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輔助生殖技術的妊娠丟失與年齡、孕周、流產次數以及染色體異常關系的研究①

2024-01-09 04:30石國西翟俊英鈕紅麗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染色體胚胎流產

石國西,翟俊英,鈕紅麗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生殖醫學科, 河南 南陽 473000)

輔助生殖技術(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由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術組成的治療不孕不育的有效方式,近年來ART在超促排卵方案以及胚胎技術等方面得以快速發展,同時隨著用藥及冷凍技術的進步,ART妊娠率也隨之提升[1,2],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數據顯示,ART臨床妊娠率為52.4%[3]。但是妊娠丟失仍是導致受孕失敗的主要原因,且妊娠丟失率是評價ART治療不孕癥成功率的一個重要指標,在一項研究結果中表明[4]ART妊娠丟失發生率為22%~63%,致使部分患者需進行多次ART,不僅增加患者的經濟支出,同時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對于導致妊娠丟失相關因素的探索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故本研究以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進行ART的152例孕婦為研究對象進行一項回顧性分析,從而為臨床的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分析選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接受ART的152例孕婦的周期資料。(1)納入標準:①首次接受ART;②孕婦年齡為20~45歲。(2)排除標準:①伴有認知功能障礙者;②臨床資料缺失者;③依從性差者。根據是否發生妊娠丟失分為丟失組(n=54)和未丟失組(n=98)。

1.2 方法

1.2.1 輔助生殖技術

患者所有檢查完善后采用適當的方式進行促排卵。對存在≥2個卵泡的患者于當晚注射5000~10000U人絨毛膜性腺激素(hCG),注射34~36h內完成取卵。取卵成功后根據精液情況選用合適的方式進行受精,胚胎培養3d后進行移植。然后予以患者黃體酮聯合戊酸雌二醇片口服,支持黃體功能。

1.2.2 輔助生殖技術早期流產影響因子分析

根據是否發生妊娠丟失分為丟失組和未丟失組,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將一般資料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

1.3 染色體數目檢測

采用NIPA技術進行染色體數目檢測:(1)患者發生妊娠丟失后及時行清宮術,并將清宮術中吸出的絨毛組織浸泡于生理鹽水中進行檢測。用生理鹽水將絨毛組織洗滌3次后完成分選,將蛻膜以及血管等組織去除,收集5~10mg絨毛組織備用。(2)檢測方法:采用細胞遺傳學、MLPA方法完成染色體檢測,試劑盒購置于荷蘭 MRC-Holland公司。

1.4 妊娠丟失定義

胚胎移植后14d內檢測血β-hCG,若β-hCG≥10mU/mL,未見妊娠囊視為生化妊娠;可見孕囊但妊娠不足28周或體質量不足1kg為自然流產。

1.5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

丟失組年齡大于未丟失組不孕年限、流產次數多于未丟失組,染色體異常率高于未丟失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情況比較

2.2 影響妊娠丟失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分析顯示:年齡、流產次數以及不孕年限(OR值分別為0.777、0.273、0.215)為發生妊娠丟失的危險因素,染色體異常率為患者發生妊娠丟失的保護因素(OR=3.673),見表2。

表2 影響妊娠丟失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討論

不孕已成為社會性問題,在一項統計結果中發現我國不孕患者占育齡總數的12.5%,一方面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影響其家庭和睦[5,6]。隨著促排卵技術以及胚胎培養技術的發展,ART成為越來越多不孕患者的治療手段,并且每年接受ART進行受孕的患者妊娠也呈上升趨勢,但是ART高妊娠丟失發生率也是臨床目前面臨的難題[7]。作為評價ART治療成功率的重要指標降低,妊娠丟失在接受ART患者中居高不下,不僅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還增加社會醫療壓力[8],因此尋找影響妊娠丟失的相關因素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孕年限是早期妊娠丟失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胚胎不孕是一個多因素共同作用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影響不孕的因素也逐漸增加,其中不孕年限越長,患者接受ART的次數也相應增加,成功率則隨之下降,同時不可控次數也逐漸增加,另外不孕年限越長患者的年齡也隨之增加,進一步增加不良因素的影響,如染色體異常的發生率更高,進而增加妊娠丟失的發生率[9]。ART患者中非整倍體是常見的染色體異常,占所有染色體異常發生率的30%,在ART操作過程中體外操作引入的氧化、熱以及機械應力等多種因素可對胚胎的正常發育造成影響,增加妊娠丟失的發生率[10]。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染色體異常是妊娠丟失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當前諸多研究[11,12]染色體異常和妊娠丟失,染色體異常是早期妊娠丟失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結果同其結果一致,支持本研究結果。

女性年齡在妊娠丟失的相關研究中一直備受研究者的青睞,尤其是二胎生育政策的開放,產婦年齡呈整體上升趨勢。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各項機能呈下降趨勢,同時卵巢儲備功能也不斷減退,使得卵母細胞質量降低,繼而影響卵子的質量,線粒體DNA、蛋白質等物質在ROS等多種氧自由基的破壞下降低ATP含量,從而對微管微絲運動造成影響,增加染色體分離以及非整倍體的發生率,加快細胞凋亡,增加妊娠丟失的發生率。胚胎染色體核型異常發生率在>35歲女性群體中可高達70.4%,而在30~40歲女性群體中發生率為30%~35%[13]。另外隨著年齡的增加,機體常伴有子宮肌瘤等多種基礎疾病,一方面使得患者難以耐受妊娠,另一方面機體對激素以及子宮的容受性降低,而血管性疾病的發生降低子宮供血可進一步增加妊娠丟失的發生率[14]。年齡是胚胎染色體核型異常的重要因素,而染色體異常也是妊娠丟失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結果發現女性年齡>35歲是妊娠丟失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宮腔操作次數多少是流產發生的危險因素,反復的宮腔操作可影響子宮內膜,降低內膜的作用,進而導致妊娠丟失的發生,并且流產次數增加≥3次連續自然流產史者再次妊娠后胚胎丟失率為40%~80%。另外流產次數越多對血小板的聚集功能的影響也更加明顯,提高了凝血功能,因此反復流產患者血液高凝狀態較無流產患者更為明顯,進而降低纖溶系統,促使胎盤發生微循環障礙,降低胎盤血流灌注量,減少胎兒供氧量,從而導致流產或生化妊娠,而本研究結果也發現流產次數是妊娠丟失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此結果提示對育齡期女性應給予合理的健康教育,告知反復流產的危害性,降低妊娠丟失發生率。

綜上所述,年齡、流產次數以及不孕年限為發生妊娠丟失的獨立危險因素,染色體異常率為發生妊娠丟失的獨立保護因素。

猜你喜歡
染色體胚胎流產
母親肥胖竟然能導致胚胎缺陷
流產后需要注意什么
別自責,自然流產不一定是你的錯
為什么不能隱瞞不愿提及的流產史
多一條X染色體,壽命會更長
母親肥胖竟然能導致胚胎缺陷
流產后需要注意什么
為什么男性要有一條X染色體?
能忍的人壽命長
DiI 在已固定人胚胎周圍神經的示蹤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