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專業群的校本教學資源庫建設思路與架構研究

2024-01-07 21:55于瑋
科技風 2023年36期
關鍵詞:建設思路教學資源庫專業群

摘要:建設面向專業群的校本教學資源庫是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需要,也是高職院校建設高水平專業群的需要。以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校本教學資源庫建設為例,對教學資源庫建設原則、思路、架構及內容等進行深入研究,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需遵循實用性、共享性、遞進性、持續性的建設原則,按照“調研分析—定位設計—資源開發與整合—更新完善、推廣應用”的思路,構建“124763”教學資源庫架構,重點建設八大資源,為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思路;架構

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IdeasandArchitecture

ofSchoolbasedTeachingResourceLibraryforProfessionalGroups

—TakingHuzh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asanExample

YuWei

Huzh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ZhejiangHuzhou313000

Abstract:Buildingaschoolbasedteachingresourcelibraryforprofessionalgroupsisnotonlynecessarytoenhancethecorecompetitivenessofschools,butalsonecessaryforvocationalcollegestobuildhighlevelprofessionalgroups.TakingtheconstructionoftheschoolbasedteachingresourcelibraryatHuzh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asanexample,thispaperconductsindepthresearchontheprinciples,ideas,architecture,andcontentoftheconstructionoftheteachingresourcelibrary.Theconstructionoftheprofessionalteachingresourcelibraryshouldfollowtheprinciplesofpracticality,sharing,progressiveness,andsustainability.Followingtheapproachof"researchanalysispositioningdesignresourcedevelopmentandintegrationupdate,improvement,andpromotionapplication",the"124763"teachingresourcelibraryarchitectureshouldbeconstructed,Focusonbuildingeightmajorresourcestoprovidereferenceandguidanceforthe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teachingresourcelibrariesinvocationalcolleges.

Keywords:Professionalgroup;teachingresourcelibrary;constructionidea;architecture

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健全專業教學資源庫,建立共建共享平臺的資源認證標準和交易機制,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布《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提出推動互聯網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加快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擴大優質教學資源覆蓋面。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提出推進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建設使用,推動教學資源建設常態化機制化。2022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做大做強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建設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重點項目,擴大優質資源共享,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由此可見,教學資源庫建設是近四年職業教育發展的重點任務,教學資源庫建設對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建設高水平專業群有重要作用。本文通過研究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校本教學資源庫,旨在探究專業群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思路和架構,為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提供借鑒與參考。

一、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原則

(一)瞄準企業需求,設計人才培養方案,確保資源建設的實用性

以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規范和專業課程開發規范為依據,對專業的行業發展背景、企業人才需求狀況和畢業生就業能力進行充分調研,在此基礎上,緊密對接產業鏈、科技鏈、創新鏈、技能鏈,系統設計適應最新需求的普適性與差異化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

(二)整合優勢資源,建立合作機制,保證資源建設的共享性

按照“科學規劃、校企合作、共建共享、邊建邊用、突出內涵”的原則,集聚學校和企業的優勢資源,以保障教學資源建設質量為中心,擴大教學資源庫的受益面,以共享共用為目標,跨行業和區域統籌資源配置,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聘請行業企業專家指導資源建設,參與人才培養,把握專業發展技術方向,與產教融合型企業組建“協同開發團隊”,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撐下建設資源共建共享公共服務平臺,實現資源最大限度的共享。

(三)以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為重點,確保資源建設的遞進性

按照專業核心課、專業基礎課、公共基礎課、選修課四類課程的不同特點,分層遞進建設各類課程的教學資源庫。首先開發專業核心課程教學資源,校企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共建教學資源建設標準,共商教學資源建設內容,探索教學資源開發方法,構建統一的建設標準共同進行專業課程開發,同時建設、豐富專業課程教學資源。在取得一定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專業基礎課、公共基礎課和選修課的資源開發與建設,形成層層遞進建設的進度。

(四)建立資源更新保鮮機制,保障資源庫運行的持續性

強化資源庫建設的過程管理,建立健全教學資源庫動態管理機制,發布資源管理事項清單,明確校企全責、學校各層級的權責,強化資源的建設、使用、共享、保護全鏈條管理,充分激發資源開發和建設單位與資源使用用戶潛能,鼓勵資源開發者、資源建設者、資源使用者高度合作,深度參與資源的開發、建設、管理、使用、保護和更新完善。資源庫建設要秉持開放共享的理念,促進優秀教師、先進設備、優質資源互聯互通,提升資源使用效能,加強對資源開放和共享路徑的探索,提高資源利用率和輻射力。

二、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思路

學校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十四五”專業群發展規劃做好頂層設計,按照“調研分析—定位設計—資源開發與整合—更新完善、推廣應用”的思路開展專業群資源庫建設,見如圖1。

(一)做好調研分析

聯合專業群相關行業企業、用人單位、學生等潛在用戶群進行調研和分析,通過崗位能力分析、工作任務分析和學習任務分析,確立專業群的就業崗位群、人才需求、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崗位能力,確定資源庫服務對象的需求。為不同服務對象盡可能地提供與其學習特點相匹配的學習方案和學習資源。

(二)精準定位設計

精準定位設計覆蓋全產業鏈,適應行業發展需求,一

圖1資源庫建設路線圖

體化設計總體框架[1]。根據專業調研分析結果歸納總結工作任務,對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課程整體設計、單元及素材設計做好定位,提煉專業知識點和技能點,全面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此基礎上,對資源庫進行定位設計,按照標準化、模塊化和個性化的要求,構建共建共享、深度融合的開放型資源庫平臺。

(三)資源開發與整合

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對資源庫建設進行全局謀劃并整體推進,統籌協調、細化分解建設任務;學校技術中心提供資源庫模塊搭建思路、資源庫架構搭建、平臺維護及資源建設的技術指導,提供技術人才支持,探索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智能技術條件下的教學資源建設,豐富教學資源類型;各二級教學單位按照專業群→專業→課程的層級順序將建設任務逐層分解落實到專業群負責人、專業負責人、課程負責人,各層級負責人開發相應的教學資源,并上傳至資源庫相應的模塊。

(四)更新完善、推廣應用

基于行業企業新標準、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趨勢,堅持以用促建、以研促建,不斷豐富、完善和更新教學資源。鼓勵不同專業教師參與到教學資源庫建設,提供更好的建設思路、更優的素材。形成一體化的涵蓋需求、建設、應用、改進、服務等方面的資源建設與共享生態圈[2],平臺內外、線上線下多維度探索資源推廣的新路徑,提高資源庫利用率。按照更新的教學資源課程建設要求,在教學平臺上建設新的課程網址,推廣應用最新資源,在此基礎上建成以流動生成、不斷更新為特征的動態資源庫[3]。

三、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架構及建設內容

(一)建設架構

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以持續推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為出發點,以能學輔教、使用便捷、應用有效、共建共享為建設導向,以服務對象需求為中心,一體化設計和構建“1個門戶、2個平臺、4個層級、7個專業群、6類專業、3類課程”的專業群教學資源庫架構,見圖2。

1個門戶;2個平臺;4個層級;7個專業群;6類專業;3類課程

圖2湖州職業技術學院“124763”教學資源庫架構

1個門戶,即專業群教學資源庫門戶,該門戶依托網絡教學平臺運行,支持電腦和手機等智能終端,以四類對象(學生、教師、企業、社會人員)為資源庫的主要服務對象,為四類對象建立門戶。針對四類對象不同需求,采用向導方式引導學習者進入不同的平臺進行線上資源的利用。資源庫向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信息,并根據用戶特性和過往操作提供內容和服務。

2個平臺,即資源平臺和管理服務平臺。資源平臺是一個資源系統性集成的核心平臺,支持教學資源庫運行,主要用于資源分類分層存儲、不同用戶瀏覽學習、查詢統計與下載、資源的開發和維護、實時更新等功能。管理服務平臺主要進行資源的調度與管理,保障專業教學資源庫運行有序,提供身份認證、用戶角色切換、權限管理、統計報表、日志管理等服務,從高職教育的屬性出發,適應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為用戶提供資源推送、智能化導航、資源共建共享、資源更新公告、學習測試統計分析記錄等一站式應用服務。

4個層級,即依據“學校發展目標→專業群組群邏輯→專業教學→課程建設”4個層次,結合專業群不同特點,將資源庫架構為4個層級,即“學校層級→專業群層級→專業層級→課程層級”,針對不同需求的用戶在不同層級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課程思政教學資源。

7個專業群,分別是智能制造(省“雙高”專業群)、綠色建筑、數字貿易、物聯網應用技術、旅游(鄉村文旅)、數字文創、新能源裝備專業群。各二級學院以“十四五”規劃為指引,高標準建設七大專業群,培育新N個面向區域產業未來發展的新興專業群,形成“7+N”專業群發展布局,建設一批標志性的專業群建設成果,形成專業群建設的湖職辨識度。

6類專業,分別是國家骨干專業、省優勢特色專業、市重點專業、校級名專業、“1+X”證書試點專業、其他專業。持續強化專業群中現有國家骨干專業、省優勢特色專業的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專業群內其他專業的發展。各專業群做好“1+X”證書試點,參與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標準開發、教材開發、考點建設等改革任務,形成基于“1+X”證書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在專業分層分類發展基礎上重點推進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學生技能競賽成果、教學成果、教改項目成果等資源建設。

3類課程指的是每個專業所設立的專業群平臺課、專業群核心課、專業群選修課,在此基礎上,重點建設在線精品課程、課程思政、實訓仿真課程、教材等4類資源庫。在線精品課程、課程思政和教材要實現國家級、省級、校級三級分層次發展并建立分層級資源庫。實訓仿真課程主要聚焦產教融合類課程、校企合作開發類課程、仿真項目、工程案例等,在校企合作下,主要為學生的實習實訓提供平服務,實訓仿真課程也是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最鮮明的特色之一。在此基礎上,進行案例、微課(微視頻)、教學設計、課程標準、課程整體設計、課件、試題庫、考核方案、任務單(作業)等資源建設,即以精品課程、課程思政、實訓仿真課程和教材為大類對案例、微課(微視頻)、教學設計、課程標準、課程整體設計、課件、試題庫、任務單(作業)、考核方案等資源進行集結入庫,建立課程資源子庫,所有課程形成一個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的課程體系,使得課程資源庫成為一個有機統一、整體有序的“學習中心”。

(二)建設內容

教學資源庫建設內容是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核心任務。由于高職院校教學資源的類型豐富、特點突出,需要對類型各異的資源進行整合,建立完整的教學資源體系;根據用戶實際需要和資源庫建設需求,我校建設了專業、課程、教材、仿真中心、測試、“1+X”證書、課程思政、能力提升等八類資源。八類資源既要能反映高職最新教改方向和成果,覆蓋專業所有的知識點和對應崗位的實踐技能點,又需體現行業最新前沿知識和發展成果,如下表所示。

三、建設要求

(一)對標產業,共建共享

教學資源庫對標崗位技能需求,適應各專業教學改革的特點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構建現代化職業教育共享資源庫,同時滿足學習型社會人員的需要;以人才培養、教育改革和產業發展為導向,對行業企業進行調研,根據調研結果預測發展趨勢,開發和建設一體化、數字化教育教學優質資源,建立企業生產實際教學案例庫,引導職業教育職場化育人改革。政、行、企、校共同建設,構建持續更新和共享機制。在地方行業協會及產教聯盟的指導下,資源建設團隊校企融合、優勢互補、分工明確,匯集地方行業企業的技術資源、社會資源,協同建設教學資源庫,積極探索基于資源庫線上學習成果轉換的實現形式,推進資源庫成果的廣泛應用[4]。

(二)對接用戶,注重體驗

適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對接多用戶的需求,發揮優質資源“能學”“輔教”的功能,力求教學資源庫內容豐富、技術先進、使用便捷。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和課程要求,靈活便捷地自由組建學習包和搭建個性化課程,分層建設資源,輔助實施教學過程,實現教學目標;學生以課程或培訓項目為主,利用資源庫實現基于多終端的自主學習;企業用戶利用資源庫進行自主培訓,提升技能水平,社會學習者利用資源庫獲得社會培訓與服務,獲得最新知識,了解就業渠道,實現信息共享。把教學資源庫建設成為智能化、開放性學習平臺,推動教師率先使用,引導學生全面使用,鼓勵企業在實際生產運營中使用。

(三)對照標準,持續更新

緊緊圍繞“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職業教育定位,加強標準引領,對照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和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建設高水平的專業群課程資源。以培養工匠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實現“三個對接”,在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的基礎上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按照“職業崗位需求精準分析—確定人才培養目標—職業能力分析—典型工作任務提煉—明確教學內容”的思路,構建結構清晰、邏輯緊密、體系完整的結構化課程。以課程資源建設為核心,統一技術標準開發與整合資源,邊建設邊使用,開發多種類型資源,按素材、模塊、課程分層建設,強調結構化設計、標準化制作、個性化定制,增強資源的通用性和普適性。

(四)對接項目,資源增值

學校和各教學單位要對接目前高水平高職院校和高水平專業群(“雙高計劃”)項目遴選的標志性成果,提高專業教學資源庫的應用質量,為主持或參與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立項做好準備,發揮職教政策促進資源庫建設的最大作用,進一步明確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思路,找準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發力點;將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高職一流課程等高質量教學項目的培育和建設與專業教學資源庫的持續建設結合起來,實施針對不同類型資源庫資源的開發者和建設者的激勵辦法,可將其資源建設、資源更新情況作為教學評價指標之一;對于學生,可將其在資源庫中的活躍程度與課程平時成績相關聯,提高師生參建專業教學資源庫的積極性,充分實現資源庫的資源增值效應。

參考文獻:

[1]劉興恕,關志偉,尹萬建,等.高職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現狀、問題及策略——以汽車智能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29):3339.

[2]賈偉玲.應用技術型高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思路探究——以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為例[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18,32(03):6568.

[3]潘瓊.論高校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原則、內容與技術選擇[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2):6669.

[4]胡瑋芳,陸慧娟.高職院校校本共享型專業資源庫建設探討——以紹興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4,35(26):1821.

項目:本文是2021年浙江省課程思政教學研究項目“高職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立項文號:浙教函〔2021〕47號,主持人:吳國強)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于瑋(1986—),男,漢族,山東日照人,教育學碩士,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教學和管理。

猜你喜歡
建設思路教學資源庫專業群
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機理、理論、動力和機制
基于地方產業結構的高職院校專業群的建設
大學英語教材數字化出版建設思路
移動互聯開發的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高職院校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計算機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
基于專業群建設背景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發展的探討
淺議我國管理會計現狀及建設思路
高職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探索
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思路及體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