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類專業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中軟模式”探索與實踐

2024-01-11 10:41張智豐安銀鳳姜靜清趙琳娜張紅梅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校地產教校企

張智豐, 安銀鳳, 姜靜清, 趙琳娜, 圖 雅, 趙 芳, 李 艷, 張紅梅

(1.內蒙古民族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內蒙古 通遼 028043;2.內蒙古通遼市蒙古族學校,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1 研究和改革背景

為改變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學生實踐及創新能力不強、專業教師工程實踐經驗缺乏、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脫節、校地企協同育人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學校啟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項目,高度契合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深化產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資源質量”等戰略[1],有效地解決了學校供給側與企業需求側不匹配問題,提高了該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

自2009 年學校與北京中軟國際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啟動校企合作項目以來,充分利用雙方優質教學資源,校企雙方開展多種形式合作,包括“3+1 實訓”、 專業共建和學院共建, 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2]。 經過13 年校地企協同育人教育改革探索與研究,逐步構建了全面深入貫徹以學生培養為中心,以不斷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為目標,以校地企協同育人為手段,以產出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中軟模式”,其核心內涵為:建立了基于產教深度融合的校地企協同育人共同體,實現了“五結合五共建”產教融合育人新模式,如圖1 所示。

圖1 校地企深度融合的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中軟模式”

2 研究和改革實踐

2.1 教育教學舉措

(1)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共建培養方案。 建立靈活的專業優化機制,確保專業建設符合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根據產業的動態發展適時調整專業設置。 根據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結合專業實際,確定本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 反向設計,正向實施,以OBE 理念重構課程體系。 將學科基礎課程的學分比例提高至30%左右,把專業主干必修課比例降至10%左右,保證實驗實踐課程比例不能低于30%, 設置創新創業類課程,同時將專業選修課程在專業大類層面打通,以強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擴大學生寬廣、深厚的知識面,加強綜合素質教育[3]。

(2)理論教學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共建課程資源。專業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共同將企業的軟件開發項目進行簡化,分解成與理論教學知識點對應的案例,實施案例化教學。 校企共同開發視頻、習題、項目案例等課程資源[4]。校企合作開發10 個技術方向的300 多門課程,50 個實訓案例。 合作建設自治區一流課程1 門、自治區精品課程3 門、慕課1 門、在線開放課程5 門、優秀課程3 門。

(3)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共建實訓基地。 校企聯合建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地,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課程設計、項目實訓、 畢業實習為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提供素材。 校企共建2 個校內實習實訓基地、7 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 個IT 產業園,學生大四一年全部在企業頂崗實習,提前融入真實工作場景。

(4)教學研究與工程應用相結合,共建雙師隊伍。 合作企業選派優秀的工程師、項目經理承擔課程設計和項目實訓等教學任務;同時選派高級工程師到學校培訓專業教師。學校教師到企業參加項目開發,進行實踐鍛煉。雙方師資還圍繞教育教學、新工科、產教融合等課題開展教學研究及相關獎項申報,以教研教改促進專業教師教學能力與工程能力同步提升。 平均每學期從中軟聘請6 位工程師,引進7 位雙師型教師, 選派8 位教師赴企業培訓,企業工程師入校培訓20 位教師。

(5)協同育人與三方共贏相結合,共建協同機制。 自2015 年開始,校地企先后成立“內蒙古民族大學中軟學院”“內蒙古民族大學中軟產業學院”,從體制上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設置校地企合作辦公室等機構,以理事會形式共同管理、共建協同管理機制。 從制度上簽署合作協議,建立產教融合聯席會議制度,出臺《推進校地企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等文件。體制、制度層面上建立校地企有組織、 緊密合作的三方共贏協同育人培養機制,能有效地實施共建共育,使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提升,企業獲得所需人才,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5]。

2.2 理論成果

2009 年以來,獲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 項;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項目1 個、自治區級一流專業建設項目2 個;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專業綜合改革項目”1 項;獲批“教育部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聯合基金項目”1 項; 獲批教育部產學協同育人項目3 項;獲批內蒙古自治區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3 項;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 項、三等獎1 項,獲2019 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優秀獎1 項。

2.3 實踐成效

(1)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增強,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近五年,在校學生科創比例達60%,在全國各類學科專業競賽中, 學生獲省級以上獎勵127項。

2016—2022 年,共計1015 名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參加校企合作,其中在一線和省會城市從事本專業工作學生281 人,占27.7%。 根據麥可思數據,2020—2022 屆畢業生就業專業相關度分別為80%、70%和82%; 平均月收入分別為5899 元、6062 元和6202 元,分別高于全校同屆畢業生平均月收入33.1%、26.4%和32.5%; 就業滿意度分別為:76%、79%和89%。

(2)教師教學能力突出,工程應用能力顯著提升。近5 年來,引進7 位雙師型教師,選派8 位教師赴企業培訓,企業工程師入校培訓20 位教師。獲自治區、校級教學名師稱號各1 人,獲優秀主講教師稱號2 人、優秀教學質量獎3 人、教師教學技能獎8 人。 學院王慶虎老師開發的“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平臺”,在內蒙古民族大學、長春理工大學等9 所高校推廣。

2.4 社會反響(包括成果的推廣應用)

近五年,蘭州理工大學、黑河學院、呼倫貝爾學院等20 多所高校同行到學院考察、交流。目前該成果已在區內外近9 所院校推廣并實施。

2021 年,“需求導向,創新‘四融合四共建’合作機制—內蒙古民族大學/北京中軟國際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綜合實訓基地”, 入選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優秀案例。

2019 年學校與中軟國際聯合主辦了 “產教融合助力高新產業發展論壇”,國內12 所高校參加會議,副校長任軍做題為“校地企三方協同,培養一流應用型人才,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報告。另外,該成果在“教育部·中軟國際2017 產學合作研討會”“中國校企合作軟件人才培養高峰論壇”(2016 年)等會議上進行重點推介,受到同行專家高度評價。

2017 年12 月14 日, 內蒙古電視臺蒙古語衛視頻道晚間新聞播出內蒙古民族大學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式改革。 2019 年搜狐新聞報道了我校與中軟國際聯合主辦的“產教融合助力高新產業發展論壇”。

3 特色和創新

3.1 打造了基于產教深度融合的校地企協同育人共同體

地方政府引進企業,提供政策資金支持;企業將研發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建在學校,為學生營造工廠化的學習和實訓環境,實現做中學;學校引進優質企業資源, 推進人才培養體系和培養模式創新,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高校、地方、企業三方在產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形成協同育人共同體,分別發揮直接主體、基礎主體和重要主體的作用,有機結合需求鏈、產業鏈、信息鏈、資金鏈、人才鏈,建立產教融合聯席會議制度,三方緊密協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如圖2 所示。

圖2 計算機類專業的校地企協同育人運行模式

3.2 創新了產教深度融合的計算機類專業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

以學生培養為中心,以不斷提升學生綜合工程實踐能力為目標,以成果產出為導向,以“五結合五共建”校地企協同育人為手段,完善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緊密銜接的專業體系, 基于OBE 理念健全知識、素質與能力融合的課程體系,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中軟模式”改革,充分發揮學校豐富的辦學經驗、地方的政策優勢以及企業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就業渠道,整合三方優質資源,為學生提供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軟硬件條件、一流的教學及實訓環境,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化解企業需求側與學校供給側不匹配的問題,創新了產教深度融合的計算機類專業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

3.3 形成了產教深度融合的“三二一”實踐育人體系

通過校地企三方協同,合力使教學活動更加貼近企業的實際生產過程。雙方師資共同負責課程設計、課程實訓、雙創教育、學科競賽、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校地企共建、共管、共享實習實踐基地、IT 產業園,引入企業真實案例,將實踐資源、教學環節全部納入在線教學云平臺,全方位促進工程素質培養,形成了產教深度融合的“三二一”實踐育人體系,如圖3 所示。

圖3 產教深度融合的“三二一”實踐育人體系

“三” 是指三基地, 即建設校內實踐基地(2個)、校外實踐基地(7 個)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為實踐育人體系提供硬件支撐。

“二”是指二雙,即雙平臺,搭建中軟國際在線云教學平臺和大數據教學平臺, 實施O2O 模式人才培養;雙師資,雙方師資融入整體實踐教學方案、學科競賽和雙創教育當中。

“一”是指一園,即IT 產業園,校地企共建IT產業園,通過園區提供企業真實的實訓環境和實訓項目,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 解決學校學生實習和就業問題、企業用人問題、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問題。

4 成果需要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進一步加強課程思政教育, 厚植學生品德修養。 把立德樹人貫穿到育人全過程,將專業課程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從政治認同和國家意識、品德修養和人格養成、勞動教育和勞動實踐、學術志向和專業倫理幾個層面進行價值引領,促進人才培養能力全面提升。

進一步推進工程教育認證工作, 落實OBE 理念。 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實踐教學環節,整合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結構體系, 加速推進計算機類專業的工程教育認證工作,落實OBE 理念。

進一步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落實持續改進機制。 修訂完善各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建立持續改進機制,落實“學為中心”的課程教學體系和“成果導向”的教學評價體系。

猜你喜歡
校地產教校企
校地協同推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探索
伊犁師范大學與和田市人民政府舉行校地合作簽約授牌儀式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校地結合政產學研互動服務地方經濟——四川工商學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