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產黨人的個體道德修養與精神譜系關系探究
——以惲代英的道德修身思想為例

2024-01-09 20:25薛燕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惲代英譜系道德修養

薛燕

(1.浙大城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5;2.同濟大學人文學院,上海 200092)

引言

偉大政黨鑄就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實踐。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是共產黨人在內憂外患背景下,尋求救亡圖存方案時所創造的精神財富,由共產黨人的個體道德精神凝聚而成。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盵1]這些精神譜系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撐。

加強個體道德修養是共產黨人的內在需求,也是實現共產主義事業的必要條件。共產黨人作為改造世界的擔當者,胸懷天下,以謀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自己的使命,在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改造自己,注重個體道德修養,淬煉自身的革命品質與能力,對傳統倫理學說、道德修養理論進行超越與創新,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共產主義道德修養理論。惲代英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他在革命過程中注重道德修身,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道德修煉方法,并將個體道德修養運用于革命實踐中,構建了從個體之善推及團體之善,再到群眾之善的道德修身思想,這成為他后期成功開展革命事業的內在動力。

一、從個體到群體:惲代英的道德修身思想

惲代英于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學生時代就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傳播新思想、新文化。他是一位嚴以修身的道德理想主義者,從14歲開始記日記,堅持撰寫修身日記,發起和組織多個修身小團體,砥礪個人道德修養,立志為社會服務,以身作則鼓勵青年學生以道德的力量領導群眾運動,探索革命成功的實踐經驗。

(一)以日記為載體進行個人的道德修身

《惲代英日記》是惲代英留給后世的一份重要修身日記,時間跨度為1917年至1919年,從日記中可以看出惲代英青年時期的生活作息、社會活動與思想變化。1919年元旦,他在賀年卡片中指出日記是“最良的修養方法”,并羅列了數條日記的好處,其中第一條為“詳于反省則神志清明不昏不怠,反省而未改過莫自餒且加倍責志”[2]453。他在日記中時常記下自己的過錯,不會輕易放過生活中的一些小惡習,比如“晏起”,即貪睡、起床晚,惲代英在日記中處處提醒自己,幾乎日日反省,“自省,晏二十分起,仍未免戀床癖也”[2]461,“自省,晏起晏睡習慣不改,傷身、廢事,夸何執迷不悟”[2]463,“晏起之習看視小事,而如附骨之疽,總不能除。才有一過便不能改,何以為人?吾思總是怪自己不發決心。夜間作事看書則不肯睡,早間戀床又不肯起,遂兩失之。吾一息尚存,終當與此惡習奮斗也”[2]465。

惲代英通過日記進行“吾日三省吾身”,重視日記在道德修身中的作用,“我總盼望我是更有用的人。亦盼望我們的朋友是更有用的人。若說假不激烈之名,以飾其奴顏婢膝之實,是父母所生的人呢,寧死不愿我的父母有這般的兒子”[2]534。惲代英對道德救國寄予了厚望,他認為“國家危機的消弭和社會的進步是建立在人們普遍的道德完善的基礎之上,一個人的善只是個體之善,一群人的善才是群體之善……換言之,道德的完善是解決政治和社會問題的一劑良方”[3]。

(二)以社團為載體實施團體的道德修養

惲代英曾于1917年1月在《光華學報》上發表《社會性之修養》一文,提出人類有“樂群之德,本于先天”,要增強團結力和凝聚力,并希望通過“集會結社”完成政治或社會事業,同時要具備“公德、公心、誠心、謹慎、謙虛、服從、禮貌、利他”等八大社會修養能力[4]19-24。同時,他看到了團隊修養的重要性,“吾國善人多即為獨善其身之人。故善人團結力恒小,而因以其勢力亦小。又善人多屬消極的非積極的,故其活動力亦不如惡人。此所以我國社會乃永無改良之望也。吾意當設法聯絡一般善人,鼓勵其勇氣,又須告以可為之事,無以過高之事語之,使彼以為不值一聽。如此,庶幾可以逐漸養成一種良好勢力,漸與惡勢力爭。小人之群是烏合的,是暫時的,患君子無勢力以敵之耳。如有勢力以敵之,未有不勝之理”[2]183-184。循此思路,惲代英在武昌發起和組織多個修身小團體,在小團體中注重個人修養,立志為社會服務,宣傳新文化運動,將個人修身向團體修養發展,并嘗試共同生活,試圖改造社會。

互助社和利群書社是惲代英發起和組織的兩個修身小團體?;ブ缫浴叭翰呷毫?、自助助人”為宗旨,是一個注重個人品格修養且為社會服務的團體。有研究者指出,“互助社延續了惲代英個人的修身實踐經驗,它成立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成員之間的道德互助以完善青年個體品性,養成新的道德規范”[5]。利群書社是惲代英組織的另一個修身小團體,該社以傳播新文化、體驗共同生活為己任,是一個服務社會、共同生活的修身團體。社員們在書社內半工半讀,共同生活。該社制訂了嚴格的自修和服務制度,致力于傳播新文化,銷售進步書報雜志。社員們思想與認識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和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深入發生了重要變化,他們拋棄了對工讀互助、新村主義、無政府主義的幻想,積極投身于革命斗爭中,尤其是湖北、湖南、四川、河南、安徽等地的社員在惲代英的號召下,踴躍加入中國共產黨或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這些修身小團體成為了培養革命力量的土壤,是訓練未來革命戰士的基地。

(三)以革命運動為載體提升群眾的道德修養

五四運動之后,惲代英在5月7日的日記中記載,“曉峰來信,敘京校學生示威及各界騷動事。讀之泣下,賣國賊萬死不足以蔽其辜。吾等懦夫固不欲為示威事,亦中情不敢為也。與陳學渭君及勺庭三君談,人須‘舍得’才能救國”[2]537。但是,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中,他看到了群眾修養的不足之處,“聞學生團因雙方各有弱點(或由不誠心,或由無擔肩,或由不能臨機應變),至多無味爭執,且好激烈,而又憚負責任,嗚呼學生”[2]541。青年是社會變革中最活躍、最有生氣的群體,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惲代英看到了當時的青年在這場愛國運動中缺乏實踐經驗、遠見卓識與深謀遠慮的規劃,缺乏有效的組織策劃力量,只憑個體的自覺、個體的激情和沖動,是難以持久也難以成大事的。針對這種情況,惲代英提出了“群眾生活修養”的觀念,要求研究群眾心理,掌握團結群眾的方法。

首先,惲代英提出領袖的精神與態度是群眾運動的關鍵。他認為組織一場成功的群眾運動,除了有“周密的事前計劃”“機警的臨事計劃”“審慎、恒久的事后計劃”外,領袖的精神和領袖的態度也很重要。這是一種“組織與群眾相處最良的最應該具備的品格同能力”[4]105,它可以指導群眾開展活動。他告誡大家具有領袖精神并不是在群眾面前擺出領袖的面孔與姿態,也不可以在群眾運動中表現出過于自信與急于求成;在運動中遇到與群眾意見不一致時,領袖需要有條件地放棄自己的意見,但是出現重大、根本的意見分歧時堅決不能放棄自己的主張而去取悅群眾。

其次,“打感情牌”是贏得群眾信任與幫助的關鍵。惲代英強調在組織和領導群眾運動中要用虔誠的愛與真摯的感情去贏得群眾的信任與幫助。在獲得群眾信任方面,他認為“現在的一般人,把政客欺騙夠了,所以他很怕人虧損他以自己漁利;我們要得人的信心,最要避他這樣的懷疑”,一方面要使朋友相信自己是一位無私的人,另一方面要使他完全相信自己不會損害朋友利益,這就需要“真正的品格”和“顯明的成績”。在獲得群眾幫助方面,情感的力量大于理性,在群眾運動中要注重運用情感:“我說要和平、謙遜,以不與人生惡感;又要以感情動人,以與人加增善感”“和平他便不會想到我不愿與他為伍;謙遜他便不會想到他不配與我為伍”[4]110-112。

二、從原點到光譜:個體道德修養與精神譜系的共同點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個體參與革命、建設實踐的具體精神形態,既包含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也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共產黨人作為參與實踐的主體,其個體道德修養是精神譜系生成的第一步,并以個體的道德品性為原點向外層層遞展,形成了賡續紅色血脈的精神光譜。惲代英的道德修身思想與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一樣,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汲取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新思想,同時通過撰寫修身日記、創辦小團體、發動群眾運動等實踐活動得以體現。

(一)共同的落腳點:以人民群眾為中心

馬克思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中國共產黨在革命與建設過程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依托人民力量,植根于人民群眾中,并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形成了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精神譜系特征??谷諔馉帟r期,劉少奇撰寫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共產主義道德修養理論,并揭示了道德修養的實質在于緊密結合人民群眾的實踐。共產黨人必須要具備一定的修養,這個道德修養不能脫離“革命的實踐”,不能脫離“廣大勞動群眾”,尤其是不能脫離“無產階級群眾的實際革命運動”[6]80。

惲代英的道德修身思想雖然從個人出發,但是其始終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個體的道德修身回歸到團體和群眾的修養。他把個體的道德修身作為立德樹人、自助助人與領導群眾的起點,在個人、團體與群眾中尋找道德的力量,用小我推動大我,最終實現提高全體人民群眾道德修養的目標。惲代英在日記中時常記下自己的過錯,不輕易放過生活中的小惡習,勇于自我宣戰,修身克己。當時的青年學生中很多人還沉醉在極端個人主義的享樂腐敗生活中,存在嫖、賭、煙、酒、鄙棄勞動等現象。針對這些時弊,惲代英組織了互助社和利群書店,要求社員每日自省,在書社內半工半讀,體驗共同生活,傳播新文化。在五四運動期間,惲代英看到了學生領導群眾運動中的一些弊端,尤其是學生缺乏領導、團結群眾的能力,提出了“群眾生活修養”的觀念,要求青年善于研究群眾心理,掌握團結群眾的方法,爭取革命事業的勝利。

(二)共同的精神來源:中華傳統文化與新思想相結合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不僅具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新思想支撐,更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時代表現。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精神譜系。如黨的精神譜系中彰顯熱愛祖國、英勇奮斗、犧牲奉獻、以人民為中心的內容,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倡的心系天下、自強不息、貴和尚中、民惟邦本等價值理念高度契合。同時,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基礎和行動指南,真實呈現了堅持真理、堅定理想信念的精神風貌。

惲代英的個體道德修養思想離不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滋養和五四期間新思想新文化的引領。他在10歲入新式學堂前已在家塾讀了4年開蒙之書與四書五經。少年時期,惲代英在母親的督促下讀了《古文觀止》《綱鑒易知錄》《戰國策》等經典之作,在學生時代,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德育鑒》、黃炎培的《青年自省二十則》、謝無量的《國民立身訓》等都是他的讀物[7],這些書籍均包含了傳統道德哲學思想。人格修養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惲代英認為在人格修養上內在精神高于外部取向,贊成陸王學派信仰內在的思想道德習性,并運用“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修養方法。惲代英仿效曾子“三省吾身”之法,它與儒家《大學》中提倡的“八條目”道德修養路徑相似,其在日記中所表現出的道德嚴格主義是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為他樹立修身立命、兼濟天下的志向提供了文化滋養。

在創立第一個修身小團體互助社時,惲代英仿照青年會組織模式,將基督徒的懺悔與理學家的自省相結合,推崇王陽明的“致良知”理念,將王陽明的道德哲學作為人格修養思想的一個重要來源?!瓣柮髦铝贾?其徒之發憤有為,頗近耶教,皆一恃上帝,一恃良心也。余亦將略采良知之說,以自成就?!盵2]139他在修身時非常強調“靜”,每次在互助社會議開始前5分鐘,要求社員們靜坐,讓大家“平心靜氣,免其有‘不神圣會務’之弊也”[8]123。

從惲代英的日記中可以看到,1917—1919年間,他閱讀的報刊與書籍種類繁多,尤其是一些進步報刊是他閱讀的主要對象,如《新青年》《每周評論》《新潮》《青年進步》《東方雜志》《解放與改造》等。有研究者用量化方法分析其閱讀的報刊,1917年排前3位的是《體育》(24次)、《東方雜志》(19次)、《婦女雜志》(11次),1918年排前3位的是《東方雜志》(10次)、《青年進步》(6次)、《婦女雜志》(5次),1919年排前3位的是《時事新報》(31次)、《新青年》(12次)、《新潮》(8次)[9]。他在1919年9月9日的日記中寫道:“我很喜歡看《新青年》《新潮》,因為他們是傳播自由、平等、博愛、互助、勞動的福音的?!盵2]624他在日記中抄寫了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如蔡元培、胡適、陳獨秀、李大釗、周氏兄弟等人的言論,他通過閱讀感受五四前夕新思想、新文化的影響。

利群書社致力于介紹新文化與新思想,通過銷售進步書報雜志在武昌地區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革命同志廖煥星在回憶武昌利群書社時提到,“國內的新文化刊物涌出,宣傳新文化、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書報,也日益增多:若《湘江評論》、《新青年》、《民國日報》的《覺悟》、《時事新報》的《學燈》。因之,代英同志就在1919年秋,發起組織武昌利群書社和利群織布廠,來傳播新文化、傳播馬克思主義,來實行擺脫黑暗教育,實現半工半讀的自學主張”[8]204??梢?惲代英在組織修身小團體時,自身的道德思想也受到了新文化運動與無產階級革命思想的洗禮。

(三)共同的實現方式:在革命實踐中完成道德修身

100年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初心使命,形成了以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一批批共產黨人以身作則,投身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的革命與實踐中,并取得了百年輝煌成就,這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取得勝利的精神密碼。馬克思、恩格斯也曾提到,為了實現共產主義,必須要“使人民普遍地發生變化”,而且這個變化只存在于“實際運動”中,一個階級若想要推翻另一個統治階級,必須要在革命運動中“拋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陳舊的骯臟東西”[10]才能成功。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在實踐活動中注重個人道德修身,不斷拋棄原有的舊道德、舊思想與“陳舊的骯臟東西”,才把中國革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實踐是實現道德修身的重要方法。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提到共產黨員的修養不能離開實踐,他提到了中國古代有很多修身方法,但是這些方法不能直接照搬,因為它們都是“唯心的”“形式的”“抽象的”“脫離社會實踐的”。面對社會革命實踐,這些舊有的修身方法“夸大主觀能動性”,以為只要保持一顆“善良之心”就可以改變現狀,這和我們共產黨人的修身思想是相對的,因為“我們是唯物主義者,我們的修養不能脫離實踐”[6]22-23。面對當時的青年目標迷茫、社會混亂、民族危難等現實問題,惲代英刻苦求知、砥礪品行,將道德修身思想運用于實踐活動中,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受益。為了踐行道德理想主義,他堅持撰寫修身日記,不忌諱讓其他人翻閱日記,還經?!耙匀沼洉选?向世人充分展示自己充滿虔誠的反省、痛心疾首的自責和嚴格的自我道德約束。為幫助青年完善個體品性,養成新的道德規范,他發起和組織互助社,讓青年在團體中互相切磋、互相琢磨、共同成長;為改造社會,培養青年既獨立自主又能適應共同生活的能力,他積極籌劃成立利群書社,將書社作為傳播新文化和體驗共同生活的基地。五四運動的消息傳到武漢后,為聲援北京學界,惲代英親自寫下了“四年五月七日之事”等愛國傳單向民眾散發,并針對學生領導群眾運動的弱點,提出了“群眾生活修養”的思想,指導后續的群眾運動勝利開展。

三、結語

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中,以個人的道德修養形成群體的精神譜系,凸顯出鮮明的政治品格。這些精神譜系雖然產生于不同的時代環境,精神內涵也不相同,但是它們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共產黨員個體道德的集中呈現。從惲代英的道德修身思想中,我們可以看到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嚴以律己、以人民群眾為中心、注重群眾運動等思想。惲代英不僅在個體道德修養中實現了從一名知識青年到職業革命家的轉變,適應了中國共產黨由早期的“研究型團體”向以人民為中心的“群眾型政黨”轉變,還將個體道德修養通過革命實踐融入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推動了中國革命偉大事業不斷走向勝利。

猜你喜歡
惲代英譜系道德修養
神族譜系
五四時期的惲代英與學生運動
百年大黨精神譜系的賡續與文化自信
王錫良陶瓷世家譜系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價值與教學改革探索
關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改革的思考
再論東周時期銅簠的譜系和源流
嶺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養”課中的應用
惲代英的兩副對聯
加強醫院政工干部道德修養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