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美歐高校在中亞國家的海外分校:興起、運營與成效

2024-01-03 09:48王正青米娜瓦爾米爾哈力
現代大學教育 2023年5期
關鍵詞:塔什干中亞國家分校

王正青 米娜瓦爾·米爾哈力

一、問題提出

海外分校是指一國高等教育機構以本校名義或名稱在另一國以獨立設置或合作舉辦形式設立的教育機構,提供與本國高校相同的課程和文憑證書。[1]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入,知識、人員和資金逐漸跨越國界,世界正被塑造成一個共享的社會空間。各國將高等教育國際化作為本國戰略重點,高校也開始主動尋找與構建自己的高等教育國際化路徑和策略,與海外合作伙伴創建海外分校成為眾多高校推進跨境高等教育的選擇方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University at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跨境教育研究小組的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全球共有37個輸出國在83個國家開設306所海外高校。[2]創辦海外分校已成為眾多知名高校實施全球化戰略、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國內外學者圍繞海外分校的價值理念、運行模式和辦學成效展開卓有成效的研究。一是海外分校的價值與發展理念。學者認為海外分校在平衡全球化與本土化的張力中[3],形成折衷主義和全球整合兩種戰略管理模式[4],海外分校呈現出發展援助的性質[5],與國際、區域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6]。二是海外分校的運行與運營策略。研究者總結海外分校創辦動機復雜多元、籌資多渠道等特征[7],分析在阿聯酋的海外分校采取的區別化定位和差異化戰略[8],認為吸引和留住高質量的教學人員[9]、引入國際教育資本[10]、建立內部和外部質量保證機制[11]是海外分??沙掷m發展的重要因素。三是海外分校的影響與辦學成效。已有研究發現,海外分校能促進學生國際流動[12],提高語言技能和跨文化體驗[13],推動所在地區的科研進步和學術出版[14],并在滿足東道國需求和解決區域性問題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15]總體來看,已有研究大多聚焦于發達國家海外分校的發展進程、海外分校辦學理念和運行模式,以及中東、東南亞的海外分校等議題。

創辦海外分校涉及國際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等因素,而中國的海外分校建設尚處于輸出分校的初級階段,辦學成效有待彰顯。[16]隨著21世紀初美國挑起全球反恐戰爭,以及近年來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間沖突的加劇,地處歐亞大陸結合部的中亞地區日益顯現出其地緣政治意義,成為大國競相角力的博弈場,也吸引各方在中亞開設海外分校。其中,俄羅斯借助其政治、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傳統優勢與中亞構建“共同教育空間”,美國主要借助其政治和軍事實力彰顯區域影響力,歐洲則依托歐盟(European Union)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輸出其價值觀和教育標準。鑒于此,本文以對中亞五國(即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具有重要影響的俄美歐高校在中亞各國開設的海外分校為對象,探討這些海外分校在中亞的辦學動因、運行機制和辦學成效,剖析其目標理念、課程設置、師資配備、質量評估等運營策略,希望為推進中國高校的海外分校建設、深化中國與中亞國家的高等教育合作提供參考。

二、俄美歐高校在中亞國家海外分校的興起邏輯

自1993年圣彼得堡工會人文大學阿拉木圖分校(Алматинский Филиал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о 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Профсоюзов,以下簡稱阿拉木圖分校)開辦至今,俄美歐三方共在中亞地區創辦39所海外分校。創辦分校既源于獨立后中亞高等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也受三方在中亞教育外交布局的外部推動,同時契合跨境高等教育全球化擴張的內在邏輯。

(一)本土拉力:獨立后中亞高等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

推動本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滿足民眾高質量教育需求,提升本國高等教育國際競爭水平,是中亞各國引入海外分校的內在動力。

一是中亞各國日趨增長的境外教育需求。統計顯示,獨立30年來,中亞各國人口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哈薩克斯坦從1991年的1,645.17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1,900.09萬人;烏茲別克斯坦從1991年的2,095.20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3,491.51萬人;土庫曼斯坦從1991年的382.17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634萬人;吉爾吉斯斯坦從1991年的446.36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669.18萬人;塔吉克斯坦從1991年的555.63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975萬人。[17]2020年,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為71%、16%、16%和46%,塔吉克斯坦2017年為31%,中亞民眾對高等教育有較大需求。[18]與此相應,獨立后中亞各國高等教育系統受到全球化的影響,境外留學的學生數量急劇增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統計,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中亞五國共有境外學習留學生320,210人,出境流動率達到14.45%。[19]海外分校使一批因為經濟或家庭文化等原因無法出國的學生有機會在國內接受外國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本國青年的國際教育需求。

二是完善本國高等教育系統的需要。中亞各國在獨立初期承襲蘇聯高等教育體制,這種體制與國際社會通行的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體系,以及國際化背景下的學分轉換、學歷互認和國際認證等標準不兼容。為融入國際高等教育系統,各國出臺涵蓋跨境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政策,以此帶動本國高等教育發展。其中,哈薩克斯坦在2010年正式加入“博洛尼亞進程”,提出:“高等教育機構應在教育和科學發展框架內聯合國外機構實施聯合培養項目?!盵20]烏茲別克斯坦確定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總任務,指出教育國際化的努力方向。[21]塔吉克斯坦在《2030年國家發展戰略》中提出,要消除外國機構和大學畢業生學位承認的障礙,健全國際教育和合作研究制度。[22]引進國外知名高校在本土開辦分校,為各國學習國際高等教育運行模式打開窗口。

(二)外部推力:俄美歐在中亞獨立后的教育外交布局

教育外交在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幫助大國在中亞地區擴大影響力、維持權力平衡、塑造地緣政治格局,并在未來國際關系中發揮關鍵作用。

俄美歐在中亞教育外交布局中呈現諸多共性。一方面,俄美歐都將中亞視為其對外戰略核心區,并植根于各國外交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中。[23]地處亞歐大陸結合部的中亞,歷來是東進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經之地。[24]在這一背景下,俄美歐都將地緣政治因素融入其教育外交行動中,以實現各自在中亞的戰略目標。其中,開設海外分校就是發揮教育外交作用、彰顯軟實力的重要方式。1993年,阿拉木圖分校成立,標志著俄羅斯高校在中亞國家海外分校正式出現。截至2020年,俄羅斯在中亞地區共開辦海外分校25所,其中哈薩克斯坦6所、烏茲別克斯坦8所、吉爾吉斯斯坦8所,塔吉克斯坦3所,占俄羅斯所有跨境高等教育機構總數的33.7%。[25]美國高校目前在中亞共有9所海外分校,歐洲國家高校在中亞共開辦5所海外分校。另一方面,俄美歐三方把發展海外分校納入國家整體戰略。俄羅斯一直將中亞視為其對外戰略核心區,1995年出臺《俄羅斯聯邦對獨聯體國家戰略方針》,首倡在中亞建立共同教育空間。[26]“9·11”事件后,美國2002年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開啟中亞戰略的新階段。[27]歐洲也把中亞視為維護其戰略利益、輸出歐洲價值觀的重要地區。2007年,歐盟出臺的《歐盟和中亞:構建新伙伴戰略》指出,歐盟應“投資中亞地區的青年發展與教育事業,幫助促進中亞國家教育體系對全球化需求的適應能力”[28]。2019年6月,歐盟理事會批準以“連通性”為核心概念的新中亞戰略《歐盟與中亞:更堅實伙伴關系的新機遇》,其中,人文與教育交流依然是戰略重點。[29]

俄美歐三方在中亞教育外交布局上也各有特色。俄羅斯出臺的《關于教育活動許可、學校鑒定和認證協調一致的協議》《俄羅斯聯邦教育服務輸出綱要》等旨在促進其在中亞教育輸出的政策文件,通過與中亞五國簽署互認學歷學位的協議、擴大中亞國際學生的獎學金份額等方式,加強同中亞國家的交流合作,增加俄羅斯教育服務輸出,為分校的運作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30]美國以民主改革為導向,通過法案、項目和資金援助等途徑,支持與中亞國家開展教育合作。1992年10月,美國出臺《自由支持法案》,支持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市場經濟改革和民主政治制度轉型?!?·11”事件發生后,美國加強與中亞國家的聯系,將支持青年教育事業作為其重要戰略目標。2006年5月,兩院通過《絲綢之路戰略法案》,提出要加大對中亞國家的援助力度,設立學術發展項目以培訓適應現代制度需要的人才。2015年11月,時任美國國務卿克里(John F.Kerry)與中亞五國外交部長在撒馬爾罕會晤,通過《伙伴關系和合作聯合聲明》,建立“C5+1”(中亞五國+美國)多邊合作機制。上述舉措為海外分校的建設和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31]歐盟成立歐盟-中亞教育平臺,促進與中亞國家在教育領域的政策對話。[32]此外,還實施“伊拉斯謨項目”“跨歐洲高等教育合作計劃”“中亞高等教育的現代化及教學計劃研發”等項目,推動中亞的高等教育體制與歐洲接軌。上述行動反映了各方對中亞地區戰略定位和教育外交重點的獨特考量,也展示了俄美歐在推動海外分校建設方面的優勢。

三、俄美歐高校在中亞國家海外分校的運營策略

出于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益等多方面的考量,俄美歐三方在中亞國家進行海外分校的布局,并從精準辦學目標、吸引優質生源、優化內容供給、加強過程保障、健全質量評價等方面,保障海外分校的順利運行。

(一)精準辦學目標:凸顯傳統影響與現實利益

俄美歐三方均基于國家的整體戰略和母體高校的傳統優勢確立海外分校的辦學目標。俄羅斯高校以鄰國伙伴身份、歷史文化以及語言等因素為競爭優勢,以促進歐亞一體化、建設共同教育空間、恢復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為其在中亞辦學的落腳點。如阿拉木圖分校作為工會總聯合會(Всеобщая Кон-федерация Профсоюзов)的基礎平臺,辦學目標是通過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進一步推動哈薩克斯坦融入歐亞教育界。[33]美國在中亞的分校則突出其政治使命,圍繞美國國際開發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提出的“代表美國人民,在國外推廣美國價值觀,促成一個自由、和平、繁榮的世界”的使命[34],通過構建多元、自由、開放和公正的校園文化環境,為中亞培養具有全球公民意識、負責任的青年一代和政治精英。如美國中亞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 of Central Asia)強調其辦學目標是為未來中亞和世界的民主轉型培養新一代的開明和慷慨激昂的領導人,強調利用當地的專業知識設計和開發獨特的新項目,促進學生對轉型社會的深刻理解,探索開設中亞和伊斯蘭研究的跨學科本科課程。[35]歐洲高校在中亞開設的分校強調要提供世界標準教育和與國際社會接軌。全球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Center of G-lobal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高級研究員、跨境教育研究團隊負責人萊恩(Jason E.Lane)認為,歐洲國家通過使用“世界級話語”,即外國機構向東道國學生提供世界性教育的概念,使其海外分校合法化。[36]如塔什干威斯敏斯特大學(Westminster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in Tashkent)提出按照世界教育標準培養烏茲別克斯坦人才,分校的教育標準和計劃、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與倫敦的母體高校保持一致。[37]

俄美歐高校設在中亞的分校都致力于為中亞地區培養具備深厚專業知識、多元技能和適應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以推動本地區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例如,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在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國的海外分校,都以打造俄羅斯與三國人文交流合作高地和重要平臺為目標,創建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高質量的教育和科學中心,培養擁有扎實專業知識、深厚人文素養和實踐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38]車里雅賓斯克國立大學科斯塔奈分校(Костанайский Филиал Челябин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強調為哈薩克斯坦培養具有廣泛技能和適應能力的高素質人才。[39]俄羅斯國立石油和天然氣大學塔什干分校(Ташкентское Отделение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Нефти и Газа)母體高校采用的教育計劃以及公認的國際高等教育質量要求,致力于為烏茲別克斯坦培養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人才。[40]美國的中亞國際大學(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Central Asia)以中亞頂尖大學為辦學目標,培養思想開放、負責任的領導者。[41]塔什干韋伯斯特大學(Webster University Tashkent)的首要目標是使學生獲得高質量的學習體驗,培養國際視野和全球公民意識。[42]作為中亞領先的技術大學,哈薩克斯坦-英國技術大學(Казахстанско-Британски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提出要與全球學術界、企業和公共部門合作,提供跨國的“全球沉浸式”教育,培養工程技術、社會和人道主義等方面的杰出人才。[43]塔什干都靈理工大學(Tur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in Tashkent)的辦學目標是根據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Tur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批準的教育計劃和公認的國際高等教育質量要求,為烏茲別克斯坦汽車、機械和土木工程領域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44]

(二)吸引優質生源:設置獎助項目與政策優惠

吸引優質生源是贏得高等教育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基礎,俄美歐高校的中亞海外分校通過靈活多樣的招生策略,保證生源的穩定增長。俄羅斯高校在中亞的海外分校利用地理位置便利提供豐富的交流學習機會,支持學生在母體大學進行一定時間的學習。如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阿斯塔納分校(Kaзахстанский Филиал Москов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Именим)每年評選125名本科生和40名研究生,資助其前往母體大學學習。學習期間免交學費和住宿費,并為學生提供獎學金。[45]美國側重于利用其全球網絡和合作伙伴,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培訓和就業機會的名義吸引學生。塔什干韋伯斯特大學與地方和全球組織、企業和非政府實體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邀請烏茲別克斯坦的銀行機構、阿克發工程和管理公司(Akfa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Company)、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 Coopers)、雀巢(Nestlé)等本地和跨國公司,參加該校定期的招聘會。[46]歐洲的分校則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學術或非學術設施和資源服務,包括圖書館、運動與娛樂設施、設備先進的教室、實驗室、工作室以及高端信息技術服務等,提升學生滿意度。如塔什干都靈理工大學建立10萬份電子資料和信息資源中心,塔什干威斯敏斯特大學的學習資源中心被認為是烏茲別克斯坦設備最好的圖書館之一。

俄美歐高校設在中亞的分校都通過提供獎學金和資助等方式吸引優秀生源。其中,俄羅斯在中亞的海外分校主要通過出臺資助政策吸引學生,獎學金由東道國和俄羅斯政府補貼。哈薩克斯坦政府在2001—2017年資助322名莫斯科航空學院分校(Московская Авиацио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в Казахстане)學生。[47]在俄羅斯國立石油和天然氣大學塔什干分校,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預算資助約為每月340,000索姆(人民幣約2.8萬元),分校也設有優秀學生獎學金、出國留學補助金等。[48]車里雅賓斯克國立大學科斯塔奈分校為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殘疾學生以及孤兒學生提供就餐膳食方面的補助。美國的分校實行政府或學校獎學金的方式。美國中亞大學平均每個學生可獲得130,000索姆(人民幣約1萬元)的獎學金,可抵消90%的學費。[49]開放社會研究所(Open Society Institute)、阿迦汗基金會(Ag Khan Foundation)、梅隆基金會(Mellon Foundation)等都設有獎學金項目。塔什干韋伯斯特大學學生能獲得政府獎學金、烏茲別克斯坦信息技術和通信發展部教育補助金、美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館的教育補助金等。[50]歐洲的分校也同樣設立獎助項目。如塔什干威斯敏斯特大學有中央銀行獎學金、英國文化教育協會(British Council)的英國留學校友獎、商業與創新獎、社會行動獎等,德國哈薩克大學(Казахстанско-Немец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有伊拉斯謨+獎學金、阿格里科拉獎學金、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獎學金等,哈薩克斯坦-英國技術大學有奧林匹克競賽助學金和學費折扣、哈薩克斯坦能源協會競賽獎學金等。

(三)優化內容供給:開設對口專業與對應課程

開設適合本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學生需要的專業,設置對應的優質課程,是提高海外分校辦學質量的關鍵保障。俄羅斯高校在中亞的海外分校開設較多的專業有經濟類(11所)、法學類(8所)、語言文學類(7所)、旅游類(4所)、心理學類(3所)、教育類(3所)。如俄羅斯國立社會大學奧什分校(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Соци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Филиала в г.Ош)開設經濟學、法學、社會學及管理學等4個專業[51],阿拉木圖分校開設經濟學、心理學、社會文化活動、應用信息學及法學等5個專業。[52]在課程設置上,普列漢諾夫俄羅斯經濟大學哈薩克斯坦分校(Усть-Каменогор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дразделение Плехановский Росси-йски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的經濟學專業主干課程包括應用經濟學、金融學、企業與組織經濟學、國民經濟與經濟政策等[53],莫斯科商業與法律學院比什凱克分校(Бишкекский Филиал М-осковск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ьства и Пр-ава)的法學專業主干課程包括民法、刑法、理論法學和國際法學等。各高校開設專業與課程設置結合中亞經濟、教育和社會發展需求,如莫斯科國立體育與旅游大學撒馬爾罕分校(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Физиче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Самарканд)根據近年來中亞旅游業的興起設置相關課程。[54]

美國高校在中亞海外分校開設的主要專業有經濟類(6所)、工程類(5所)、新聞傳媒類(4所)、政治學類(4所)、語言文學類(3所)、管理類(3所)。如塔什干韋伯斯特大學開設文學、經濟學、國際關系學、媒體研究學和管理信息系統等6個專業,中亞國際大學開設計算機科學和信息技術、經濟學、跨文化交際等6個專業。[55]哈美自由大學(Kazakh-American Free University)的經濟學專業主干課程包括會計、審計和金融等[56],美國中亞大學的新聞傳媒類專業主干課程包括新聞與大眾傳播、媒體研究、電影與媒體藝術等。美國海外分校的專業與學位課程具有三個特點:一是突出美國在中亞的海外辦學目標。如美國中亞大學的國際與比較政治系提供的課程,旨在培養一批精通地方、區域和全球層面的政治進程和發展趨勢的學生。二是凸顯母體高校的優勢學科。如巴頓學院(Bard College)開設的政治學、社會工作、人類學以及新聞傳播等都是該校優勢學科。[57]三是密切結合中亞經濟、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如亞利桑那大學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分校(в филиал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Аризоны в 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е)根據該地區產業結構開設農業技術和工程領域課程。[58]

歐洲高校在中亞國家的海外分校主要開設商科和信息技術類(4所)、經濟類(3所)、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類(3所)、管理類(2所)專業。如塔什干威斯敏斯特大學的商學專業主干課程包括商業信息系統、商業智能與分析及遠程信息處理等;英國德蒙福特大學阿拉木圖分校(De Montfort University Kazakhstan)的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類主干課程包括編程、大數據技術及計算機系統和軟件等。[59]歐洲分校開設的專業和課程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根據東道國的人才需求提供前瞻性課程。如針對烏茲別克斯坦計劃發展計算機與信息技術行業,英國德蒙福特大學阿拉木圖分校、德國哈薩克大學及哈薩克斯坦-英國技術大學等學校開設計算機與科學工程、大數據與智能等課程。二是開設母體高校的優勢學科課程。

總體來看,俄美歐三方的中亞分校都強調課程設置要緊密關注中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充分利用母體高校優勢學科與資源,根據就業市場需求設置前瞻性課程,體現區域適應性、專業性和地域性等特征,提供與當地需求和國際標準接軌的高質量教育。

(四)強化過程保障:改進師資隊伍與辦學條件

為保障分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俄美歐三方設在中亞的分校有針對性地強化自身內涵建設。一是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俄美歐高校在中亞的分校都致力于建立多元化的國際教師團隊,充分整合本地和母體高校的優秀教師,確保高質量的教育。俄羅斯的中亞海外分校匯聚國際教師、本地教師以及母體高校杰出教師,同時吸引不同領域的專家和從業者,共同組成多樣化的教師團隊。普列漢諾夫俄羅斯經濟大學塔什干分校不僅匯集擁有豐富經驗的烏茲別克斯坦和俄羅斯教師與科學家,還涵蓋金融、經濟學、市場營銷、公共政策等領域的頂尖從業者和經濟學家。美國則通過聘任國際教師和本地教師,并選派主辦學校教師等方式組建教師隊伍。如中亞國際大學的教師團隊由39名全職教師和兼職教師組成,涵蓋吉爾吉斯斯坦前教育部長、前憲法法院法官、前總理顧問等官員,以及來自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國的外教。[60]美國中亞大學在教師招聘上堅持平等原則,不因種族、膚色、宗教、性別及國籍而有所歧視。塔什干韋伯斯特大學約40%的教師是國際教師。歐洲的中亞分校也注重打造國際化、高質量的師資團隊。塔什干威斯敏斯特大學擁有146名教職員工,其中90%的授課教師具備國際背景,每年還會有教師前往英國、美國、荷蘭等國家進行學習。[61]

二是著力改善教學條件。俄美歐三方設在中亞的分校致力于提供與母體高校相當甚至更優質的教學科研設施,為師生創造現代化的環境。如俄羅斯國立石油和天然氣大學塔什干分校專門開設以問題為導向的科學和教育中心、實驗室,還吸引烏茲別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Uzbekneftegaz)的投資,優化現有的教學實驗和科研條件。[62]美國在中亞國家的海外分校注重改進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推廣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如中亞國際大學的質量保障部門使用測量工具定期研究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個人特征,向教師建議適應學生能力和教育需求的教學方法。歐洲的分校強調改善教學科研設施。如哈薩克斯坦-英國技術大學建有工程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燃料催化與電化學研究所、石油與天然氣研究所等不同方向的科研中心和實驗室,為學生和研究人員從事創新項目創造條件。

三是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通過體育競賽、語言周、課外活動等方式培養學生的領導力和創新能力。如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阿斯塔納分校的文學俱樂部舉辦文學討論會、寫作比賽、詩歌朗誦會,這些活動在哈薩克斯坦廣為人知,經常被媒體報道。美國中亞大學成立教學、學習和技術中心,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探究性學習能力。塔什干韋伯斯特大學將社團組織建設作為學生課堂學習的補充和延伸,培養學生個人素質、領導能力和創新能力。歐洲高校的中亞分校注重學生社會實踐或通過實踐性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設計校園社會實踐、社團活動、各種各樣的俱樂部、文化博覽會等活動。大部分歐洲分校都提供暑期實習計劃、創業孵化器項目等鍛煉學生實踐能力。例如塔什干都靈理工大學就與烏茲別克斯坦汽車動力(UzAuto Motors Powertrain)等10家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機會。[63]

四、俄美歐高校在中亞國家海外分校的辦學成效

俄美歐高校在中亞國家的海外分校持續完善運營方式,深入挖掘各方合作資源,著力夯實學校內涵建設,不斷加強校際學習交流,各海外分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國際交流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績,贏得中亞各界的高度贊譽。

(一)培養眾多高素質專業人才

俄美歐高校在中亞國家的海外分校為獨立后的中亞國家培養了眾多高素質專業人才。粗略統計,僅2019學年,俄美歐高校在中亞國家的海外分校就分別培養15,000、8,000、5,000名畢業生。其中,阿拉木圖分校每年錄取1,000名學生,自1993年創立至今已有21,500名學生畢業。[64]莫斯科航空學院哈薩克斯坦分校從1995年至今已有1,500名學生畢業。普列漢諾夫俄羅斯經濟大學塔什干分校已培養4,239名畢業生,其中包括3,330名本科生和909名碩士生。俄羅斯國立石油和天然氣大學塔什干分校2019學年錄取937名學生。美國中亞大學每年平均畢業2,500名學生。塔什干韋伯斯特大學自創立以來入學人數持續增長,2022學年招收1,800多名學生。[65]塔什干都靈理工大學現有本科生1,175 人、碩士生 25人、博士生 11人,國際學生占比4%。[66]塔什干威斯敏斯特大學從2005年成立開始,在校學生人數已增長到3,000多人。[67]哈薩克斯坦-英國技術大學現有1,539名本科生、250名碩士生。畢業生在國際貿易、行政管理、油氣開發、航空航天、教育等領域就業,為推動中亞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產出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

俄美歐高校在中亞國家的海外分校通過組織研討會、講座、圓桌會議和其他活動鼓勵教師利用各類教育資源,積極投身于教學和科研,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普列漢諾夫俄羅斯經濟大學塔什干分校的《國民經濟:理論方面和現代趨勢》《經濟理論新課程》以及《旅游管理和營銷》等著作在國際展覽和學術會議上獲得高度評價。2021年,車里雅賓斯克國立大學科斯塔奈分校的科研培訓活動投入超過200萬美元;該??蒲腥藛T參加57次科學活動,其中包括43次國際會議、7次全俄羅斯會議和7次區域會議;出版5本專著,發表論文248篇。[68]美國中亞大學成立的中亞研究所、教育研究所、政策與社會變革研究所和吉爾吉斯斯坦社會創新實驗室等研究團隊處于中亞學術界的前沿。[69]塔什干韋伯斯特大學的教師團隊2021年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合作完成中亞氣候安全政策行動項目計劃。塔什干威斯敏斯特大學為教師開設專業研究生課程,每年派遣教師去英國進修。哈薩克斯坦-英國技術大學作為哈薩克斯坦最先進的石油和天然氣專業培訓和研究中心,將科研與實踐相結合,與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恩巴穆奈加斯公司(Embamunaigas)合作研發的提高石油生產技術在哈薩克斯坦被廣泛使用。

(三)帶動地區高層次國際交流

依托跨國高等教育機構的獨特優勢,俄美歐高校在中亞國家的海外分校建立了廣泛的國際合作伙伴網絡,帶動了中亞地區的高等教育國際化辦學。俄羅斯國立石油和天然氣大學塔什干分校與本國相關高校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派遣學生去這些高校參加暑期學習。在阿拉木圖分校,每年會有數百名來自教育科學文化界的俄羅斯專家和國際專家訪問該大學。美國中亞大學在巴黎、柏林、首爾以及圣彼得堡等地有50多個交流項目,并加入到由20多個國家39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組成的全球開放社會大學網絡。[70]中亞國際大學與美國羅克福德大學(Rockford University)、德國歌德大學(Goethe University Frankfurt)以及俄羅斯彼得羅扎沃茨克國立大學(Российский Петрозавод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等開展廣泛交流。歐洲高校在中亞的分校致力于與全球學術界、企業和公共部門合作,為中亞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架起一座知識橋梁。據統計,哈薩克斯坦-英國技術大學通過與其他高校和組織合作,2015年以來的學術流動性增加6倍,國際學生人數增長4倍。[71]

(四)助推本土高質量教育改革

俄美歐高校在中亞的海外分校的辦學理念與模式,間接地促進了中亞地區高等教育的能力建設。隨著俄美歐高校中亞海外分校的出現,積極引入他國先進教育理念、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成功經驗,包括學分值管理模式、學術流動、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跨學科合作等策略被廣泛引入中亞高校。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阿斯塔納分校自成立以來為哈薩克斯坦的經濟和教育科學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助力其形成高質量的現代教育體系,提高人力資源的潛力以及教育和科學的競爭力。塔什干韋伯斯特大學與當地、地區和全球組織以及企業和非政府實體合作,不僅為學生服務,還與烏茲別克斯坦的高等教育部門合作,建立有益于國家的持久項目。美國中亞大學對推動獨立后快速變化的中亞教育系統改革發揮重要作用,該校實施的“地區學校教師數字素養高級培訓項目”邀請全國各地的教師每月定期參與研討會,受到吉爾吉斯斯坦教育系統的充分肯定。

(五)通過國際高標準質量認證

質量認證是海外分校辦學質量的綜合體現,也是贏得利益相關者信任的關鍵。各分校不僅通過中亞各國教育行政部門的審核,部分高校的課程和專業還通過國際權威組織的認證。普列漢諾夫俄羅斯經濟大學在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的分校提供的國際課程獲得歐洲商業教育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for Business Education)、特許營銷協會(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rketing)和特許管理會計師協會(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的認可。美國中亞大學通過歐洲大學協會(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的外部機構評估,中亞國際大學的工商管理和經濟學課程、教育學課程均通過國家教育質量網絡(Education Quality Network)認證,韋伯斯特大學塔什干分校的工商管理課程通過商學院與項目認證委員會(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Business Schools and Programs)的評估認證。哈薩克斯坦-英國技術大學商學院的課程都經過商學院和課程認證委員會、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協會等機構的認證,塔什干都靈理工大學是烏茲別克斯坦首批獲得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許可證書的高校。

(六)贏得各方高度評價

海外分校在發展過程中的辦學經驗與成果也得到利益相關方的充分肯定。哈薩克斯坦第一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Elbasy N.A.Nazarbayev)在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阿斯塔納分校成立20周年時,稱贊該校在哈薩克斯坦教育系統向現代化的過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哈薩克斯坦科學和高等教育部長努爾貝克(Sayasat Nurbek)認為,與美國高校在知識領域合作有助于培育國家的科學環境,激發年輕人對科學的興趣。2017年,吉爾吉斯總理熱恩別科夫(Solombe Zheenbekov)授予美國中亞大學多斯圖克勛章,以肯定其對吉爾吉斯斯坦教育現代化、社會發展和優秀人才培養上的貢獻。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歐洲區主任伯克(Joanna Burke)贊譽塔什干威斯敏斯特大學作為英國境外主要跨國高等教育機構的成功經驗。[72]歐洲高校在中亞國家的海外分校也經常被媒體和網絡報道,烏茲別克斯坦第24電視臺曾公開報道塔什干都靈理工大學對烏茲別克斯坦汽車工業的貢獻,認為學校提高了烏茲別克斯坦的創新潛力。

五、結 語

海外分校在21世紀進入快速而穩定的增長階段,但是,與遠程教育、特許項目、聯合培養和境外留學等其他跨境教育相比,海外分校發展相對滯后。俄美歐高校在中亞國家的海外分校,現階段也存在諸多不足。俄羅斯海外分校在中亞辦學數量居首位,在經歷規模性擴張后顯現出缺乏完善的質量監控措施、教育教學質量差異大、對教育基礎設施的投資不夠以及相比西方國家人均資助水平低等問題;美國高校的海外分?;旧喜扇W美模式,對跨文化管理有所忽視;歐洲高校的海外分校由于地理間隔等因素,師資隊伍招聘通常由國際教師和本地教師構成,難以招聘到母體高校高資質教師。[73]

中亞國家是首批響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中亞地區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先行區和示范區。截至2022年,中國已在中亞地區設立13所孔子學院,上海大學、湖北工業大學在塔什干和阿拉木圖建立分校。2016年,在中國教育部支持下,新疆大學牽頭成立中國—中亞大學聯盟,成員高校涵蓋7個國家的51所高等教育機構。[74]加強中國與中亞國家的高等教育合作,既是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所需,也是拓寬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的重要機遇,建設海外分校是中國與中亞高等教育合作的有效載體。分析俄美歐高校在中亞國家的海外分校的興起邏輯,研究其海外分校的運營策略,對加深中國與中亞國家高等教育合作,尤其是推進在中亞國家的海外分校建設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按照無國界高等教育觀察組織(The Observatory on Borderless Higher Education)發布的海外分校發展報告,海外分校的成功因素包括機構的充分整合、東道國的支持、豐富的資源、積極的學生體驗等。[75]總結俄美歐高校在中亞國家海外分校的辦學發現,現階段運營良好的海外分?;倔w現上述特征,這也為中國高校拓展在中亞國家辦學指引了努力的方向?!?/p>

猜你喜歡
塔什干中亞國家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黃埔軍校分校概覽
成都分校
"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пояс Шелкового пути" дает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шанс
МЦПС "Хоргос" дает много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для развития бизнеса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ям из Китая и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省實驗分校簡介
上海合作組織促進中國對俄羅斯及中亞國家出口的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