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優化策略

2024-01-05 16:16陳穎
校園英語·下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教學導入初中英語核心素養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而課堂導入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開端,起到為課堂教學作鋪墊的作用,這就體現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的重要性。核心素養培養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核心素養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以此發揮課堂導入的積極作用,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目標的達成,同時實現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目標。本文從背景導入、視覺導入、情景導入、游戲導入、生活導入與扮演導入入手,提出了核心素養下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導入;優化;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陳穎,福建省永安市洪田初級中學。

素質教育背景下,核心素養培養是學科教學的目標,為達成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需要明確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內容,并將培養內容融入課堂導入,這樣就能通過課堂導入助力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同時,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內容是豐富的,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導入中融入核心素養培養,可以豐富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的形式與內容,從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由此也體現出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一、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現狀分析

(一)導入缺乏創新

核心素養下,教師需要將英語知識、英語技能、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人文情感融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中,這才能利用課堂導入助力教學目標的達成。但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內容過于豐富,教師忽視對導入的創新,就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與負擔,無法使學生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就會使學生抗拒英語學習。當然,也有部分教師會關注學生的壓力與負擔,這使得教師會根據教學重點選擇導入內容。但教師精力有限,而每個班級每天至少有一節英語課,使教師無法有效創新課堂導入方式,從而無法利用課堂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無法保障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二)導入缺乏目的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不同的導入方式,目的也會有所不同,如設計趣味性較強的導入方式,目的是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設計引導性較強的導入方式,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探究或思考。教師在備課環節中為課堂導入設定目標,并根據目標設計課堂導入,就能發揮課堂導入的作用,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但教師輕視課堂導入的作用,在備課中忽視課堂導入,導致課堂導入缺乏目標,無法保障課堂導入質量,甚至影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二、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優化策略

(一)結合背景導入,培養學生文化素養

中西方文化存在較大差異,學生能夠了解且辨別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才可以正確學習中西方文化與知識,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掌握西方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教師可以挖掘教材內容中的背景知識,并從中展開對西方文化的分析,結合背景知識導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激發學生了解和探究西方文化的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例如,在學習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7“Food festival”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結合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設計導入,由此增強學生學習教材內容探究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的興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各國美食節的照片,帶領學生分辨照片中的美食,同時引導學生結合美食猜測是哪個國家的美食節,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各國飲食文化的了解。然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個大組,并分別設置“Exploring Chinese food culture”與“Exploring Western food culture”的任務,同時指導學生以收集互聯網資源、整理生活經驗、學習教材內容的方式完成探究任務。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體驗探究各國文化,從而拓展知識視野,鍛煉探究能力。接著,教師可以組織“Food culture Introduction Activity”。這樣結合背景導入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學習和辨析中西方文化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二)利用視覺導入,減輕學生學習壓力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而英語又不是學生的母語,所以增加了學生理解和學習英語的難度。教師需要降低學生英語學習的難度,減輕學生英語學習的壓力,才能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提升學生參與英語教學的積極性。直觀資源可以助力學生理解英語,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中,教師可以利用視覺導入,由此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

例如,在學習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8“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多樣的季節圖片與天氣圖片,利用視覺助力學生感受生活美,同時理解本單元教學的知識。教師可以先運用信息技術展示四季的照片,再鼓勵學生描述照片中的內容,營造愉悅的交流氛圍。然后,教師可以在四季的照片旁打上英文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同時指導學生聯系照片與單詞,以幫助學生認識與四季有關的單詞。接著,教師可以設計問題“What weather do you know? ”,并引導學生回答,同時根據學生的回答展示相關的照片,如:學生說“晴天”,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艷陽高照的照片,并打上單詞“sunny”,鼓勵學生拼讀;學生說“雨天”,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陰雨天的照片,同時標示單詞“rainy”。教師利用視覺導入教學,可以使學生通過直觀地觀看,理解英語知識,增強學習信心。

(三)運用情景導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課堂導入中,教師會直接根據單元主題與重難點知識設計導入,并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這會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負擔,甚至使學生產生抗拒學習的心理。核心素養下,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與抗拒心理,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可以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情景導入教學,根據情景與學生展開交流,在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的同時傳授學生學習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7“The birthday party”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裝飾班級,為學生創設真實情景。教師可以提前準備裝飾物,并利用課前時間與學生合力裝飾班級,如在黑板上寫上“Happy birthday”,準備“birthday hat”和“birthday cake”。通過課前裝飾,學生能夠了解教學的主題,對課堂教學產生期待感。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與學生合力選出“壽星”,與學生展開交流“Let's hold a birthday party together. What do you want to do at the birthday party?”,以此引發學生的想象,增強學生的交流欲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教學知識,指導學生以動手實踐的方式理解教學知識。教師運用情景導入教學,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學習心理,同時掌握英語學習方法。

(四)設計游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中,教師需要提升學生的英語記憶能力與效果,為學生應用英語打下堅實基礎。但學生如果缺乏記憶的方法和興趣,就無法保障記憶的效果?;诖?,教師可以設計游戲導入,由此引發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好奇心,同時加深學生對英語課堂所學知識的印象,長此以往,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保障學生的英語記憶效果。

例如,在學習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Our school life”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整理本單元的詞匯,并結合詞匯設計游戲活動,通過游戲導入,幫助學生熟悉詞匯,強化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可以設計“I'll make some moves, you guess”的游戲,運用信息技術播放相關的游戲視頻,幫助學生了解游戲規則。在游戲中,教師可以做出睜開眼、伸懶腰的動作,以此引導學生猜測“wake up”。教師也可以做出跳舞的動作,引導學生猜測“go dancing”。通過一系列游戲,學生能夠了解本單元需要學習的詞匯。教師也要及時給予學生肯定,并帶領學生進入系統學習。在課堂的鞏固環節,為使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同時提高學生對詞匯的記憶,教師可以組建學習小組,并讓小組之間開展“I'll make some moves, you guess”的游戲活動。教師采用設計游戲導入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記憶英語知識的方法,提升學生學習和記憶英語知識的興趣。

(五)聯系生活導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英語應用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培養內容,在核心素養的培養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應用英語知識,培養學生英語應用的意識和能力,這才能為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提供助力。生活是英語應用的主要場所,教師可以以聯系生活的方式導入教學,由此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學習英語,同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英語,長此以往,可以使學生認識學習英語的作用,鍛煉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同時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動力。

例如,在學習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3 “Getting together”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想實際生活中的聚會情境,指導學生展現實際生活中的聚會情境,這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展示影視劇中聚會的片段,鼓勵學生猜測影視劇片段中人物的行為,并引出“Getting Together”。接著,教師提問“What do you do at parties? What do you talk about at parties? ”,引導學生聯想生活。為降低學生學習教材內容的難度,教師可以創設符合教材內容的聚會場景,并鼓勵學生根據場景回答問題。由此一來,就能豐富學生的表達內容。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表達,并在發現學生表達內容偏離主題時,引導其提出與教材內容相符的內容,以保障導入的有效性。教師設計聯系生活的導入方式,可以使學生認識英語學習的意義,增強其自主學習英語的動力。

(六)組織扮演導入,鍛煉學生的英語技能

傳統的英語課堂枯燥乏味,教師即使設計趣味性的導入,也無法保證學生對課堂教學一直感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將導入的趣味性延伸到課堂中,由此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角色扮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組織扮演式的導入活動,同時明確將在課堂中繼續組織角色扮演活動,增強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期待感,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同時鍛煉學生的英語綜合技能。

例如,在學習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2 “Looking different”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設計扮演教材角色與扮演生活角色的導入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教材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教師可以先運用多媒體展示兩張照片,一張是符合大眾審美的美人照,另一張是不符合大眾審美的女生照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并在情境中結合兩張照片進行交流。為幫助學生運用教材知識,降低學生交流難度,教師可以播放演示交流的視頻。在學生結束角色扮演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評價兩張照片中人物的外貌,由此展現學生的價值觀。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教材內容,同時提出扮演教材角色的活動,以驅使學生自主閱讀教材,鍛煉表達。最后,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表演時間,同時從發音、聲音、流暢、價值等多個方面評價學生的表演。教師組織扮演導入活動,可以鍛煉學生英語技能,在帶領學生體驗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同時,增加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三、結語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也是課堂導入的設計者,教師沉浸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忽視對課堂與導入的創新、優化,就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甚至會阻礙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因此,教師需要主動分析教學現狀,積極創新和優化教學,這才能為學生帶來積極助力。本文提出了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的有效方法,教師將其合理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可以發揮課堂導入的積極作用,也有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教師也需不斷創新課堂導入方法,以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濱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9(51):71-72.

[2]萬露.關于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34):39-40.

[3]黃曉芳.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策略分析[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34):49.

[4]蔡艷梅.探究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96-97.

[5]馬柏山.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策略[J].考試周刊,2019(89):121-122.

猜你喜歡
教學導入初中英語核心素養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如何讓初中英語教學更有效
探討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課堂
淺談中職電工電子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