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視域下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研究

2024-01-10 08:00付二晴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鄭州市黃河受眾

付二晴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近些年來黃河流域的發展倍受各級政府關注,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之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大力弘揚黃河文化成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2021年國務院編制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闡明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重要意義并且提出具體舉措。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推進文化強國建設[1]。河南省位于黃河中下游,黃河在河南省流經三門峽、洛陽、鄭州、新鄉等8個省轄市,總長711公里,具有重要的區位、經濟和生態優勢。2020年5月河南省召開了全省文化旅游大會,提出通過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弘揚和宣傳黃河文化的倡議。隨后,鄭州市也相繼出臺《關于推動鄭州市文化旅游強市建設的若干政策》《鄭州市“十四五”文化廣電和旅游發展規劃》等文件,指出要著重加強鄭州市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建設,大力弘揚傳播黃河文化[2]。鑒于此,著力研究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顯得十分必要,結合當前信息傳播的發展環境,基于數字化視角探討鄭州市黃河文化的傳播,有助于貫徹實施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

一、做好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工作的意義

1.有助于弘揚和傳承黃河文化基因,加快建設文化強國的進程

黃河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根,同時也是中華文明的核心組成部分[3]。黃河文化內核豐富,詮釋了恢弘的中華文明史,既有彰顯東方文明的文化自信又有自強不息的民族進取精神,中華民族雖然歷經苦難,在歷史長河中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無數次帶給華夏兒女以鼓舞和力量,以其博大的胸懷和開放的視野助力中華民族繁榮興盛。

數字化視域下研究鄭州市傳播黃河文化的有效路徑,要在保護黃河文化遺產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創新傳播手段[4],遵循“傳承與創新相融合”的宗旨,凸顯黃河文化的引領作用,增強人們對中原作為黃河主地標的認知。深入挖掘與黃河文化相關的黃帝文化、河洛文化、商都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積極開展文化創新,通過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文旅產品,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旅游體驗勝地。在保護、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的進程中,通過以文化人的力量增強民族認同感、維系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文化支柱,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加快建設文化強國的進程。

2.有利于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2016年末國家發改委明確了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標志著鄭州城市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 鄭州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過程中應盡全力積累硬實力,提升城市功能,真正發揮國家中心城市應有的支撐、服務、輻射和帶動作用。同時,在軟實力方面,積極塑造辨識度高的城市形象,改變那些曾經停留在人們記憶中的“刻板印象”,打造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化大都市。濃厚的城市文化底蘊無疑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文化是市民的心靈故鄉和精神家園,不僅讓市民有強烈的歸宿感和自豪感,還能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召喚更多的人聚集于此。

數字化視域下研究鄭州市黃河文化的傳播,要做好黃河文化遺產工程保護,充分利用黃河文化博物館等資源講好“黃河故事”,把黃河文化與中原文化融合凝練為黃河根親文化、黃河古都文化、黃河紅色文化、黃河生態文化等。以文旅產品為載體,讓文化變得“觸手可及”, 打開華夏源黃河魂的展示窗口,展示鄭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綜合形象,提升城市軟實力,讓“國際鄭”成為中原城市發展的一張有力名片。

二、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的現狀及問題

近年來沿黃流域紛紛出臺系列政策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黃河文化旅游項目建設的進程,眾多科研院所和高校也紛紛成立科研機構研究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弘揚,這些措施都極大推動了黃河文化的傳播。

河南省作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重點省份,在黃河文化傳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鄭州市作為河南省的省會城市又是沿黃流域的重要城市,近些年正在積極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黃河文化作為其城市文化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鄭州市各級政府也在與時俱進的探究黃河文化的傳播,講述黃河故事。從其傳播實踐來看,目前存在如下問題。

1.傳播主體的協同效應較弱

任何信息的傳播都離不開傳播主體,當前在數字化視域下整合傳播主體使其發揮協同效應尤為重要。黃河文化傳播中涉及到的傳播主體有各級政府、學校及科研機構、文化傳播組織等,數字化視域下,融媒體發展如火如荼,整合好黃河文化資源,講述黃河文化故事,傳播主體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當前存在的問題是以上各傳播主體之間配合不夠緊密,政府作為黃河文化傳播的頂層設計者,對黃河文化傳播的總體設計不夠明朗[5];學校、科研機構對黃河文化的內涵挖掘有待進一步深入,當前盡管有個別院校建立了黃河文化研究平臺,但仍處于摸索階段;文化行業相關組織缺乏研究黃河文化的專業人才,在黃河文化傳播中也缺乏影響力。以上各主體之間跨行業或部門的溝通機制尚未建立,文化融合的深度和廣度都有待提升,各主體自身優勢發揮不夠充分。在黃河文化傳播過程中,亟需提升各傳播主體之間的協同效應,制定系統科學的黃河文化傳播規劃和策略,形成黃河文化傳播主體的合力,為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奠定良好的基礎。

2.傳播媒體平臺使用效率不高

當前數字化技術飛速發展為信息傳播提供了更寬廣的平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資源協同發展下形成融媒體傳播環境[6],信息傳播形成了無限時間、無限空間、無限作者和無限受眾的宣傳互融特征。近些年鄭州市作為黃河文化主地標城市也在積極探索黃河文化傳播的有效路徑,積極開發文化旅游資源,承辦大型活動推介黃河文化。2022年黃河文化月啟動儀式在鄭州舉行,設計了5大系列25項活動,通過豐富新穎的活動吸引市民參與,打造文化盛宴,在黃河兒女的狂歡中講好黃河故事。鄭州市以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建設了黃河文化公園和黃河國家濕地公園。2020年央視春晚河南分會場就設在黃河文化公園,華夏兒女在黃河岸邊共享舉國歡慶的時刻。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占地面積2390公頃,環境優美、生態資源豐富,設有科普宣教區、休閑娛樂區、灘地探索區、黃河農耕文化區、生態保育區等不同功能區域,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當前數字化視域下,文化傳播需要與時俱進呈現傳播新生態,積極利用融媒體平臺開展文化傳播。鄭州市具有豐富的黃河文化資源及承載場所,也具備舉辦大型黃河文化相關活動的能力,但是利用大型活動或者旅游場所、文化場館等來講述黃河故事、傳播黃河文化的聯動效果并不明顯。當前鄭州的短視頻平臺、網絡直播平臺、雙微平臺、傳統媒介等形成的立體傳媒網絡體系中關于黃河文化的相關內容很少,因此鄭州市在日后開展黃河文化傳播活動時對傳播媒體平臺的使用率有待提升。

3.傳播內容及方式不豐富

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文化內涵豐富。通過對黃河文化的傳播,增強中華兒女的民族自強精神和文化自信。當前數字化環境下,電子媒介平臺越來越寬廣,利用碎片化時間接收信息成為眾多受眾的習慣,輕松、有趣、互動性強的信息更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鄭州市當前對黃河文化的傳播形式多以學術科普、紀錄片、展覽館等方式呈現,且傳播內容同質化,缺少打動人心的文化IP符號。在黃河文化旅游項目中,文旅資源挖掘不深入,具有豐富內涵的黃河文化尚未得到充分開發與展示,大部分景區停留在觀光游覽和文化展示簡單層面,很難實現文化社會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傳續功能。

數字化視域下信息傳播的內容和形式決定了信息接收的效率,新鮮有趣的信息具有較強的感召力[7],能夠讓文化“活起來”;注重文化內容的交互性設計,有利于文化在傳播中“火起來”。近幾年繼“唐宮夜宴”爆火后河南系列傳統文化節目頻頻火爆出圈[8],充分證明了差異化、高品質的文化傳播內容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前鄭州市對黃河文化的傳播缺乏明確的定位,對于黃河文化宣傳內容有待進一步凝練,融入地方特色的傳說典故及人文特色,利用互聯網技術賦能內容創作,讓傳統文化變得鮮活有趣,打造深入人心的文化IP,滿足受眾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增進受眾對黃河文化的了解和認知。

三、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的路徑探討

美國學者哈羅德·拉斯韋爾在其研究成果《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中提出信息傳播的5W(Who、What、Which channel、Whom、What effect)模式對人類社會的傳播活動進行分析,奠定了傳播學研究基礎,但其直線型的傳播模式忽略了信息傳播要素之間的關聯、傳播效果的反饋及傳播行為的復雜性?;卩嵵菔悬S河文化傳播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結合當前數字化視域下信息傳播的特點,本文在拉斯韋爾的5W傳播模式基礎上,加上“洞悉受眾心理”和“反饋互動”兩個環節,并把5W要素結合起來形成信息傳播的閉環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閉環模型

構建上述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閉環模型能夠用更完善的信息傳播理論指導信息傳播實踐,該模型在數字化技術發展視角下全面把握影響信息傳播的各個要素,呈現當前數字化環境下信息傳播的交互性特征,受眾不僅僅是信息接收者,還同時充當信息分享和二次傳播的角色,受眾可以轉化成為新一輪信息傳播的主體。要著重在當前融媒體發展環境下制作優良傳播內容,全面洞察受眾心理,做到因眾制宜有的放矢開展信息傳播活動,在提升受眾參與感的基礎上通過反饋互動不斷完善和優化文化傳播的各個要素,這種閉環模型能夠實現黃河文化的可持續性傳播,大大提升文化傳播效果。本文將在此模型架構下全面探討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的有效路徑。

1.發揮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主體的協同效應

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的主體包括各級政府、學校及科研機構、文化傳播組織等,當前各主體之間的聯動性較弱。鄭州市政府應在黃河文化傳播中做好頂層設計工作,依據鄭州市沿黃區域的黃河文化資源,對黃河相關的文獻、文化資料分類,對文物、遺址、民俗、精神等文化資源分類,建立全面清晰的黃河文化資料庫。政府相關部門組織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多維度挖掘鄭州市黃河文化宣傳資料,梳理出完整的“黃河故事”體系。學校、科研機構等應積極開展黃河文化傳播活動的研究,為鄭州市黃河文化的傳播提供理論支持;相關文化組織或機構積極捕捉文化傳播的熱點事件,打造具有吸引力的黃河文化IP,為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提供技術支持。上述傳播主體需要開展跨行業或部門的溝通,創新傳播理念,發揮各主體之間協同效應,提升黃河文化傳播的效率。

在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實踐中,鄭州市文化和旅游企業應依據行業數據資源和政府共建黃河文化旅游的資源庫,利用文化旅游的大數據找出旅游產品畫像、游客畫像等數據為鄭州市黃河文化旅游發展提供參考。注重提升旅游的綜合體驗感,游客在旅游中獲得知識、體驗文化、感知文化,把“黃河故事”寫在名勝古跡和壯美河山上,實現“以旅彰文”的效果。除了上述以組織為主的傳播主體,也可以邀請年輕群體主動參與文化傳播,政府或文化部門及場館,舉辦諸如“我家黃河邊”“黃河故事我來說”等黃河文化展示或宣傳活動, 招募參加高考的學生或者返鄉大學生作為黃河文化宣傳大使,能夠讓這些秋季開學奔赴全國各地的大學生或準大學生成為黃河文化傳播的移動主體,有針對性地開展黃河文化傳播活動。

2.凝練“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的傳播內容,讓文化“潮起來”

鄭州作為省會城市同時又是國家中心城市,擔負著重要的城市發展及引領功能,是彰顯“華夏之根,黃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主地標的不二選擇。通過黃河文化地標的構建,解讀“黃河故事”中的厚重底蘊和磅礴恢弘的悠久歷史。

鄭州市應積極利用當前先進的科技手段,打造具有科技+魅力的黃河文化資源;在制作黃河文化傳播內容時,應以“溯源、尋根、鑄魂”為主線,凝練出具備地域特色的黃河文化故事,為鄭州市黃河文化的傳播奠定良好的基礎。文化不僅在典故里、博物館的展品上、史料記載中,更應該在人們的生活中,黃河文化傳播主體應積極探索實現黃河文化從懸空到落地的轉變,凝練“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的黃河文化傳播內容,通過對黃河文化內涵的挖掘和輸出實現“觸目可及”的效果[9]。

鄭州市傳播黃河文化要立意高遠,視野拓寬,構建呈現黃河文化的國際化格局,例如在傳播內容的語言制作上采用多語種輸出,塑造在國際上具有高識別度的黃河文化形象,制作精良優美、鮮活有趣的傳播內容。自2021年河南春晚節目“唐宮夜宴” 爆紅后,河南衛視不斷以中國的傳統節日為主題打造系列節目,享譽海內外,其成功經驗為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提供借鑒思路,體現出了文化高度。

黃河被譽為華夏民族的母親河,有著全球華夏兒女同根同源的民族認同,黃河文化資源積淀深厚,形式多樣,在民族精神、創造能力、典章禮制、黃河文化藝術、治黃智慧等方面成果豐碩,孕育了根親文化、考古文化、飲食文化、宗教文化、治黃精神等豐富的文化資源,鄭州市應積極探索如何做好黃河文化與當地資源的全面有效融合,展現出文化深度。

鄭州市開展黃河文化傳播活動不僅讓人們更全面深入了解黃河文化,還應充分發揮文化的輻射帶動功能,引領和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為鄭州市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不管是舉辦大型的黃河發展相關活動還是黃河文化場館的日常展出,都應彰顯黃河文化的特色,河南特有的飲食文化、民居風格、黃河文化相關文創產品、黃河主題活動等都需要發揮創意、積極創新,增強文化的吸引力[10],體現出文化的廣度。

有溫度的文化才能實現“以文化人”的效果,實現文化當代價值的認知和傳承。鄭州市傳播黃河文化進程中應著力讓文化和文物“活起來”,讓文化變得觸手可及,通過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激發華夏兒女對黃河文化的認同,增強民族自豪感,傳承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諸如舞蹈節目“唐宮夜宴”形成的唐朝文化IP,把博物館里和史書上的人和事變得生動、立體、有溫度,實現了文化活起來和火起來的目標,帶動了相關文娛、文創產業的發展。以講好“黃河故事”為出發點,打造“黃河之旅-民族之魂”的文旅品牌,設計統一的黃河文化IP,使之具有有生命力、吸引力和變現力,增強文化品牌的輻射和帶動功能。

鄭州市在制作黃河文化傳播內容時應基于科技+創新+文旅融合的發展思路,利用5G、人工智能、聲光電技術、VR、AR等現代技術手段打造沉浸式的旅游體驗,為黃河文化傳播賦能,用科技手段多元化展示悠久的歷史文化,讓文化更具現代感。如鄭州黃帝千古情景區的大型實景演出項目利用聲光電科技展示黃河文化,通過龍的傳人、鄭風國韻、大戰蚩尤、老家河南等片場帶領觀眾開啟神奇的穿越之旅,讓典故里、博物館展品上、史料記載中的文化“潮起來”,為觀眾提供震撼心靈的視覺盛宴。

3.提升融媒體利用效率,利用媒介的社交屬性讓文化“活起來”

當前,數字化技術引領下構建的融媒體環境為信息的傳播打造了更有利的平臺,尤其是新媒體傳播信息的交互性使得媒介的社交屬性尤為明顯。開展黃河文化傳播應有效利用相關媒介及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文化傳播活動,利用當前融媒體的社交屬性[11],實現信息的多輪傳播,使得黃河文化“活起來”。

當前九零后、零零后的年輕一代作為網絡原住民已經成為各領域的主流消費群體,他們對新鮮、有趣、酷感、真實、積極的人或事物有較強的認同感及自我參與意識。黃河文化在傳播過程中應積極探索利用傳統媒體、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騰訊微視、B站、知乎等媒體平臺,以視頻、圖片、直播等多種方式,輔之以AR、VR等技術增強黃河文化的可視化輸出。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找準切入點,實現與信息接收者的互動,增強其參與感??梢越梃b近幾年詩詞大會的成功經驗,本地的學校、文旅或者其他相關部門嘗試舉行“黃河文化知識大賽”活動,舉行線下活動,同時開發線上小程序,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激勵機制,用游戲通關升級的方式吸引普通民眾參與答題,通關獎品可以設立贏得黃河文化相關紀念品、景區門票、現場打擂爭霸賽參與資格等,不僅能夠了解黃河文化相關的知識,還能提升自我認同感,“黃河故事”得以有效的傳播,提升黃河文化的傳播效果。

4.洞悉受眾心理,提升受眾變為傳播主體的轉化率,使得黃河文化“火起來”

基于數字化技術的發展,融媒體環境不僅使得信息傳播不再受空間、時間及內容形式的限制,而且新媒體獨有的交互性特征使得媒體的宣傳屬性上又增加了社交屬性。研究表明,新媒體平臺為用戶提供社交網絡平臺,如抖音、小紅書等短視頻平臺,不僅能夠展示作者的視頻成果,其評論和轉發功能也能使其社交屬性大大增強。當前年輕一代自我意識的增強和圈層歸屬的需求亟待滿足,社交媒體平臺成了他們表達自我、共享信息、探究問題的極佳選擇。數字化技術發展視角下信息的傳播主體不再僅以組織為單位,個體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內容的制作者和分享者,媒介去中心化使受眾被動接收信息變為主動篩選、制作、轉發共享成為主導模式。

基于數字化視域下新媒體的特征,鄭州市開展黃河文化傳播活動時更應全面和精準把握受眾心理,在秉承文化傳播和價值引領的基礎上,充分了解受眾接收信息的習慣、邏輯思維方式、社交圈層的溝通習慣等內容,因眾制宜開展文化傳播活動,觸發受眾對信息了解的興趣[12],設置有趣的環節誘發受眾篩選信息、轉發信息或二次制作與傳播信息的欲望,讓受眾變為新一輪黃河文化傳播的主體,也促使黃河文化在多輪次的傳播中吸引和帶動更多的受眾參與信息的接收和傳播,使得黃河文化在受眾向傳播主體轉化的過程中“火起來”。在2022年抖音發布的《2022美好城市指數白皮書》中,鄭州上榜“十大抖音美好城市”。城市形象力是該評價體系的重要指標之一,這充分表明鄭州市具有相當扎實的文化傳播媒介基礎,在此基礎上加快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的進程,推動鄭州市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進程,凝聚城市文化內涵,讓“黃河故事”融入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形成受眾自主分享和傳播“黃河故事”的良好社交生態,使黃河文化在可持續傳播中生生不息。

5.加強與受眾反饋互動,提升黃河文化傳播效果

關于鄭州市黃河文化傳播的閉環模型一改傳統的單向信息傳播方式,傳播主體制作鮮活有趣的傳播內容、設置具有吸引力的互動體驗環節,在此環節中可以邀請黃河文化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知名的媒體評論員以及網絡大V與普通民眾一起參與互動,從專業視角解讀黃河故事,發揮意見領袖的引領和帶動作用,通過與受眾的反饋互動不僅提升受眾在信息傳播中的參與度和成就感,還可以在互動中了解受眾對傳播內容的接收狀況,從而完善和優化新一輪文化傳播的方式,提升黃河文化傳播的效果。近些年有很多成功的文化傳播案例,繼《唐宮夜宴》爆火之后河南衛視制作的中國傳統節日系列節目經久不衰、故宮文創及修文物系列節目走紅,西安市對盛唐文化年輕化傳播頻頻出圈,成功的文化傳播事件不勝枚舉。西安市在開展文化傳播活動時設置眾多有趣的環節吸引受眾參與互動與反饋,制作“你好,兵馬俑”小程序,利用AI技術建立人臉識別系統,可測出游客與兵馬俑中與自身長相相似度最高的兵馬俑在哪個坑、在當年屬于什么級別的角色。秦始皇陵博物院還設計了“俑無止境”青年文創設計大賽、公益H5互動游戲“我在秦陵修兵馬俑”等環節,大大增強了受眾的參與感,通過這些環節很好地實現了信息傳播主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和反饋,在寓展于樂中實現文化的浸潤和價值引領功能。

另外,在當前數字化發展環境下,傳播主體可利用大數據收集受眾信息,如受眾的年齡、職業、興趣愛好等狀況,依據受眾畫像統計出其在黃河文化方面的信息關注點和心理行為特征數據,利用計算機算法分析匹配黃河文化傳播內容,實現點對點的精準文化信息傳播,滿足受眾的被重視和被認可感,促進受眾對黃河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認知,大大提升黃河文化的信息傳播效果。

四、結語

數字化視域下鄭州市開展黃河文化傳播活動要充分發揮黃河文化在弘揚民族精神及堅定文化自信中的作用,同時要與時俱進的不斷優化和完善影響黃河文化傳播效果的相關因素,實現“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的文化傳播目標。在“黃河故事”的解讀過程中通過打造優質黃河文化IP,讓文化變得“觸手可及”,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傳播活動,增強受眾的參與感及二次加工分享的動力,以輕松有趣的方式傳遞文化價值,實現黃河文化的可持續傳播。

猜你喜歡
鄭州市黃河受眾
鄭州市鉆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多彩黃河
黃河寧,天下平
鄭州市
『黃河』
鄭州市創新推進“八大群體”入會工作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鄭州市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