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針菇菌糠纖維素降解菌的分離、生物學特性及酶活性分析

2024-01-12 12:56周云昊李小冬尚以順劉鳳丹裴成江李世歌劉軍林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葡聚糖糖苷酶纖維素

周云昊,李小冬,宋 莉,尚以順,劉鳳丹,裴成江,李世歌,劉軍林

(1.貴州省農業科學院/貴州省草業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6;2.貴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貴州大學農業生物工程研究院/山地植物資源保護與種質創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貴州省農業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貴州 貴陽 550025;3.貴陽康養職業技術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0;4.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山地特色農業科學研究所,貴州 威寧 553100)

食用菌的培養基質主要由木屑、棉籽殼、玉米芯等原料組成, 采摘食用菌后剩余的培養基即為菌糠。菌糠不僅含有豐富的粗蛋白質、粗脂肪和游離氨基酸等營養物質, 而且還含有菌糠多糖、黃酮、小肽、三萜類化合物等多種功能性成分,具有較高的飼料原料開發價值[1]。 菌糠木質纖維素含量較高, 作為飼料飼喂家畜時會影響采食量和飼料消化率,因此,篩選并研究高效的纖維素降解菌對促進菌糠資源飼料化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已知能夠產生纖維素降解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有3 類:第一類是以木霉屬、曲霉屬、青霉屬以及白腐真菌等為代表的真菌類,具有產酶量大、酶活性高等特點,是目前纖維素酶商品的主要生產菌種[2];第二類是以芽孢桿菌、纖維單胞菌、假單胞菌等為代表的細菌類,通常具有種類多、產酶量大、易于工業化發酵培養等特點, 因取樣來源不同可篩選獲得特定的高活性菌株,前人已分別從酒糟泥[3]、油菜秸稈[4]、紅樹林土壤[5]以及綿羊胃腸道[6]中分離篩選到高性能的纖維素降解菌,因此,特定環境下的纖維素降解菌的分離與鑒定是目前的研究熱點領域之一;第三類是以鏈霉菌屬為代表的放線菌,在極端環境中仍具有較高的纖維素降解活性[7],在醫藥[8]和生物能源[9]等領域具有應用價值。

目前針對食用菌菌糠來源的纖維素降解菌的篩選已有一些研究報道。 陶治東等[10]從香菇菌糠中篩選獲得里氏木霉DGW1 株, 該菌株具有高效的纖維素降解活性;郭仲杰等[11]從雙孢蘑菇培養料中篩選獲得3 株相對高效的纖維素降解微生物,但未進行物種鑒定。目前關于食用菌菌糠的研究以香菇菌糠肥料化或者作為育苗培養基質利用為主,雷忠萍等[12]利用香菇菌糠和雞糞混合發酵生產有機肥,在獼猴桃、蘋果、葡萄等果樹上應用增產和減病效果明顯。宗玉麗等[13]將香菇菌糠、牛糞、米糠按體積比為6∶2∶2 混合均勻發酵后用于棚栽黃瓜試驗,處理組的產量優于對照組,品質沒有顯著差異。 薄璇等[14]利用香菇菌糠為基質配合磷酸二銨、尿素、硫酸鉀和硫酸鋅等肥料用于油松育苗效果較好。 對利用纖維素降解菌發酵制備食用菌菌糠飼料的研究較少。 本研究以金針菇菌糠為原料分離篩選纖維素降解菌,通過16S rDNA 確定分離菌株的種屬, 并測定候選菌株的生長特性及所產纖維素降解酶活性, 以期為金針菇菌糠的飼料化開發利用提供具有開發潛力的候選菌株。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試驗原料

于2020 年6 月從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威寧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種植基地采集金針菇菌糠,樣品經自然腐敗30 d 后用于纖維降解菌的分離與篩選。

1.1.2 試驗試劑

LB 固體及液體培養基、 硝酸纖維素鈉培養基、剛果紅培養基參考姜立春等[15]報道的方法配制。 纖維素酶活性檢測試劑盒購自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貨號:BC2545,規格:100T/48S)。

1.2 試驗方法

1.2.1 樣品處理

稱取10 g 菌糠樣品放入250 mL 無菌錐形瓶中,加入無菌水90 mL,于30 ℃恒溫振蕩培養箱中120 r/min 振蕩培養2 h,使菌糠微生物群落被無菌水充分洗脫,形成篩選原始菌液,備用。

1.2.2 纖維素降解菌的初步分離

采用梯度稀釋方法, 分別取10-1、10-3、10-5、10-7、10-9稀釋度的菌液均勻涂布于硝酸纖維素鈉培養基上,于30 ℃培養箱中倒置培養5 d。 挑出不同形態的單菌落,采用劃線分離的方法純化3 代,直至平板上的菌落形狀、顏色一致,獲得單一菌種。 將活化后的單一菌種液體培養物加入50%滅菌甘油,混合均勻后保存在-80 ℃冰箱中,備用。

1.2.3 分離菌株的纖維素降解能力初步篩選

吸取10 μL 活化菌液, 接種于剛果紅培養基上,置于28 ℃培養箱中培養5 d,觀察并記錄菌落周圍產生的透明圈直徑大?。―)和菌落直徑大?。╠),計算其比值R=D/d。 根據R 值的大小初步確定菌株對纖維素的降解能力,每株菌設3 個重復。

1.2.4 分離菌株的16S rDNA 序列分析及生物安全性預測

參考曹波等[16]報道的方法,采用引物16S-27F、16S-1 492R 組合進行分離菌株的16S rDNA全長PCR 擴增,委托成都擎科生物有限公司進行16S rDNA 測序。 根據BLAST 結果構建系統發育樹, 確定分離菌株的種屬。 比對檢索ATCC(https://www.atcc.org/)和CLIMA 2(https://bioinformatics.hsanmartino.it/clima2/)數據庫,對菌種的生物安全性進行預測,評分越低,生物安全風險越低。 根據分離菌株的纖維素降解能力初篩結果及生物安全性預測結果, 選取具備一定纖維素降解能力且無潛在致病力的候選菌株進行后續試驗。

1.2.5 纖維素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候選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具體參考張爽[17]報道的方法。 接觸酶試驗:用移液槍吸取30 μL 菌液均勻涂抹于滴有30 μL 3% H2O2溶液的載玻片上,25 ℃反應5 min 后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以無菌水作為陰性對照。 甲基紅(MR)試驗:接種30 μL 菌液到含1 mL LB 液體培養基的試管中, 分別在28 ℃恒溫培養箱中培養12、72、120 h后,滴入3 滴甲基紅試劑(甲基紅0.1 g,95%乙醇溶液300 mL,蒸餾水200 mL),觀察試管內顏色變化情況,紅色為陽性,黃色為陰性。 二乙酰(VP)試驗: 吸取30 μL 菌液接種于1 mL LB 液體培養基中,28 ℃靜置培養48 h 后, 加入1 mL O′Meara 試劑(含0.3%肌酸的40%NaOH 溶液),充分振蕩混勻,于36 ℃恒溫培養箱中靜置孵育10 min 后觀察顏色變化,反應液呈紅色,判定為陽性;不呈現紅色時,再培養4 h 后繼續觀察其顏色變化,若4 h內不呈現紅色,判定為陰性。 革蘭染色:薄涂菌于固定涂片上,滴少許革蘭染色液染色,約1 min 后水洗;用碘液沖去殘留液體,待水分干后,緩慢滴入95%乙醇脫色30 s, 至紫色退去后用水輕微沖洗; 最后用番紅染色液進行復染, 約1 min 后水洗,自然條件下晾干,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若觀察到菌體呈藍紫色則為革蘭陽性細菌, 紅色為革蘭陰性細菌。

1.2.6 纖維素降解菌的生長曲線測定

以LB 液體培養基為基質,探索候選菌株的最適培養溫度。 接種活化的菌株液體培養物到50 mL培養基中, 設28、31、34、37、40 ℃共5 個溫度梯度, 每個溫度下振蕩培養1、2、3、4、5、6、7、8、9、10、11、12、13、14、15、16 h 后分別取樣, 通過利用酶標儀測定600 nm 波長處的吸光度值 (OD600nm值)來反映菌液濃度。 將測得的OD600nm值與相應的培養時間作圖,繪制菌株生長曲線。

1.2.7 纖維素降解菌的酶活測定

參考馮欣欣等[18]報道的3,5-二硝基水楊酸(DNS)法測定候選菌株的纖維素降解酶活性。 分別配制1 mg/mL 的葡萄糖標準液,6.3 mg/mL DNS溶液,0.05 mol/L 的檸檬酸緩沖液 (pH 值=5.0)和0.02 mol/L 的醋酸緩沖液(pH 值=4.8),備用。 取1 mL 菌液樣品接種至100 mL 液體產酶培養基中, 于40 ℃恒溫搖床培養7 d, 培養期間每天取100 mL 菌液3 000 r/min 離心10 min,取上清液即為粗酶液。 對照菌株為前期篩選獲得的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B.subtilis)[19]。 采用葡萄糖標曲法測定各時間點篩選菌粗酶液的內切葡聚糖酶活性、外切葡聚糖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濾紙酶活性,每個時間點每株菌設3 個重復。

1.3 數據處理

采用Excel 2010 和DPS 17.10 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整理及統計分析,結果采用“平均值±標準差”的形式表示。不同菌株的菌落直徑和透明圈直徑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利用Duncan′s 法進行多重比較; 酶活性分析采用t 檢驗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P<0.05 表示差異顯著。

2 結果與分析

2.1 纖維素降解菌的分離及纖維素降解能力初篩

以硝酸纖維素鈉為唯一碳源, 從金針菇菌糠樣品中分離篩選纖維素降解菌30 株。將菌株接種到剛果紅培養基, 通過分析透明圈直徑和菌落直徑大小的比值初步鑒定各菌株的纖維素降解能力。 所有菌株形成的菌落周圍都能產生明顯的透明圈, 代表性菌株在剛果紅培養基上的生長情況見圖1。 由表1 可知,部分菌株的菌落直徑及透明圈直徑存在顯著(P<0.05)差異;菌株JK-54、JK-56 和JK-65 的菌落直徑最大,均為4.8 mm,表明這些菌株的生長活性較好; 菌株JK-56 的透明圈直徑最大,為21.5 mm,其次為菌株JK-27 和JK-34,透明圈直徑均為20.0 mm,表明這些菌株具有較強的纖維素酶分泌能力。 綜合分析透明圈直徑(D)和菌落直徑(d)比值(R),纖維素酶分泌能力較強(R≥4)的菌株共有10 株,分別為JK-27、JK-32、JK-34、JK-25、JK-56、JK-22、JK-58、JK-3、JK-21、JK-66。

表1 30 株纖維素降解菌在剛果紅培養基上的菌落和透明圈直徑

2.2 16S rDNA 測序與序列比對分析

為確定分離菌株的種屬,采用PCR 方法擴增了30 株分離菌的16S rDNA 序列全長并進行測序,然后分別在NCBI 數據中進行BLAST 比對,與已報道菌種的16S rDNA 序列構建系統進化樹。分析結果顯示,30 株分離菌被鑒定為韓國假單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n=4)、 松 鼠 葡 萄 球 菌(Staphylococcus sciuri,n=2)、中間布魯菌(Brucella intermedia,n=3)、 明 斯 特 小 陌 生 菌(Advenella mimigardefordensis,n=3)、深紅沙雷菌(Serratia rubidaea,n=6)、 馬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equorum,n=1)、Joostei 金桿菌(Chryseobacterium joostei,n=1)、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s,n=5)、黏質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n=5)共9 個菌種 (見表2)。 通過檢索ATCC(https://www.atcc.org/) 和CLIMA 2(https://bioinformatics.hsanmartino.it/clima2/) 數據庫發現, 中間布魯菌與Joostei 金桿菌的生物安全性評分分別為3 和2,提示其為潛在的致病菌,不適用于后續研究。

表2 纖維素降解菌代表性菌株種屬鑒定及生物安全性分析

綜合生物安全性預測結果和分離菌株的纖維素降解能力初篩結果, 測序為同一個菌種的選取R 值相對較大的株系用于后續分析, 其中松鼠葡萄球菌因保存失誤導致菌種丟失,故選取6 株(菌株編號分別為JK-32、JK-52、JK-56、JK-57、JK-62、JK-66) 具有一定纖維素降解活性且不具有生物安全風險的菌株作為候選菌株進行后續試驗。

2.3 候選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參照《常見細菌系統鑒定手冊》[20],對6 株候選菌株進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見表3)。MR 試驗結果顯示,候選菌株JK-32、JK-52、JK-56、JK-57、JK-62 和JK-66 在孵育24、48、120 h 后的鑒定結果均為陰性。 接觸酶試驗結果顯示,菌株JK-52、JK-56、JK-57、JK-62、JK-66 和JK-32 均為陽性。VP 試驗結果顯示, 候選菌株JK-52、JK-56、JK-57、JK-62、JK-66 和JK-32 均為陰性。革蘭染色結果顯示,JK-57 株和JK-62 株為革蘭陽性,其余菌株均為革蘭陰性。

表3 6 株纖維素降解菌候選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2.4 候選菌株的生長曲線繪制

為明確候選菌株的最適生長溫度,在28、31、34、37、40 ℃共5 個溫度下分析候選菌株在LB 液體培養基中的生長情況(見圖2)。 在28 ℃生長條件下,除JK-57 株外,所有候選菌株在培養后2 h進入對數生長期;JK-56 株與JK-66 株在培養后7 h 達到平臺期,生長趨于穩定,且最終細菌濃度低于其余菌株,而其余菌株在培養后13 h 才達到平臺期。 在31 ℃生長條件下,不同菌株的生長速率存在差異,JK-56 與JK-52 株在培養早期階段生長速率較其他菌株慢,進入對數生長期相對較晚(培養后4 h), 其余菌株在培養后1~2 h 進入對數生長期;在整個培養過程中,JK-56 株的生長速率和最終細菌濃度低于其他菌株。 隨著培養溫度的升高(34~40 ℃),不同菌株間的生長速率和最終細菌濃度的差異減小,在培養1~3 h 后進入對數生長期,7~9 h 進入平臺期。 綜合來看,JK-62 株的生長受溫度影響較小,28~40 ℃生長條件下生長特性比較穩定, 細菌生長速率和最終細菌濃度在所有菌株中表現較好;而JK-56 株的生長受溫度影響較大,在溫度較低(28~34 ℃)的培養條件下,其生長速率和最終細菌濃度均低于其他菌株; 當培養溫度上升到40 ℃時,JK-56 株和其他菌株的生長速率相近,并且最終細菌濃度較高。

圖2 纖維素降解菌候選菌株在不同培養溫度下的生長曲線

2.5 候選菌株的纖維素降解酶活性測定

以已報道的具有較好纖維素降解能力的枯草芽孢桿菌(B.Subtilis)[17]為對照,分析對照菌株CK和候選菌株JK-32、JK-52、JK-56、JK-57、JK-62和JK-66 的內切葡聚糖酶活性、 外切葡聚糖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濾紙酶活性的動態變化。4 種酶活性在不同纖維素降解菌株中表現出相同的變化趨勢, 都是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先升高再降低,在培養第3 天達到峰值,然而不同纖維素降解酶的活性在各菌株之間也存在差異。

如圖3A 所示, 在整個檢測過程中,JK-56 株的內切葡聚糖酶活性在所有菌株中均最高, 在培養第2~5 天顯著(P<0.05)高于CK 菌株;JK-52 株的內切葡聚糖酶活性始終處于最低或較低水平,在不同檢測時間點均顯著(P<0.05)低于CK 菌株;在培養第2、4、5 天,JK-66 株的內切葡聚糖酶活性顯著(P<0.05)高于CK 菌株;在培養第3 天,JK-57 株和JK-62 株的內切葡聚糖酶活性顯著 (P<0.05)高于CK 菌株;在培養第5~7 天,JK-32 株的內切葡聚糖酶活性顯著(P<0.05)低于CK 菌株。

如圖3B 所示,JK-52 株與JK-66 株的外切葡聚糖酶活性在所有菌株中始終處于較高水平,在不同檢測時間點均顯著(P<0.05) 高于CK 菌株;JK-57 株的外切葡聚糖酶活性始終處于最低水平,在不同檢測時間點均顯著(P<0.05)低于CK 菌株;在培養第2~4 天,JK-56 株的外切葡聚糖酶活性顯著(P<0.05)高于CK 菌株。

如圖3C 所示,JK-57 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始終處于最低水平, 在不同檢測時間點均顯著(P<0.05) 低于CK 菌株,JK-52 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整個檢測過程中也顯著 (P<0.05) 低于CK 菌株;JK-62 株和JK-66 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6 株候選菌株中始終處于較高水平, 在培養第3~5 天,二者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稍高于CK 菌株,JK-62 株在培養第5 天差異達顯著水平(P<0.05),其余時間點差異不顯著(P>0.05);在培養中后期(第3~7 天),JK-56 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所提高, 在6 株候選菌株中僅次于JK-62株和JK-66 株;而在培養早期和晚期(第1 天和第7 天),JK-32 株和JK-56 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顯著(P<0.05)低于CK 菌株,此外,JK-32 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培養第4、5、6 天也顯著(P<0.05)低于CK 菌株。

如圖3D 所示,在培養早期(第1 天),各候選菌株的濾紙酶活性均顯著(P<0.05)低于CK 菌株,而在培養后期(第6~7 天),除JK-57 株外其余候選菌株的濾紙酶活性與CK 菌株差異均不顯著(P>0.05);JK-57 株在整個培養過程中濾紙酶活性顯著(P<0.05) 低于CK 菌株; 在培養第2~5 天,JK-56 株的濾紙酶活性在6 株候選菌株中處于最高水平,在培養第5 天時顯著(P<0.05)高于CK 菌株,在此期間,JK-66 株的濾紙酶活性也處于較高水平。

綜上所述, 在6 株候選菌株中, 深紅沙雷菌JK-56 株和黏質沙雷菌JK-66 株的4 種纖維素降解酶活性整體水平較高, 特別是在內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方面表現突出, 提示其具有較強的纖維素降解能力。

3 討論

3.1 纖維素降解菌的分離與培養

自然界中有豐富的纖維素降解微生物, 其對纖維素的降解能力受微生物種類及其生長環境和利用底物的影響[21]。 前人已經分別從酒糟、醋渣、堆肥以及秸稈等中分離鑒定了大量的纖維素降解微生物,種類包括真菌、細菌和放線菌等,活菌制劑或其提取物已經在造紙、生物燃料、紡織、食品與飼料等行業中開展應用[2,22]。本研究從金針菇菌糠中分離篩選獲得了9 種具有纖維素降解能力的細菌,分別為韓國假單胞菌、松鼠葡萄球菌、中間布魯菌、明斯特小陌生菌、深紅沙雷菌、馬葡萄球菌、Joostei 金桿菌、腐生葡萄球菌、黏質沙雷菌等,初步篩選均表現出較明顯的降解作用。武鳳霞等[23]從水稻秸稈樣品中篩選獲得了1 組纖維素降解菌群,其中沙雷菌是核心菌種之一,本研究也篩選獲得了黏質沙雷菌和深紅沙雷菌, 且具有較強的纖維素降解能力,與其結果相互印證。趙寅鋒等[24]從發酵菌糠中篩選獲得了1 株高效纖維素降解菌K-3 為鮑曼不動桿菌。 王雪酈等[19]從廢棄菌糠中分離篩選獲得了7 株具有較好纖維素降解能力的細菌,分別屬于枯草芽孢桿菌和解淀粉芽孢桿菌,與本研究篩選的菌種不一致, 可能與采樣菌糠來源及培養方式差異有關。 王雪酈等[19]發現以羥甲基纖維素鈉和纖維素粉兩種不同碳源篩選獲得的纖維素降解菌也不相同。

3.2 纖維素降解菌生長與環境溫度的關系

培養基組成、培養方式、培養溫度等是影響纖維素降解菌生長速率和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前人根據利用目的和利用場景選擇性篩選高溫、 低溫以及常溫纖維素降解菌。 江高飛等[25]從秸稈堆肥中篩選到耐高溫的纖維素降解菌在55~80 ℃仍具有較好的纖維素降解能力。 張楠等[26]從牛糞堆肥中也篩選獲得耐高溫的纖維素降解菌株, 但其最適生長溫度為45~55 ℃, 可以用于堆肥及環保等領域。岳林芳等[27]從腐殖土、稻草、羊糞、驢糞等樣品中分離獲得了常溫和低溫纖維素降解菌, 其中常溫條件下第一優勢菌屬為芽孢桿菌, 而在低溫條件下,第一優勢菌屬為假單胞桿菌。說明在不同生長溫度下, 纖維素降解菌的優勢菌群結構可能存在較大差異。 單一菌種的生長速率和最終濃度也受培養溫度的影響,周毅峰等[28]發現桐粕降解菌DBTM6 在45 ℃培養條件下的最終菌體濃度(OD600nm吸光值) 顯著高于30 ℃和50 ℃培養條件。 本研究的目標是針對常溫條件下的纖維素降解菌的篩選和利用, 因此重點分析候選菌株在28~40 ℃條件下的生長曲線變化,發現隨著溫度升高, 各細菌的生長速率和最終濃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這與陽剛等[29]關于白酒糟纖維素降解菌的最優生長條件模型研究的結論基本吻合。此外,本研究還發現深紅沙雷菌和黏質沙雷菌的生長速率受低溫影響較明顯, 在溫度較高時與其他纖維素降解菌差異不顯著, 從側面反映其為高溫偏好型細菌,與武鳳霞等[23]的研究結論一致。

3.3 纖維素降解菌的酶活性分析

目前纖維素降解機制的主流模型是協同作用模型,由內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以及β-葡萄糖苷酶等協同作用將纖維素降解為葡萄糖[30]。與真菌類纖維素降解菌相比, 產纖維素酶細菌的酶體系相對不夠完善、 水解纖維素的效率相對較低, 在實際應用中往往需要多種細菌協同作用提高纖維素降解效率[31]。 李靜等[32]研究發現由3 種菌組成的復合菌系比單菌株菌劑秸稈降解率提高了50.71%,說明單個細菌可能只在纖維素降解過程中的某個或某些環節起主要作用。 本研究比較了篩選的6 個候選菌株與已知的枯草芽孢桿菌纖維素降解酶活性差異, 在產酶的高峰期 (培養第3~5 天), 深紅沙雷菌(JK-56 株) 和黏質沙雷菌(JK-66 株,除第3 天外)的內切酶活性顯著高于枯草芽孢桿菌(CK);明斯特小陌生菌(JK-52)、深紅沙雷菌(JK-56 株,除培養第5 天外)和黏質沙雷菌(JK-66 株)的外切酶活性顯著高于枯草芽孢桿菌;而所有的候選菌株中,除深紅沙雷菌(JK-56株)、黏質沙雷菌(JK-66 株)和腐生葡萄糖球菌(JK-62 株) 的β-葡萄糖苷酶與芽孢桿菌差異不顯著外, 其余菌株均不同程度弱于對照芽孢桿菌或與其相近,因此在濾紙酶活性分析中,除深紅沙雷菌(JK-56 株)外,其余候選菌不同程度弱于對照芽孢桿菌,隨著培養時間延長,候選菌株各功能酶活性增強后趨于穩定, 候選菌株與對照菌株間的差異也逐漸減少。綜合分析,深紅沙雷菌和黏質沙雷菌對金針菇菌糠有較強的纖維素降解能力,如果能夠配合具有較強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菌種配合成復合菌系可能有更好效果。

4 結論

從金針菇菌糠中分離篩選獲得了6 株纖維素降解菌候選菌株,其中,深紅沙雷菌JK-56 株和黏質沙雷菌JK-66 株纖維素降解酶活性整體水平較高,且內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活性表現突出,可以與具有較強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菌種配合成復合菌系應用于金針菇菌糠資源化開發利用。

猜你喜歡
葡聚糖糖苷酶纖維素
纖維素基多孔相變復合材料研究
纖維素氣凝膠的制備與應用研究進展
知母中4種成分及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木蝴蝶提取物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葡聚糖類抗病誘導劑在水稻上的試驗初報
纖維素晶須的制備研究
六種花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小麥麩皮中β-葡聚糖的分離純化及組成研究
高效降解纖維素真菌的篩選與鑒定
β-葡萄糖苷酶與茶增香及抗病蟲害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