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教育強國建設:應然邏輯、內涵特征及實踐路徑

2024-01-08 02:19
關鍵詞:強國教師隊伍建設

張 蓉

建設教育強國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這一講話為建設教師教育強國指明了方向。強國先強教,強教先強師。教師教育是教師隊伍建設的工作母機,教師教育強國是教育強國的應有之義,建設教師教育強國是新時代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的總目標。

一、 建設教師教育強國的應然邏輯

建設教師教育強國既是歷史命題,又是時代要求。它承載著我國教師教育發展的歷史使命,也體現著新時代我國教師教育發展到教師教育大國后面臨的現實選擇。我國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教師教育強國之路。

1. 建設教師教育強國是中國教師教育發展的歷史責任

我國教師教育強國之路可追溯到19世紀末民族危機之下的教育改革。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歷了“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隨著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劇烈變革,教育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清政府軍事上“自強”和經濟上“求富”的訴求最終都落腳于培養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又有賴于教師。因此,開辦中國自己的師范學堂成為當務之急。著名思想家梁啟超是近代師范教育的首倡者,他于1896年8月發表了《學??傉摗贰墩搸煼丁返任恼?要求立師范,興學校,開民智,育人才,以提高國民素質,實現國家的繁榮與富強。著名實業家盛宣懷則是中國師范學校的首創者。1896年11月,時任大理寺少卿的盛宣懷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分為外院、中院、上院和師范院,其中師范院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式師范學校。1902年,京師大學堂設立師范館,開啟了中國高等師范教育的歷史;同年,張之洞等人提出“師范學堂為教育造端之地”,創辦三江師范學堂,這是中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高等師范學堂。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或稱“癸卯學制”),把師范學堂作為獨立系統設置,分為初級師范學堂和優級師范學堂兩級,中國師范教育制度由此初步創立。

民國時期,國家積弱積貧的狀況亟待改變,教育救國主張日趨高漲。南京國民政府頒布相關政策,優先發展師范教育,建立了相對完備的師范教育制度。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伊始,孫中山即電令各省,重視師范學校的創辦,強調“此時注重師范,既能消納中學以上學生,復可隱植將來教育之根本,是其當務之急者”。(1)璩鑫圭、童富勇、張守智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實業教育 師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789頁。1912—1913年學制(或稱“壬子癸丑學制”)把師范學堂改為師范學校,將師范教育分為師范學校和高等師范學校兩級。1929年,國民政府公布《中華民國教育宗旨及其實施方針》,其中規定師范教育是“為實現三民主義的國民教育之本源,必須以最適宜之科學教育,及最嚴格之身心訓練,養成一般國民道德上學術上最健全之師資,為主要之任務”。(2)于述勝:《中國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4頁。1932年,國民政府頒布《師范學校法》,從法律層面確立了師范學校的地位。當時一些懷揣教育救國理想的教育家也投身到教師教育事業,積極探索師范教育制度的中國化。郭秉文在擔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和東南大學校長期間,主張“欲振興教育,需先辦好高師;欲辦好高師,宜將高師辦在大學之中”,提出了“寓師范于大學”的師范教育體制觀。(3)曲鐵華、龔旭凌:《郭秉文師范教育思想探析》,《教師發展研究》2020年第3期。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創立了曉莊師范學校,開展生活教育實驗,提倡“鄉村教師做改造鄉村生活的靈魂”,以期為中華民族創造一個偉大的新生命。受當時歷史條件所限,師范教育的發展較為緩慢,基礎仍然薄弱。

新中國成立初期,教育事業發展面臨著師資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為此,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師范教育的發展。1951年8—9月,教育部召開第一次全國初等教育和師范教育工作會議,決定建立由師范大學和獨立師范學院、師范??茖W校、中等師范學校及初級師范學校構成的師范學校系統,初步確立了我國師范院校培養各級教育師資的基本方略。同年10月,《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大力穩定和發展中小學教育,培養百萬人民教師》的社論文章,強調指出:“師范教育就好比工業中的重工業,機器中的工作母機,它是國家教育建設的根本,是全部教育工作中的中心環節?!?4)《大力穩定和發展小學教育,培養百萬人民教師》,《人民教育》1951年第10期。1952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高等師范學校的規定(草案)》和《師范學校暫行規程(草案)》,以法律形式確立了中等師范學校、師范??茖W校和師范學院或師范大學三個層次的師范教育機構體系,形成了新中國師范教育的基本制度。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教育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隨著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的轉移,全社會都深刻認識到,當今時代的發展、社會的建設都依賴人才;人才的培養取決于教育;而教育的發展和質量,關鍵在教師。因此,教師教育受到廣泛的重視,師范院校得到蓬勃發展。1985年,中共中央發布《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建立一支有足夠數量的、合格而穩定的師資隊伍,是實行義務教育、提高基礎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計”,(5)《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85年第15期。把解決中小學師資問題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基礎教育教師數量基本滿足需要,教師培養重點轉向質量提升。1996年的第五次全國師范教育工作會議通過了《關于師范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健全和完善以獨立設置的各級各類師范院校為主體,非師范類院校共同參與,培養和培訓相溝通的師范教育體系”,首次提出了建立開放式師范教育體系、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一體化的構想。1998年12月,為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教育部出臺《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要加強和改革師范教育,提高新師資的培養質量”。2001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強調“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完善以現有師范院校為主體、其他高等學校共同參與、培養培訓相銜接的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6)《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01年第23期。這是“教師教育”概念在國家教育政策文件中的首次使用,體現了國家師范教育政策的重大轉向——開放的、一體化的教師教育體系建設開始全面啟動。2010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了“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的要求,再次強調構建以師范院校為主體、綜合大學參與、開放靈活的教師教育體系。

自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把教師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全面謀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教師教育進一步優質均衡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文件指出,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要實現“到2035年,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養造就數以百萬計的骨干教師、數以十萬計的卓越教師、數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7)《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8年第Z1期。同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強調“教師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是提升教育質量的動力源泉”,必須“建強做優教師教育,推動教師教育改革發展,全面提升教師素質能力,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8)《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8年第4期?;诮逃龔妵ㄔO需要,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要求“以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建設為支撐,以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為重點,筑基提質、補短扶弱、做優建強、全面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整體提升中小學教師隊伍教書育人能力素質,促進教師數量、素質、結構協調發展,為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奠定堅實的師資基礎”。(9)《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22年第Z2期。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提出了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強國的宏偉目標,這意味著中國的教師教育發展進入了從教師教育大國邁向教師教育強國的關鍵階段。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強教必先強師”,要“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10)新華社:《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2023-05-29,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5/content_6883632.htm?device=app,2023-06-12。再次為教師教育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

中國教師教育自產生之日起就擔負著巨大的社會責任,回應著時代關切。中國教師教育從近代民族屈辱史中起步,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低到高的發展,是從被動到主動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結果。它既是清末到民國時期“教育救國”的主要手段,新中國成立初期教育建國的工作母機,也是改革開放后20世紀90年代落實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途徑,更是新時代教育強國的基礎工程。因此,教師教育一直在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始終承載著人民對教育強國的殷切期望。

2. 建設教師教育強國是中國教師教育發展的現實抉擇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我國教師教育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建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教師教育體系,培養出了隊伍宏大的大國良師。

通過大規模的結構調整,我國教師教育體系逐步形成了包括???、本科、研究生階段在內的完全高等教育化的新三級師范教育體系。目前,我國的教師教育體系是以215所師范院校為主體、510所非師范院校共同參與的有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體系。(11)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打造黨和人民滿意的“大國良師”——黨的十八大以來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發展成就》,2022-09-06,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805/sfcl/202209/t20220906_658653.html?eqid=bea886370000e313000000066438ca9d,2023-06-10。從2010年首次提出建設教育強國后,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教師教育發展迅速,培養的基礎教育專任教師數量穩步增長,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也在持續上升。(見表1)國家實施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公費教育,2012—2022年間招生8.5萬人,90%畢業生到中西部任教;實施“國培計劃”,中央投入200億元,培訓校長教師1800多萬人次。(12)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打造黨和人民滿意的“大國良師”——黨的十八大以來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發展成就》。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堅持教師培養的數量與質量并重,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升,學歷結構持續優化,為建設教育強國起到了固本培基的作用。

表1 2010年與2022年基礎教育階段專任教師數(單位:萬人)

但教師教育大國不等于教師教育強國。我國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能力結構,距離新時代國家對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的需求仍存在較大差距。參照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開展的2018年教師教學國際調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TALIS)結果,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比例偏低。(見表2)

表2 主要國家及地區初中教師學歷層次

從2021年的統計數據看,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研究生學歷的教師人數比例仍然較低,其中,學前教育階段的比例最低。而且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師資存在結構性失衡現象,尤其是幼兒教師的師資數量還有待擴充。(見表3)

表3 2021年度我國基礎教育專任教師人數及學歷情況

此外,我國教師教育供給結構的區域差異較大,東中西部地區分布不均衡,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教師教育院校數量多,質量水平也高,而西部地區教師教育院校偏少,高水平的教師教育院校則更少。教師教育供給結構的類型層次也不夠合理,存在一流綜合性大學參與度不高,低端供給過大的問題。

在當前建設教育強國的進程中,教師教育自身面臨著全面提高的重大發展任務,亟待實現規模和質量的協調發展,加快從教師教育大國向教師教育強國的轉變。

二、 教師教育強國的內涵特征

教師教育強國是教育強國的題中之義,對其內涵及特征的把握需要以對教育強國內涵的理解為基礎。自2010年國家教育政策文件中正式提出“教育強國”概念以來,學界對教育強國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綜合起來看,“教育強國本質上是教育自身強與教育功能強的統一,重要的支撐是教育條件強,最終的結果是在各種國際比較中處于領先地位,具有比較高的話語權和比較廣泛的影響力?!?13)石中英:《教育強國:概念辨析、歷史脈絡與路徑方法——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有關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3年第1期。對教育強國的評價可以通過由“全過程的教育公平、高質量的教育水平、適切性的服務能力和可持續的發展潛力”等四個維度構成的教育強國指數來進行。(14)馬曉強、崔吉芳、萬歆等:《建設教育強國:世界中的中國》,《教育研究》2023年第2期。尤其要注意的是,在中國語境下,教育強國有著特定的價值內蘊和戰略導向,是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所擔負的時代責任的高度概括。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所強調的,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目標,以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體系、制度、內容、方法、治理現代化為基本路徑,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為核心功能,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15)新華社:《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

“新時代教育強國一定是教師教育強國”,“教師教育在教育強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教育改革與發展事業的先導”。(16)朱旭東、李育球:《新時代教育強國的新內涵建構》,《重慶高教研究》2018年第3期。2020年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在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從而明確了實現教師教育強國的時間表。2022年印發的《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提出了所要建成的教師教育強國的狀態:到2035年,適應教育現代化和建成教育強國要求,構建開放、協同、聯動的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建立完善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形成招生、培養、就業、發展一體化的教師人才造就模式,教師數量和質量基本滿足基礎教育發展需求,教師隊伍區域分布、學段分布、學歷水平、學緣結構、年齡結構趨于合理,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師德修養、教育教學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建設顯著加強,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明顯提升,尊師重教蔚然成風。(17)《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的通知》。

教師教育強國概念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對其基本內涵的理解主要有兩個維度。一是教師教育自身發展水平高,這是從本體論上認識教師教育強國;在我國人口規模與結構變化背景下,關注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健全程度,把“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作為重要目標。二是教師教育對教育改革與社會發展起著有力的支撐和促進作用,這是從價值論上認識教師教育強國;把教師教育強國作為強國建設的基礎工程,關注教師教育對“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的貢獻力度,同時也要關注教師教育對促進全球教育發展、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上所起的積極作用。這兩個維度各有側重、相輔相成,是一個有機整體。

再結合教師教育強國建設的邏輯考量看,教師教育強國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教師教育強國是教育發展的階段性表現。教師教育強國的建設是一個過程,它與教育強國是相伴而生的;它是一種對教師教育發展狀態的寫照,是一個隨時代發展而不斷變化的概念;社會發展程度越高,教師教育強國的涵義越豐富。(2)教師教育強國的核心是具有高質量的教師教育體系。高質量發展是教師教育的生命線,只有高質量的教師教育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教師,實現高質量的教育。構建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是當前國際教師教育改革的共同主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在《全民教育全球檢測報告》中提出:“教育質量絕對不可能超越教師的質量而存在,優質的教師教育體系是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18)UNESCO,Teaching and Learning:Achieving Quality for All,Education for All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13/4,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225660,2022-12-17.(3)教師教育強國必須放在世界坐標系中衡量。教師教育強國不是自詡的,建設教師教育強國必須以世界作為背景和參照,通過與其他國家的比較,以準確認識自己的定位。

三、 建設教師教育強國的實踐路徑

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接受更好教育的需求與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這一矛盾,就必須下大力氣提高各級各類教育的質量,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為教育強國的重要支撐,建設教師教育強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整個教師教育體系向教師教育強國目標努力邁進的過程。這需要各級政府和各級各類教師教育機構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以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建設為核心,展開全方位的教師教育改革。

1.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教師教育新發展理念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具有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指明了新時代我國的發展方向。建設教師教育強國所要求的高質量發展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相符的。新發展理念為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的構建提供了發展著力點。

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教師教育發展動力問題,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強“教師教育學”學科建設,創新教師教育體系的內容與形式,激發教師教育發展的新活力。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教師教育發展不平衡問題,要以優質均衡為原則,促進教師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協調發展教師教育結構,優化教師教育區域結構和類型結構,并增強教師教育結構與其他社會機構的協同性。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教師的可持續發展和教師教育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問題,要建立和完善教師終身學習體系,培養教師的可持續發展素養,不斷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以更好地開展生態文明教育。開放發展注重解決教師教育發展內外聯動問題,要提高教師教育對外開放的質量和發展的內外聯動性,教師教育的發展不僅應注重輸入,具有較強的對國外先進教師教育理論及經驗的吸收借鑒能力,也要注重輸出,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對全球教育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充分體現中國教育自信。共享發展注重解決教育公平正義問題,要把服務社會進步納入教師教育發展目標,提高教師教育的公共服務水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師教育,推動教師教育資源和成果更好地影響和輻射社會,惠及人民群眾。

2. 以立德樹人為指向,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建設教師教育強國的關鍵是“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扎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堅守三尺講臺,潛心教書育人”。(19)新華社:《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教師這一職業的崇高性和神圣性決定了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建設必須把“立德樹人”放在教師培養目標的首位,體現德育為先的根本要求,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推動師德建設常態化,創新師德教育,完善師德規范,培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引導教師全心全意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為此,必須嚴格貫徹教師專業標準和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將其作為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以“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等理念為指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能力。首先要將師德教育貫穿教師教育全過程。在職前教育階段,教師教育機構應加強對師范生的師德養成教育,深入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加強師范特色的校園和學院文化建設,著力打造“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文化氛圍;全面落實高校教師與優秀中小學教師共同指導教育實踐的“雙導師制”,為師范生提供全方位、及時有效的實踐指導;采取教育實習、公益支教、志愿服務等方式,涵養師范生的教育情懷,做到知行合一。在職教育階段,要落實新時代幼兒園、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完善教師榮譽表彰制度,政府、學校及社會機構應借助新聞媒體平臺,發掘師德先進典型,弘揚新時代優秀教師形象,形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支持和吸引優秀人才熱心從教、精心從教、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同時,要加大對教師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力度,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良好的平臺,提高教師的學科素養與教學能力、教育教學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力爭到2035年,培養造就數以百萬計的骨干教師、數以十萬計的卓越教師、數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

3. 構建多元開放的教師培養培訓格局,服務基礎教育發展

構建優質均衡的基礎教育服務體系需要堅實的師資基礎。而要造就高素質專業化的中小學教師隊伍,就必須改革教師教育模式,全面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2022年頒布的《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就從服務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戰略需求出發,明確提出,“推動地方政府、學校、社會各方深度參與教師教育,強化師范院校在教師教育體系中的主體地位,推進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一體化,創新師范生教育實踐和教師專業發展機制模式,提升教師培養培訓質量”。

一方面,我們要加快構建以師范院校為主體,高水平綜合大學參與,優質中小學為實踐基地,政府、高校、中小學協同聯動的多元開放的師范生培養新格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教師教育體系實現了由“中師、???、本科”三級教師教育向“???、本科、研究生”三級教師教育的躍升。隨著社會的發展,基礎教育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日益提高,對具有研究生學歷的研究型教師的需求越來越大。經濟發達地區的許多中小學都優先選聘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候選人,甚至要求高中教師必須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為此,我國的教師教育體系要從三級向二級過渡,即在師范生培養的學歷層次上從“???、本科、研究生”提升到“本科、研究生”。國家需要提高教師合格學歷水平的要求,引導支持辦好師范類本科專業,加大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本科層次教師培養力度。嚴格參與師資培養任務的非師范院校的資格審查,鼓勵高水平綜合大學參與教師教育。增加教育碩士、教育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引導鼓勵有關高校擴大教育碩士招生規模,加大對教師教育院校研究生推免指標的支持力度。促進教師教育院校與中小學建立平等與持續的合作關系,提高教師教育院校與中小學合作的成功率,以助力師范生專業素養的培養和教師教育學科的建設。加大公費師范生培養力度,為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定向培養教師。

另一方面,要積極構建以教師發展機構為紐帶,政府、教師教育機構、中小學協同聯動的靈活多樣的在職教師培訓新格局。教師應該成為終身學習者,“無論擁有怎樣的證書和經驗,教師的職業身份、能力和專業發展都不會‘完結’或‘完成’。教師的發展是一個豐富而且動態的學習和體驗的連續體,是持續一生的旅程”。(20)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起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為教育打造新的社會契約》,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年,第86頁。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即健全和完善教師培訓制度。目前,我國已形成國家、省級、地市級、區縣級和校級培訓等層級分明的五級培訓體系。為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和教育教學方法變革的需要,應進一步整合師范院校、非師范院校、教師進修學校、中小學等教師培訓主體的職能,發揮各自優勢,堅持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原則,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豐富教師專業發展網絡資源,通過項目拉動,分類指導,按需施教,學用結合,精準培訓,不斷提升在職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

4. 擴大教師教育對外開放,提升教師國際素養

教師教育對外開放是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核心組成部分,對于促進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教師教育強國有著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更加強調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加強教師教育國際交流合作。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先后印發了《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的意見》等政策文化,要求鼓勵教師海外研修培訓,提高師范生赴境外觀摩學習比例,深化教師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拓寬師范生國際視野。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使我國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作為后發型現代化國家,中國的教師教育體系是通過學習西方發展起來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日益融入世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中國的教師教育也逐漸得到了國際的高度認可。如上海在參加國際學生測評項目(PISA)和教師教學國際調查(TALIS)后,成績突出,上海的教師教育受到了世界關注。從2014年起,英國教育部與上海合作開展了“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每年派遣70—100名英國中小學數學教師來上海學習2—3周,同時邀請同樣數量的上海教師前往英國示范教學;英國各地有2萬多名數學教師參加上海教師組織的“跨國網上教研活動”。202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上海設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以作為“全球教師教育領域的服務提供者、標準制定者和研究中心與資源管理中心”。根據新時期國家教育對外開放戰略,我們在教師教育強國建設進程中必須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雙向發力”的原則,拓寬教師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渠道。既要繼續吸收國外優質教師教育經驗,加強與境外高水平院校的交流與合作,增加師范生及教師海外研修機會,引入優秀的外籍教育學科教師;又要加大“走出去”的步子,鼓勵師范院校積極參與教師教育援外培訓項目,拓展教師教育國際市場,完善教師教育海外網絡傳播體系建設,講好中國的教師教育故事,宣傳中國的教師教育經驗,參與全球教師教育治理。這種兼容并蓄,融通中外,平等交流的教師教育對外開放格局,才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國際素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高質量的教師教育體系。

5. 完善教師教育質量評估機制,以評促改

教師教育質量評估制度建設是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教師教育質量評估機制是提高教師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為推進教師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提高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教育部在2017年出臺《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啟動了高等學校師范專業認證?!督處熃逃衽d行動計劃(2018—2022年)》也把“教師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行動”列為重要內容之一。今年,習近平總書記也再次強調,加快教育強國建設,需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

面對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教育強國建設的基本要求,為了切實發揮評估在質量改進上的作用,我們需要建立和完善以標準驅動的教師教育質量動態評估機制。一方面,加快在教育質量保障方面的立法進程,將教師教育質量評估納入法制軌道,從法律層面明確規定不同利益相關者在質量評估中的地位、角色、權力和利益,協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教師教育院校、第三方評估機構等重要利益相關者的地位和作用,提升評估的公正性、科學性。另一方面,提高教師教育院校質量保障的主體意識和能力,引導教師教育院校明確質量評估的重點是在改進教師教育質量而非回應政府問責,提高教師教育院校參與質量評估的主動性;教師教育院校應以培養高素質教師為根本任務,以專業建設為支點,以形成性評估與診斷性評估相結合為原則,采取自評與他評并用的形式,建立致力于質量持續改進的教師教育質量評估制度。

建設教師教育強國是基于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戰略布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推動中國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由“教師教育大國”到“教師教育強國”的變革。

猜你喜歡
強國教師隊伍建設
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
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
務實求真的長春高新第二實驗教師隊伍
尚德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
當前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思考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強國有我
秦晉爭霸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