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肌肉電刺激配合盆底肌訓練治療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觀察

2024-01-11 07:12郭小梅
青島醫藥衛生 2023年6期
關鍵詞:尿墊漏尿盆底

郭小梅

(天津市黃河醫院(天津市體育醫院)婦產科,天津 300110)

壓力性尿失禁是臨床常見盆底功能障礙性疾 病,有數據顯示,我國成年女性該病發生率達18.9%,妊娠與分娩是導致壓力性尿失禁的獨立危險因素[1-2]。產后壓力性尿失禁對女性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家庭關系及社會交往均會產生負面影響,需及時采用有效康復手段進行治療。盆底肌訓練可通過自主性收縮盆底肌肉,使盆底肌力得以提升,從而增強控尿能力,是治療產后壓力性尿失禁常用方法,但單獨實施盆底肌訓練,部分患者存在療效不足情況,有必要與其他療法相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是一種無創接觸性治療方法,可通過輕微電流刺激,改善盆底功能,提高患者儲尿、控尿能力。本研究以神經肌肉電刺激配合盆底肌訓練來治療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114例于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天津市黃河醫院診治的產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納入標準:20歲≤年齡≤45歲;單胎妊娠;已過產褥期;符合壓力性尿失禁診斷標準[3];可配合治療;無電刺激治療禁忌癥。排除標準:伴有感染性疾病;存在其他產后并發癥;孕前有尿失禁病史;其他原因所致尿失禁;視聽、認知功能存在障礙;既往有腹壁創傷或手術史;因慢性便秘、咳嗽導致長期腹壓增高。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57例)、實驗組(n=57例)。對照組初產婦36例,經產婦21例;尿失禁程度:輕度40例、中度17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4例,剖宮產13例;年齡20~42歲,平均(27.81±5.46)歲;體質量指數20~29kg/m2,平均(23.68±1.83)kg/m2;孕周37~41周,平均(38.67±1.26)周;實驗組初產婦38例,經產婦19例;尿失禁程度:輕度38例、中度19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1 例,剖宮產16 例;年齡22~45歲,平均(26.94±5.27)歲;體質量指數20.5~30kg/m2,平均(23.92±1.74)kg/m2;孕周38~42周,平均(38.85±1.32)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研究獲天津市黃河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方法

對照組開展每日2次的盆底肌訓練,每次時間20min,訓練體位為仰臥位,囑患者將雙腿屈曲,膝蓋與肩同寬,節律呼吸,吸氣同時,肛門緊縮并維持5s,呼氣同時,全身肌肉放松并維持5s,然后重復上述動作。共治療8周。實驗組盆底肌訓練方式、時間與對照組一致,同時予以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選擇PHENIX-8PLUS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治療前排空膀胱,取仰臥位,雙腿屈曲并分開,暴露會陰部,將3片中性電極放置于髂骨皮膚及兩側腹肌表面,刺激電極涂潤滑導電膏后,輕柔放置于陰道內,Ⅰ類肌纖維刺激參數:脈寬320~740μs,頻率8~32Hz;Ⅱ類肌纖維刺激參數:脈寬20~320μs,頻率20~80 Hz,刺激強度以患者主訴有盆底肌肉跳動為度,每次治療20min,每3d治療1次,共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

漏尿情況:分別與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實施1h尿墊試驗,測定尿量,發放排尿日記卡,記錄72h內漏尿次數。生活質量:采用盆底臟器脫垂/尿失禁性功能問卷(PISQ-12)[4]、盆底障礙影響簡易問卷7(PFIQ-7)[5]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予以評估,PISQ-12量表包含性欲望、性交疼痛、性交時尿失禁在內的12條目,分值范圍0~48分,得分越低,生活質量越差。PFIQ-7量表包含社交、體力活動、娛樂活動、情感在內的21個項目,分值范圍0~3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差。不良反應:對兩組不良反應(如陰道出血、肌肉酸痛)予以記錄。

1.4 療效標準

參考《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和治療指南(2017)》[6]評估療效,治愈:治療后,日常生活中未見漏尿;改善:治療后,仍有漏尿,但1h尿墊試驗漏尿量相較于治療前,減少至少50%;無效:治療后,未滿足以上任一標準??傆行?(改善例數+治愈例數)/57·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總體療效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4.74%,明顯較對照組的80.70%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2.2 兩組漏尿情況比較

治療前,1h 尿墊試驗漏尿量、72h 漏尿次數兩組接近(P>0.05);治療后,1h 尿墊試驗漏尿量、72h漏尿次數較治療前明顯減少(P<0.05);治療后,實驗組1h尿墊試驗漏尿量、72h漏尿次數明顯較對照組少(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1h尿墊試驗漏尿量、72h漏尿次數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1h尿墊試驗漏尿量、72h漏尿次數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2.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前,PISQ-12、PFIQ-7評分兩組接近(P>0.05);治療后,PISQ-12、PFIQ-7 評分較治療前明顯提升(P<0.05);治療后,實驗組PISQ-12、PFIQ-7評分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PISQ-12、PFIQ-7評分比較(x±s)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不良反應發生率實驗組為7.02%,與對照組的3.51%接近(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3 討論

隨著生育政策的調整及人們自身健康意識的增強,近年來產后壓力性尿失禁檢出人數漸趨升高。在妊娠過程中,羊水增多,胎兒體重增加,導致子宮擴大,會對盆底神經肌肉造成直接性壓迫與牽拉,進而導致盆底肌強度下降,同時,妊娠期間性激素水平有明顯波動,使盆底肌膠原減少,盆底支持組織松弛,盆底肌肉組織張力減退,而分娩會對盆底神經肌肉產生機械壓迫及牽拉性損害,導致盆底功能下降,控尿能力減弱,當咳嗽、打噴嚏導致腹壓增加時,尿液會不自主流出[7-8]。壓力性尿失禁可能引起泌尿系統感染及炎癥,且會對日常生活、社交造成影響,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其防治一直是產后康復的重點。

盆底肌訓練是有意識、有節律收縮、舒張盆底肌肉,以改善盆底功能的一種康復治療方式。研究表明,盆底肌訓練可增強盆底神經興奮性,增加盆底肌肉收縮力及張力,使膀胱尿道支撐得以維持[9]。盆底肌訓練具有操作簡單、經濟安全等優點,但在臨床實踐中,部分患者單純實施盆底肌訓練,效果仍不理想。有報道證實,盆底肌訓練與其他方法聯合治療產后壓力性尿失禁,可起到增效作用[10-11]。神經肌電刺激技術在產后康復治療領域有重要地位,通過對盆底神經肌肉進行電流刺激,可激活神經細胞,增加肌纖維數量,提高肌肉興奮度及肌肉強度,同時在促進肌肉抽搐或收縮同時,能改善血液循環,加快盆底肌群的代謝,進一步改善盆底功能;另一方面,神經肌肉電刺激可對交感神經通路及副交感神經通路產生調節作用,使膀胱容量增加,同時能促進尿道外括約肌收縮,從而提高患者儲尿、控尿能力[12-13]。

本研究以神經肌肉電刺激配合盆底肌訓練進行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高,且實驗組治療后1h尿墊試驗漏尿量及72h漏尿次數均較對照組下降更明顯,表明該方案可促進癥狀減輕,增強治療效果,考慮原因為該方案能進行主、被動干預,發揮不同作用機制,彌補單一治療之不足,促進盆底生理功能恢復,增強對盆底組織的支撐作用,從而減少漏尿頻率及漏尿量,達到增效目的。有報道發現,產后壓力性尿失禁可導致患者心理彈性、自尊水平降低,對生活質量有較大影響[14]。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是產后壓力性尿失禁康復治療的主要目標之一。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后PISQ-12評分較對照組提升更明顯,PFIQ-7評分較對照組下降更明顯,表明神經肌肉電刺激配合盆底肌訓練可通過改善盆底功能,使產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質量得以恢復。安全性方面,除少數患者盆底肌訓練后出現肌肉酸痛,休息3~5d后緩解,個別患者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后有少量陰道出血外,兩組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僅未影響后續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表明神經肌肉電刺激配合盆底肌訓練是安全可行的治療方案。

神經肌肉電刺激配合盆底肌訓練治療產后壓力性尿失禁,可有效改善癥狀,增強臨床療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價值高。

猜你喜歡
尿墊漏尿盆底
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尿失禁護理評估的研究進展
盆底肌生物電刺激在產婦盆底肌松弛護理中的應用
盆底儀在陰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療中的應用
尿墊、濕巾、生理褲……誰在挖掘萌寵精致生活這座富礦?
兩種盆底修復系統在盆底重建手術治療中的效果比較
分析老年患者留置氣囊導尿管漏尿的原因及護理對策
你被漏尿困擾了嗎?
緣何會出現產后“漏尿”
前列腺術后漏尿一般是暫時的
盆底三維超聲在盆底器官脫垂女性中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