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探索實踐
——以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公共關系” 為例

2024-01-10 01:35陳淑維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公共關系專業課校企

邢 偉 陳淑維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寧波 315012)

課堂教學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程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要實現“校校有精品、門門有思政、課課有特色、人人重育人”,教師隊伍是 “主力軍”、課程建設是 “主陣地”、課堂教學是 “主渠道”。如何有效發揮課堂教學 “主渠道” 作用,營造具有實效性的課程思政教學生態,凸顯類型教育特征,“寓思政元素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成為高職課程教學改革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

1 高職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進展與問題

當下,高職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成效頗豐,但也仍存在一些問題。

1.1 高職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主要進展

目前高職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已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國家級和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數量均穩步增長。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已然明確,即通過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相融合,使學生能掌握各項知識與技能,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素養。在具體實踐中,也探索了多樣化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如真題真做、案例教學、情景模擬、小組討論等,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同時加強了課程思政的師資隊伍建設。各高職院校通過加強教師培訓、設立獎勵機制等措施,提高了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教學水平,并持續推進課程思政 “三全育人” 建設,積極推動校企合作開發課程與教材,大力推進教學資源庫建設。還完善了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學習效果、教師教學質量等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評價,以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

1.2 存在的問題

一是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融合得不夠。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的深度和廣度仍顯不夠,思政元素的提煉與融合路徑遇到難點,“融什么”“怎么融”,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的融合存在 “兩張皮” 問題。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將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接受到良好的思政教育。但部分教師缺乏相應的思政意識和教學能力,教學內容不能及時反映新時代新知識新要求,無法有效地將思政元素融入到專業課程中;教學方法傳統,手段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進行有效學習。

二是缺乏統一規劃和指導。高職院校在對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的過程中,往往缺乏頂層設計,統一規劃和指導不到位,“碎片化” 問題明顯,導致各學科之間缺乏協調和配合,難以形成合力。而考核評價機制也尚不健全,在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過程當中,存在 “同質性” 問題,無法有效地評價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

因此,要實現專業課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應以構建積極有效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為突破口,豐富教學手段,深挖專業課的思政元素和價值,下面以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公共關系” 的具體實踐為例進行闡述。

2 “公共關系” 的課程思政模式改革實踐

2017 年初,為了加強大學思政課的價值引領,復旦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等高校率先探索構建全員、全課程的大思政教育體系,打破思政課教師 “單兵作戰”、思政課 “孤島化” 的窘境,讓每門課程都有一定的思政映射點,讓專業課充滿人文與社會關懷,充分發揮育人功能,極大激發了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股課改浪潮就是 “課程思政”,并很快在全國高校普及開來[2]。

課程思政不是一門或一類特定的課程,而是一種教育教學理念、思維方式[3],它不是把專業課改造成思政課模式,也不是要改變專業課程的本來屬性,更不是要將所有課程都當作思政課程,而是要將課程思政的理念貫穿于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充分發揮課程的德育功能,提煉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范式,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而具體的有效教學載體,在 “潤物細無聲” 的知識學習中融入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家國情懷層面的精神指引。

2.1 “三融、五探、三和” 的課程思政模式

“公關關系” 課程是首批國家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第一批浙江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也是國家職業教育市場營銷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浙江省精品課程、浙江省精品在線課程和寧波市慕課建設項目。在該課程的改革實踐中,課程教學與思政教育邏輯關系得以理順,緊扣公共關系內求團結、外求發展的經營管理藝術特征,以 “全鏈融入、跨界協同、開放共享” 課程思政示范課建設為突破口,形成了全要素浸潤、全過程貫通、全時空伴隨,也就是 “三融、五探、三和” 的 “公關關系” 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具體如圖1 所示。

圖1 “三融、五探、三和” 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2.1.1 建構 “三融三和” 全要素潤澤思政體系?;诠碴P系與中國文化的契合點,聚焦和諧發展的價值塑造,將優秀傳統文化、治國理政思想、商業治理創新案例融入(“三融”)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與教學評價等教學全要素中,達成個人修為上修和、家國情懷上促和、價值追求上塑和的 “三融三和” 潤澤體系,彰顯 “公關于行、和樂于心” 課程育人特色。

2.1.2 創建 “3155” 全過程貫通教學生態。依托操場、賽場、職場的 “三場促動”,基于行企真實任務驅動,立足雙大師、雙主體、雙場景、雙平臺、雙提升“五個結合” 教學環境,運用 “Task-driving”“五步探究” 模式,實現課程思政全過程貫通教學生態。

2.1.3 重構 “智慧學習” 全時空伴隨育人課堂。突破校企、校校屏障,基于校企雙師課堂,以本課程建成的國家教學資源庫為支撐,輔以直播平臺、營銷智慧教室和公關直通車等,學生可根據自身個性特長去選擇校企案例和企業導師,自主自覺、隨時隨地地進行學習交流,重構線上線下融合互動、課前課后有機銜接、校內校外相互補充的課程思政全時空伴隨課堂。

本模式教學可以有效解決高職課程思政切入點不準、融合度不深導致 “兩張皮” 問題;還可解決高職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整體設計不足、條塊分割導致 “碎片化” 問題;更能解決高職課程思政重單向傳遞、輕個性化需求導致 “同質性” 問題。

2.2 “三融、五探、三和” 課程思政模式的解決問題方法

2.2.1 全要素浸潤:建構 “三融三和” 育人元素融入體系?;?“以和為貴” 的中國傳統文化、治國理政思想與 “公共關系” 課程的契合點,課程可明確以“和諧發展” 為核心的修和(個人修為)、促和(家國情懷)、塑和(價值追求)“三和” 育人價值導向,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創新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勞動教育、法治教育融入其中。校企合作開發出由優秀傳統文化、治國理政思想、商業治理創新案例等組成的、可靈活運用于各教學情境的課程思政育人 “三融” 模塊,構建貫穿教學全要素的“春風化雨” 式潤澤策略體系,以核心價值觀引領校企共培、工學結合的高職課堂組織形式,以情優教、以德馭技,達成 “德情知行” 和諧統一,從而在 “公關于行” 教學進程中實現 “和樂于心” 的” 成長進階。

2.2.2 全過程貫通:創建 “3155” 校企共育教學生態?;诟呗氼愋徒逃卣?,結合 “公共關系” 的課程特點,校企共樹 “德技并修”“育德于技” 的育人理念,在協同育人、聯動育人實踐中探索出 “三場促動、任務驅動+五個結合、五步探究”(即 “3155”)全過程貫通的課程思政教學生態,具體見圖2。

圖2 “三場促動、任務驅動+五個結合、五步探究” 的 “3155” 教學生態

以操場、賽場、職場 “三場” 促動學習動機,以行業和企業的真實任務驅動探究式學習,依托學習通、職教云平臺等信息化工具,創設專業雙大師、校企雙主體、虛實雙場景、線上雙平臺、德技雙提升的“五個結合” 教學環境,運用 “Task-driving” 五步探究模式,如圖3 所示。推動內容對接崗位、技能對接規范、素養對接文化,實現 “師、生、導” 互促進,“學、教、做” 共相長,“知、行、意” 同發展。

圖3 “公共關系” 課程思政教學流程圖

2.2.3 全時空伴隨:重構 “智慧學習” 立體多維育人課堂。打破傳統學習模式時空限制,跨界協同、立體多維地構建雙師指導、智慧學習混合課堂。依托公共關系課程建成的國家教學資源庫,輔以新聞演播廳、營銷智慧教室和公關直通車等載體,學生可依據自身特點自主選擇校企案例自主學習,與公關大師、營銷翹楚結對交流,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互動、課前課后有機銜接、校內校外相互補充的全時空育人。

3 進一步推進高職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相關思考

首先,高職專業課課程思政應遵循教學基本規律要求,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旨歸。課程思政應遵循隱性教育原則,將專業課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課程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思想熏陶和價值引領,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也應注重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情感智慧和自我意識。在課程思政中,要注意融入情感元素,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求,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專業課課程思政中,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課程設計、重構教學內容和適配的方法等手段,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促使他們在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協調發展。

其次,要有效挖掘課程思政元素,使其能有機、有效地融入課程思政教學內容中。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和適應社會的發展,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應更加豐富和多樣化。這就需要實現課程思政全覆蓋,提煉專業課程本身蘊含的價值性和社會性思想政治元素,有機嵌入課程體系中,將鑄魂育人的“鹽” 有機溶入課程體系的 “湯” 中,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融入職場、適應職業。

再次,要進行課程思政教學的多維創新。一是要模式創新,推行 “全要素、全過程、全時空” 課程思政教學范式。這個范式很好地回答了課程思政融入什么、如何融入的問題,是對過于強調 “技能生成”忽視價值引領、簡單復制 “思政內容” 忽視課程特色、淺嘗輒止 “理論表層” 忽視持續深化等誤區的修正與創新,是高職課程思政理念、方法、載體的全新設計與實踐。二是要路徑創新,開辟 “多元立交” 課程思政渠道途徑。應打破壁壘,合力推動校企協同育人、聯動育人,通過傳統文化、治國思想、創新案例有機融合的 “元素立交”,校內外名師、公關大師、鑄星大師共同施教的 “師資立交”,操場、賽場、職場交互促動的 “場域立交”,線上學習、課堂探究、企業實習互為補充的 “形式立交”,演播廳、公關車、智慧教室靈活切換的 “情景立交”,真實任務驅動下 “師、生、導”“學、教、做”“知、行、意” 螺旋推進的 “過程立交” 等系統性方法路徑,真正使思政元素 “植入” 頭腦、“匯入” 生活、“融入” 文化、“滲入” 血脈,有效解決課程思政實施路徑 “碎片化” 問題。三是要載體創新,創設 “智慧共享” 的課程思政數字平臺??梢劳兄腔蹖W習教學環境,引入行業企業教育資源,構建打通 “學校圍墻” 的課程思政數字資源共享生態圈。依據不同教學內容,靈活選擇學習通、智慧職教等數字平臺,構筑虛實結合的教學場景,構建認知、社會、心理的情感場域和參與、開放、交互的教學氛圍,形成 “處處是課堂、時時可學習” 的 “全時空” 育人格局,滿足高職學生學習特性和多元化個性需求,有效解決課程思政單向傳遞的同質性問題。四是要方法創新,實現 “三全育人” 的課程思政同向同行。課程思政要更靈活地應用真題真做、情景模擬、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教學方式,并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如VR、視頻、動畫、音頻、圖片等,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法手段呈現課程內容。

最后,要提升專業教師素質能力。教師是課程思政的主力軍、實施者和引導者,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將直接影響到課程思政的效果和質量,因此,要努力推進教師、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注重提升課程思政教師的教學理念、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和教育教學方法等。同時要完善課程思政評價機制,從多個角度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表現??刹捎米髌吩u價、平時表現評價、自我評價等方式,定性和定量相結合,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狀況。

總之,高職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要有 “思政味”和 “德育味”,就要注重結合專業特點,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將思政內容自然地融入到課程中,選取能夠引起學生情感共鳴的案例或話題,創新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程中來。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需要持續創新和改革,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猜你喜歡
公共關系專業課校企
公共關系(博鰲)合作組織名單
“導入課”在高校專業課實施“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
公共關系功勛獎
公共關系創新領軍人物獎
公共關系創新領軍品牌獎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服務學習在高職社會工作專業課內實踐教學中的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