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體驗式教學的《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教學設計與實踐

2024-01-08 00:54譚赟赟王紹明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科學素養體驗式科學

譚赟赟,王紹明

(漢江師范學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基于OBE理念的教育改革,以產出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從教育目標出發設計教育過程和方法,打破傳統的單向輸入、被動接受式教學模式?!秾W前兒童科學教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教師教育類課程,因其應用性、綜合性強,屬于學前教育專業的高階課程。教師教育類課程是一類需要在實踐中領悟的課程。[1]師范教育中教師教育理念的形成、教學能力的培養、專業知識的內化都需要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體驗反思才能完成。體驗式教學通過具體的體驗項目,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是符合課程教學改革目標和要求的一種教育模式。

一、體驗式教學與《學前兒童科學教育》

“體驗式學習理論”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教育家大衛·庫伯在總結約翰·杜威、庫爾特·勒溫和皮亞杰的經驗學習模式基礎上,于1984年在著作《體驗學習:體驗——學習發展的源泉》中初步成型的理論概念。庫伯認為,學習是“一種通過經驗轉化創建知識的過程。知識來源于經驗的獲得和轉化過程的綜合”。[2]基于大衛·庫伯“體驗式學習理論”形成的體驗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在學習中感知、反思抽象概念和實踐過程,使學生能夠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體驗、并在教師的溝通引導下主動學習的教學模式。[3]可見,體驗式教學以“學生如何學”為教學設計的原點,真正體現教學改革要求的“學生中心”理念。

(一)體驗式教學是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的現實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師范大學時提出:“過去講,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看,這個要求已經不夠了,應該是要有一潭水?!保?]幼兒園教師的科學素養直接影響著幼兒園科學領域教育的開展。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調查顯示,文科生占75%以上,他們的科學學習大多集中在中小學階段,學生在中學階段積累了一定的科學知識經驗,具有簡單的科學技能,學習方法以科學知識記憶為主,對科學過程方法的理解和體驗不深,學習比較被動,普遍存在怕“科學”的現象。表1從科學知識經驗、過程方法和情感態度三個方面,[5]對比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與兒童的科學素養之間的差異。

表1 學生和兒童的科學素養對比

可見,學生的科學素養與兒童學習科學的需求之間有很大的距離,目前學生的科學素養無法滿足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基本要求??茖W素養的提升無法通過傳統的科學知識傳授實現,科學方法需要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反復運用、不斷實踐才能掌握,科學精神、態度、價值觀是在科學實踐中通過不斷的評價反思逐步形成的。

(二)體驗式教學符合科學領域學習特點

科學的本質在于探究,科學探究是在“做中學”的過程,需要動手實踐。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間的異同和聯系的過程。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際操作,不斷豐富感性經驗,形成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進而通過同化和順應建構兒童自己的科學。[6]教育家陶行知說“要教孩子,先變孩子”,也就是說要想教育孩子,就要有孩子的真實體驗。具體到《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教師也需要親歷科學探究過程,通過“做科學”體驗幼兒的科學學習,同時在實踐中應用、檢驗原有知識經驗。這種體驗式教學符合科學領域在實踐中學習體驗的特點。

(三)體驗式教學滿足學生能力轉化的需要

教師教育類課程的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同時要將科學領域知識、關于幼兒的知識、教育方法指導轉化為科學領域教學知識。[7]學生通過設計、組織實施、評價兒童科學教育活動,體驗教師“教”的全過程;通過參與幼兒的學習過程和體驗幼兒的學習感受,發現“教”的問題,反思如何更好地教,即學生不僅能體驗教師的“教”,也能體驗兒童的“學”,通過體驗和反思促進科學領域教育實踐能力的提升和教學知識的轉化。

二、體驗式教學設計

(一)教學模式設計

在教學改革實踐中形成了“課外實踐、課內交流、課后反思、全面體驗”的教學模式。

課外實踐,即根據課程教學的目標和要求設計課程實踐項目,學生在課外通過直接感知、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收集資料、調查研究等方式進行項目實踐。

課內交流,即每次課前由某個小組對階段性實踐體驗過程或結果進行展示分享,教師引導全體學生結合所學內容進行討論,并對分享內容提出意見和建議。

課后反思,即對實踐體驗過程進行總結,結合課堂討論、意見建議進行反思,將實踐體驗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實現知識的內化。

全面體驗,指在實踐和教學過程中代入不同的角色,感受在科學探究中幼兒和教師不同的情感態度、過程方法和知識經驗。代入幼兒角色體驗幼兒如何學習科學、代入教師角色體驗教師如何教科學,最后回歸學生身份,將關于領域的知識、關于幼兒的知識和關于教學的知識有效融合,形成學科教學知識。

(二)體驗項目設計

為了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培養學生科學教育實踐能力,設計了實踐體驗和情境體驗兩類體驗項目。實踐體驗是讓學生在“做中學”,實踐項目重點在于體驗“兒童的學”,同時也可以積累科學經驗獲得科學知識、應用多種科學方法形成對科學的正確態度,從而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情境體驗讓學生在真實和模擬的教學情境中體驗“教師的教”,可以讓學生有機會在教育情境中運用、檢驗所學的專業知識,增強《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實踐能力。

1.實踐體驗。實踐體驗包括種植與觀察、科學小實驗、科學發現、科學繪本閱讀等四類科學實踐活動。設計的四個實踐體驗項目將科學教育的內容、方法、組織形式通過具體實踐項目進行融合,同時為課堂教學提供討論的真實案例??茖W教育的內容包括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三大科學核心概念。[8]科學教育的方法包括觀察、實驗、分類、測量、種植與飼養、科學閱讀等。[9]科學教育的基本組織形式主要有集體科學教育活動、區域科學教育活動、生活和游戲中的科學教育、主題中的科學教育等。表2展示了四個實踐體驗項目與科學教育的方法、內容和組織形式之間的具體聯系。

實踐體驗項目的設計基于科學素養提升的要求,通過具體的科學探究過程、真實的科學體驗和感受,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表3從科學的情感態度、過程方法和知識經驗三個方面說明實踐項目如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表3 實踐項目與科學素養培養

2.情境體驗。情境體驗就是學生進入兒童科學教育的真實或模擬情境,體驗兒童科學教育中教師如何教,包括教育見習和模擬教學,詳見表4。情境體驗使學生可以在工作情境中綜合運用學科知識、教育對象知識、教育方法知識提升教育實踐能力。

表4 情境體驗的設計

教育見習,即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安排一周的時間帶學生進入幼兒園真實教育情境中,觀察集體科學教育活動、區域科學教育活動、生活中的科學教育、主題科學教育活動等科學教學組織形式,體驗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實施及幼兒園內外環境中的科學教育元素。通過近距離接觸幼兒,觀察幼兒的學習生活,將幼兒學習發展理論在現實中進行驗證,形成對兒童的真實認識和對兒童學習發展情況的真實判斷;通過教育見習獲得關于活動設計、活動組織與實施的直觀認識,學習優秀教師組織活動實施的方法技巧,促進理論知識的轉化和實踐能力的提升。

模擬教學,即模擬幼兒園集體科學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包括活動設計、實施、評價等,是對所學內容最綜合、最全面的應用。每個學生都要根據所學內容自己設計一次教學活動,在小組里模擬幼兒園教學場景組織實施。在活動實施環節,扮演幼兒教師的學生要有效引導幼兒、發揮主導作用;扮演幼兒的學生則必須熟悉關于幼兒的知識,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展水平和學習特點,才能在活動中有適宜的表現;其他同學則通過觀察、評價對科學領域教學實踐有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并反思自己的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過程,思考教師如何更好地“教”。

三、體驗項目的具體實施

(一)實踐體驗項目的實施

1.種植與觀察。種植與觀察不僅是幼兒科學探究的內容,也是幼兒探究生命科學的重要方法。

課外實踐:各小組根據季節特點和現有條件在課外種植植物,觀察記錄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生長變化;學生體驗種植的過程和方法,運用不同的觀察記錄方法,獲取關于植物及其種植生長的相關知識經驗;完成種植觀察報告。

課內交流:學期末各小組匯報種植過程、出現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及觀察記錄情況;交流不同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和影響其生長的因素,體驗表達交流對幼兒科學思維發展的影響。

課后反思:對種植與觀察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總結反思;通過體驗和分享,思考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對幼兒學習科學的不同意義。

2.科學小實驗??茖W小實驗具有現象明顯、材料易得、操作簡單的特點,適合在幼兒園開展。

課外實踐:收集適合在幼兒園開展的科學小實驗,并尋找實驗材料、實際動手操作、記錄實驗過程和結果,完成實驗報告。

課內交流:課前由一個小組演示科學小實驗,包括介紹材料、演示實驗、解釋原理、演繹現象等環節。

課后反思:科學小實驗與幼兒科學探究的關系,適宜的材料對幼兒科學探究的重要意義,如何由科學原理反演科學現象以豐富幼兒的科學經驗。

3.科學繪本??茖W繪本能以幼兒容易理解的方式,生動、形象地為幼兒介紹科學現象和原理,既是科學教育的載體,也是科學教育的手段。

課外實踐:學生結合科學教育內容包含的科學核心概念,收集整理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科學繪本,并結合繪本內容提出關鍵問題,引導幼兒理解繪本。

課內交流:各小組圍繞關鍵問題講科學繪本,并交流繪本所包含的科學核心概念和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興趣點。

課后反思:什么樣的間接經驗是幼兒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如何通過關鍵問題引導幼兒理解科學繪本,如何利用繪本支持幼兒的科學探究等。

4.科學發現。生活中的科學發現可以提高學生對科學現象的敏感性,認識到科學就在身邊,解決學生怕“科學”的問題。

課外實踐:在生活中發現身邊的科學現象,思考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提出科學問題,查找資料研究和解釋問題,完成科學發現探索報告。

課內交流:匯報發現現象、提出問題、收集資料、形成解釋的過程,交流如何將發現的科學現象變成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

課后反思: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對幼兒科學教育的價值,教師的科學敏感性對生活中的科學教育活動開展的影響。

通過四個項目的實踐,學生對幼兒科學教育中不同的角色進行了全面體驗。詳見表5。

表5 實踐體驗項目中三種不同角色體驗

(二)情境體驗項目的實施

1.教育見習。教學過程中安排一周見習,帶領學生進入幼兒園,在真實場景中感受幼兒園的科學教育開展形式、內容,獲得幼兒園科學教育的最真實體驗。見表6。

表6 情境體驗項目中三種不同角色體驗

課外實踐:觀察集體科學教育活動、區域科學教育活動、生活中的科學教育活動以及科學教育的環境和材料,觀摩優質科學教育活動。

課內交流:對見習中的觀察任務進行匯報,交流不同幼兒園、不同年齡段科學教育開展的情況。

課后反思: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理論和現實是否一致,實施幼兒園科學教育還需要做哪些準備。

2.模擬教學。學生在教室以小組為單位,模擬幼兒園集體教學的設計與實施過程,并對教學活動的設計實施進行評價。見表6。

課外實踐:設計一個集體科學教育活動,包括選擇適宜內容、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設計意圖確定活動目標、根據活動目標設計活動過程、運用多種方法準備活動材料等方面。小組內部模擬教學,對設計的科學教育活動進行實施。

課內交流:模擬幼兒園教學場景,每個小組選出一個活動在課內進行教學展示,小組中一人扮演幼兒園教師,其他成員扮演幼兒配合完成教育活動,其他小組的同學則對活動的組織和實施過程進行觀察、記錄,并從活動內容、目標、材料、提問、過程方法等幾個方面對活動進行評價。

課后反思:通過互評和自評,對自己的活動設計和實施的各個環節進行反思,并提出改進思路,思考教師如何更好地“教”。

四、體驗式教學反思

基于體驗式教學的《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教學設計,以學生的實踐體驗為基礎,以學生交流分享為關鍵,以學生總結反思為落腳點,旨在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科學教育素養。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做、學生講、學生思”貫穿課程教學全過程,教師是發起者、引導者、合作者,體現高階課程對深度學習的要求。

(一)體驗式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四種實踐體驗項目喚醒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在科學實踐過程中體現出實事求是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態度;實踐活動將成人理解的科學概念和科學理論,與兒童能接受的科學現象和科學經驗對應起來,將成人的科學和幼兒的科學進行聯結,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幼兒的科學和幼兒的科學學習;科學實踐體驗項目要求學生運用多種科學探究方法,親歷科學探究過程,提升了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學生在科學情感態度、科學過程方法、科學知識經驗等方面有了全面的體驗和提升,科學素養有效提升。

(二)體驗式教學促進領域教學知識的轉化

學生在實踐中體驗他們已知的科學是什么樣的、幼兒可以探究的科學是什么樣的、幼兒教師應如何將科學用幼兒能接受的方式呈現給幼兒。這些實踐和體驗將科學領域活動設計與組織實施的理論教育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將科學知識、幼兒的知識以及教學知識進行融合,實現了科學領域教學知識的初步轉化。

(三)體驗式教學在提升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方面還有待加強

教育見習和模擬教學兩種情境體驗項目,是提升學生教育實踐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然而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育實踐能力的提升需要更多的教育實踐機會,學生需要在后續的教育實習和崗位實踐中,通過真實教育情境,多實踐、多訓練,才會形成具有個性的教學風格,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園教師。

猜你喜歡
科學素養體驗式科學
如何培養學生真實記錄的科學素養
踐行美好教育 培養科學素養
體驗式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體驗式作文教學之我見
如何在日記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關注實驗數據 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除法豎式的體驗式學習
體驗式學習,讓快樂充盈高中地理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