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學習活動觀下的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研究

2024-01-03 21:50李小蘭
校園英語·上旬 2023年8期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讀寫結合高中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中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為了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新課標提出了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概念,要求通過學習活動讓學生學習知識,深化理解,遷移創新。本文以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為例,就如何在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引下實現課堂重建和突破提出了幾點意見,以期有助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在教學中的落實,促使教學實踐在創新中發展。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高中;英語;讀寫結合

作者簡介:李小蘭,福建省連城縣第一中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不僅建構了以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構成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還針對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的實現,提出了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概念。在新課標下,核心素養成為新時期英語課程改革的目標,學習活動則是英語教學的基本形式。如何基于學習活動進行課程資源整合,讓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發展思維品質,建構文化意識,提高學習能力,就成為高中英語教學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下面,就以讀寫結合為例,一一分析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內涵、指導意義和實施策略。

一、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提出及其內涵

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學習活動觀指在主題意義引領下,讓學生依托語篇,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促進學習、思考、情感和態度發展的觀點。英語學習活動觀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實踐性,其中,綜合性指在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要掌握語言知識和能力,將思考、文化意識融合到學習中。關聯性指在學習中,要在主題引領下,將教學內容、影響教學的因素連接起來,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以促使學生綜合素養發展。實踐性指英語學習活動觀下的學習活動更像是主題探究活動,具有實踐性,其目的是讓學生學用結合,學以致用。英語學習活動觀下的學習活動,要以學生學習興趣、內在需要為出發點,讓學習有學生自主學習、改造對象的特征,讓學生積極體驗,主動參與信息獲取、材料搜集、概括分析、整合梳理,最終通過對知識的內化與運用,通過多元思維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提出,其目的是改變教與學、教學各部分缺少關聯的境地,避免學生學得被動,掌握的都是碎片化的知識和無用的技能。

二、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讀寫結合的意義

對于高中生來說,英語是第二語言,而非通用語言。受母語環境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時間、運用時間有限,這也直接導致許多學生學到的英語都是“啞巴英語”。加上學習環境不同,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英語水平會差距更大。英語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輸入英語語言信息的重要方式。寫作是鍛煉和檢驗學生的語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閱讀與寫作都備受關注。但是,受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影響,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都是分開的。而且,在英語閱讀中,許多學生都是為讀而讀,只關注英語語言知識,卻不關注語篇的行文邏輯、寫作特點、文化內涵。讀后續寫是在新高考改革中出現的一種新題型。在讀后續寫中,思考能力、大學習觀、活動銜接,是決定最終結果的重要指標。讀后續寫,需要學生關注語篇的語境、語言的美感、構思邏輯,需要學生以英語系統功能語言學、特定文化語境為基礎,將讀與寫緊密結合起來,有意識、有目的地了解特定文化中的語類結構潛勢,領悟英語的表達交際意圖和策略。惟其如此,才能提高輸出質量,使續寫內容與原文和諧銜接,成為新的語篇。

三、英語學習活動觀下的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一)突出主題,合理選擇閱讀材料

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讀后續寫教學,需要注意教學的整體性、活動性,還要增強每一步的延展性,使涉及主題語境、文化知識、語篇類型、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語言知識的部分,都有成為活動的可能。以學習活動觀為指導,在讀后續寫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主題思想,篩選閱讀材料,形成文本框架,明確寫作方向,讓學生自主探究讀寫內容之間的關聯性,為學生閱讀素材、獲得體驗、感悟作鋪墊。這就要求英語科任教師在讀后續寫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根據學生閱讀能力、教學內容篩選閱讀素材。在篩選素材時,將學生動員起來,使閱讀材料篩選具有活動的特征。如在學習“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一課時,可結合教學內容,以讀后續寫的方式開展跨文化教學活動。由教材可知,本課所講內容為節日文化、中國春節。而關于中國春節和節日文化,與之有關的閱讀材料非常多,許多閱讀素材都有文化傳承價值和教育意義。在讀后續寫教學中,根據高中英語新課標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的要求,教師應以培養學生“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度和語言產出的自覺性”為目的,認真準備跨文化教學活動的材料,創設文化情境,為學生在文化交際中體驗語言和運用語言做準備。關于閱讀材料篩選,可以先借助簡單的對話,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根據學生興趣和想法,突破教材局限,從英語報紙、雜志或者網絡上尋找與“Chinese Spring Festival”有關的語篇,并關注語篇中的跨文化因素,看所選語篇與學生文化背景是否相關,是否體現文化的多樣性,能否尋找合適的點創設文化情境,開展跨文化學習內容;爭取選擇最合適的閱讀材料,為學生發現、分析、探究文化內涵創造條件,讓學生通過讀后續寫培養文化自信,實現主動構建,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二)立足文本,開展多元思考活動

思考是創新的基礎,思考能力是高中生必備的能力之一。思維品質是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之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的應有之義。讀后續寫需要學生根據提供的閱讀材料、給出的段落開頭語,寫出與上文銜接流暢、邏輯嚴謹的文章。在讀后續寫中,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需要學生開動大腦,深入思考許多問題。如在閱讀中,要找出原文的主旨句、關鍵詞,全面把握原文的寫作思想、寫作順序、寫作方法和篇章結構,對原文主題、中心思想、事件的起因和結果、具體的寫作方法有清晰的了解。在寫作中,需要學生把握續寫的核心,注意內容的豐富性、段落過渡、語言風格和寫作長度。學生如果缺乏發散思維、邏輯思維、創新思維能力,根本無法圓滿完成讀寫任務。因此,在讀后續寫教學中,要將學生思維當作挖掘的關鍵,以文本為根本,著重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如在學習“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課文,以以下幾點為主,讓學生寫一篇故事梗概:(1)年輕人Henry Adams意外來到倫敦,他身無分文,饑寒交迫;(2)老富翁Roderick和Oliver兄弟二人打賭,看僅有一張百萬英鎊鈔票,一個人能否在倫敦生活一個月,Henry被意外選中,進入“實驗”; (3)Henry帶著裝有百萬英鎊的信封走進餐館,店員、店主一改從前的態度,百般逢迎。在學生完成故事梗概寫作后,教師可以借助問題開展思維訓練:課文的主題是什么?語言風格有何特點?作者對當時的社會、窮人、富人各持什么態度?從文中你能獲取哪些有價值的信息?Henry Adams獲得百萬英鎊后,會不會“變壞”?如果你意外獲得巨額財富,你最想干什么?然后,讓學生進行個性化思考,感悟課文主題、語言、思想和內涵。再讓學生與同桌合作與交流,了解不同的觀點,并在觀點碰撞中激發新思維、新觀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設想故事走向,續寫故事,并在學習故事時適當增加細節,使行文前后連貫。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相互欣賞、相互接受、相互分享的習慣,還可以增強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展。

(三)搭建支架,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雖說經過小學、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口語能力、閱讀能力,但是,在英語寫作方面仍然存在短板,許多學生都對英語寫作有畏懼心理。學生之所以英語寫作能力不高,不僅是因為他們掌握的詞匯量較少,所學知識遺忘率高,還因為他們缺少語用意識、語用機會,沒有養成英語寫作的習慣。在英語寫作中,許多人都是為寫而寫,缺少自信。因此,培養學生的信心,就顯得尤為重要。按照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指導,教師可以設置、組織教學活動,搭建學習支架,在英語語言知識、語用能力培養的同時,開展意識、信心訓練,幫助學生完成對讀后續寫的整體建構。如在學習“Welcome to Chinatown”一文時,在讀后續寫中,教師可利用著名的英語游記——達爾文的《小獵犬號航海記 》、儒勒·凡爾納的《八十天環游地球》中的片段,或者英文演講稿設計不同的活動,導入文化知識的理解和探究,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如在儒勒·凡爾納的《八十天環游地球》選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課件或者圖文并茂的ppt,簡單介紹一下作者、游記影響和創作背景,以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然后,引導學生跳出文本,將閱讀上升到客觀批判的層面,對文章的標題進行評價,使學生對文章內容充滿期待。然后,以學習理解、應用實踐為重點,搭建學習支架,讓學生沿著支架“攀援”:(1)結合所給的5個“W”的問題,帶著任務去閱讀語篇,找準文章的主要描述方向;(2)找準文章的主要描述重點,從自己的角度,結合課文,談談自己對地球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地理、歷史、人文風情的了解;(3)根據表層信息,分析與判斷語篇的深層含義,借助思維導圖理清文章的邏輯結構,同時根據行文“根”組織,深入發掘有關“芽”的信息,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從作者視角續寫游記。

(四)遷移創新,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

與單純的閱讀與寫作不同,讀后續寫是閱讀與寫作的統一。讀后續寫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的能力。為了培養學生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的能力,讀后續寫要以讀為本,以讀促寫,以寫為閱讀的延伸,以寫導讀,讓學生觀察、分析、聯結、歸納、概括、評價文本,為學生知識和情感有效遷移創造條件。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英語讀后續寫教學,需要教師認識到英語知識、情感遷移的重要性,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情感需求結合起來,增進師生、生生互動,借助交互性活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如在學習“The stone in the road”一課時,教師可以在閱讀環節將學生分組,創設角色扮演游戲,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課文內容以游戲的形式展現出來,以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目的。然后,讓學生看道德故事圖片,通過“讀”圖感知,注意圖片背景信息。再由教師基于主題詞“morals”或“virtues”提出了主題性的問題:為什么底層人民更能展示和渴望更多人性的美好?讓學生結合圖片,開展多種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包括說說圖片內容、表達自己想法、以道德為主題編創小故事、開展讀后續寫活動等,讓學生學以致用。在學生完成讀后續寫任務后,讓學生與同桌交換作文,帶著批判的眼光去通讀同桌的作文,找準作文的主要描述重點,指出作文存在的問題,進行作文互評和批改。最后,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將語言知識學習、文化內涵理解、語言技能發展、學習策略應用融合到一起,開展綜合性的點評、交流活動,讓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學習。這樣增進學生互動,可以提高讀后續寫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引入英語學習活動觀,針對英語讀后續寫教學進行創新,可以為學生學習知識、提高技能、養成素養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在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中,教師可以以英語學習活動觀為引領、語篇為依托,整合課程資源,開展學習活動,以加深學生對語言知識、文化內涵的理解,促進學生學習策略、語言技能發展。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不僅建構了以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構成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還針對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的實現,提出了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概念。在新課標下,核心素養成為新時期英語課程改革的目標,學習活動則是英語教學的基本形式。如何基于學習活動進行課程資源整合,讓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發展思維品質,建構文化意識,提高學習能力,就成為高中英語教學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下面,就以讀寫結合為例,一一分析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內涵、指導意義和實施策略。

一、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提出及其內涵

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學習活動觀指在主題意義引領下,讓學生依托語篇,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促進學習、思考、情感和態度發展的觀點。英語學習活動觀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實踐性,其中,綜合性指在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要掌握語言知識和能力,將思考、文化意識融合到學習中。關聯性指在學習中,要在主題引領下,將教學內容、影響教學的因素連接起來,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以促使學生綜合素養發展。實踐性指英語學習活動觀下的學習活動更像是主題探究活動,具有實踐性,其目的是讓學生學用結合,學以致用。英語學習活動觀下的學習活動,要以學生學習興趣、內在需要為出發點,讓學習有學生自主學習、改造對象的特征,讓學生積極體驗,主動參與信息獲取、材料搜集、概括分析、整合梳理,最終通過對知識的內化與運用,通過多元思維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提出,其目的是改變教與學、教學各部分缺少關聯的境地,避免學生學得被動,掌握的都是碎片化的知識和無用的技能。

二、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讀寫結合的意義

對于高中生來說,英語是第二語言,而非通用語言。受母語環境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時間、運用時間有限,這也直接導致許多學生學到的英語都是“啞巴英語”。加上學習環境不同,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英語水平會差距更大。英語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輸入英語語言信息的重要方式。寫作是鍛煉和檢驗學生的語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閱讀與寫作都備受關注。但是,受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影響,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都是分開的。而且,在英語閱讀中,許多學生都是為讀而讀,只關注英語語言知識,卻不關注語篇的行文邏輯、寫作特點、文化內涵。讀后續寫是在新高考改革中出現的一種新題型。在讀后續寫中,思考能力、大學習觀、活動銜接,是決定最終結果的重要指標。讀后續寫,需要學生關注語篇的語境、語言的美感、構思邏輯,需要學生以英語系統功能語言學、特定文化語境為基礎,將讀與寫緊密結合起來,有意識、有目的地了解特定文化中的語類結構潛勢,領悟英語的表達交際意圖和策略。惟其如此,才能提高輸出質量,使續寫內容與原文和諧銜接,成為新的語篇。

三、英語學習活動觀下的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一)突出主題,合理選擇閱讀材料

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讀后續寫教學,需要注意教學的整體性、活動性,還要增強每一步的延展性,使涉及主題語境、文化知識、語篇類型、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語言知識的部分,都有成為活動的可能。以學習活動觀為指導,在讀后續寫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主題思想,篩選閱讀材料,形成文本框架,明確寫作方向,讓學生自主探究讀寫內容之間的關聯性,為學生閱讀素材、獲得體驗、感悟作鋪墊。這就要求英語科任教師在讀后續寫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根據學生閱讀能力、教學內容篩選閱讀素材。在篩選素材時,將學生動員起來,使閱讀材料篩選具有活動的特征。如在學習“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一課時,可結合教學內容,以讀后續寫的方式開展跨文化教學活動。由教材可知,本課所講內容為節日文化、中國春節。而關于中國春節和節日文化,與之有關的閱讀材料非常多,許多閱讀素材都有文化傳承價值和教育意義。在讀后續寫教學中,根據高中英語新課標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的要求,教師應以培養學生“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度和語言產出的自覺性”為目的,認真準備跨文化教學活動的材料,創設文化情境,為學生在文化交際中體驗語言和運用語言做準備。關于閱讀材料篩選,可以先借助簡單的對話,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根據學生興趣和想法,突破教材局限,從英語報紙、雜志或者網絡上尋找與“Chinese Spring Festival”有關的語篇,并關注語篇中的跨文化因素,看所選語篇與學生文化背景是否相關,是否體現文化的多樣性,能否尋找合適的點創設文化情境,開展跨文化學習內容;爭取選擇最合適的閱讀材料,為學生發現、分析、探究文化內涵創造條件,讓學生通過讀后續寫培養文化自信,實現主動構建,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二)立足文本,開展多元思考活動

思考是創新的基礎,思考能力是高中生必備的能力之一。思維品質是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之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的應有之義。讀后續寫需要學生根據提供的閱讀材料、給出的段落開頭語,寫出與上文銜接流暢、邏輯嚴謹的文章。在讀后續寫中,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需要學生開動大腦,深入思考許多問題。如在閱讀中,要找出原文的主旨句、關鍵詞,全面把握原文的寫作思想、寫作順序、寫作方法和篇章結構,對原文主題、中心思想、事件的起因和結果、具體的寫作方法有清晰的了解。在寫作中,需要學生把握續寫的核心,注意內容的豐富性、段落過渡、語言風格和寫作長度。學生如果缺乏發散思維、邏輯思維、創新思維能力,根本無法圓滿完成讀寫任務。因此,在讀后續寫教學中,要將學生思維當作挖掘的關鍵,以文本為根本,著重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如在學習“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課文,以以下幾點為主,讓學生寫一篇故事梗概:(1)年輕人Henry Adams意外來到倫敦,他身無分文,饑寒交迫;(2)老富翁Roderick和Oliver兄弟二人打賭,看僅有一張百萬英鎊鈔票,一個人能否在倫敦生活一個月,Henry被意外選中,進入“實驗”; (3)Henry帶著裝有百萬英鎊的信封走進餐館,店員、店主一改從前的態度,百般逢迎。在學生完成故事梗概寫作后,教師可以借助問題開展思維訓練:課文的主題是什么?語言風格有何特點?作者對當時的社會、窮人、富人各持什么態度?從文中你能獲取哪些有價值的信息?Henry Adams獲得百萬英鎊后,會不會“變壞”?如果你意外獲得巨額財富,你最想干什么?然后,讓學生進行個性化思考,感悟課文主題、語言、思想和內涵。再讓學生與同桌合作與交流,了解不同的觀點,并在觀點碰撞中激發新思維、新觀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設想故事走向,續寫故事,并在學習故事時適當增加細節,使行文前后連貫。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相互欣賞、相互接受、相互分享的習慣,還可以增強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展。

(三)搭建支架,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雖說經過小學、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口語能力、閱讀能力,但是,在英語寫作方面仍然存在短板,許多學生都對英語寫作有畏懼心理。學生之所以英語寫作能力不高,不僅是因為他們掌握的詞匯量較少,所學知識遺忘率高,還因為他們缺少語用意識、語用機會,沒有養成英語寫作的習慣。在英語寫作中,許多人都是為寫而寫,缺少自信。因此,培養學生的信心,就顯得尤為重要。按照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指導,教師可以設置、組織教學活動,搭建學習支架,在英語語言知識、語用能力培養的同時,開展意識、信心訓練,幫助學生完成對讀后續寫的整體建構。如在學習“Welcome to Chinatown”一文時,在讀后續寫中,教師可利用著名的英語游記——達爾文的《小獵犬號航海記 》、儒勒·凡爾納的《八十天環游地球》中的片段,或者英文演講稿設計不同的活動,導入文化知識的理解和探究,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如在儒勒·凡爾納的《八十天環游地球》選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課件或者圖文并茂的ppt,簡單介紹一下作者、游記影響和創作背景,以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然后,引導學生跳出文本,將閱讀上升到客觀批判的層面,對文章的標題進行評價,使學生對文章內容充滿期待。然后,以學習理解、應用實踐為重點,搭建學習支架,讓學生沿著支架“攀援”:(1)結合所給的5個“W”的問題,帶著任務去閱讀語篇,找準文章的主要描述方向;(2)找準文章的主要描述重點,從自己的角度,結合課文,談談自己對地球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地理、歷史、人文風情的了解;(3)根據表層信息,分析與判斷語篇的深層含義,借助思維導圖理清文章的邏輯結構,同時根據行文“根”組織,深入發掘有關“芽”的信息,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從作者視角續寫游記。

(四)遷移創新,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

與單純的閱讀與寫作不同,讀后續寫是閱讀與寫作的統一。讀后續寫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的能力。為了培養學生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的能力,讀后續寫要以讀為本,以讀促寫,以寫為閱讀的延伸,以寫導讀,讓學生觀察、分析、聯結、歸納、概括、評價文本,為學生知識和情感有效遷移創造條件。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英語讀后續寫教學,需要教師認識到英語知識、情感遷移的重要性,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情感需求結合起來,增進師生、生生互動,借助交互性活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如在學習“The stone in the road”一課時,教師可以在閱讀環節將學生分組,創設角色扮演游戲,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課文內容以游戲的形式展現出來,以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目的。然后,讓學生看道德故事圖片,通過“讀”圖感知,注意圖片背景信息。再由教師基于主題詞“morals”或“virtues”提出了主題性的問題:為什么底層人民更能展示和渴望更多人性的美好?讓學生結合圖片,開展多種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包括說說圖片內容、表達自己想法、以道德為主題編創小故事、開展讀后續寫活動等,讓學生學以致用。在學生完成讀后續寫任務后,讓學生與同桌交換作文,帶著批判的眼光去通讀同桌的作文,找準作文的主要描述重點,指出作文存在的問題,進行作文互評和批改。最后,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將語言知識學習、文化內涵理解、語言技能發展、學習策略應用融合到一起,開展綜合性的點評、交流活動,讓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學習。這樣增進學生互動,可以提高讀后續寫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引入英語學習活動觀,針對英語讀后續寫教學進行創新,可以為學生學習知識、提高技能、養成素養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在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中,教師可以以英語學習活動觀為引領、語篇為依托,整合課程資源,開展學習活動,以加深學生對語言知識、文化內涵的理解,促進學生學習策略、語言技能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朗姑.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構建[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1):78.

[2]陳華云.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高中閱讀課教學活動設計[J].文理導航,2019(12):34,36.

[3]周巧玲.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實踐探究[J].英語廣場,2020(1):121-122.

猜你喜歡
英語學習活動觀讀寫結合高中
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探索和創新高中英語課堂活動
例談高中英語課堂中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閱讀教學活動設計
結合實踐再探指導寫作之最佳策略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