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理念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討

2024-01-04 04:03馬浩然
成才之路 2023年36期
關鍵詞:教育質量思政教育立德樹人

馬浩然

摘要:立德樹人理念為高職院校教育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隨著立德樹人理念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斷深化,教育實效性在不斷提升,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高職院校應積極探索立德樹人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立德樹人理念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采用以下路徑:強意識,樹理念;豐內涵,富內容;構載體,建平臺;強隊伍,優環境。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路徑;教育質量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6-0127-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度長春金融高等??茖W??蒲幸巹濏椖浚ㄋ颊m棧傲⒌聵淙艘曈蛳赂呗氃盒K颊逃膶崿F路徑”(項目編號:2023JZ023)科研資助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

當今時代,立德樹人是高職院校的立校之本。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職院校引導大學生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工作,立德樹人理念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對高職院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可以推進高職院校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一代非常關注,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地指明了高職院校在立德樹人理念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深遠意義,高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最高階段要旗幟鮮明地辦好思政課,為國家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立德”關乎人的發展,是高尚道德品質的培養;“樹人”乃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重要舉措,是綜合素質的提升。只有將立德與樹人有機結合,才能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形成中華民族獨有的民族精神[1]。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根據正確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思想政治觀和道德觀對學生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價值觀念等進行教育,具有明顯的政治性、時代性、創新性。

立德樹人理念揭示了道德培養與人的全面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為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新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方式、思維模式都發生明顯變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具有主體意識導向的一門學科應順應時代,探索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2]。立德樹人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內化思想認識、政治觀點、價值觀念于心,外化道德實踐和道德行為于行。理論是實踐的先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的時代新人,在立德樹人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推進下,構建健康、有序的優良社會大環境,從而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由此可見,立德樹人理念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方向指引,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施主線。

1.引導學生堅定共產主義信仰

21世紀以來,世界已成為信息互聯的“地球村”,西方社會思潮企圖對我國的思想文化領域進行侵襲,復雜的意識形態和思想文化使部分青年學生受到影響,降低了對我國政治的參與感和道德認同感[3]。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立德樹人理念,能引導學生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堅定“四個自信”,提升學生政治素養。

2.推進中國特色高等教育事業發展

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關乎國家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越是如此,國家對于人才的需求越迫切[4]?!安艦榈轮Y,德為才之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立德樹人理念,能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培養學生高尚道德情操,使學生成長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推進中國特色高等教育事業發展。

3.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才是富國之本。高職院校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理念,為推進強國發展提供人才支撐[5]。德才兼備的人才需具備為國家和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大德”,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發展的“公德”,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私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立德樹人理念,能讓學生將自身的優秀本領服務人民、服務社會,主動擔當起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

1.理想信念教育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道德實踐的總開關,高職學生理想信念的樹立不僅關乎其個人發展,還關乎國家的前途命運。高職院校應引導學生系統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學生開展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教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讓學生懂得要“信什么、為什么信、怎么信”,不斷增強“四個自信”和政治認同感,以實現中國夢的遠大理想來設計自己的理想,實現人生價值[6]。

2.核心價值觀教育

高職學生正處于立德固本的關鍵期,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十分重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過程中形成的蘊含深刻立意的科學理念,是兼具國家、社會、個人的大德[7]。高職院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能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道德教育

社會主義新時代,高職院校道德教育主要體現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四個方面。高職學生是國家發展的主力軍,其社會公德意識關乎國家整體道德形象。為此,高職院校要建立全方位、多維度的社會公德教育體系,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高職院校畢業生是重要的人才儲備,其職業素養關乎就業和發展。因此,高職院校應注重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讓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愛崗敬業、奉獻社會??茖W的家庭觀念是國家和社會和諧的根本,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將家庭美德教育納入教育體系之中,引導學生踐行良好的家風,帶動家庭成員實現道德素養的提升。學生個人品德是立德樹人和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衡量標準,是影響社會道德狀況的關鍵因素。高職院校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成長需求,引導學生明確作為一個社會人的重要意義和職責,積極為社會作貢獻,實現自我的全面發展和道德素養的提升。

4.法治教育

德治與法治對于國家治理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道德是法律的思想指引,而法律為道德提供制度支撐,黨和國家一直重視人才培養的德法兼修。高職院校應以法律知識的學習為開展法治教育的切入點,使學生知法懂法,做法律鼓勵的事,不做違法的事;引導學生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切實理解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做遵規守紀的好公民;突出法治內涵、加強法治認同、落實法治實踐,提升學生的法治素養和道德修養。

隨著立德樹人理念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斷深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科教育中的地位不斷凸顯,教育資源逐漸豐富,教育實效性在不斷提升[8]。立德樹人理念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然而相關調查顯示,在立德樹人理念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

1.忽視道德知識的內化與實踐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未擺脫“唯成績論”桎梏,只注重學生學科成績的提升,導致部分學生的思想觀念守舊,認為思想政治學科成績是衡量個人品德的標準,忽視對道德理論知識的內化與實踐。高職院校只有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外化于具體實踐,才能實現立德樹人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2.教師隊伍綜合素養參差不齊

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一名合格的教師需“業精德足”。部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專業知識不精、綜合素養參差不齊,導致學生知識掌握受到影響,道德素質難以提升。部分高職院校師風師德建設后勁不足,導致教師沒有起到為人師表的道德榜樣作用,影響學生優秀道德品質的養成。

3.教育教學生態環境存在不足

人類的社會屬性使其不能脫離社會環境活動生存,高職院校的文化生態環境對學生具有隱性教育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道德行為與道德修養。然而,部分高職院校的校風建設欠佳,教育教學生態環境存在不足,影響育人效果。另外,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灌輸式教育現象嚴重,教育載體開發不完善,沒有貼合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生活方式,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與立德樹人成效大打折扣。

1.強意識,樹理念

高職院校應改變傳統教育中“以成績論英雄”的教育理念,更新道德考核標準與評價,對于道德指標不合格的師生一定要密切關注,以提升全體師生的道德意識。高職院校應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與企業、博物館、養老院等合作,建立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定期組織學生參觀學習、實踐鍛煉、慰問演出,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落實德育規范,體悟道德本真[9]?!叭恕睆娬{德育為中心,思想政治教育應貫穿教學全過程,從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立德樹人理念有機結合的順利落實,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要關注智力與體力,還要關注審美能力、道德追求、溝通交往以及學習實踐能力。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身心發展和成長規律有所不同,高職院校應以學生為本,根據各個階段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對思想政治教育有針對性地進行規劃設計,抓住線上課堂和線下課堂,輻射到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立德樹人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豐內涵,富內容

立德樹人與思想政治教育都強調“德”的重要價值,高職院校應豐富德育內涵,將德育元素貫穿到思想道德教育內容中去[10]。在網絡環境豐富多變的形勢下,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應宣傳網絡道德規范與網絡文明,強化學生網絡文明自律行為。應將科學技術道德教育充實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引導學生樹立科學技術道德意識,在學術研究中堅決抵制學術造假行為,樹立科學技術道德榮辱觀。應將生態環境道德充實到思想政治教學內容中,普及生態環境知識與環境保護意識,引導學生自覺保護生態環境,形成綠色可持續發展觀念。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多元立體的德育元素體系,堅持與時俱進原則,將新時代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學內容中,引導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道德觀。要樹立道德模范,如蔣國珍、王茂華等。這些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與學生身邊的榜樣共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能使德育順應時代、回應時代。

3.構載體,建平臺

只有促進教育載體的不斷創新,才能適應立德樹人理念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斷深化,高職院校應從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網絡信息三個維度去創新教育載體[11]。首先,要善于運用課堂載體。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師要樹立“育人”意識,不斷提升自身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通過對學生生活學習實際的了解,打造能夠讓學生“入腦、入耳、入心”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其次,要積極運用實踐活動載體。高校領導和教師應重視實踐育人的重要性,整體規劃和統籌協調實踐育人體系建設,將實踐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學分制度和考核評估辦法,提高實踐育人的科學性、合理性[12]。最后,要充分運用網絡信息載體。高職院校應樹立網絡陣地意識,創新運用網絡平臺,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加強思想政治網絡平臺隊伍建設,保證網絡平臺信息質量。

4.強隊伍,優環境

“樹人先樹人師”,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是落實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排頭兵,加強其思想政治建設尤為重要。首先,高職院校應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堅定“四個自信”,形成育人之道[13]。其次,高職院校應制定師德師風建設細則,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普及師德師風理論知識,開展師德師風評比活動,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再次,高職院校應厘清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優化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尤其要發揮輔導員的育人骨干作用,鼓勵他們努力學習思想政治、黨建等知識,不斷創新育人方法,積極參加輔導員培訓,將所學技能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14]。最后,高職院校應健全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管理和保障機制,調動育人隊伍的積極性?!碍h境造就人”,思想政治教育同樣離不開環境的影響,構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需要良好的家庭氛圍、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以及和諧健康的社會環境,高職院??赏ㄟ^短視頻、公眾號等開展家長德育方式學習活動,讓家長成為學生的道德模范。高職院校要加強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全社會應積極構建和諧健康的社會環境,助力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

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指引與規范著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職院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樹立“德育為先”意識,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要根據大學生的時代特征和成長規律豐富立德樹人的內涵,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進性、時代性、科學性。要利用好優質的教育載體,促進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現代化,堅定不移地開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課,將立德樹人根本目標落到實處,將大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為國家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婷,母小勇.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6(06):12-17.

[2]陳煜璐.高職院校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路徑探析[J].江蘇高職教育,2022(05):79-83+96.

[3]田瀚.“大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索[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16(04):4-6.

[4]凌曉青.課程思政視域下山西高職教師育德素質培育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20:36-38.

[5]張貴明,趙子田.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實施專題式改革的探析[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14,23(01):74-77.

[6]劉雪.“立德樹人”視閾下協同推進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研究[J].科教導刊,2020(01):58-59.

[7]薛紅燕.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問題和路徑[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01):54-57.

[8]孫麗萍,李楊,秦娟華.“立德樹人”:優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02):70-73.

[9]劉洪燕.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探析[J].教育現代化,2020,(27):4-196.

[10]楊?;?,盧美鳳,蔣棻.全媒體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索[J].廣西教育,2021(43):126-127.

[11]任巧嬌.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析[J].遼寧師專學報,2021,26(02):86-87+92.

[12]張貴明,初桂香.加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20,19(02):39-41.

[13]陳娟,李曉紅,付學軍.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政課課程體系構建[J].西部學刊,2019(24):47-50.

[14]張詠麗,代建軍.現代職業教育改革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意義、問題與路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12):93-96.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Concept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Ma Haoran

(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has laid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timeliness of education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se problem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adopt the following paths: strengthening consciousness and cultivating ideas; rich in connotation and content; building a carrier and platform; strong team, excellent environment.

Key words: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h; education quality

猜你喜歡
教育質量思政教育立德樹人
幼兒高等師范??茖W校教學質量改革綜述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