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投入量假設的大學英語課堂聽寫教學新探

2024-01-12 09:29李納
校園英語·下旬 2023年8期

摘 要:當前普通高校的非英語專業大學生中,“啞巴英語”的現象非常普遍。課堂上讓學生朗讀課文,不少學生幾乎每句都有單詞重音錯誤。聽說不分家,自己讀錯的詞肯定聽不懂,雖然見詞能懂,但聽力理解勢必成為難以克服的障礙。聽寫被證明是有效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方式,但傳統的聽寫方式無法有效提高學生音形對應的能力。鐘道隆教授提倡的英語學習逆向法要求進行聽寫訓練的學習者根據發音到詞典里去搜索聽不懂的詞,而不是直接看文本。根據投入量假設,學習者在聽不懂的地方反復聽錄音并利用詞典進行猜測,詞匯習得和保持的程度都將得到提升。

關鍵詞:英語聽寫;二語詞匯習得;投入量假設;英語學習逆向法

作者簡介:李納(1969-),女,河北保定人,蘇州大學,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二語習得。

一、當前國內普通高校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英語水平現狀

任何語言的正常學習順序應該是先聽、再說、然后讀、最后寫,可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往往并不重視單詞的發音。許多學生到單詞大概知道意思,稍難一些的詞匯便不敢開口讀,或者一讀就錯:不少音素發不準確,對于單詞重音更是摸不著規律。如果學生自己發音不準確,那么在聽到這個詞時必定反應不過來,這是對聽力理解的直接影響。同時,由于單詞重音把握不準等原因,會給溝通對象帶來理解上的困難,所以基本上是“啞巴英語”和“聾子英語”:別人說的自己聽不懂,自己說的別人聽不懂。

發音在聽說方面的影響是直觀的:從書面來看,雖然可能對閱讀影響不大,但寫作時音形對應的能力弱就會出現各種拼寫錯誤,如字母顛倒、寫錯或漏寫字母,甚至漏掉整個音節。長期的錯誤發音會導致學生糾正起來非常困難,不是簡單地利用自然拼讀法就可以順利實現,教師需要探索有效的糾音方法。

二、理論基礎概述

(一)聽寫練習的歷史沿革及作用

根據張春芳等所做的聽寫研究綜述,聽寫最初用來檢查學生的拼寫情況,后來被當作教學和測試手段。但是到了心理測量-結構主義時期,持“語言可分能力假說”的學派認為聽寫考核不了學生的語言技能。20世紀70年代中期,持“整體語言假說”的語言學家經過大量測試試驗和數據分析,指出聽寫是一種有效、實用的測試綜合語言能力的手段。

王謹對聽力練習給學生帶來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作了精辟的論述,在詞匯習得方面,包括提高聽力理解所需的辨音能力和對語音的敏感度,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意識地注意發音及拼寫規則,從而糾正一些錯誤的發音,這有利于增強學生辨認語流中的重讀、弱讀、連讀和語調的能力,增強其記憶能力、切分話語的能力、選擇要點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等。

(二)投入量假設

1.需求。投入量假設中的第一個因素是需求,指與認知相關的二語學習的動機方面。毫無疑問,動機可以促進二語學習的成功,具有大量外在或內在驅動力的學習者將比低驅動力的學習者達到更高的熟練程度。

對于大多數非英語專業學生來說,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有助于其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不少學生在四六級考試中由于詞匯量小而使閱讀理解部分的分數大受影響,因此他們迫切需要提升詞匯量,以便應對未來的各種英語考試。當課程或材料的內容“與學生認為他們需要學習的內容相匹配”時,投入量假設的第一個因素工具性需求就得到了滿足。

不僅是英語考試帶來的直接需求,有不少證據表明詞匯與個人、專業和智力發展之間存在密切關系。美國的人類工程實驗室測試了各年齡段和各行各業數千人的詞匯量,發現成功人士的唯一共同特征是對詞語含義的不同尋常的把握。許多大學做的實驗表明,接受詞匯培訓的新生在隨后幾年的學術表現優于未接受此類培訓但擁有類似天賦的學生。

2.搜索。投入量假設中的第二個因素是搜索。按照Laufer與Hulstijn 的定義,搜索是試圖通過查閱字典或其他途徑(例如求助教師)來尋找未知的L2 詞匯的含義或試圖找到表達概念的 L2 詞匯形式(例如試圖找到 L1詞匯的 L2 翻譯)。從這個定義來看,搜索包括查閱L2-L1或L1-L2詞典,學生在聽寫時根據發音到L2-L1詞典里尋找詞義符合上下文的單詞時,恰好滿足投入量假設的第二個因素“搜索”。

3.評估。投入量假設中的第三個因素是評估。學習者在比較搜索結果時必須作出各種決定。評估可能需要將一個給定的詞與其他詞進行比較,比如學習者根據發音查到兩個同形異義詞,需要根據上下文進行比較,選擇詞義合適的那個單詞。

三、投入量假設對大學英語課堂聽寫教學的啟示

?(一)投入量假設對英語學習逆向法聽寫方式的理論支撐

國內對于投入量假設的實證研究大多是針對閱讀練習的,針對以聽力作為輸入方式的研究則很少見到。鐘道隆教授倡導的英語學習逆向法要求在聽力方面進行大量投入,學習者在進行聽寫時不能看文本,而是反復聽自己聽不懂的部分,并且根據發音和上下文到詞典中尋找那個音形義都正確的詞匯。這個學習過程完美地體現出投入量假設的第二個要素“搜索”。

閱讀時直接看到文本,然后查閱詞典,屬于正向學習,是附帶習得,這意味著學習者的投入量相對較??;但是在不看文本,聽寫出正確的詞匯的逆向學習中,學習者必須在詞典中反復搜索,這就意味著更大的投入,是一種與刻意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逆向法是學習者主動搜索一個詞,而主動“檢索”一個詞,是一種比簡單接觸或一遍又一遍地看到一個詞更有效的學習方式。

同時,逆向法的挑戰帶來的恰恰是掌握詞匯所需要的對單詞的重復:由于搜索新詞匯時需要確認發音,學習者不得不反復聽錄音,輸入的頻率自然會大大增加,這對詞匯記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正如Nation 指出的那樣,學習詞匯主要是記憶,學習者通常需要多次看、說、寫新學的單詞,才能說他們已經學會了。借助音頻搜索符合上下文的詞匯,可以大大增加重復生詞的機會,從而使詞匯習得和保持的程度都得到提升。

(二)大學英語課堂聽寫教學方式的調整對課后學生自主學習的影響

筆者于2023年春季學期對學習大學英語課程的五個平行班的學生進行有關英語教師課堂聽寫方式的問卷調查,回收的100份有效調查問卷顯示,這些學生從小學到大學接觸的近六成的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采取傳統的聽寫方式,聽寫主要是為測試服務,一般都是由教師重復三遍單詞或句子,第二遍會慢一些。這種以測試方式為主的課堂聽寫導致很多學生產生慣性思維,在課后的聽寫練習中也是聽三遍,然后馬上對答案。這種聽寫練習無法靈活地對生疏內容增強輸入,課堂上大家聽到的每個單詞或句子的次數都一致,針對不會的單詞處理方式單一而且被動,即在聽寫結束后馬上就去看答案,沒有主動的搜索學習的過程。

課后自主的逆向法聽寫則可以由學生個人掌控聽音頻的次數,聽不懂的地方需要進行反復播放,搜索可能的生詞。每個學生聽不懂的地方并不一致,因此逆向法聽寫適合在課后由學生自主進行,這種個性化學習對詞匯習得具有重要作用,但這一點在課堂上無法得到實踐。為了使學生在課后進行個性化的逆向法聽寫,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畢竟教是為了不教,教師要幫助學生擺脫對課堂以及教師的依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三)學生在課后采用英語學習逆向法時普遍存在的問題

英語詞匯習得包括音、形、義、法這幾個方面,其中發音應該是最先被掌握的。鐘道隆教授提出的英語學習逆向法正是從聽入手,借助查詞典來猜測單詞的拼寫,不斷打磨音形對應的能力。按照鐘教授的經驗,學習者在根據發音猜測正確拼寫的過程中,每一次都要記錄自己猜測的字母,這個步驟看似繁瑣,其實只有這樣白紙黑字地記錄下來,在核對正確答案時,才有機會比對自己當初的猜測:聽錯音說明自己的發音存在問題;發音聽對了但拼寫錯了,說明音形對應能力需要加強。常有學生在聽寫完成后即便看著正確答案,也不能找出不同之處,不能找出自己的錯誤。因此,逆向法不僅能加強學生對正確拼寫的記憶,而且能增強學生對錯誤的敏感度,提升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完整的逆向法包括聽、寫、說、背、想五步,但由于受到傳統聽寫方式的影響,學生往往不能靜下心來對聽不懂的地方進行反復播放,有的甚至抱怨來不及寫,把這種聽寫練習當成了速記。其實逆向法的奧妙之處就在于針對不懂的地方反復聽,雖然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但這并不是一種浪費,而恰恰是在查漏補缺,因為聽不懂的地方就是薄弱環節,多次收聽錄音中的正確發音正是在加強記憶,最后一旦知道聽的是哪個詞或哪些詞,則印象會非常深刻。根據投入量假設,一旦根據發音找出了符合上下文意思的詞匯,習得和保持的效果會大大優于直接用眼睛看到文本這種方式。同時,逆向法對于糾正錯誤發音特別有幫助,筆者收到不少學生的反饋:有時聽了很多遍不懂的詞,最后才發現原來是自己把這個單詞讀錯了,并不是從來沒見過這個單詞。

聽寫對學生音形對應能力的提高很有幫助,但也需要教師的引導和示范,不能完全放手學生自己去練,因為在聽不懂的情況下反復聽錄音是需要有耐心的。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給學生提供必要的腳手架,比如把各音素與字母的拼寫對應表發給學生。在課堂上聽寫難詞時給學生演示逆向法的具體步驟:試著把聽到的單詞拆成音節,針對不容易拼寫正確的音節提醒學生某一個音素有幾種拼寫的可能,利用音素和字母對應表這個工具,逐個在詞典中輸入可能的拼寫來搜索符合上下文的目標詞。

(四)使用電腦軟件提升逆向法聽寫效率

鐘道隆教授在四十多歲時用了一年時間攻克“啞巴英語”,用壞了十幾臺錄音機,后來和他的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合作,發明了英語學習復讀機,需要反復聽某個部分時可選中AB點,不會因為倒帶不準確而浪費大量時間和耐心。

隨著科技的進步,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學生有了更加高效的工具——電腦音頻編輯軟件,比如Adobe Audition,有非常明確的波長顯示,學生要重復聽一句話時非常方便,高亮選中即可,無需像使用復讀機那樣手動選擇AB點,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節約了寶貴的時間。

四、結語

眾多研究結果表明,聽寫對于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逆向法聽寫的效果尤其顯著,學生無論基礎如何,都能從中獲益。但由于學生接觸到的基本上是傳統的聽寫方式,因此教師可以考慮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用字典猜詞的逆向法聽寫,進一步考查聽寫策略的改變是否會對大學英語教學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馬王超.從復合式聽寫看當前大學英語教學[J].外語界,2002(2):45-50.

[2]張春芳,芮燕萍.近十五年國內英語聽寫研究概述[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136-140.

[3]王謹.聽寫法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作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8):994-995.

[4]陳琳.音形義循環操練法與詞匯高效記憶:以英語專業四級詞匯為例[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56-58.

[5]鐘道隆.逆向法巧學英語(第三版V3.0)[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6]Laufer B, Hulstijn J.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the construct of task-induced involvement[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1(1):1-26.

[7]Nation I S 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 New York: Heinle and Heinle, 1990.

[8]kmen S A. Current trends in teaching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In N. Schmitt M J. McCarthy (Eds.), Vocabulary: 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 (pp. 237-257)[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