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教學中培育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四大策略

2024-01-03 21:50劉婷婷
校園英語·上旬 2023年8期
關鍵詞:核心素養文本情境

摘 要:小學英語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這四個方面相互融合,協同發展。實踐證明,小學英語對話教學除可以讓學生獲得感性知識外,還能夠鍛煉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對話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方式。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教學經驗,從創設情境、挖掘文本、設計梯度問題和助學任務四個方向闡述如何在英語對話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對話;情境;文本

作者簡介:劉婷婷(1983.01-),女,廣東平遠人,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教師發展中心,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發揮核心素養統領的作用,核心素養無疑是外語教育領域長期探討并且越發明晰的大觀念。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這四個方面相互融合,協同發展。實踐證明,通過對話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感性知識,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等,所以,對話教學是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方式。筆者認為,在對話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挖掘文本、設計梯度問題和助學任務等來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一、創設真實情境,發展學生語言能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是這樣界定和描述語言能力的:“語言能力是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提升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發展跨文化溝通與交流的能力?!毙睦韺W家托蘭斯說:“我們要想創造,就需要提供一個友善和獎賞的環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榮發展?!笨梢?,在課堂上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能夠給學生帶來運用語言溝通的美好感受,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一)借助教材插圖展示情境

可以使用教材中所提供的色彩豐富的插圖來創設情境這樣不僅方便,而且還可以生動地呈現出對話內容所發生的具體情境,幫助學生匹配圖畫中所呈現的一些內容和對話內容。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4“What can you do? ”Part A Let's talk板塊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教材插圖“Look! Zhang Peng can sing English songs. How about John? ”,引導學生說出“John can do some kung fu.”。然后深入開展對話教學:What can... do for the party? He / She can... 這樣的情境創設的方法較為高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布置生活場景展示情境

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教師除了通過教材插圖再現情境的方式來創設具體真實的情境之外,還可以帶學生融入生活中的實際情境中,鼓勵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進行語言表達。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A Let's talk板塊時,教師可以把課堂布置成KFC場景,引入學生熟悉的hamburger、salad、sandwich、hot dog、ice cream、juice等,可以選一些學生穿上服務員的服裝來扮演服務員,請部分學生做顧客,讓學生用“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 drink? I'd like...”句型進行交流和溝通。在此情境下,學生會興致盎然,紛紛參與到活動中,語言訓練也水到渠成。

S1: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S2: I'd like a hamburger.

S1: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2: I'd like some orange juice, please.

S1: Anything else?

S2: No, thanks. How much are they?

S1: Fifteen yuan, please.

S2: Here you are.

S1: Thank you.

對話教學離不開情境,語言交際更離不開情境。在課堂上教師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師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對話交流,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能夠更勇敢地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更有利于發展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借用教材插圖或者布置貼近生活的場景進行對話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言教學活動中,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挖掘對話文本要素,培育學生文化意識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文化意識體現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小學英語對話文本中蘊含詞語內涵、習俗等文化要素,這些要素對培育學生交際文化意識和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在授課時,應注重挖掘對話文本中的文化要素,并將這些要素應用于對話教學中,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語言和交際能力,也有利于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

(一)發掘文本因素,讓文化浸潤對話教學

對話文本中蘊含著可能影響語用和語義的文化因素,在對話教學中,教師應把這些因素從對話文本中挖掘出來并適時地導入相關的文化知識,將語言知識的教學與文化知識的滲透進行有機結合,以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例如,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5“Whose dog is it? ”Part B Let's talk板塊,Sam和Chen Jie的對話是這樣的:

細心的學生就會發現并好奇地問Fido明明是一只狗,但在對話中一直不用“it”而是“he”來指代。因為學生的知識體系里“he”一直代表的都是指人類中男性“他”,女性“她”則用“she”,而用于指代其他動物或者植物等則用“it”。這時候,筆者引導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找答案。通過查閱資料,學生了解到在英文中當主人和動物關系親密,有情感聯結的時候往往主人會把自己的寵物當作家人看待,從而指代公寵物時用更親切的“he”,指代母寵物時用“she”。就這樣,學生了解到了異域文化的特別之處,同時對英語詞匯也有了更準確的認識。另外,通過外國人對待寵物的態度,筆者還順勢將家庭觀、人生觀、生命觀等價值理念滲透到教學中。

(二)發掘文本內涵,讓文化滲透對話教學

對話文本中蘊含著不同地域的文化內涵,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意識地感受和理解并接受來自其他地方的文化。學生只有接受了不同地域的文化,才能開闊自己的視野,才能更加靈活地運用語言。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4“When is the art show?”Part B Let's talk板塊時,教師可以讓學生“Read and answer what will Chen Jie do for her mum?” ,順勢引出課文內容“I'll cook noodles for her.”,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生日文化“In China, people eat noodles to wish for a long life.”結合生日主題,教師跟學生分享更多其他國家的生日文化,以此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在對話教學中,教師要領會核心素養的理念,正確把握文化意識教學目標,合理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創設生動、完整的情景,通過感知、對比、歸納等各種方式學習文化內涵,開展多種文化實踐活動,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

三、設計梯度問題,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問題是推動學生思維產生的動力,是展開對話教學的節拍器,在教學中起到了串聯作用。教師在對話課中設計層層遞進有梯度的問題,能夠引導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激發他們探究問題的興趣,進而提升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緊扣內容設計梯度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他們通過分析和判斷加強對知識的理解,逐步建構自己的語言框架。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5“At the farm”Part A Let's talk板塊時,教師可以先設計淺層思維問題“What are these? Are these... ? ”這些問題是學生通過讀圖和句子就能直接回答的。深層思維問題是文字背后的啟發“When Mike sees the yellow tomatoes, Mike”說“but they are yellow.” 抓住Mike因不認識黃色的西紅柿而引發的認知沖突,通過but這個詞讓學生體會到Mike對新事物的好奇,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Why is Mike so confused? Does he agree? Why does Mike say ‘but’?” 通過發散追問,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被激活,并能夠結合已知生活經驗,真正做到用英語真實表達個性化的想法。

再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5“What does he do?”Part B Let's talk板塊時,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根據課文內容由淺入深地設計下列問題:

Q1: What does Mike's uncle do?

Q2: Where does he work?

Q3: How does he go to work?

Q4: Do you want to be a fisherman in the future?

Q5: Why should we study hard and stay healthy? What should we do in our daily lives?

這幾個問題層層遞進,不斷引導學生思考、辯證分析。教師在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同時,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問題,通過比較和思辨等思維活動來突破現有的認知結構,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深入的認知。

在梯度問題的引領下,學生的思維跳出了教材文本的局限。教師通過設計梯度問題,加強了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介入,培養了他們積極思考、主動提問、敢于質疑的思維品質,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從低階走向高階。

四、設置助學任務,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英語助學任務既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預熱和延伸,又是對學生課內所學知識的補充和測評,結合對話課前、課中和課后,創設真實、有意義的助學任務讓學生運用語言,可以提升英語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4“What can you do?”Part A Let's talk板塊時,課前,教師可以布置學生預習對話,讓他們了解Zhang Peng、Wu Yifan、John等同學會做什么,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能力。課中,在拓展任務上,教師創設“We'll have an English party in our class. 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 這個活動,采取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討論節目設置并將其寫在便利貼上。通過布置真實性任務,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在真實世界中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交際的機會。學生還可以通過合作來展現英語才藝,從而在任務和興趣驅動下提升學習能力。課后,可以讓學生回家將對話課拍成視頻分享到群里,并邀請班里的同學輪流當小評委,選出金點子獎。此類活動讓學生樂在其中,同時他們的學習能力也都在無形中得到了提升。

在英語對話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無論是實踐的層面還是理論的架構上,都有更長的路需要走,需要探索。英語教師需要俯下身子關注細微、創設真實情境、挖掘對話文本、設計梯度問題、設置助學任務,真正把核心素養放在首位,以生為本,打造一個內外環境俱佳的英語學習新時空,給學生插上語言的翅膀,讓學生在這個新時空遨游,讓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落地生根。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程曉堂.論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的真實性[J].課程·教材·教法,2010(5):54-59.

[3]曹瑾.以課堂提問促英語思維發展[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7(9):31-34.

猜你喜歡
核心素養文本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