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研究

2024-01-07 00:43穆琳
文理導航 2024年2期
關鍵詞:初中教學生活化教學道德與法治

穆琳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運用生活化教育理念,開展靈活多樣的生活化教學活動,不僅可以簡化知識理解的難度,讓學生形成知識關聯生活的意識,還能借此提升其知識應用的能力,使他們能夠靈活運用學科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進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對此,為了使生活化教學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本文從課堂教學和課程作業兩方面視角出發,闡述教師通過開展素材挖掘、情境探知、話題討論、生活實踐等活動,設計生活化作業的方式,提高生活化教學質量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其中大部分知識點來源于常見的生活現象、生活場景或生活事件之中。對此,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認知單元知識,改善他們課程學習的效果,可以運用生活化教育理念,創建豐富多樣的生活化知識探索與實踐活動。而學生通過參與生活化探知活動,完成實踐性學習任務,不僅可以充分體會到學科知識與真實生活之間的關系,形成良好的知識應用意識,還能進一步地加深對學科理論的理解,進而提高生活化認知的質量。

一、生活化教學概述

生活化教學是指教師在知識講授過程中,依據班級學生當前的實際認知能力,遵循他們身心發展的規律,運用常見的現實生活元素,采用生活化教學手段,開展學科知識生活化探究活動,以此促使學生更加高效地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使其掌握學科技能實踐應用的方法,進而提高其解決實際生活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師若想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則需要以班級學生當前的真實生活環境為基礎,將常見的生活元素合理滲透到知識講授過程中,同時,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以往的生活經驗對學科知識進行分析與研究,解答與之相關的生活化問題,進而使其加深對單元知識的理解,提高其知識應用于現實的能力。

二、生活化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優勢

生活化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學生從熟悉的現實視角出發,對教學材料中較為抽象的道德與法治理論知識進行分析與研究,進而使其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改善他們知識深度理解的效果。另外,學生通過找尋現實生活中的學科知識,或者將所學內容應用于現實問題中,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提升知識運用于實際的意識,同時,提高學科技能合理應用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生活化知識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實踐的精神,進而使其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開展生活化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優化教學手段,開展生活化認知活動

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道德與法治課教師需要合理優化授課手段,要把單元知識與現實生活進行有效關聯,讓學生通過參與認知關聯、情境探究、知識實踐等生活化學習活動,形成正確的認知意識,提高生活化學習的能力。

1.挖掘生活素材,培養知識關聯意識

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道德與法治課教師為了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科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提升其生活化探知的意識和能力,可以結合單元教學內容,創建生活素材自主挖掘活動。

以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走向共同富?!苯虒W為例,教師為了讓學生知道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了解堅持改革開放的現實意義,提升其社會責任感,可以開展生活素材深入挖掘活動。在此項活動中,學生需要了解家鄉50年來的變化,通過觀看家鄉50年前和當前現狀的圖片或視頻,知道家鄉在各方面努力發展的成果。另外,通過對比兩個時期的生活素材,加深對改革開放意義的認識。例如,50年前,家鄉某個地區與外界通行的道路沒有修繕,使得此地區人們生活較為閉塞,也很少有人愿意來這一地區發展。而后,通過修整這段通行道路,使得此地區與其他地區實現了更為頻繁的貿易往來,這不僅讓此地區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富裕,也讓該地區人們在互通有無的過程中開闊了眼界,提升了個人能力和個人素養,進而促進了家鄉的全面化共同發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回顧自身的生活經歷,在日常生活變化中體會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同時,增強他們對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的認同感,使其初步形成為促進社會發展而努力的社會責任感。教師通過開展素材挖掘與感悟活動,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知識關聯生活的意識,同時,提高其生活化探知的能力。

2.利用現實元素,構建生活探知情境

道德與法治課教師若想提高學生情境探知的能力,改善其課程自主學習的效果,可以利用有趣的、生動的、新穎的現實生活元素,創建生活情境自主分析與探究教學活動。

以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人教版)第一單元第二課“創新改變生活”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現實生活中有趣的、新穎的創意類事物,開展生活情境探知活動,借此讓學生認知到創新創造的重要性,使其了解創造行為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聯,從而提升其創新改變生活的意識。例如,在生活情境探知活動中,教師可以先展示一些精巧、有趣、實用的創意類事物。比如,用廢舊玻璃瓶制作的水培植物裝飾品;用飲料瓶制作的新年花燈;用雪糕棍制作的木制手工音樂盒;用包裝紙、小木棒和燈泡制作的小臺燈;用廢舊鐵制衣掛制作的相片墻等。以此引發學生對創意手作的好奇心,調動其自主探索生活中創意事物的積極性。然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科技性更強的先進創意成果。比如,智能機器人、物聯網智能家居、AI智能音箱、人臉識別系統、手機支付系統、VR技術、智能健康監測手環等。學生通過深入了解上述創新性科技產品,分析這些產品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的變化,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創新創造的重要性,理解創新的意義,明白創新既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還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從而逐漸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

3.巧用熱點話題,開展生活探究活動

教師為了拓寬學生道德與法治知識探索的途徑,開闊他們知識分析與理解的思路,激發其主動學習、主動交流的興趣,可以利用當前人們更關注的熱點話題,創建生活現象或生活事件互動討論活動。

以人教版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六課“共筑生命家園”教學為例,此節課圍繞人類的生存環境展開。對此,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可持續發展意識,使其真正理解綠色發展理念,形成較強的環境保護責任感和共筑美好家園的使命感,可以結合當前熱門的環境保護和資源保護話題,開展生活現象討論活動。在課程預習環節,學生需要觀察和找尋日常生活中與環保有關的生活現象。比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共享自行車出行;飯店打包的餐盒是可回收材料;越來越多的人用可循環使用的購物袋;柴油車和汽油車越來越少;每年植樹節學校會開展植樹活動;魚類繁殖期禁止漁民捕魚等。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可以開展熱門話題討論活動,讓學生分享預習環節找到的各種環?,F象,并針對這些現象進行多視角探討。例如,共享自行車增多和新能源汽車增加這兩個現象的出現,說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踐行低碳環保理念,人們通過減少柴油車和汽油車的尾氣排放,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此保護大氣層,減緩溫室效應的擴散,從而實現有效的環境保護。與此同時,汽油車和柴油車的減少,也能減少人們對煤炭資源的需求,進而實現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保護。學生通過參與環保話題討論活動,既可以開闊學習思路,實現有效的思維碰撞,還能形成正確的綠色發展理念,提升環保

意識。

4.依托現實生活,布置知識實踐任務

道德與法治課教師若想讓學生更加扎實地掌握單元知識實際應用的方法,提升其利用所學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依托于現實生活,開展單元知識課堂實踐活動。

以道德與法治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節“參與民主生活”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增強學生的民主意識,提升其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使其能夠科學行使自身的民主權利,可以聯系現實生活,創建班級規章制度自主制定活動。首先,班級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行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其次,各小組需要結合已有的班級管理制度和當前階段的學習生活現狀,合理調整制度條例內容,刪除不符合實際的內容,增加更為適用的班規班紀條例。比如,在學習制度中,學生可以增加圖書角書籍自主閱讀規則、早自習自主學習規則等。在衛生制度中,學生可以刪掉“由教師安排每天值日生”這條規則,將其改為“由班級學生自行按順序值日”;其次,還可以增加“保持個人衛生和班級環境衛生,定期進行自我檢查”這條衛生條例。最后,各組需要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組制訂的內容,通過班級民主投票的方式確定所更改內容的可行性。教師通過創建民主實踐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民主意識,提升其科學行駛民主權利的

能力。

(二)改進作業形式,設計生活化課程作業

生活化教育理念不能只應用于知識講授過程之中,教師還應當將其融入知識鞏固環節,可以通過設計生活化作業的方式,提高學生知識應用于現實的意識,使其在作業完成過程中,提升知識合理運用的水平。

以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三單元第五課“延續文化血脈”教學為例,教師為了培養學生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意識,增強他們的文化認同感,使其找到文化自信,可以結合單元知識布置生活化課程作業,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在校園宣傳優秀的中華文化。首先,班級學生可以自行組建作業小組。其次,各小組需要進行交流探討,確定中華傳統文化在校園宣傳的方式。比如,有的小組美術功底較好,對此,他們采用繪制宣傳板報的方式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的小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他們選擇用演講的方式宣傳中華文化;還有的小組對古詩詞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設計了飛花令,通過開展小型古詩詞比拼活動的方式,弘揚經典的古詩詞文化。學生通過完成生活化中華文化宣傳作業,既可以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還能形成較強的文化自信,提高文化傳承與弘揚的意識與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若想進一步增強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可以合理運用生活化教育理念,利用各種現實生活資源,創建靈活多樣的生活化教學活動。而學生通過參與此類學習活動,不僅可以形成正確的知識應用意識,還能有效提高生活化探知和知識合理運用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孔軍.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2(41):148-150.

[2]嚴靜.探究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2(10):35-36.

[3]向澤陽.淺析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2(29):4-6.

[4]傅建清.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16):117-119.

猜你喜歡
初中教學生活化教學道德與法治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淺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