%;吳丁娟[7]對廣東省居民傳染病健康素養的研究結果顯示,其知識素養具備率為31.76%,也明顯偏高;康國榮等[8]對甘肅省城鄉居民傳染病健康素養的研究結果顯示,其具備率為15%。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本次調查樣本量偏低,可能存在偏倚;另一方面,可能與前期文獻研究中無傳染病流行的社會大背景、公眾對傳染病的重視程度偏低有關,而當今社會背景下對傳染病的防治宣傳工作更加重視,大學生群體相比居民群體的文化程度偏高,其接受和學習知識能力較強,因此其可能更容易掌握傳染病和病原體的相關知識。

3.2 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影響因素

本研究中人口學特征如高年級、醫科生、上網學習時間長的大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較高,在具備率方面,醫科和上網學習時間同樣如此。徐娜等[9]對醫學生傳染病防治健康素養影響因素的調查結果顯示,高年級相比低年級、臨床醫學專業相比護理學專業的學生傳染病防治健康素養水平和具備率更高,這與本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一方面,其他學者亦發現18~34歲居民傳染病健康素養相比其他年齡段的居民要高[10],年級和年齡亦高度相關,學生年級越高在學校接受到傳染病健康教育宣傳的可能性越大,尤其是醫科學生中傳染病課程通常設置在大四年級階段;另一方面,由于學科屬性,醫科學生本身就學習過傳染病相關知識,其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本身可能較高,而文科和理工科學生由于專業屬性,其課程體系中涉及到傳染病知識相對較少,導致其傳染病健康素養偏低;最后,30.3%的居民獲得健康信息的渠道來自網絡[3],在大學生群體中可能更是如此,更多的上網學習時間意味著學生可能接觸到更多的傳染病信息,其他學者研究結果同樣發現互聯網渠道相比其他渠道信息獲取的居民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明顯更高[5]。

本文中大學生學業成績排名與對病原體和傳染源的辨認具備率有關,與其他維度具備率無關,徐娜等[9]發現,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具備率相對較高。這可能與對病原體和傳染源的辨認信息相比傳染病其他維度(如基本知識、傳播方式、預防等)信息更難掌握,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對此掌握度較好;而家庭環境因素僅父親文化程度與大學生對病原體和傳染源的辨認具備率有關,其他因素如家庭地址、家庭收入等無關。陳思婷等[11]對蘇北某市居民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調查結果分析發現,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傳染病健康素養合格人數越多,可見家庭環境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

綜上所述,武漢市該高校大學生的傳染病健康素養仍需加強,非醫科、低年級等特征的大學生應列為重點干預對象?;诖吮疚奶岢鲆韵陆ㄗh:一是開設相關課程并開展活動,如開設傳染病相關課程供非醫科學生學習,并開展知識競賽、模擬演練等各式各樣活動,豐富大學生傳染病健康教育宣傳形式。二是重點干預。依托學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學校不同群體大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措施。三是用好平臺。充分發揮學生會、協會等各類組織力量,制作宣傳海報,創建或推廣科普公眾號,開展傳染病健康教育專項宣傳月活動。四是調動學生積極性。大學生更應主動通過權威媒體、傳染病健康教育相關書籍和雜志等多種途徑參與學習,主動提高自身傳染病健康素養水平。

猜你喜歡
醫科病原體傳染病
《傳染病信息》簡介
傳染病的預防
3種傳染病出沒 春天要格外提防
新醫科背景下醫學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實踐研究
野生脊椎動物與病原體
病原體與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態關系
呼吸道傳染病為何冬春多發
伊犁地區蝴蝶蘭軟腐病病原體的分離與鑒定
病原體與抗生素的發現
醫校協同開展醫科生醫患心理教育的調查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