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類動趨式的虛擬位移闡釋

2024-01-03 09:03周文芳鄧佩穎
關鍵詞:感思圖式語義

周文芳,鄧佩穎

(上海師范大學 對外漢語學院,上海 200233)

“看起來”“看上去”“看下來”和“看出來”這四類“看”類動趨式在現代漢語中很常見。例如:

(1)這樣薄的金箔,看上去幾乎是透明的,帶點綠色或藍色。(《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2)馬不停蹄的黃鴻年像割稻子一樣地四處收購企業,看上去跟幾年前的馬勝利非常相似,但是,其實質卻有很多的差異,馬的收購對象大多為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而黃專選資本質量好、有盈利前景的國家骨干企業。(吳曉波《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史1978—2008》)

(3)《黃荊樹》當然是突破了傳統京劇的范式的,但從觀眾看起來卻仍然是姓“京”。(《人民日報》1995年)

(4)這么多企業看下來,多數企業業績讓人鼓舞,但在一些企業令人憂慮的事情也頗多。(《人民日報》2000年)

(5)對比起來,這個富足的通商口埠上海的市民,似乎是完全不知道戰爭正在瘋狂進行,因為人人都能從他們的行動上看出來。(林語堂《京華煙云》)

(6)再說這回抗戰,許多人都走過了若干地方,增長了若干閱歷。特別是青年人身上,你一眼就看出來,他們是和抗戰前不同了,他們的自己擴大了。(朱自清《語文影及其他》)

(7)昨天江南二小也輸了,看起來,這些孩子們對輸贏并不十分在乎。(《人民日報》1998年)

在以上的例句中,“看”類動趨式的語法性質、語義和句法功能表現不盡相同。語義由實到虛。有些可以相互取代,使用范圍廣,也有獨樹一幟的,如例(1)、例(2)的“看上去”都可以被“看起來”替代,例(4)中的“看下來”和例(5)、例(6)中的“看出來”則不能被其他“看”類動趨式所替代。以“看起來”和“看上去”為焦點的“看”類動趨式是許多學者的研究熱點。張誼生[1]從語法化的角度考察了“看起來”和“看上去”,認為它們是由實而虛,由語而詞的短語詞,在功能上由動趨式短語虛化成了評注性副詞。劉楚群[2]、任海波[3]對“看起來”“看上去”“看來”進行了語義和用法上的細致區分。張卓從歷時的角度分析這三者語法化的過程和區別[4]。近年來,也有學者把“看”類動趨式作為話語標記來研究,如姬新新和孫雁雁對“看起來”“看上去”和“看來”進行了話語標記性質認定和語篇分布特征的對比研究[5-6]。曹秀玲等[7]把“看”類動趨式作為感官推斷類元話語標記在語篇模式、推斷確信度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

前賢的關注點多集中在“看起來”“看上去”,語言事實描寫充分,但并沒有囊括所有的“看”類動趨式,如,針對“看下來”“看出來”動趨式的研究鮮有涉及。而且,對于“看”類動趨式之間的區分,前賢的論文中雖然有細致的描述,但缺乏統一的解釋。因此,本文嘗試對“看”類動趨式從虛擬位移理論的角度出發,分析其在“看”類動趨式中的運作表現,解釋“看”類動趨式的個性和差異以及相互替代性,并從空間認知的角度解釋“看”類動趨式不同的語義發展。

一 “看”類動趨式的虛擬位移類型及其構成要素分析

虛擬位移概念首先由Talmy 于1983 年提出,是“交疊系統”認知背景下的產物,即語言和視覺感知兩個認知系統在構建感知、概念或其他認知表征時存在“普遍虛擬”的相似性特征。Talmy[8]把虛擬位移分為六大類型——散射型、相對框架型、共展路徑型、模式路徑型、接近路徑型以及顯現路徑型。其中“散射型”路徑是Talmy以及國內學者討論較多的虛擬位移類型之一?!翱础鳖悇于吺綄儆凇吧⑸湫汀甭窂较碌摹耙曈X感知路徑”。根據Talmy 關于“散射型路徑”的定義——某些不可觸知的實體從一個始源發出的虛擬位移[9]。無形的實體沿著它的散射路徑延伸,直至作用于某遠端物體,本文從散射型路徑的主要構成要素——始源物、位移主體和位移路徑對“看”類動趨式進行分析。

(一)始源物

根據探測方向的不同,Talmy 把“感知路徑”分為兩種模式——“體驗者為始源”型和“體驗對象為始源”型[10]。始源物既可以是體驗者,也可以是體驗對象?!耙曈X感知路徑”可以被視為一個從觀察者發出的無形探測系統,用來探測遠處物體,也可以被視為從遠端物體發出的某視覺物質,到達某個體產生視覺經驗。

(8)Even a casual passerby can see the old wallpaper through the paint. (甚至一個偶爾路過的路人可以通過油漆看到舊墻紙。)

(9)The old wallpaper shows through the paint even to a casual passerby.(舊墻紙透過油漆甚至被一個偶爾路過的路人注意到。)

(10)I looked into/toward/past/away from the valley.((我的)視線進入/轉向/經過/遠離峽谷。)

例(8)是“體驗者為始源”型,由“a casual passerby (一個偶爾路過的路人)”作為觀察者發出無形探測視線到達舊墻紙。例(9)是“體驗對象為始源”型,由“the old wallpaper (舊墻紙)”作為被觀察對象發出某視覺物質到達觀察者。英語的視覺感知路徑傾向“體驗者為始源”型,概念化方式是施事主語有意識地以視線為射體,介詞或副詞為位移路徑表征,如例(10)。與英語表征方式不同的是,漢語豐富的趨向詞以及趨向補語發揮了指向功能,“看”類動趨式就充分體現了漢語的這一特點。

上述所列舉的漢語語料中,除例(3)、例(5)和例(6)的視覺感知路徑為“體驗者為始源”型外,其余各例均是“體驗對象為始源”型。當體驗對象作為始源物是具象的實體名詞,體驗者受到直接的感官刺激,如例(1),而當體驗對象作為始源物是抽象名詞或者專有名詞的時候,如例(4),因為缺乏直接的視覺刺激,體驗者會觸動更大的認知域。Talmy采用“感思”這一概念以涵蓋所有有意識或無意識,通過感知和概念化共同作用而產生的認知現象,包括感知刺激加工、心智意象以及當下經歷的想法和情感加工[11]?!绑w驗者為始源”型的視覺感知路徑模式如例(3)特別指定觀眾為體驗者,《黃荊樹》為體驗對象,兩者之間存在一條無形的感思位移路徑。語料顯示,在“看”類動趨式所表征的視覺感知路徑中,體驗者多通指,除非由于表達需要特別指定體驗者,一般通指的體驗者常作為言者主語隱含在句子中。

(二)位移主體

盡管Talmy不同虛擬位移類型下的位移主體特征不同,但有兩點是虛擬位移主體所共有的本質屬性——[-生命性][-移動性]。在虛擬位移散射型感知路徑中,“體驗者為始源”模式下的位移主體是由體驗者感官發出的視線探測物;“體驗對象為始源”模式下的位移主體可以看作由體驗對象發射到體驗者的刺激物或者從遠端物體發出的某視覺物質[12]。上文提到,“看”類動趨式中的體驗者大多數情況下作為言者主語隱含在句子中,給了體驗對象作為位移主體的機會,這就使不同的體驗對象的語義特征除了虛擬位移主體共有的屬性外,其本身所特有的特征也在客觀上影響著體驗者的體驗方式并表征在語言形式上。根據Talmy提出的四個指定層面(完全具體、半具體、半抽象、完全抽象)上13種可觸知性及相關參數,體驗對象的可觸知性及相關參數在不同層面的梯度等級影響了“看”類動趨式中“看”的范疇化程度[13]。如例(1)中的“看上去”還保留了“看”作為感官動詞的視覺義,這是因為體驗對象“金箔”在完全具體層面上的可觸知性及相關參數上的“可識別度”“客觀性”“明示性”“確定性”“清晰度”等方面梯度等級高,這時由體驗對象發出的虛擬位移主體具有[+視覺信息]的基本特征,到達體驗者的視覺經驗豐富,所以更多保留了“看”的視覺本義。反之,當體驗對象一端發出的位移主體具有[-視覺信息]的基本特征時,即處于半抽象或完全抽象層面,在Talmy 的可觸知性及相關參數上的梯度等級低[14],“看”原本的視覺本義逐漸虛化,“看”類動趨式隨之發生語義分化,如例(7)中的“看起來”因其體驗對象的不可知、抽象、模糊、不易定位和識別等特點使得發出的虛擬位移主體具有[-視覺信息]的基本特征,而被體驗成主觀的,只存在于個人內部,與“看”的視覺本義相去甚遠。

(三)位移路徑

由體驗對象發出的位移主體到達體驗者后,體驗者在感思體驗對象的過程中,既從客觀上受到體驗對象特征帶來的影響,也主觀決定了感思方式,在語言形式上的表征就是“看”類動趨式的趨向補語。不同的趨向補語表征了不同的感思位移路徑,代表了體驗者不同的感思方式。如“看上去”和“看下來”的感思位移路徑方向明確,意味著體驗者一端發出的探測視線相對集中,能夠使體驗者的目光更聚焦體驗對象,在視線方向范圍內更全面地感知體驗對象。如圖1所示。

圖1 “看上去”“看下來”“看起來”“看出來”的虛擬位移表現

“看起來”和“看出來”則由于虛擬位移方向不受限制,體驗者的感思方式可以變化多端,唯一的區別在于,在“看起來”中,體驗對象一端發出的位移主體到達體驗者的那一刻被體驗者捕捉到并放大作出反應,這往往是根據體驗對象的表面特征迅速得出的視覺印象和心理意象。表征在語言形式上,“看起來”的用例能以“表面上”“形式上”等修飾語引導前句得出初步體驗感受,后句則常用“實際上”“事實上”等修飾語引導,與前句形成逆轉。例如:

(11)走運與倒霉,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絕對對立的兩個概念。世人無不想走運,而決不想倒霉。其實,這兩件事是有密切聯系的,互相依存的,互為因果的。(季羨林《走運與倒霉》)

(12)春華一面洗臉,一面想著,照她們現在這種情形,看起來,那是很不錯。不過世上不會有這樣好的婆婆,把童養媳看得比女兒還重,這無非是她們一種懷柔之策,先把我哄好了,免得我尋死。(張恨水《北雁南飛》)

“看出來”則相反,體驗對象一端發出的位移主體到達體驗者后又被體驗者的視覺器官發出的視線探測物回訪,位移路徑的復雜度有所提升,位移時間和位移距離相應變長,體驗對象的特征也因此得到更好的觀察,彌補了視線不集中的不足。表征在語言形式上,“看出來”的用例常用反問句式,個別語氣副詞和關聯詞組加強結論的可確認度。例如:

(13)誰都能看出來,這種表達方式體現了一種數據庫結構,而且非常有利于另外一個人來復查整個計算過程。(CCL)

(14)在形式方面,難道不是她第一個看出來短篇小說是反映一天的理想形式?(CCL)

(15)我家不出錢就能討到媳婦,你家出了錢還賠了女兒,哪個值錢哪個不值錢一眼就看出來?。峨p面膠》)

(16)連日本兵也看出來了,這顆非凡的大牙不是一般的大牙,而是土八路的小頭目。(CCL)

二 “看”類動趨式的不同個性以及可替代性分析

(一)“看起來”和“看上去”

學界對“看”類動趨式的討論多集中在“看起來”和“看上去”。張誼生[15]對“看起來”和“看上去”在搭配、表達、視角和虛化等四個方面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區分。從搭配關系上看,“看上去”較突出“看”的瞬間性和視覺性,可以加狀語“一”“一眼”,而“看起來”一般不強調“看”的瞬間性,一般不能有這樣的搭配[16]。但是,語料顯示不僅只有“看上去”能用于瞬間性狀語搭配,“看起來”也能和“一眼”這樣的瞬間性狀語形成搭配關系。例如:

(17)前面走著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壯年男子,高高瘦瘦的,穿著破舊的西裝,精神飽滿,態度安詳,臉上露出一點輕微的憂愁,叫人一眼看起來,就不由得生出敬佩和信任的感情。(歐陽山《苦斗》)

張文還提到“看上去”重在從旁邊觀察,而且多是在一定距離之外的觀察,而“看起來”僅僅表示從正面觀察,沒有明顯的觀察距離感。所以,在有距離感狀語修飾的語境下,“看起來”與“看上去”不宜通用[17]。但語料顯示即使語言表層形式上有“從遠處”之類表示距離感的狀語修飾,“看起來”和“看上去”都能自然使用。如:

(18)夜間遭到美英戰機空襲的一些政府大樓大火剛剛熄滅,繞城的“石油戰壕”燃燒產生的濃濃煙柱從遠處看起來很清晰。(新華社2003 年3 月新聞報道)

(19)遠處看上去燈火輝煌的一條條大街也都空空蕩蕩,沒有車駛過。整個城市像一個已經開場但沒有演員登的大舞臺。(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

此外,張文提到“看起來”的觀察視角可以從內部觀察,也可以從外部觀察,而“看上去”一般只能從外部觀察?!翱瓷先ァ焙苌儆^察抽象的事理,且一般只能從當前觀察目前的狀況,不能從當前回顧過去的發展。而“看起來”因為虛化程度高,不受此限制。在張文的基礎上,劉楚群[18]對“看起來”和“看上去”進行了深入的語義分析。任海波[19]在大規模語料庫的基礎上也展開了兩者的用法分析和統計。

(二)“看起來”和“看上去”的可替代性分析

針對“看起來”和“看上去”的復雜性,如果從虛擬位移理論的角度出發進行統一解釋,不僅對于如何區分兩者開拓了新的理論視角,在對外漢語教學上也會有實際應用價值。

首先,如圖1所示,當“看起來”和“看上去”的體驗者與體驗對象的空間位置有所重疊時,兩者在語境表現出空間性特點的時候可以相互替代,不存在張文說的距離感以及和“一眼”這樣的瞬間性狀語搭配的區別。而張文提到的“看起來”和“看上去”存在的觀察視角的區別——“看上去”是從外部視角觀察,其實是作為始源物的體驗對象的特征和體驗者感思位移路徑突顯對象不同的關系所導致?!翱瓷先ァ钡奈灰坡窂酵伙@方向,體驗對象具有“整體感”,產生“完形”心理效應的實體或者一個完整事件或行為,而體驗者從外部更容易觀察到具有“整體感”的體驗對象。相較而言,“看起來”則不受此限制,如例(1)雖然是外部觀察視角,但“看上去”和“看起來”都能適用。只有在“體驗者為始源物”的感知路徑模式中,在有介詞引導的情況下,例如“在N”“從N”,由于這些方向型介詞突顯位移起點占多數,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能被突顯位移方向的“看上去”所替代,如例(3)。

其次,無論是“看起來”還是“看上去”,其內含的視野域可以隨著體驗者的移動逐漸擴大,表現出“局部視野”[20]的特點。例如,可以在“看上去”和“看起來”的句子中加入主動成分來進行測試——“讓/使人看起來/看上去”,或者加入過去時間——“過去看上去/看起來”,這些表達如果都能成立,說明是“局部視野”?!熬植恳曇啊敝?,體驗者感思內容必須和體驗對象亦步亦趨,并且表現出體驗者和視野域的動態關系——隨著體驗者的移動,視野域得到相應的擴大,語言形式上表現出體驗對象和體驗者的感思內容必須同時出現在一個小句內,不允許分開敘述,如例(1)中金箔所帶給人的視覺印象緊隨“看上去”,例(3)中觀眾對京劇《黃荊樹》的感思內容緊跟在“看起來”之后。但是當位移主體的基本語義特征為[-視覺信息]時,尤其是當體驗對象位于半抽象或者完全抽象層面,在Talmy 的可觸知性及相關參數上的梯度等級低,這時候“看”的視覺本義變得虛化,“局部視野”下體驗者和視野域的動態關系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全局視野”——體驗者不用跟隨體驗對象來感思[21],同時,由于體驗對象沒有給體驗者帶來視覺上的直接刺激,體驗對象和體驗者的感思內容之間的關系變得松散。在句法形式上,兩者表現得不再亦步亦趨,而是相對獨立,如例(11)和例(12)。

當體驗對象越是抽象,在可觸知性及相關參數上的梯度等級越低,體驗者越需要動用視覺感知以外的認知方式對體驗對象進行感思,這時體驗者的感思方式不再突出物質空間上的感知定位,而是個人心理空間上的模擬定位?!翱瓷先ァ焙汀翱雌饋怼毕啾?,因位移路徑的方向突顯屬性而更多具有空間性。當“看起來”作為獨立推斷類話語標記時,語境沒有表現出空間性特點,此時,“看上去”和“看起來”不宜互相替代,如例(7)。

(三)“看下來”和“看起來”的可替代性分析

相較于“看起來”和“看上去”的豐富研究,“看下來”無論作為短語結構還是話語標記,很少有學者把它作為研究對象。但事實上,“看下來”在實際語言應用中,無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語,都不少見。孫淑娟等從認知的角度對“下來”和“起來”在句法組合上進行比較研究,認為“下來”是由上而下的位移,虛化后具有[+動態]和[+延續]的語義特征,“下來”的立足點在低處,動作朝著說話人的“心理空間”位置移動,隱含了一個自然的終點,即說話人“心理空間”所在的位置,從空間映射到時間后,“下來”一般表示“從過去到現在的延續”,隱含著一個終點(說話時)[22]。所以,“下來”與具備[+可計量]語義特征的時段語可以同現。通過語料庫檢索,“看下來”確實有此特征。例如:

(20)明明用三個鏡頭就能交代清楚的事,卻要用五個鏡頭來講,一個星期看下來,劇情都沒有太大的進展,只能一天天“留待下集分解”。(《文匯報》2000年4月)

語料顯示“看下來”還有以下使用特征。

首先,“看下來”在語言表層形式上的受事對象常有“一路”“整本”“綜合”“一步步”“一集集”“每一”“這么多N”等有著“完整性”和“疊加性”感知特征的詞匯作狀語,使人產生“完形”心理效應。例如:

(21)燒餅覺得徐德亮的介紹太簡單,就自己到處逛,細心觀察過往學生,看是否都有耳釘的清浪之氣,一路看下來,卻生狐疑。(郭德綱相聲集)

(22)一條街上,豎有家具舊貨市場、家電舊貨市場、機械舊貨市場、日用品舊貨市場的牌子。一個個看下來,確實生意不錯。(《人民日報》2000年)

其次,“看下來”的語料中常有介詞或副詞引導空間方向或時間順序。例如:

(23)這裙子自上而下看下來也就仿佛由三部分組成了:上部是灰色的河流,中部是綠色的森林,下部是藍色的天空。(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

(24)緊接看下來,是一陣無由的喜悅,幾乎要叫出聲來:溫柔。(溫瑞安《溫柔一刀》)

最后,“看下來”中“看”的視覺意義都較為明顯,可以用狀語修飾表達看的方式,如:“仔細”看下來,“粗粗”看下來,“稀里糊涂”看下來等,但也有意義虛化后的“看下來”作為插入語放句首的語例。在非正式文體中,“看下來”可以和“這么”“這樣”搭配,或者單獨使用,表示推斷義,這時可以和“看起來”互相替代。例如:

(25)那這樣看下來(看起來),中國大搞基建,創造就業與和諧,錢倒是沒有浪費學習了。(BCC)

在非正式文體中表推斷義時,“看下來”可以和“看起來”互相替代,但是當“看起來”表現出具有空間性特點的“局部視野”時,兩者不能互相替代,這是因為“看下來”始終體現的是“全局視野”,表征在語言形式上,體驗對象和體驗者感思內容可以分開敘述,如例(20)、例(21)和例(22)。

(四)“看出來”

在本文所選取的動趨式中,“看起來”“看上去”“看下來”結構凝固性強,而“看出來”組合性較強,即能在其中插入可能態標記“得”,成為表可能情態義的“看得出來”,也能有否定式的表達“看不出來”,并且無論是“看出來”還是“看得出來”“看不出來”,作為最外層表主觀意義的“來”都可以省略而不影響表達。句法位置上,“看出來”及其各類形式變體可以在句中作謂語,作定語,也可以作插入語,并且在條件滿足的語境中相互之間能夠互相替代。例如:

(26)到這個時候,他才真正地看出來(看出)區桃到底有多美。(歐陽山《三家巷》)

(27)他看出來(看得出來/看得出/看出)這婦人是窮追不舍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她畫在紙上的每一根線條,都充滿了那種無情的暗示,這暗示是他曾經拒絕過,現在還想拒絕的。(殘雪《歷程》)

(28)試想,一群街邊流氓看到服飾齊整一點的行人就丟石子、潑臟水、瞎起哄,這種很容易看出來(看得出來/看出/看得出)的惡行如果由幾個舞文弄墨的人在哪本雜志上換成文縐縐的腔調來干,有多少人能看出來(看得出來/看得出)呢?(余秋雨《小人》)

(29)我的眼一斜,看出來(看得出來/看得出),他可惡。(老舍《歪毛兒》)

(30)熱騰騰的菜飯,很快就送進房來,看得出來(看得出),這是早就準備好了的。(羅廣斌《紅巖》)

從上例看出,“看出來”在不同的語境中既有視覺義,也有虛化的推斷義。在表示視覺義時,如例(26),“看出來”只能和“看出”互相替代;當在句中表示推斷義時,“看出來”可以和其變體形式互相替代,如例(27)和例(28),在句末表示推斷義時,可以和除了“看出”的其他變體形式互相替代。語料顯示,“看出來”基本不在句中作插入語,也就是說,作插入語的只有“看得出來”和“看得出”,即使省略也不影響整個句子的表達,而“看出來”“看出”都是句子中必不可少的句法成分,具有語法意義。

此外,前文提到“看出來”可以和反問句式及個別語氣副詞、關聯詞組等搭配,在體現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的同時,表達了“看”的主體對于推斷結論的高確認度,如例(13)至例(16),這時候“看出來”的主體即使是通指對象,也必須在句法層面上表征出來以突顯其語義色彩。例如:

(31)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為什么我卻像個瞎子?(六六《王貴與安娜》)

(32)但是關于張獻忠不久就要起事的謠言在城市和鄉村中到處傳著。人們都看出來,這樣的平靜局面決不會拖延多久。(姚雪垠《李自成》)

總之,“看出來”在本文研究的四類動趨式中組合性最強,其語義特征和表達特點與“看起來”“看上去”和“看下來”其他三類動趨式不同,相互之間不能互相替代。究其原因,除了前文提到的虛擬位移在“看出來”中的運作表現外,“看出來”的空間維度特點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在下一節會詳述。

三 “看”類動趨式的語義發展和空間認知

前賢們對“看”類動趨式中趨向補語不同的虛化特點有過深入的研究,本文嘗試從意象圖式和空間維度兩個空間認知角度來討論本文研究對象的語義發展。

(一)意象圖式

Lakoff提出“形式空間化假說”[23](spatialization of form hypothesis),這一假說指出,空間概念是人類認知的基礎,在空間概念的基礎上通過隱喻機制和意象圖式發展出抽象概念,不同的句法結構體現了不同的意象圖式。Langacker 也提到人類關于空間認知的多義性、隱喻性和主觀性等多樣性特征[24]??傊?,空間認知和概念隱喻化密不可分,也和詞匯化和語法化的過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針對漢語不同趨向動詞和動趨式的研究,國內學者采用了不同的意象圖式進行認知分析,如藍純分析了四個“上下”空間關系的容器圖式,認為靠近說話者是上、遠離觀察者是下[25]。周紅[26]認為,動趨組合源于驅動路徑圖式,據此可分析受動者與參照體之間的位置關系,并結合方位參照的上下圖式等,將趨向補語的空間方位分為上向(“上、起”)和下向(“下”)。齊滬揚指出,每一個復合的趨向詞組成的趨向短語與單純的趨向詞組成的趨向短語之間存在內在的聯系[27]。本文參照齊滬揚的觀點,把由復合趨向詞構成的“看”類動趨式的空間意象圖式研究分為兩步——第一步分析“看+簡單趨向詞”,第二步則是單獨分析簡單趨向詞“來”和“去”,故“看上去”的分析步驟為“看+上”,隨后“看上”+“去”?!翱雌饋怼钡姆治霾襟E為“看+起”,隨后“看起”+“來”,依此類推。下面針對本文的研究對象分步驟分析。

1.“看+簡單趨向詞”

“看上”意象圖式中,射體(tr)在空間坐標軸上以縱軸為垂直方向,橫軸為水平方向,在說話人所在的某個空間點沿著向上的位移路徑進行散射型虛擬位移?!翱聪隆钡囊庀髨D式與“看上”類似,只不過位移路徑向下?!翱雌稹钡囊庀髨D式是射體(tr)在說話人所在的某個空間點的顯現,沒有明確的位移路徑?!翱闯觥钡囊庀髨D式是射體(tr)在說話人所在的某個空間點,進入三維立體的位移背景,由里向外進行虛擬位移,位移方向隨體驗者和體驗對象的相對位置而定。這里,射體(tr)為體驗者接收到體驗對象帶來的視覺經驗后的視線位移主體或心理模擬位移主體。如圖2所示。

圖2 “看上”“看下”“看起”“看出”的意象圖式

2.“來”和“去”

學者們歷來對“來”和“去”參照點性質的討論不統一,如劉月華[28]從人稱的角度把“來/去”的立足點分為三種;齊滬揚把“來/去”的參照點分為實際位移位置和虛擬位移位置兩類[29]。本文同意盧英順的觀點,把“來”“去”的立足點理解成說話人的心理空間位置[30]。

根據《現代漢語八百詞》的解釋——來,從別的地方到說話人所在的地方;去,從說話人所在的地方到別的地方[31]。本文針對“來”和“去”作出簡化的意象圖式。如圖3所示。

“來”的意象圖式中,射體(tr)從空間任意一點向說話者的心理空間位置進行位移,說話者的心理空間位置用界標(lm)來表示?!叭ァ钡囊庀髨D式則是逐漸遠離說話者的心理空間位置。射體(tr)為體驗者接收到體驗對象帶來的視覺經驗后的視線位移主體或心理模擬位移主體。

根據Talmy 關于基本位移事件的定義,一個基本位移事件由圖形、背景、位移和路徑四個核心概念要素組成。位移的空間關系只要有位移的趨向,即使是隱性的,也可以判別圖形與背景之間的相互關系,而位移起點和目標則不用表征在語言形式上,換句話說位移方向占據核心地位。當“看上”和“去”相結合時,體驗者視線位移后,離體驗者的心理空間位置漸行漸遠,視野域擴大且視線觀察角度因為位移方向突顯的原因造成空間客觀性強(即圖形和背景之間的相互關系容易辨認)而主觀性弱。劉楚群通過大量的語料發現,“看上去”更多表示空間位置的變化[32]。周紅的研究指出,“V 上去+AP/VP”是空間型構式,感知類動詞為主[33]。這些研究都驗證了“看上去”動趨式結構的空間性?!翱雌稹焙汀皝怼苯Y合的方式與“看出”和“來”結合的方式類似,只不過“看起”是視線從空間任意一個點在沒有明確方向的位移后回到說話者本來的心理位置,“看出”則是視線從空間任意一個點通過一個三維立體空間屬性的位移背景,然后再回到說話者本來的心理位置?!翱雌饋怼焙汀翱闯鰜怼币驗槲灰品较虿煌伙@,空間客觀性被削弱,又因為和“來”的結合,位移終點都回到了說話者本來的心理位置,主觀性由此產生。

除此之外,“看起來”具有多義性且使用范圍廣也是因為[-方向]的位移路徑特征形成不同的意象圖式所導致。Lakoff[34]指出,意象圖式之間的自然轉換構成了多義性的網絡,而自然轉換取決于人的自然和社會經驗。比如說,位移路徑圖式和位移目標圖式的轉換,就源于位移對象總是會沿著路徑到達終點,人的注意力會關注在終點上就變得順其自然了。而位移路徑圖式和位移起點圖式的轉換源于人的位移既然有了路徑,則必包含位移起點。意象圖式隨著突顯對象而不斷轉換,形成起點、路徑和終點狀態的運動鏈。由此,“看起來”可以在位移起點、過程和終點間進行突顯轉換,并進一步虛化為體標記?!翱聪聛怼庇捎凇皝怼钡年P系,意象圖式發生轉換,從原來位移路徑圖式轉換到位移目標圖式,如果此時的具象空間同時轉換成虛擬空間,物質空間投射到了心理空間,那么觀察者對當前情景的客觀描述就變成了對情景的主觀識解,隨之產生對內在情景的評價義和推斷義??傊?,“看”類不同動趨式之間語法意義的差異根本就在于位移視點不同、突顯對象不同、位移路徑不同等造成的意象差異,不同的視覺意象表征出不同的語法結構,而不同的語法結構又表征出不同的語義結構[35]。

(二)空間維度

上文把“看上去”和“看起來”歸為一組,把“看下來”和“看起來”歸為一組,進行相互之間的可替代性分析。這樣分組的原因在于它們在虛擬位移背景的空間維度屬性上有共同之處?!翱闯鰜怼辈煌?,如圖2所示,意象圖式中位移背景的空間屬性為三維立體。語料顯示“看出來”的變體形式“看得出來”常作為推斷類話語標記,但學界對于推斷類話語標記的研究很少把“看得出來”作為研究對象。此外,感官推斷類話語標記對于感官動詞的分析往往從語法化的角度進行[36-39],多為論述“看”動詞的視覺本義是如何虛化成為認識情態的標記詞。其實就“看”作為視覺動詞本身也有著對位移背景空間維度的限制和要求,就如“跨”這個動作動詞要求其位移背景為一維線性一樣,感官動詞“看”的視線位移也必定在人類認知能力范圍內的空間維度下進行,而不同“看”類動趨式的空間維度屬性是否不同,和其語義發展是否有關聯?本文對此將逐一探討。

1.“看”的空間維度

張克定[40]認為虛擬位移之所以能產生是因為認知主體能把抽象實體構想為具有空間性的實體,是由抽象實體的三維空間化機制促動。人類認知的范圍僅限于三維空間內。一維空間指線性,只有長度。二維空間指平面,有長度和寬度。三維空間有長度、寬度和高度,呈立體狀。除此之外,零維空間屬于人類想象出來的一個幾何意義上的點,沒有大小,沒有維度。一維、二維空間比較直觀,可以輕易辨認,而三維空間有時需要人的想象,如從二維到三維空間需要先把二維空間進行扭曲才能進行。鑒于此,“看”的視線位移可以在三維空間內進行,語言形式上的主要表征就是“看”類動趨式。

2.“看”類動趨式的空間維度

“看上去”和“看下來”的位移背景空間維度可以是零維,以點狀形式呈現,也可以是二維,以平面形式呈現。如前文提到“看下來”的體驗對象很多帶有“完整性”和“疊加性”感知特征的詞匯作狀語,如“一路看下來”“一個個看下來”等,使人產生“完形”心理效應。這些語言形式上的特點不僅體現了“看下來”的“全局視野”,同時也對應了“看下來”的虛擬位移背景的空間維度特征。同樣,“看上去”的體驗對象傾向于具有整體感的實體,這和其二維平面的位移背景空間維度特征也密不可分。與“看上去”和“看下來”不同,“看出來”的意象圖式是從內到外的位移,虛擬位移背景被要求圖式化為一個三維立體,其內部的開放情況決定了位移路徑的完成度?;诖?,“看”類動趨式中“看出”添加可能態補語標記“得”非常自然,位移背景本身的空間維度屬性起到了關鍵作用。當三維立體空間內部不開放時,位移路線被阻斷,表征在語言形式上就是“看不出(來)”,反之則是“看得出(來)”,這里“來”作為語言形式最外層的主觀化標記只是起到強調作用,可以省略而意義保持不變。按照人的正常身體體驗,三維以下的空間容易使人產生視覺意象,而三維以上空間則需要通過人的想象,這就給“看出來”的變體——“看得出(來)”的主觀化創造了認知條件。當具象空間被投射到抽象空間,物理空間被投射到心理空間時,“看得出(來)”比起其他“看”類動趨式更容易演化為主觀話語標記,表示對內在情景的推斷義。如圖2 所示,“看起來”的位移背景空間維度屬性因為不確定,也成為其演化為推斷類話語標記的動因之一。相較之下,只有少數“看上去”和“看下來”演化成了帶有主觀色彩的推斷類話語標記。

總之,體驗者對于趨向空間的認知方式決定了“看”類動趨式的語義發展。體驗者在認知的過程中與客觀世界互相交流,構建了有著文化特色的趨向空間圖式。王文斌[41]曾指出,英語是時間性語言,注重結構的連續性;漢語是空間性語言,以對空間的描摹來反映客觀事物。漢語由感官動作演化到結果的語義主要依靠不同虛擬位移的空間認知來進行,具體來說位移主體、位移路徑、位移背景和位移視點的選擇都制約著“看”類動趨式的表達,是體驗者所主動賦予的,也受到體驗者身體結構、和空間環境互動以及空間特點的影響。

四 結論

本文從虛擬位移理論的角度,把“看”類動趨式視為“散射型路徑”下的“視覺感知路徑”,從其主要構成要素——始源物、位移主體和位移路徑對“看上去”“看下來”“看起來”和“看出來”進行了相應分析,得出“看”類動趨式感知路徑的體驗者多通指,常作為言者主語隱含在句子中。由體驗對象發出的位移主體的視覺信息特征決定了“看”的范疇化程度?!翱瓷先ァ焙汀翱聪聛怼钡奈灰坡窂酵伙@方向,體驗者和體驗對象的空間位置相對固定,而在“看起來”和“看出來”中,體驗者和體驗對象的空間位置相對靈活?!翱闯鰜怼钡奈灰坡窂较鄬碗s。此外,本文從虛擬位移理論的角度,分別對“看下來”“看起來”和“看上去”三者之間的互相替代性進行總結和統一解釋。此外,本文從空間認知角度討論了“看起來”“看上去”“看下來”“看出來”的語義發展,并指出這四類“看”類動趨式的不同意象圖式的組合和空間維度屬性都在“看”類動趨式的語義發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終形成了具有獨特文化特征的語言表達方式。

不同的“看”類動趨式的區分往往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難點,本文根據虛擬位移類型理論,從空間認知的角度對其進行了闡釋。未來可以針對“看”類動趨式展開二語習得方面的實證研究,并通過跨語言對比對“看”類動趨式的空間認知特點形成更深刻的認識。

猜你喜歡
感思圖式語義
怨回紇·茶煮紅英疾
山東漢畫像石鋪首銜環魚組合圖式研究
語言與語義
走進王若飛感思中國共產黨人“生命信仰”的激越
入畫 悟情 感思
若在阨窘中——感思中國舞劇創作的當下困境
圖式思維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
“上”與“下”語義的不對稱性及其認知闡釋
從驅動-路徑圖式看“V+上/下”的對稱與不對稱
認知范疇模糊與語義模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