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實施教師“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的意義與路徑研究

2024-01-04 04:03徐曉琳沈健
成才之路 2023年36期
關鍵詞:高校意義教師

徐曉琳 沈健

摘要: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青年教師中開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創新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載體,增強教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高校搭建“一個目標,兩個體系,八個模塊”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平臺,有助于在教師中培養一批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的青年教師骨干,并由此帶動廣大青年干部、教師切實當好青年學生的引路人。

關鍵詞:高校;教師;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意義;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6-0029-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北京市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支持課題“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實施路徑探究———以‘青馬工程’為例”(課題編號:XXSZ2022ZC56)、2021年校級課題“新時代首都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難點及對策研究———以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為例”(課題編號:21YBC0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的重要群體,是開展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的生力軍,也是高等教育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做好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某種意義上事關社會主義大學辦學方向,事關教育的方向性問題和根本性問題。2007年,共青團中央正式啟動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以下簡稱“青馬工程”),重點培養對象有三類群體:大學生骨干、共青團干部和青年知識分子。十多年來,很多高校在大學生骨干和共青團干部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中,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豐富了理論內涵,但在教師中開展“青馬工程”的實踐和理論研究較少。因此,深入分析高校教師“青馬工程”的意義,探索實施教師“青馬工程”的現實路徑,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1.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進入新時代,高校在教師中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指示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盵1]青年教師要有意識地提升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不但要活學活用馬克思主義,還要在學生中活靈活現地傳播馬克思主義??偟膩碚f,青年教師應該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養,即: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奉獻和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博學深厚的專業知識、創新和實踐的能力[2]。青年教師不能做象牙塔中不問世事的知識分子,也不能滿足于做“授業解惑”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大先生”。教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在教育中具有主導性和示范性。學生在心理上則有“向師性”特點,即有模仿和趨向于教師的心理傾向[3]。這就要求教師自身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這樣才能在教育引導學生過程中起到積極的正向作用。提升青年教師的馬克思主義素養,引導他們自覺把黨的教育方針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此,以“青馬工程”為載體做好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著重要意義。

2.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

高校在教師中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發揮其理論武裝和思想引領的作用,確保青年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傳播者和踐行者。

一方面,青年教師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他們擁有堅定的信仰、高尚的師德和高超的專業水平,具有強大的榜樣引領作用。馬克思主義是立黨興國的指導思想,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因此,在教師中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目標上是一致的[4]。另一方面,青年教師奮戰在教育教學一線,與學生接觸多,他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言談等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需要教師從我做起,成為楷模。高校要在教師中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引導他們身體力行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教育教學本領,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發揮其在教育上的優勢作用。

3.是教師隊伍自身建設發展的要求

首先,過硬的政治素質是教師做好立德樹人工作最重要的素質。教師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場及高尚的道德品質,這是其必須具備的素質[5]。其次,精湛的業務能力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的專業素質,是教師完成育人工作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態度和能力的綜合體現。教師要具有扎實的學識,飽含對本職工作的熱愛,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才能走在知識前沿,才有能力“授人以漁”。青年教師要筑牢理想信念,投入到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中,提升“授業”能力,推動科技進步,成為“有扎實學識”的好老師。再次,高超的育人水平是教師努力的根本目標。高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等工作都蘊含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使命,青年教師不但是教學的實施者,更是育人的教育者,肩負育人的使命。青年教師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和高超的水平,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6]。通過分析教師的核心能力可見,教師隊伍自身建設需要具備的素質,與對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要求高度一致,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要高度重視理想信念教育,同時也要著眼于其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提升。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應在各方面全面發展,才能真正帶動廣大青年干部,切實當好學生的思想引路人。

1.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單一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可以是語言文字、實踐活動,也可以是管理工作、文化建設和網絡媒體等。當前,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以下幾種載體。一是會議傳達。高校通過“三會一課”、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部門會議等形式,讓教師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學習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上級重要文件等。二是實踐活動。高校組織教師赴紀念館、革命舊址、博物館、烈士陵園、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等進行實踐教學,開展沉浸式、體驗式教育,到社區和鄉村等進行共建幫扶,了解國情社情民情,感悟國家發展成果。三是網絡教育模式。此種模式不是讓教師單純把互聯網當作傳播教育內容的媒介,而要關注并利用網絡傳播交互性和開放性的特點,進行精細化和分眾化的教育。網絡思政教育在內涵上的轉變已超越互聯網本身的工具性價值,應被重新審視[7]。在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中,會議傳達是最主要的形式;實踐活動因受時間、場地等限制,在頻率上遠低于會議傳達;網絡思政教育已經引起眾多學者和高校的重視,但大部分高校對其規律的把握和實踐運用仍處于探索階段,其尚未成為青年教師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式。

2.緊密聯系實際不夠

高校在開展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與教師思想實際、工作實際和生活實際聯系不夠緊密的問題。大部分高校為掌握教師思想動態,會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摸排調研,但不同青年教師的教育背景、專業背景等差異較大,在調研中發現的是共性的、淺層次的問題,無法全面、深入掌握青年教師思想狀況。在開展工作中,大水漫灌式的教育多,針對性不強;淺層次的教育多,觸及心靈引發共鳴的教育少。除此之外,青年教師在工作中面臨教學科研、職稱評聘、晉升晉級等要求,工作頭緒繁多,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動結合他們的工作和思想需求,圍繞國家、學校事業發展和個人能力提升開展相關教育,否則容易出現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能力提升“兩張皮”的現象。

3.實效性有待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在內表現為教師自身政治素養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在外表現為教師良好的精神風貌和高校各項工作水平的提升。但教育的實效性缺乏硬性指標,難以量化,容易出現保障措施不夠、協同機制不完善等情況。再加上部分高校對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沒有科學、客觀、明確的評價標準體系,更注重程序和形式,很容易忽視青年教師的接受度,無法保證教育效果。調研中發現,多數高校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對參加人員、學習時間、學習內容、檢查監督等有要求,但在實踐中存在為完成任務而流于形式的現象,影響了教育的實效性。

1.理論學習

政治理論學習是青年教師堅定理想信念和提升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方式,通過理論學習,其可以更全面深刻地領會黨的創新理論科學體系,更準確把握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方向?!扒囫R工程”學員要重點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既要學馬列主義著作,也要學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在學習中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扒囫R工程”學員還要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自覺傳承中華文化血脈,建立精神家園[8]。高校要結合自身的辦學方向和專業特色,增加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專業理論前沿研究、師德師風建設等學習內容,讓理論學習不僅能提升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也能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

2.紅色教育

紅色教育基地有精心打造的育人載體,以圖文并茂的呈現方式,并通過實物、實景、實例、實事來傳遞教育內容。高校組織青年教師實地參加紅色教育,能夠豐富培訓的形式,以更生動鮮活的形式激發青年教師的愛國主義熱情,提升青年教師的理論學習效果。高校組織青年教師到歷史博物館、紀念地等參觀學習,實地開展體驗教學,能讓他們更加深刻認識黨的歷史,砥礪初心使命。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但革命精神是永恒的,高校通過開展紅色教育,感受紅色文化,能讓學員切身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夢想追求、情懷擔當,從中汲取勇毅前行、不懈奮進的力量。紅色教育作為一種“特色課堂”,其沉浸式體驗式特點能夠直擊人心,引領青年教師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標和使命。

3.社會實踐

青年教師大多具備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相對缺乏社會服務實踐經驗。高校組織青年教師參與社會實踐,能夠讓其更好地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增強其踐行社會責任的意識,提升其培養時代新人的能力。首先,在“青馬工程”中,高校要對青年教師開展社會實踐并進行技能上的培訓和指導,讓青年教師充分認識到開展社會實踐的必要性和提升教書育人本領的重要性,幫助青年教師明確開展社會實踐的目標和思路。其次,高校要將社會實踐作為促進產教融合的重要途徑,鼓勵青年教師積極與地方和企業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在“青馬工程”中,高校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既能給地方和企業帶來智力支持,又有助于提升青年教師的實踐能力。例如,高??山M織青年教師深入企業行業和街鄉村社等開展社會實踐,將調研成果和自己的教學科研成果結合,推動調研成果轉化,并將調研成果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4.導師指導

高校要為每位學員選配成長導師,成長導師為機關部處負責人和二級學院黨組織書記。在培訓期間,導師與學員有更多的機會進行面對面交流,并指導學員開展崗位實踐活動。學員要主動向導師匯報學習和實踐中的收獲,并邀請導師參加“青馬班”的活動。這樣的結對指導,能使學員獲得更多的關心關注,助力其迅速成長。

5.研討交流

高校要組織學員圍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高等教育發展熱點、學校改革發展中的相關理論和實踐問題、師德師風等內容,開展紅色論壇、高等教育論壇、師德師風交流會等專題研討。高校要通過研討交流,幫助學員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動力,轉化為立德樹人、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

6.崗位實踐

青年教師在多崗位上歷練,能夠培養其良好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尤其是青年專任教師到校內職能處室崗位鍛煉,了解所在部門、學院的基本工作情況,有助于其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和規矩意識,拓展視野,提升政治素養。崗位實踐既能為青年教師優化成長路徑,也有助于高校發現和培育德才兼備、業務全面的年輕干部,為學校發展提供人才保障。而且通過崗位實踐,能拓寬青年教師的培養渠道,提升其政策理論水平和管理能力。

7.青馬讀書會

高校要組織開展面向學生的青馬讀書會活動,充分發揮青馬學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倡導愛讀書、善學習的校園風尚。在“青馬工程”實施中,高??沙闪⑶囫R讀書會工作組,主要負責讀書會的日常組織和管理、制訂年度閱讀計劃和主題、招募指導教師等。青馬讀書會工作組要通過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等活動,充分發揮青馬班的引領示范作用,帶動更多的青年教師切實當好學生的思想引路人。

8.思政融入式實踐

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是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關鍵點,是健全“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高校要組織“青馬工程”學員積極參與課程思政建設,并安排青年專任教師學員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專任教師結對子。思政課教師作為學員的指導教師,要幫助學員充分挖掘所教授專業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提煉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學員要積極參與“三集中三提升”活動,即通過加強集中備課、集中培訓、集中展示等方式,提升思政能力、提升課堂效果、提升育人水平,進而增強自身將思政育人與專業課教學有機融合的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息息相關,在高校教師“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實踐路徑中,高校要通過理論學習、紅色教育、社會實踐、導師指導、研討交流、崗位實踐、青馬讀書會、思政融入式實踐等,有效提升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以促進青年教師的全面成長,讓他們更好地擔當起學生成長引路人的職責。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4.

[2]萬資姿,舒乙釘.新時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研究[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6,35(05):29-33.

[3]王贊,齊作成,冮勇.教師行為對學生“向師性”心理特征影響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5(03):123-128.

[4]黃蓉生,白云華.新時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動指南———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教育的論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6(06):50-55.

[5]藍曉霞,張安梅.加強高校思政工作重在提高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質[J].思想教育研究,2016(12):3-6.

[6]謝穎,陳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內涵和要求[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1):76-77.

[7]景星維,吳滿意.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06):143-148.

[8]王延博,王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路徑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49(05): 102-108.

Research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Path of Implementing the "Young Marxist Training Project" for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Xu Xiaolin, Shen Jian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Young teacher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Carrying out the "Young Marxist Cultivation Project" among young teachers, innovating the concept and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young teachers, enhancing the persuasiveness and infectivity of education,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y building a young Marxist training platform of "one goal, two systems, and eight modul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help to train a group of young teachers who support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have firm ideals and beliefs, and love the education cause of the Party among teachers, and drive young cadres and teachers to be good guides for young students.

Key words: universities;teachers;YoungMarxist; meaning; path

猜你喜歡
高校意義教師
最美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