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的高校外語智慧學習模式

2024-01-02 14:59于姍姍傅曦琛
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外語學習者智慧

于姍姍,傅曦琛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天津 301811)

智慧教育是教育現代化的核心戰略之一?!洞髮W英語教學指南》(2020 版) 與《外語類專業教學指南》(2020 版)均強調了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倡導高?!俺浞掷眯畔⒓夹g,積極創建多元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使學生朝著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方向發展”[1]。而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高校外語教與學改革的同時,也面臨著技術與教學融合不暢、學習效果不佳等問題。在此背景下,立足外語智慧學習研究現狀,深入探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外語智慧學習融合理據與原則,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的外語智慧學習模式,旨在優化高校學生外語學習體驗,助力其實現語言學習與實踐應用能力的智慧發展。

一、文獻綜述

(一) 智慧學習理念

智慧學習至今沒有統一的定義。其核心觀點主要包含三大類:1)智慧學習以各類現代教學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 (如混合式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為理論基礎,實現學習的自主建構,并提供適時的學習指導[2];2)智慧學習整合了各類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ICT),是技術增強型學習(TEL)的最新范式[3];3)與數字學習相比,智慧學習不僅注重學習環境和資源建設,更綜合利用各類信息技術工具支持自適應和個性化學習的發展[4];目標旨在培養掌握21 世紀知識和技能的勞動力,提升學習者終身學習的能力。

(二)外語智慧學習研究

外語智慧學習在近十年發展迅速,主要聚焦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融合。教學模式上,就整體外語教學范式或單一課型改革進行探討,提出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融合模式和具體路徑。陳堅林、馬牧青結合教學和外語人才培養的生態變化,提出“以學生為中心,創設智慧學習環境,實現個性化學習,變革教學結構”的外語教學范式重構路徑[5]。鐘富強設計了包含智能教育技術、智慧教育學習及智能動態評測三個子系統的智慧外語教學系統框架[6]。趙冰基于產出導向法,提出了移動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智慧教學模式[7]。更有學者從外語教學的各具體環節入手,提出智慧改革措施[8-9]。學習模式上,辨析智慧學習內涵,探討信息時代高校外語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路徑。陳堅林、賈振霞認為:智慧學習即成就學習者的智慧成長,智慧學習者需具備在真實環境和復雜技術條件下的深度學習能力[10]。張慧丹基于大數據技術,提出注重需求導向的外語個性化培養模式[11]。徐薇對現代學習資源的學習原結構與英語遠程學習的元認知理論展開交互研究,構建了“英語遠程智慧學習模式”[12]。

(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外語智慧學習的整合研究

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技術環境已成為外語教育中一個必要的組成部件,整合到外語課程之中[13]。在外語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較多學者聚焦人工智能、腦科學等跨學科前沿成果及其對于開啟外語智慧教育時代的重要意義[14]。部分學者針對智慧教育視域下,新一代信息技術對語言學習的支撐及服務作用開展研究[15-16]。

根據Citespace(文獻可視化分析軟件)對于近十年我國外語智慧教育研究的統計及分析,現有外語智慧教育的研究中,技術應用集中于互聯網+,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外語智慧學習的賦能作用較少,系統研究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外語智慧學習更為少見[17]。如何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融入外語智慧學習,培養智慧學習者、創新智慧學習模式值得關注。

二、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外語智慧學習融合理據

(一) 新一代學習者特征

作為“Z 世代”的數字原住民,新一代學習者誕生于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是伴隨現代科技的發展而成長起來一代,互聯網和電子產品的使用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比于傳統學習者,他們擅用技術、熱愛視圖、見多識廣、樂于創新。相比于傳統媒介,他們更傾向于從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中獲取信息和知識。大量新鮮有趣的圖片和短視頻,不僅滿足了新一代學習者日常娛樂的需求,也豐富了他們的信息來源和知識儲備。在此過程中,新興媒體的使用為其創新創造提供了條件,更潛移默化促進了其創新能力的發展[10]。高校外語教育面對新一代學習者,如果仍然選取傳統的多媒體手段實施教學,已經無法適應其學習和生活習慣,滿足其個性化、效率化、終身化學習需求。因此,需充分了解新一代學習者的學習特點和需求,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傳統教學模式,構建智慧學習環境,采用適切有效的信息化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從語言學習的被動接受者到自主建構者,培養學生的智慧學習能力,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

(二)技術促進語言學習

伴隨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教學和學習的形式和模式發生巨大改變。各類教育技術的使用已成為課堂內外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視為現代學校和大學的核心要求,而其中技術對語言學習又有著特殊的意義。技術與語言學習的關系可從趙興龍、胡佳圣等提出的五個假設中得到揭示:“自我效能感越高,語言運用成功率越高;技術借助語言提升思維品質,進而促進創造性思維可能性越大;語言活動在真實場景進行的越多,語言運用就越熟練;群體記憶和個體記憶互動得越多,個體語言活動質量就越高;技術使用與語言學習習慣的博弈越接近于平衡,技術提升語言學習績效的機會就越大”[16]。因此,挖掘現代信息技術潛能,探索技術與外語學習深度融合機制,有助于提升語言學習質量和效果。

(三)信息技術介入外語課堂生態

課堂生態即課堂生態系統,是由教學主體、教學環境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構成的一個開放、動態的微觀教育生態系統。一方面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促進了智慧學習環境、外語教學改革與語言學習模式革新。另一方面,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擾亂了傳統課堂生態,衍生出一系列伴生問題,如注意力干擾、技術差異加劇、直視交流不足等。研究表明,當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智能手機時,接近半數的時間用于發短信、發朋友圈或以其他方式參與社交媒體,而不是參與課堂活動?;ヂ摼W和其他數字工具的應用對師生的課堂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技術能力和技術素養的差異也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教與學的效果。因此,想重新使外語課堂生態回歸平衡,教學主體和環境等要素需要協調、修復、適應、融合。

(四)現代信息技術驅動外語智慧教學

在技術驅動的學習環境中,融合多終端設備、視聽工具、學習平臺的智能教室為學生的集體性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各類視頻、圖像和軟件技術的使用將現實世界帶入課堂,為學生語言實踐提供真實環境。與傳統語言教學方法相比,現代語言教學主要利用多媒體、交際手段、各類教育資源和教育游戲,增加學生語言輸出實踐機會,自主進行知識獲取或建構。此外,就學習者而言,技術增加了學生與課堂內外的母語人士和其他語言學習者進行真實互動的機會,促使其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學生可能會對語言學習由抗拒到感到興奮,并有動力通過語音識別和交互式多媒體設備自主地開展語言輸出練習。

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外語智慧學習融合原則

新技術環境下,新一代信息技術、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等新的教學要素加入課堂系統,改變了原有教學要素的構成,打破了原有外課堂教學生態的平衡。因此要充分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外語學習的賦能作用,需要考慮以下原則:

(一)目標導向原則

根據交互決定理論,人的認知因素及社會因素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產生相互影響。因此,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應服務于課程目標和學習成果。技術的引入應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預期結果,而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教師應該清楚地了解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并根據具體教學目標選擇和整合適切的技術工具和資源,以更好地達成課程目標,確保技術在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

(二)個性化教學原則

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智力光譜,各有智力強項和智力弱項。因此,現代技術融入課堂需滿足個性化教學原則,為學生量身定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提供靈活的學習路徑、個性化學習資源,強化學習支持、個性化評估和反饋等方式。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掘學生學習潛能,提高學習動力,幫助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得到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和學習支持,提升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互動與合作原則

根據新建構主義理論,與同伴在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學習成果的共享、學習經驗的交流,可促進學習者認知能力的提高。因此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外語課堂,需遵循互動與合作原則,通過技術賦能,創造更開放和多樣化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借助在線聊天、視頻會議、虛擬合作項目、社交媒體和在線討論、虛擬游戲及角色扮演、在線合作筆記和文檔共享、在線投票及調查等技術工具或應用,更好地與同學和教師互動合作,促進語言學習和交互能力的提高。

(四)安全和隱私原則

安全和隱私是在融入技術時必須高度重視的原則。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時,會同步產生大量的學習數據,包括學生學習成績、測驗結果、學習習慣等。教育者和學校應該遵循相關的數據保護法律法規,加強數據安全措施,如加密敏感信息、建立安全訪問權限、定期備份數據等,確保學生數據的合法使用和處理。除此之外,應培養學生的數據安全意識,讓他們了解如何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和隱私。教育過程中可以進行相關的數字素養教育,教授學生正確使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方式和方法。

四、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的外語智慧學習模式設計

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對外語智慧學習的賦能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各類智慧教學平臺、社交媒體及多媒體資源的利用?;谏鲜鲅芯?,設計了SFCE 高校外語智慧模式,其中S 代表基于SPOC的課前小組學習,F 代表基于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的課內知識學習,C 代表基于COIL 的語言輸出實踐,E 代表基于智能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評價。SFCE 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加持,綜合利用教學平臺及資源創設真實交際情境,旨在提升高校學生技術使用意愿,增強其英語產出能力,優化外語智慧學習效果。

(一)基于SPOC 的課前學習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型私人在線課程”,最早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Armando Fox 教授提出,旨在探索小型、私人化的在線課程,以輔助和改進傳統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學習效果。依據SPOC 課前學習小組的理念,該課前學習分為以下5 個步驟。首先,教師在課前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目標和風格,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為促成團隊協作最優化,每組3-5 人為宜。其次,教師將相關SPOC 教學資源和學習材料,包括MOOC 教學視頻、單元課件、閱讀材料、視聽材料等分發給各小組,并布置該組學習任務或主題。學生在組內通過智能學習平臺、即時通訊軟件溝通協作,并利用在線共享文檔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如,總結單元知識要點,發表問題見解,完成小組匯報文本,收集、共享學習資料等。此外,組員可實時利用在線文檔進行補充和評論,互助合作解決問題,平臺將實時記錄組員文檔編輯過程及觀點,為后續評價提供參考。最后,教師在課前針對各小組合作中的問題,定期答疑解惑,提供知識與技能支持。通過課前SPOC 小組預習,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具體數據,以便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難度梯度。學生也可在小組學習的氛圍中互相督促,查漏補缺,在課前做好充足準備(圖1)。

圖1 課前學習

(二)基于翻轉課堂及COIL 的課中學習

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下,課中學習特別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通過完成交際任務實現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提升,任務設計應具有挑戰性和實踐性。

課中學習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翻轉課堂。師生基于課前SPOC 小組學習,充分利用課上時間探討課程知識重難點,集中解決課前學習中的共性問題,并以此為起點輸入新內容,確保絕大多數學生起平點的一致,更好地吸收掌握后續知識。另一部分為語言交際實踐,除了利用學習平臺、教學視頻、師生交流等傳統形式創設交際情境、完成主題交際任務,教師還可加入COIL 教學聯盟,充分利用教學管理平臺(如Blackboard、Moodle)、社交媒體(如Microsoft Teams、Zoom、微信)及小組協作平臺(如VoiceThread、Whiteboard),為學生營造更為真實的沉浸式學習環境,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COIL(Collaborative Online International Learning)教學聯盟是一種利用網絡合作和國際交流的教學方法,通過跨國合作和交流,旨在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可以通過SUNY COIL Center、UniCollaboration、Soliya 等機構尋找國外大學或教育機構作為合作伙伴,雙方共同開展COIL 項目,進行英語口語和跨文化交際實訓。在每次COIL 交流開始前,項目內師生可依據單元主題,共同確定交流話題、制定學習目標及任務。交流過程中,學生通過合作完成多樣化學習任務,如共同撰寫論文、演示演講、舉辦虛擬文化交流活動等,在真實、具體的交際情境中實現語言技能的提升、跨文化意識的加強以及合作溝通能力的增長。通過COIL 教學聯盟的實施,學生可以在仿真、沉浸的情境中與國外學生開展實時口語互動,拓展語言交際機會,提高英語輸出能力,增進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升文化自信,為未來的國際交流和合作打下基礎(圖2)。

圖2 課中學習

(三)基于動態測評的課后學習

在課后知識鞏固和拓展階段,除了紙質版課后作業與練習以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動態測評的方式,依據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頻次、學習內容和評測結果,動態監督及評定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及時梳理與指導。如利用We Learn 隨行課堂,學生在課后可以實現線上自主復習、單詞測試、知識點小測驗、單元測試和期末測試,平臺同步記錄線上和線下作業、測試的完成情況。利用這些數據,教師能夠客觀分析學生的學習深度、學習間隔、學習持久度等,為后續授課思路和教學內容的調整提供有力依據。為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強化競爭意識,提升自我效能感,平臺還設定了努力值,該值是跟蹤學生學習行為的有效數據,可以準確記錄學習表現,提供學習反饋。借助以上動態學習評價,學生能夠即時調整學習時間和策略,并通過線上、線下的平臺和資源、與教師以及國內外學習伙伴的實時交流,答疑解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這種基于動態測評的課后學習模式,不僅幫助學生深化鞏固和拓展知識,還鼓勵他們以積極的面貌、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學習、深度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與狀態,并通過與他人協作交流、互助共進,營造爭先創優的濃厚學習氛圍。同時,教師也能夠精準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提供針對性知識輔導、技能支持以及心理疏導,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圖3)。

圖3 課后學習

五、結語

外語智慧學習模式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創新學習模式,將數字化技術與外語學習融為一體,通過智能學習系統和個性化的學習資源,滿足了新一代學習者多樣化學習需求,為外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外語智慧學習模式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習者的學習特點及需求,秉持目標導向、個性化教學、溝通與合作、安全及隱私等原則,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外語智慧學習的融合,以順應外語教育數字轉型和智能升級的發展趨勢,培養智慧型學習者,促生深度學習。

猜你喜歡
外語學習者智慧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大山教你學外語
大山教你學外語
有智慧的羊
論遠程學習者的歸屬感及其培養
智慧派
智慧決定成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